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總督粵北大開發,安撫黎民百姓事(上)

該查沒的查沒、該審判的審判,判完了也不等聖旨下來先把人全都丟礦場去幹活兒。

尼瑪!缺人啊!這些個膘肥體壯的狗犢子,不丟過去幹活兒難道每天派銀子?!

錢公公早已經等的不耐煩了,把夷州上那些正在服刑的全都送轉送到粵北這邊幹活兒。

而粵北這些青壯們則是被分拆了一部分,送往夷州服刑。

這也是張小公爺的主意,這幫人若是都聚集在一起時間長了萬一生出事端就麻煩了。

夷州那幫人在夷州呆的太久了,也是時候該換換地方了。

順便粵北這批人被送上了夷州後,沒了根基他們鬧也鬧不起來什麼。

金陵的那些個御史、貢生們看着上船直接都要哭了,還以爲看到曙光了。

然而被拉豬仔似的運到了粵北的他們,面臨的還是繼續幹活兒……

奏章已經送上去了,現在就等着弘治皇帝和內閣的批覆。

還需要等弘治皇帝、軍部把一部分國防軍派過來,接手粵北的防務、擔任基層軍官。

看着這些個盜匪們亂糟糟的張小公爺很是鬧心,乾脆除了炮兵營、一個營的國防軍留守之外。

其餘全部拆了,再將這些原本山賊流寇的大小頭目們分開,先行操練一番。

那些衛所將校們基本都被掃空了,大量的原衛所軍服、甲冑、軍械……等等被繳獲。

於是這批人被先命令換上這些,然後分開操練。

操練這些個原山賊流寇們倒是不反對的,畢竟他們是親眼到了國防軍作戰的。

那陣形……嘖嘖嘖,一水兒的各種海捕文書盜匪直接就給乾沒了。

哥們都是吃着刀頭舔血這碗飯的,尤其是這些山賊流寇們。

他們可比誰都清楚,多幾分本事打起來就多幾分活命的機會。

那些不願意再過刀頭舔血日子的流寇山賊們,在拿到了告罪文書後就等州府來領人了。

查沒了那麼多的田畝,會按丁口給他們派下來耕作。

戰死、傷殘的家裡也拿到了燒埋遣散銀子,雖然只有十兩、一石梗米不多。

但好歹是比啥都沒有強,這年月的人命便是這般的不值錢。

他們原本就是山賊流寇,說實話死了山寨裡能讓人送去三五兩銀子就算是不錯了。

而那些自願離開的,則是按每人三兩、兩鬥糙米給他們遣散費。

由州府、縣將人領回安置,戶部巡查從旁監督、大理寺則是不時巡查。

爲了讓他們的家人好過點兒,張小公爺還請布政使司召集下面的州府縣開會。

戰死的、安置回鄉的,都由縣裡敲鑼打鼓送回去給塊“義士”的牌匾。

再讓“宣諭使”那邊多多關照宣講,坐實他們義士的身份。

好歹是官方承認的殺賊,不再是山賊的身份。

各州府縣那都是落了不少實惠好處的,又有政績、又添丁口。

腦子抽抽了,纔要在這事兒上跟布政使司對着幹。

趕緊沒口子答應下來,回去後肯定好好安置。

再說了,這些人可都是見過血的。

安置不好萬一他們再鬧騰起來,倒黴的不還是自己麼。

《粵北時報》這邊一邊刊發時評,把那些士紳商賈的惡行給披露了一遍。

另一方面也是協助安置,多多的提什麼“浪子回頭金不換”這類。

還讓那些個“義士”們需感念布政使司、州府縣的恩德,好好做人莫再犯事。

“小公爺啊!您讓咱去剿匪罷!這識字咱是真不會啊!!”

許悅禮、錘頭笠兄弟倆這就要哭出來了,你讓他倆砍人那絕對眉頭都不皺一下的。

但你讓他倆識字,這就真真是要了親命了。

對於這些都已經證明了自己一心向國,想要建功立業的漢子張小公爺自然不介意跟他們見一見。

“你就想一輩子當個小兵辣子?!你就想一輩子呆在這粵北?!”

張小公爺穿着的這身軍裝整個人不僅英武且依舊俊俏如璧人,卻見他氣的俊臉都紅了。

“你就不想殺敵獲勳?!就不想到京師去就讀那‘帝國皇家軍事學院’當個天子門生?!”

“就不想將來統帥千軍萬馬,爲帝國鏖戰邊疆揚名千古光宗耀祖?!”

一番話說的,不止這許家兄弟。

而是在場的這些個原山賊水匪海盜頭領們,那麪皮“蹭蹭蹭~”的漲紅了去。

誰不想啊,誰特麼不想那是傻子白癡!

“你們現在只是拿了免罪告身,但想要成爲國防軍、穿上我這身軍裝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張小公爺揹着手,望着他們一字一句的道。

“此時勤學,乃爲爾等將來爲將、爲帥而備!!”

“此刻苦練,乃爲爾等即將面臨之惡戰,活下來而備!!”

“爾等竟還怨懟?!竟還躲懶?!拿自己性命做伐麼?!”

一番話罵的下面的這些個西山山魈、西江水鬼、三江王們,盡皆不敢吱聲。

“若是如此,不如我派二十兩銀子給你們發一面‘粵北義士’的匾額讓你們回鄉逍遙去算了!”

張小公爺越罵越生氣:“不會文識字,你們拼上功勳亦難當大任!這都不明白麼?!”

“沒有苦練,推爾等入沙場不過是推爾等去送死!這都不知道麼?!”

儘管是挨着張小公爺的罵,但這些下面曾經的各路綠林魁首們卻沒有一個不心存感激的。

人家是胡亂罵你麼?!人家這是爲你好啊!

想想人家的身份,英國公家嫡孫小公爺、陛下內閣最看重的“天下風雲麒麟兒”。

帝國皇家軍事學院的締造人,南北文武雙解元、帝國武進士們的總教習!

人家不僅身份尊貴而且做人做事,那更是讓人無可詬病。

秦地地龍翻身災民遍地、哀鴻遍野,是誰帶人去接回京師安置的?!

路途上韃靼來襲,又是誰在陣前廝殺不退一步的?!

是這位張小公爺玉螭虎!!

國防軍中,可是有不少可都是秦地出來的軍卒。

他們是一步步看着張小公爺如何救濟他們、如何安頓他們,如何給他們尋了差事安置。

現在他們作爲這些個粵北綠林魁首們的教官,自然也把這件事給這些綠林人士說了。

得~!人家做下的這些事情、人家這身本事那自己還有啥說的。

這樣的人物那是千百年都難得一見的啊,人家現在能痛心疾首的讓自己勤學苦練這是害自己麼?!

好些低着腦袋眼眶有些泛紅,說起來他們的身份同情他們的就沒多少。

又何曾有人如此痛心疾首的對他們耳提面命,讓他們勤學苦練搏殺前程?!

還給他們說要是躲懶,與其讓他們去沙場送死不如給他們銀子安置讓他們回鄉廝混去。

莫看他們這些綠林漢子瞧着好像粗豪,實際上心思比誰都細膩。

若是真粗豪的傻大個兒,早特麼不知道被人把腦袋摸去多少回了。

同時他們也非常的敏感,誰對自己虛情假意、誰又真心相待其實心裡都有桿秤。

張小公爺給他們說的這番話,那絕對是推心置腹、肺腑之言。

“你們或許亦知曉,晉陽城外我與韃靼一戰幾乎身死沙場……”

張小公爺望着他們,沉默了一會兒才緩緩的鬆開了眉頭。

“此一役,追隨我張家世代的數十老親兵皆戰死沙場!”

“我……是擡着他們回去的……”

提到這事兒,張小公爺心裡就很難受。

那些嘻嘻哈哈沒個正形的老傢伙們,很多連遺言都沒有留下。

打掃戰場的時候,有些甚至屍骨都被馬蹄的不成樣子……

“粵北僅僅是剿匪,還未有達到最殘酷的時候……”

張小公爺定定的望着他們,一字一句的道。

“儘管知道走上沙場,不可避免的會面臨傷亡……”

“但……某依舊希望,你們能多活下來幾個、多回來幾個……”

說到這裡,張小公爺似乎有些意興闌珊了。

卻見他擺了擺手,嘆氣道:“考覈不合格的,就不要從軍伍了……”

“某寧願你們恨我,也不願你們去送死。”

山賊頭目們,是許泰、周子江等人在訓練。

下面的二三當家、小頭目們則是少尉、軍士們在訓練。

山賊們交給普通國防軍低階軍士們在訓練,一切都層次分明。

而除了礦山、碼頭的建設之外,現在大部分的罪囚首先被拉去做的是清理河道。

張小公爺爲何選擇忠義鄉,作爲鑄造分司的所在地?!

除了那裡原本就存在的大量鑄造、冶煉工匠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水運。

熟讀《明史》的張小公爺很清楚,忠義鄉在明清時代可是“天下四鎮”、“天下四聚”的!

而造就了忠義鄉成爲天下四聚經久不衰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的水運!

當其餘的天下四鎮、天下四聚都在時代中落幕,甚至逐漸被遺忘的時候。

忠義鄉卻默默的將自己的GDP,提升到了近萬億的地步!

雖然人口稍低卻後起之秀的莞城,足足高出了千億之多。

忠義鄉古鎮處,有着汾江古渡。

在清道光年間就因着這條古渡,整個忠義鄉一度擁有着兩百餘種手工行業、十萬各業餘工匠。

此處不僅承載南來北往之商貿,更能自產數千不同種類的商品!

而水道……能夠大量、方便的運輸各種原材料,還有成品!

南下,可抵達羊城轉出海碼頭外運。

北上,則可直入桂西!

第一百五十八章 癡虎第二發,再打狗禮部第三百六十三章 黔南新敗傳朝堂,若刨根底不簡單第八百三十六章 垂死掙扎不惜命,狗急跳牆亦兇猛(下)第四百零三章 國朝整改粵北始,西涯遠赴督撫之第六百七十四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叄)第四十四章 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第六百一十三章 不見螭虎終身誤,但見螭虎誤終身第四百九十二章 各方出招風雲起,肝尖微顫楊一清第八百零九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完)第九章 並非新鮮事,少名傳御前第五百三十八章 形勢終究強於人,韃靼留神不留形(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七)第六百六十八章 撲買驚心楊石淙,抽絲剝繭李西涯第四百零二章 總督粵北大開發,安撫黎民百姓事(下)第八百三十一章 事畢臨頭狗咬狗,腌臢齷齪滿街亭(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滿心賣批王守仁,敲裡嗎德唐伯虎第一百二十四章 百世輪迴宿慧在,遍閱塵世千餘載第四十六章 年少揚名,身貴多金第六百七十章 佔婆之略早行至,安南之行將起航第七百六十五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完)第二百五十四章 士紳豪族者,無一良善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御前寫作業,西涯有家憂第二百一十七章 武舉會試考三月,天子門生不易得七百二十章 浩大工程山河鎮,太子兩腳吞金獸第五百零六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第三百八十七章 鮮花着錦繁華至,烈火油烹釜欲穿第五百二十四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八)第二百一十四章 校場新練法,戰車造新型第二十一章 吾曾醉槍刺洋馬,戰遍四洋並五洲第六百八十六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伍)第二百四十二章 御書房內布大局,武舉諸子將出籠第五十八章 少年癡虎初臨陣,掌中刀快血如風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肆)第八百一十四章 錢能一手定夷州,遠洋之上西夷來第五百三十七章 形勢終究強於人,韃靼留神不留形(中)第七百二十二章 國朝軍部皆忙碌,炸刺砸門癡虎兒(上)第六百七十八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柒)第七百二十八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壹)第七十章 信跡表心,吾往賊處第四百八十四章 通行地獄兩機構,緩緩矗立露猙獰(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叄)第七十四章 兇盜遠至,張侖之思第四百五十九章 摩拳擦掌啓平叛,各路頭人忙掙錢(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螭虎展利器,帝臣皆心悸第六百二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伍)第二十七章 春闈大案,伯虎受難第三百三十一章 貫通全境五十載,國之重器唯教諭(下)第二百一十章 計然一策初實戰,三大車行露崢嶸(下)第四百六十章 摩拳擦掌啓平叛,各路頭人忙掙錢(下)第七百六十八章 山海關內倆老狐,再世宿慧玉螭虎(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九)第二百七十章 丹鳳桃花玉螭虎,陰騭滿心達延汗第三百六十章 九邊大擺鴻門宴,計擒衆將楊邃庵(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外戚勳貴拜財神,山匪流寇須清理第五十八章 少年癡虎初臨陣,掌中刀快血如風第五百二十三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七)第二百五十七章 韃靼即將襲擾來,戴義捨命陪螭虎第七百四十八章 明槍暗箭亂雲渡,三千里外搏功勳(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九邊風雷齊滾動,辦事利索調查局(上)第五百四十一章 莫道其餘閒雜事,帝國需要你的腎第三百六十九章 靜動風雷自相隨,粵北大局終將變(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傳世榮寵英國公,賢才宅中議奸佞第二十一章 吾曾醉槍刺洋馬,戰遍四洋並五洲第七百一十七章 帝王親臨問行策,圍爐之畔話春秋(上)第九十三章 老少狐狸齊開會,驢嘴跟前拴蘿蔔第三百八十三章 狂風掀浪捲雲起,怒海孤舟戰碧濤(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軍事學院首結業,弘治皇帝授銜禮(中)第六百九十五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伍)第二百六十三章 巴圖蒙克達延汗,晉陽豪族十四家第八百零九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完)第二百六十四章 六千敵殺奔至,心懷死志迎強敵第四十章 奪人風頭,咬我不着第八百一十八章 擺開龍門論貨殖,攤開計利算盈餘(上)第八百四十九章 遠道而來歐羅巴,老驥伏櫪錢公公(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四大土司訪羊城,各懷心思主意多(中)第三百六十六章 外戚勳貴拜財神,山匪流寇須清理第五百一十六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第四十三章 伯虎新居,桃花塢院第四百九十一章 薊州城內風雲起,北疆之上諸家集第六十六章 匪路難行,肥龍求活第三百八十一章 士紳豪商真有錢,氣的肝疼童成春第十八章 鐵桿粉絲在大內,皇帝老兒上門來第一百零三章 事前安置妥,奠基徵扶桑第五百一十五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九)第三百五十三章 軍事學院首結業,弘治皇帝授銜禮(上)第七百零五章 天下熙攘利來往,無恆產者無恆心第八百零八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拾)第八百七十七章 後記(大結局)第五百六十二章 京師飄雪新年至,通州冰寒刺骨來(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貳)第一百一十七章 蓮如一向宗,大威德明王第七百九十二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貳)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豪路易路威登,京師豪商全入甕第六百八十九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玖)第四百六十四章 平叛之役初階定,再遣土兵粵北行第六百零三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完)第二百八十二章 民心不可辱,民意不可欺(上)第七百七十五章 鑄敵甲盔豎君威,重舉大明雄風聚(下)第六百二十章 鐵軌馬車事談畢,悄然乘舟南下去第三百四十九章 頭名畢業受御刀,老臣約齋欲請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