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鋼槍如林

鼓聲響起來。

鼓點用的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分列式進行曲》。單純的用鼓,一樣是可以打出後世裡那熟悉的節奏。

張昭單騎當先,騎在白馬上,率領着新軍千戶所一千名士兵橫穿點將臺前的場地。

雄壯的白馬步履輕健。馬蹄輕點在地面上。噠,噠,噠。一步步的踩在軍樂的鼓點上。馬腿上的肌肉,隨着走動就像是水流下來般。在這夏日的陽光中,鮮活而生動。

白馬,將軍,軍陣,這軍中的畫卷就這樣舒展開,吸引着校場中所有人的目光。

“向右看!”張昭聽着鼓點,率先喊出口令,擡手敬禮。張昭在新軍中已經廢除“跪拜”軍禮,改爲近代式的軍禮。

跟在張昭身後兩米開外的警衛排、八個連隊的軍陣齊聲高呼“一二”。

啪!

正在齊步走的士兵們換成正步。靴子重重的砸在黃土地面上發出整齊一致的聲音。一千人同時的砸在一個鼓點上,地面在此時,彷彿都顫抖着。

校場中,十二團營奮武營的區域。

都督周豫全副武裝的站在團營的旗幟下,親眼目睹着張昭這個新軍千戶所以這種新奇的方式亮相。這是他若干年後的談資:當年勞資就在場。

而此時周都督心裡正吐糟張昭古怪的口令。光說還不練。張昭喊的“向右看”,哪有人向右看?

同時,心裡震驚難言。這一千人如同一人,那踏出的步伐彷彿是敲在人的心裡,令人感到顫慄,隨後熱血上涌!

作爲明軍中的高級將領。他很清楚這意味着什麼?戰場之中,靜止的列隊,用長槍陣應對騎兵的衝擊是相對而言比較輕鬆。而能在行進中保持住陣型,這是絕對是精兵。

想想看,將此時這一千名士兵手中的燧發槍換成長槍,在戰場上突進,那會是何等令人熱血的場面!長槍如林,追亡逐北。

高臺上的弘治皇帝、朱厚照、太監們、文臣武勳們都明顯的感覺到輕微的晃動。同時也感受到新軍士卒們所現出的力量、精神,個個心中震撼!

但是,這還沒有完。

譁。

在口號聲,新軍千戶所所有的士卒將倚在肩膀上的燧發槍持着在手中,槍尖的刺刀刀尖向前。這是兩個動作,左手握住槍管,燧發槍向前劈掛。這整齊的動作匯聚在一起,在空氣中發出一聲脆響,殺氣騰騰!

正午的陽光照耀在鋼鐵的刺刀刀刃上,反射着刺眼的光芒。一個個的連隊,一排排的士卒就這麼在鼓聲中以正步,雄赳赳氣昂昂的橫穿點將臺前。

將他們的精神風貌,將他們青年的銳氣,展示在皇帝、重臣們面前。他們就如同一股洪流,沖刷過衆人的心靈。見之者,震撼難言。

如此軍隊,誰敢說他們是花架子兵?誰又敢說他們不是精銳呢?

“齊步走。”

“立正。”

看着新軍千戶所的士兵走過之後,遠遠的停留在校場的最東端。高臺這裡以太子朱厚照興奮的聲音而打破寧靜,“張昭練的好兵。真是精彩!”

他已經想象着日後他騎在白馬上的場景。騎白馬檢閱,真是帥啊!

弘治皇帝輕輕的點頭,白胖的臉上已經帶着笑容,張昭確實給他掙臉,沒有辜負他的期望。拿起茶碗喝茶。他剛剛看的心潮起伏,嗓子有點幹。

這一次謝遷沒有起頭說話。誰都知道他對張昭有些意見。在周圍低聲震撼的議論聲中,弘治皇帝身邊的這個小圈子裡,最先開口的反而是吏部右侍郎王鏊。

王鏊讚許的道:“團營演武不錯,新軍千戶所更是出彩。在下以爲今日的會操,當以新軍千戶所爲第一。”

馬文升品味着剛剛過去的令人震撼的軍陣,認可這個說法。張昭這小子有點本事啊。不枉他當初允許其便宜行事。詢問道:“英國公的意見呢?”

英國公張懋笑着道:“理當如此。”

張昭今天表現出現出色,只看天子的臉色就知道,他要一飛沖天了。他之前在國泰商行購買了三塊大玻璃鏡子,共計三千兩銀子。算是對天子練兵的支持。現在他得考慮,和張昭接觸接觸。

司禮監太監陳寬手裡拿着拂塵,穿着精美的暗色長袍,尖着嗓子道:“咱家以爲也是如此。張昭的表現有目共睹。諸軍理當心服口服,沒有異議。”

成國公朱輔在武勳羣中,看着遠遠佇立、旌旗飄揚的新軍千戶所。心中搖搖頭。他不久前給兒子說,張昭驟然而起,敗亡時也會很快。但現在張昭要站住腳跟了。軍權不比其他啊!而且,這支軍隊名義上的首領還是東宮太子。看看這會兒太子的反應!絕對是將張昭算作潛邸舊臣。

馬文升點點頭,就準備向天子彙報。馬兵部向來是不會“請示”閣臣的。他的官場資歷非常老。

李東陽臉上帶着微笑。他並不怕御史罵他此時沒有閣臣體統。誰都知道張昭和他是同鄉,而且張昭的老師李教諭是他的族弟。張昭今天給他臉上增光啊!

李閣老心裡正盤算怎麼說服馬文升將火器工匠全部撥給張昭。這時,聽到保國公朱暉插話道:“陳公公此話有點過。諸軍未必心服。本公承認張昭的軍陣確實走的好,訓練有素。

但是,這等新兵在戰場上未必就能委以重任。光是隊列、步子走的好有什麼用?他們就靠純粹的燧發槍陣作戰嗎?在面對騎兵的衝鋒時,面對北虜的拋射時,他們還能穩得住陣腳?

軍隊,終究要以取勝爲最重要的評判標準。軍中將士誰會服氣他們?”

說着,保國公朱暉向弘治皇帝道:“陛下,所以臣以爲授予新軍千戶所會操第一不妥。”

朱暉扯淡半天,聽在衆人的耳朵裡,他們分別有兩種意見。

第一種看法,認爲朱暉說的是正確的。保國公畢竟是統兵的大將,對戰陣之事非常熟悉。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種例子難道還少嗎?將張昭評爲本次會操第一確實不大妥當。

第二種看法,保國公朱暉在強辯。

剛纔保國公在說什麼?說張昭的兵是花架子,是脫機取巧,故意專門練軍姿、隊列!但只要不帶任何偏見的人觀看剛剛的演練,就知道保國公說的是屁話!

換言之,保國公被張昭打臉了。而且還是打的啪啪響的那種!

朱暉這是在利用他在統兵方面無人可比的地位來強辯,擺脫被打臉的尷尬。

弘治皇帝自然不信保國公朱暉的“鬼話”,但是得給他的“愛將”留點面子。而且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對張昭而言並非好事。他纔是十七歲。

弘治皇帝正要開口。

第五百九十三章 武安侯府第三百七十一章 說服劉大夏第三百二十四章 視察第三百一十四章 國子監改革(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追查幕後者第五百九十二章 長兄第七百一十章 溝通、落幕第兩百一十八章 林同的情報第六百四十二章 應對第三百三十一章 解決第一百七十四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第四百七十一章 京西園林暢想第五百八十五章 陛見(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接下來的三件事第七百一十章 溝通、落幕第三百五十九章 悠閒半日第六十三章 生員(三)-依仗第兩百三十三章 侍女們第四百六十七章 所謂名將第十七章 不再有興趣第一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上)--求首訂第一百零四章 明星般的青年第四百零七章 新軍營的戰略第六百零八章 出乎意料(完)第兩百三十一章 新軍衛恐怖如斯。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知道,爲什麼?第六百二十一章 衝突(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何至於此?第一百二十四章 開個小號第一百八十三章 招募一個團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聞入寇第兩百一十八章 林同的情報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一千兩就得一千兩第兩百七十九章 拜訪路中第一百四十章 得與失第六百八十四章 落幕第三十五章 新生意第三百六十六章 微瀾起第一百八十八章 進入戰區第三百三十九章 孟先生論史第一百三十七章 燧發槍試射第五百二十七章 虎爾哈部的抉擇第兩百八十三章 對錢寧的安排第五百四十六章 交鋒第兩百零二章 韃靼撤離第兩百一十三章 交戰(一)第一百七十章 忙碌的婚禮(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相逢(中)第六百零四章 進退兩難?第七十一章 生員(十一)-反攻第四百零三章 抄家第四百四十七章 找你們有點事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服岳父第五百一十三章 脫穎而出第七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餘暉第六百四十四章 意圖實現第兩百一十五章 沒有豬一樣的敵人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服岳父第兩百四十五章 門庭若市第四百三十二章 援兵忽至第三百二十八章 孟先生的主意第四百九十一章 整訓兩個階段第七百一十九章 如何掠奪第九十章 張皇后的決定第三百六十六章 微瀾起第兩百三十六章 武英殿中議封爵第十一章 新的任務。第兩百四十六章 阻力第三百一十章 冶煉工匠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戰(下)第兩百七十章 將歸(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暴雨忽至第一百二十四章 開個小號第一百九十章 迎敵第七百一十五章 怎麼談第四百八十六章 任務、離京第兩百四十九章 祭拜、計劃、閒聊第七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七十七章 日常第六十一章 生員(一)-波瀾再起第六百三十七章 改革武勳集團第四百八十九章 遼東總兵的討論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知道,爲什麼?第五十八章 考場中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繼續你的表演第六百一十章 此事和你無關第兩百八十九章 激辯(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韃靼之地第六百三十六章 悔之莫及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場轉移第四百八十七章 張泰平的選擇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東陽的支持第七百三十六章 決意出兵第六百八十四章 落幕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種人第七百二十五章 再改行程第一百五十六章 伯府夜宴(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即將開業(求訂閱哦)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買賣第三百五十二章 風潮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