第三百五十二章 風潮漸起

張昭沒把論道報上罵他的文章當回事,但批評他的節奏實實在在的被帶起來。

這兩天,真理報和論道報都是每日一期,紛紛報道和韃靼使團談互市的消息。

本來只是互市談判,根本沒有新聞點。順天府、北直隸的百姓誰關注這個?但是,張昭讓韃靼使者殺人償命,這就很具備話題性,激發百姓們的愛國熱情。

不過,對於張昭“猛錘”韃靼使團的操作,京中有許多不同的意見。批評的意見就在於此。

清晨時分,京西青龍鎮中的明理書院中,讀書聲朗朗。正在教室裡監督學子們讀書的餘夫子餘籍見到外面的劉家奴僕,交待一聲,跟着而去。

因知行白酒商行在青龍鎮中設有銷售總店,青龍鎮這座位於官道旁的京西小鎮規模相比於兩年前擴張了三成。

餘籍跟着劉家的奴僕到鎮中的第一名樓:客滿樓中喝早茶。雅間中劉家的小娘子和劉二叔正等候着。他們的手邊放着兩份《論道報》。

叫小二上了早餐,劉小娘子伸手道:“餘先生,請!”

她穿着件輕薄的絲綢質地藍色長裙。這種名叫“碧煙羅”的絲綢,是江南來的貨物,名貴非常。她的身高中等,纖穠合度。俏麗的臉蛋上鼻樑高聳,給人一種雕塑般的明麗之感。二九年華的小娘子經過這兩年的磨練,越發的美麗。

東劉村的高粱賣的不錯,作爲張府二鍋頭的原材料供應商,村中大戶劉家又重新發展起來。

餘籍也不客氣,坐下來喝着清茶,偶爾吃一口道:“劉小娘子,老夫在論道報的文章你應該都看了吧?張昭行事肆無忌憚,是在自取滅亡。

韃靼使團來京師協商開市,這是使臣。而他做了什麼呢?扣留韃靼使團,威逼他們談判。這簡直是把大明這些年積累的聲譽敗壞到極致。你看,連東瀛、琉球等國都在報紙上跟着抗議。”

劉二叔不大懂,問道:“餘夫子,不是說張昭殺掉了數名韃靼人嗎?這事情不是更大?”

他也是讀過幾年書的人,雖然連個童生都不是。但“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還是知道的。

餘籍兩榜進士出身,致仕後在鄉間教書,若非他的侄兒被張昭“毀掉”,若非劉家每次助學的銀子給得豐厚,他也不可能和劉家來往。實在太拉低他的檔次。特別是這個劉二叔。不學無術,沒有腦子,還總喜歡問問題。

餘籍冷着臉,硬邦邦的道:“這件事張昭沒有做錯!如今南口村中張家的私塾興盛,老夫這書院也開不下去。劉小娘子說的那事,老夫已有頭緒。我寫一封薦書給你,可以保證張泰平到城西的白馬書院就讀。只要進了書院,這小子遲早和張昭分道揚鑣。”

在報紙上罵張昭,怎麼能罵他處置韃靼人呢?那反而會被京中的百姓罵死。

罵張昭的角度,是他肆意的威壓、欺負韃靼的使臣,這讓周邊的小國如何看大明?這敗壞了皇明的名聲,破壞皇明在諸國之中仁義、道德的形象。

這纔是重點。士林中,不少儒生都看不慣張昭如此行事。

大明乃是天朝上國,豈能因小利而忘大義?這個大義,就是皇明是周邊諸國朝貢的宗主國,行事如此不折手段,往後誰還敬仰你、信服你?

德行、仁恕是王道。霸道只得一時之利,終究不能長遠。子曰: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劉小娘子起身行禮,輕聲道:“謝餘先生。”

餘籍擺擺手,“老夫不日就要進京辦報。日後怎麼控制張泰平,那是你自己的事。”

張昭家裡辦了一個私塾,在這十里八鄉中招生,年齡在十六歲以下都收。教的蒙童課業。主要是讓學生識字,能讀寫,再教算術、經濟、地理等知識。學制三年,考試結業。爲自家的商行培養夥計、賬房、掌櫃。

他這家書院受到衝擊,已經辦不下去。這讓他和張昭的恩怨再添一條。

他進京在即,和劉家的來往到此結束。那個謀劃,是給劉小娘子一個交代。他有所察覺,張昭將來必定要和儒學相沖突。把那小黑胖子引到儒學中,其自然就會和張昭離心離德。

劉小娘子道:“小女子省的。”

餘夫子吃過早餐,離開“客滿樓”,看着盛夏的上午,那巍峨的西山、這幽靜又略顯繁華的小鎮,心中一時間躊躇、感懷,又充滿着對去京師的希望。

他將要藉助於論道報的平臺,主導這場對張昭的批判!

張昭在盧員外,王掌櫃的陪同下參觀着新軍營研發三所。

一臺簡陋的可以印刷銀票的手搖式機器正在擺在水泥、磚頭建造的生產臺上。

研發三所十幾名研究員正在這實驗室中等候着。一羣人簇擁着張昭進來。

這場面很像“視察”。

主持印刷機研發的研究員上前來給張昭講解,“伯爺,根據新軍研發院的統一度量標準,這臺手搖式印刷機可以通過零件組裝的製造。印刷銀票的防僞技術,主要在銀票母版的製造上。”

事實上,大明朝的鈔票印刷技術還是可以的。一百年多錢的明太祖就在發行寶鈔。所以,紙張、墨水這些技術並不難。不然僞造大明寶鈔的人怎麼搞?

明太祖還專門指定法律,打擊僞造寶鈔的行爲。所以,這次研製的技術難點是在印刷機上。即超越銅字活字印刷,可以快速、大量、重複的印刷。

最終研製出來的手搖式印刷機,其流程是先製作黃銅雕刻的母版,放在印刷機上,然後在底盤上灌注鉛,用衝壓的方式形成鉛字母版,再添加紙張、墨水,用手搖動轉把,一張標準、精美的百兩銀票就被印刷出來。

當然,這還有改進的空間。張昭看到的現代印刷機,都是一張紙上印製幾十張紙幣。

等講解完,張昭對盧奉和王掌櫃兩人道:“你們倆商量一個可行獎勵的方案給這些研究員。接下來,他們繼續完善印刷機的研製。等研製的差不多,再轉其他的項目。

印刷機以專利的形式授權給國泰商行生產、銷售。專利費,按照之前的契約合同由新軍技術研究院和你們兩家分成。

這印刷機,先給真理報社用上。以後報紙改爲一日一期,人手,王掌櫃你自己去招募。缺銀子和絮雪說一聲。”

王掌櫃忙應聲道:“好的,少爺。”

張昭視察完,就直接帶着隨從離開,而剛走出四合院風格的實驗室,裡面就傳來一陣陣熱烈的歡呼聲,估計盧奉盧員外宣佈的獎勵讓研究員們興奮。

走在新軍營研究院的林蔭大道上,張昭微微沉吟着。身後十幾名親衛、長隨落後三米遠。陽光從樹枝落下來,樹影斑駁,構築成不同的圖案。

張昭正在想印刷機應用後的事情,這時一名小太監從研究院的大門快步而來,“新秦伯,陛下召見。”

第五百四十章 酒宴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門而入第兩百五十五章 王恕的態度第三百八十七章 張昭的提議第五百六十一章 相逢(中)第六章 未果、等待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走?第五百三十四章 張昭的方案第四百七十三章 相思千千縷第兩百一十八章 林同的情報第五百零四章 惴惴不安的海西女真第三百二十三章 即將開業(求訂閱哦)第一百一十章 推的一乾二淨第兩百八十六章 人才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義之師?第三百六十四章 韃靼之地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捷(上)第六百零九章 設立樞密院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八斬!第三百一十三章 國子監改革(中)第四百四十章 勝利之甘美(求收藏啊!)第五百一十二章 滅哈達部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服?再打臉第六十二章 生員(二)-巨浪襲來第六十九章 生員(九)-紅契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的區劃第四百九十一章 整訓兩個階段第四百三十五章 相公,下令吧第兩百三十三章 侍女們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何整頓第六百一十四章 雨中的府邸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鳴驚人(一)第四百五十章 震懾和收割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鳴驚人(一)第六章 未果、等待第七百零一章 文章如何第一百八十三章 招募一個團第五百一十章 朝鮮國的對策第六百九十三章 只能打明牌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太子(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帖衆多第六百五十一章 刺殺的原因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門而入第兩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完)第三百九十一章 真正的收穫第四百一十九章 出塞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服?再打臉第三百六十四章 韃靼之地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兩百四十九章 祭拜、計劃、閒聊第四百零三章 抄家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戰(中)第四百四十二章 各地知曉第六百九十六章 風聲不對,擔憂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太子(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找你們有點事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見妻妾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他其高樓(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兵團訓練第七百三十六章 決意出兵第五百四十八章 最後一次陛見第六百一十二章 後悔遲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捷(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第三百六十四章 韃靼之地第八章 試探、詐唬第一百六十九章 道旁遇聖人第六百四十章 分崩離析第四百八十章 交鋒(三)第七十五章 安慰第兩百八十章 保衛者第六十五章 生員(五)-雨夜中第六百五十四章 餘波第七百三十五章 慎守勤之死第四百四十八章 請你們喝頓酒第六十章 壓制第四十三章 意外第四百六十七章 所謂名將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態(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大明不可辱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東陽的支持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捷(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瀋陽城中(中)第五百零三章 一心爲公馬文升第三百三十七章 張昭的聖眷第三百六十章 銀票印刷成功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冒三丈第兩百二十五章 與子同袍(七)-危急時刻第五百零一章 苦難結束第兩百五十一章 書信第五百章 停止待勘第五百六十二章 相逢(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乾清宮外第九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四百七十二章 捐獻第三百二十四章 視察第五百六十一章 相逢(中)第二十五章 影響、名聲第一百八十章 十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