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國朝整改粵北始,西涯遠赴督撫之

弘治皇帝的御書房裡,現在長期擺着一張張的案几。

早朝的奏報漸少而御書房裡面的辦公卻隨之增多,早朝後內閣將會同與此。

弘治皇帝在御座上,下面的案几則是內閣三大學士。

有時候會有其他諸部尚書,一塊兒會同辦公。

“這個癡虎兒啊……”

弘治皇帝苦笑着將張小公爺的密奏,拿給蕭敬交給大學士們傳閱。

密奏裡面首先說了關於粵北沒收的情況,其次便是讓派遣新軍過去接收新建部隊。

訓練他已經命兩千餘國防軍抓起來了,其餘國防軍過去後主要是擔任基層軍官。

其次便是率領這些人進行剿匪實戰,先徹底把粵北的匪患全數清剿了再說。

這一方面是爲了有足夠的人手來進行炮臺、碼頭、直道修造,其次也是清理匪患清寧地方。

還可以鍛鍊隊伍從中選拔兵員充入“帝國皇家軍官學院”就學,出來後充任軍伍軍官。

於是軍部的功考司就必然是要跟去的,他們將負責記錄、評定功勳。

戰後這些人就算是正式的成爲國防軍了,相應的軍服、鎧甲、軍械……等等則需配置到位。

粵北如今投效的“義士”總數三萬六千餘人,預計剿匪考覈後至少有三萬人可以留下。

同時各衛所的屯田也都統計出來了,那些千戶、百戶雖然收刮衛所屯田自己卻也沒有閒着。

這些年除去原本衛所屯田之外,他們實際上又開出了新田近二十萬畝。

當然,現在這些都歸了帝國軍部了。

張小公爺的意思是軍部打理起來很麻煩,不如按照田畝數量盡數放租與戶部。

戶部則是按每年每畝五斗付于軍部,由陛下內庫接收並統一分派軍費。

因爲基層兵丁很大部分都是要領一定糙米、梗米的,所以這也對軍部的派月銀有好處。

並可以豐富陛下內庫,若是遇上災荒之年還可調配軍糧用於賑災救助。

同時還需要加派一員將軍、兩位副將,及軍部各分司至粵北接管新軍。

這些是軍部方面的事宜,接着便是粵北政務的問題。

按照張小公爺的意思,現在粵北這邊非常適合整改的試驗。

首先各級官吏基本都溝通好了,直白的說就是都盼着吏部功考的政績上去好升官。

所以配合起來,絕對是支持最大的。

其次是大部分的士紳商賈基本都掃空了,剩下的正在被捏合在一起。

司律部分司、大理寺分司、戶部銀庫分司,現在都在粵北立住了腳跟。

現在需要國朝派遣一內閣大學士前來主持,自己提些許意見、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再配合。

粵北本就清掃完畢適宜國朝整改之試,即便有所出格亦有新軍老將彈壓……

奏報裡的事情太多了,以至於要分成好幾本才能看完。

弘治皇帝看的是頭昏腦脹才勉強明白了一二,心裡琢磨這癡虎兒的腦袋是怎麼長的。

下面的大學士們也看的是目瞪口呆,這種類型的企劃案他們是完全沒接觸過的啊!

李東陽還好些,他家兒子李兆先在癡虎兒那邊受教。

不時的會有些作業需要找他請教,所以這方面的文案他亦是接觸了一些。

上面的一樁樁、一件件基本都是在交接權利,而且是全面的交接權利。

比如財政權交給的是戶部,軍權交給的是軍部。

行政權、決定權交給的是國朝,讓國朝派出一名大學士下去督辦此事。

細數下來這位張小公爺根本就沒有給自己留下太多權利,頂多是建議權。

這種“砍山栽樹我去幹,施肥收果你來辦”的精神,着實讓三大學士感嘆。

弘治皇帝也很感嘆啊,啥叫忠義無雙、啥中忠貞不二啊?!

這特麼不是那還有啥是?!

再往下看,張小公爺的意思是國朝這邊對於整改問題要“悄悄滴進村,打槍滴不要”。

國朝可以用“粵北紛亂,斥責督撫。另派大學士代陛下、內閣前往督撫。”這名義。

先將大學士派下來處理這件事情,順便把官吏都培養起來。

同時將整改時期的問題、處置方式、各州府情況……等等做全面的記錄,一些經驗以後用的上。

這些施政經驗將來可以放置於“帝國皇家政務學院”內,一則作爲教材二則作爲案例。

“此事,還是老臣跑一趟罷……”

李東陽是最後看到密奏的,在把密奏看了一遍後苦笑着主動請纓。

內閣三大學士裡面他的年紀不是最小但是最合適,謝遷機變火候不太夠。

劉健這都是老傢伙了,總不能讓他跑罷?!

劉健這老傢伙是宣德八年生人,謝遷是正統十四年。這就小很多了。

而李東陽則是正統十二年生人,算下來也就比謝遷大兩歲。

“只可惜唐寅、徐經等人,現下皆回江南備考了……”

弘治皇帝琢磨了一下,也覺着李東陽去比較合適。

劉健年紀大了自然不是適宜跑這麼遠,謝遷現在是內閣裡面年紀最小的、精力最好的。

得留下來幫忙處理政務,也是須彌離開不得。

李東陽過去的話謝遷頂多辛苦點兒,還能扛下來。

可謝遷要是過去的話,估計老李、老劉就有點兒吃力了。

唐寅、徐經二人確實可惜了,此二人的才學已今非昔比。

尤其是隨着張小公爺執行了不少實務之後,無論是計然之學抑或是撫民本事。

甚至是武舉子,他二人都考上了。

這些方面弘治皇帝都是看到的,但剝除了功名就是剝除了。

允許他們重考一遍已經是很大的恩典了,想必這次他們二人必然高中。

到時候再行安排他們的職務罷!

軍部那邊商議了之後,倒是也給出了人選來。

調去的是原津門炮臺守將、少將許寧,而接替他的則是弘治十一年被言官搞的召回閒住的神英。

這神英說起來也是實打實的功勳上來的,算得上是國朝老將了。

史載其“天順初,襲父職……從都督張欽等征討有功”、“以從徵滿四功……屢敗癿加思蘭兵……”等。

也算是個有本事的,讓他去守炮臺弘治皇帝也很放心。

第七百四十四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拾)第九十四章 富貴豪遮小公爺,皮條負責老津春第三百五十四章 軍事學院首結業,弘治皇帝授銜禮(中)第七百九十一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壹)第三百七十九章 厚禮得見玉螭虎,叩首求活洪舟同第一百三十九章 婦女之友張癡虎,雌虎炸刺也可怖第一百零三章 事前安置妥,奠基徵扶桑第二百七十九章 聖旨隨車到,離營先歸京第五十二章 傳書附銀往大內,待我功成戰妙安第六百二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陸)第四百七十七章 諸部皆開所屬科,廣納天下讀書子第一百八十章 草廬之內教計然,弟子盡需去實習第三百七十七章 洪家家風堪豪邁,蠅營狗苟士紳商第五百四十八章 鷹隼老矣雄心熄,懾服韃靼九邊平第七百零四章 諸家貨殖會分贓忙,降卒校場論長短第六百六十四章 軍政兩方春城聚,鐵證待判衆戰俘(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校場新練法,戰車造新型第七百六十三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玖)第二百八十二章 民心不可辱,民意不可欺(上)第六百七十七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陸)第六百八十九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捌)第四十九章 院中試武,代師授藝第二百九十九章 虎頭國公歸京師,糧價一石八兩銀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杰初見路大豪,刀光劍影烤羊中第七百二十二章 國朝軍部皆忙碌,炸刺砸門癡虎兒(上)第八百四十七章 風捲雲起歐羅巴,無聲無息投資客(下)第七百五十一章 斷尾求生苟殘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中)第四百七十四章 革新進展皆不易,只可徐徐緩圖之第一百五十七章 並非無有聰慧者,只是未必挑明言第六百一十三章 不見螭虎終身誤,但見螭虎誤終身第一百一十五章 扶桑戰火起,泉湯有客來第七百一十七章 帝王親臨問行策,圍爐之畔話春秋(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狂風掀浪捲雲起,怒海孤舟戰碧濤(下)第一百零八章 扶桑大窮鬼,野豬片耳豚第五百八十九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粵北風雷齊涌動,十萬怒濤拍岸來(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熊娃鑄錢解帝憂,又有敕建新部門(上)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堂大佬滇南行,黔國公府覓去處(下)第七百六十五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完)第六百一十三章 不見螭虎終身誤,但見螭虎誤終身第五百三十六章 形勢終究強於人,韃靼留神不留形(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頭名畢業受御刀,老臣約齋欲請辭第五百九十九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滿朝文武缺教育,看我癡虎展真理第六百六十六章 朝堂大佬滇南行,黔國公府覓去處(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生事不成反遭議,貢生行險鬧螭虎第一百七十章 足利妙安入大內,太后皇后敘話間第六百五十六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玖)第七百零七章 安南土豪速授首,分你田地濟黎民(中)第四十三章 伯虎新居,桃花塢院第十三章 皇家熊娃打上門,一局一百小財神第三百二十章 事出從來皆有因,京師皆贊獄中人第五百四十四章 老舊思維李西涯,戰爭紅利玉螭虎(中)第三百五十九章 津門三衛皆爛透,剜瘡利刃東山公第三百三十四章 音韻字典帶標符,助力騰飛教諭部第二百零四章 憂心忡忡朝堂衆,癡虎御前再罵人第八百五十七章 遙入京師使節團,冠絕羣豔索非亞(上)第一百九十章 國子監前臊臉皮,奸佞國賊當屬你第七百八十三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伍)第六百五十二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伍)第七十六章 驚聞奇變,制謀而動第七十四章 兇盜遠至,張侖之思第六百七十九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捌)第二百二十五章 翰林院裡起衝突,江許擅長窩心腳第七百八十九章 吾家太子初長成,老懷寬慰張癡虎第七百八十四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陸)第二百零一章 經筵論畢,萬籟俱寂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伍)第七百二十六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中)第七百七十四章 鑄敵甲盔豎君威,重舉大明雄風聚(中)第八百七十一章 紅鸞星動春始至,雲雨翻覆盡皆知(中)第二百一十五章 赤膽忠心張癡虎,可憐正德又遭殃第八百六十六章 勘定使節歐羅巴,回師京城平亂象(上)第五百零四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八)第一百四十章 招兵買馬辦大事,鶴灘先生錢與謙第六百一十二章 御前賺得陛下金,米魯田蕾需離京第三百二十章 事出從來皆有因,京師皆贊獄中人第八百二十一章 水師悍將戚景通,戰爭野獸豺狗狼(中)第五百八十四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七)第七百六十一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柒)第五十章 妙安心思,亦無不可第一百二十六章 桃林展火器,老將請一見第三百七十二章 粵北豪紳驚雷震,閃亮登場周瑾山第二百八十二章 民心不可辱,民意不可欺(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諸家土司皆心塞,終究須見玉螭虎第八百一十章 王霸並行顯真意,海因裡希夷州騎(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潑天富貴擺身前,欲取功勳不惜命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玖)第二百九十一章 兩宮之主皆呆滯,遠在車營接聖旨第八百三十八章 莊前血戰猶正酣,血流漂杵映灰白(中)第二百八十章 黎民不可欺,蒼天終不負第五百一十四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八)第九十三章 老少狐狸齊開會,驢嘴跟前拴蘿蔔第二百零七章 得道多助風雷起,失道寡助雨打去第九十章 莫與天才比,比之自傷神第四百五十九章 摩拳擦掌啓平叛,各路頭人忙掙錢(中)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兩府地,文武雙解元第三百章 慈善總會初亮相,安得災民百姓心第三十四章 辦事可以,請你掏錢第二百六十九章 底牌盡甩出,斬取敵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