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心存善念

一萬京營騎兵與五千反軍在霸州城外展開了追逐,與此同時,一道道軍令從中軍大營發出,奔赴北直隸各個錦衣衛駐地,北直隸的錦衣衛隨着秦堪的一道命令而傾巢出動。

當晚,二百名軍中射手將一支支利箭射入霸州城內,利箭上綁着軍中文書抄撰的勸降書和告民書,強弓射出的利箭越過城頭飛入城中,巡城反軍將領大驚,急忙入元帥府稟報唐子禾,請命收繳這些勸降書和告民書,以防城中民心動盪。

唐子禾聞報後微微一驚,然而告民書已入城,此刻想必已有許多百姓拾起傳閱,若強行收繳甚至禁止言傳,勢必會愈發失了民心。

外有大軍圍城,內有民心動盪,唐子禾覺得自己陷入內外交困的境地,秦堪果然不是輕與之輩,攻城第一日便同時用上了攻心之術,令霸州反軍瞬間被動起來。

佔據霸州兩月餘,唐子禾不知不覺對這座屬於她的城池產生了感情,無論從感情還是實際角度,她都不願失了民心,如果真的無法挽回,她情願選擇離開。

正打算去城中巡視一圈,聽聽百姓的聲音,看看百姓對朝廷告民書的反應,侍衛來報說城內百姓公推幾位德高望重的耄耋宿老求見元帥。

唐子禾微一沉吟,便親自走出元帥府,將城內幾位宿老迎進府中前堂。

幾位宿老顯然有些受寵若驚,連道不敢當,侍衛奉上茶水之後,唐子禾先開口了。

“各位皆是城中德高望重的前輩,自我義軍佔了霸州城後,明廷的裡保制已被廢止。城中民事皆仰仗各位宿老商議裁決,子禾年輕不通世故,卻分得清恩怨,這廂謝過各位宿老了。”

說完唐子禾起身朝衆宿老施了一個男兒式的抱拳禮。

幾位宿老嚇得從椅子上蹦起來,連連弓身回禮,不停地說着“折煞老朽”云云。

唐子禾對秦堪的感情雖然有點拖泥帶水,但做人做事卻非常的乾脆利落,道謝過後,唐子禾直赴主題。

“今日幾位宿老齊來舍下。可是因爲明廷射進城中的勸降書和安民書而來?”

衆宿老一齊點頭。

“唐元帥,明廷這法子毒辣無比,箭書入城後被無數百姓拾起傳閱,告民書上言之鑿鑿,說皇帝已頒仁旨。朝廷收復霸州後必廣行仁政,以前由於反軍占城而不得不附從反軍的百姓朝廷一概不予追究,並且從此廢掉霸州馬政,減免霸州稅賦五年云云……”

唐子禾淡淡一笑:“城中百姓反應如何?”

一名宿老捋須,笑容帶着幾許冷意:“一派胡言而已,百姓幾人會信?這些年霸州被朝廷折騰得還不夠慘麼?弘治初年時朝廷專門派來了官員說是推行馬政,那時每戶人家只需承擔每年兩匹成年馬的負擔。再往後卻越來越變本加厲,兩匹變三匹,四匹變五匹,一戶貧寒人家歲入幾何。如何承擔得起五匹馬的重負?一旦交不出五匹馬便要入獄拿銀子贖人,分明是將我百姓逼入絕路……”

宿老說着眼中泛起了渾濁的老淚,另外一名宿老在旁輕聲給唐子禾解釋:“齊老頭的孫子就是因爲未交足馬匹被官府拿入大獄,又湊不夠贖人的銀子。結果他孫子被獄卒活活餓死在獄中,死後連家人都未知會。只將屍首扔到城外亂葬崗裡,齊老頭五天後才得了信,跑到城外一看,孫子的屍首都被野狗啃光了,真正的屍骨無存啊……”

姓齊的宿老深吸口氣,平復了一下情緒,接着道:“朝廷不仁,莫怪我等百姓無義,這不是老朽一人的想法,所以你們義軍佔了霸州城,老朽等雖年邁體衰,卻也不遺餘力爲義軍奔走相助,老朽比誰都希望看到你們義軍能推翻朝廷坐穩龍廷,百姓皆是勞苦人,目之所及只有溫飽二字,至於誰打下江山,誰坐了龍廷,對我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朱家人可以坐龍廷,唐家人也坐得!”

唐子禾吃了一驚,她知道霸州百姓對朝廷頗有恨意,但她沒想到霸州人對朝廷恨到這般地步。

難怪當初她佔了霸州之後,城中百姓對反軍並無太大的惡意,被官府荼毒這些年,百姓們顯然將朝廷恨入骨髓了,巴不得有人來推翻朝廷,換一方新天。

“老朽等人今日來見元帥,就是爲了告訴元帥,勿爲朝廷的所謂告民書擔憂,霸州百姓被樑洪荼毒太深,實在已不敢相信朝廷了,況且元帥領義軍入城以來對我們秋毫無犯,愛民如子,百姓雖卑賤,也是有眼有耳有人心的活人,誰對咱們好,咱們就豁出命幫他,縱然城裡有那麼幾個想升官發財的小崽子,老朽等狠狠敲打他們幾下,他們也會老實了,元帥只管守城,來年打下江山,給咱們窮苦百姓一個好盼頭。”

唐子禾動容,起身鄭重朝衆人施了一禮:“子禾必豁命保霸州百姓安危,若……若將來力有不逮,子禾會打開城門任百姓離開,歷代興亡皆廟堂之事,百姓何辜受此磨難。”

京營帥帳。

“侯爺,末將有一計,可破霸州。”伏羌伯毛銳起身抱拳,眼中精光畢露。

在這將才凋零的大明,毛銳勉強算是一位善戰名將了,伏羌伯的爵位是襲自祖父毛忠,先祖本是西陲人,名哈喇歹氏,毛姓實爲正統年間英宗皇帝賜姓。

毛銳之所以勉強稱爲名將,是因爲他歷經大小戰數十,勝多敗少,而且毛銳打的大小陣仗有一個共同點,絕大部分是平民亂,從平定湖廣民亂,廣西民亂。再到平定思恩土官岑浚叛亂,賀縣僮族民亂……大明從弘治到正德,大大小小的民亂一樣不落全讓他趕上了,殺得那叫一個風生水起,實可謂生吃黃瓜活劈蛤蟆。

按前世的話來說,毛銳這種人就是典型的封建王朝狗腿子,帝國主義的忠實打手,勞動人民必須專政的對象,這樣的人實在應該和劉瑾一樣被拉到法場上千刀萬剮。

聽毛銳說有辦法破城。秦堪眉頭首先一皺,並非對毛銳有意見,而是他知道,從平民亂經驗頗爲豐富的毛銳嘴裡說出來的破城主意,大抵是屍山血海。殘酷之極的。

“伏羌伯有破城主意速速道來。”秦堪表面上仍是一副和顏悅色。

毛銳道:“可用火攻。”

“如何火攻?”

“置千百陶罐,罐中裝滿火油,用投石機投入城中,罐破油濺,再命擅射者射火箭入城,屆時滿城火起,霸州必破。”

毛銳說完咧了咧嘴。彷彿巨獸張開了血盆大口,眼神卻四顧而笑,彷彿對自己的主意頗爲自得。

秦堪眼角抽了抽。

果然是歹毒的絕戶主意,這法子他早在出徵前便想到了。後來一想滿城無辜百姓的性命,這個法子果斷放棄。

“伏羌伯是否知道,霸州城裡還有十數萬百姓?”秦堪淡淡問道。

毛銳眼現殺氣:“侯爺,霸州反軍遲遲不降。城中百姓多已附逆,爲免將士傷亡。縱火焚城亦是時務之舉,相信朝中言官們也說不得什麼,畢竟所有將士都看見霸州百姓在城頭爲反軍搬石運木,顯然他們已非百姓,而是反軍的一分子……”

秦堪沉聲道:“聽你的意思,所謂破城,實則是屠城,或者說是滅城?你知不知道你的一句話可令十餘萬百姓丟了性命?我朝廷王師之所以堂堂正正,是因爲我們不濫殺無辜,不錯殺百姓,我們如今攻城爲何如此艱難辛苦?就是因爲我們知道有無數無辜的百姓尚在城中,只要他們沒有拿起兵器與我們相抗,所以他們仍是朝廷的子民,仍是陛下的子民,我們就不得不投鼠忌器。”

目光帶着幾分陰森地盯着毛銳,秦堪冷冷道:“伏羌伯,這個破城的主意,不提也罷,本侯敢殺東廠番子,敢殺白蓮教衆,唯獨不敢對百姓下殺手,背不起這份殺孽。”

難得一句重話,令毛銳臉孔漲得通紅,卻不敢露出半點怒色,論爵位,論官職,論聖眷,哪一樣都不是他毛銳能比的。

帥帳內的氣氛有點沉重,諸將皆是殺人不眨眼的魔王,任誰手裡都攢着幾百上千條人命,說實話,毛銳建議焚城諸將內心其實並沒什麼牴觸,換了他們是主帥肯定二話不說答應了,偏偏這位秦侯爺卻死活不肯濫殺百姓,然而他是一軍主帥,他若不答應,諸將自然不能多說什麼。

奇怪啊,這位秦侯爺的“凶神”惡名是怎麼得來的?瞧這做派簡直是萬家生佛的活菩薩呀。

監軍苗逵見帳內氣氛沉重,於是打破沉默道:“既然侯爺覺得不宜火攻,那霸州該如何破之?眼看天氣越來越冷了,待過幾日天降大雪,將士們怕是耐不住寒冷,士氣也會低落很多,如何破城還請侯爺和諸位將軍早日拿定主意。”

秦堪沉吟道:“目前尚不知唐子禾究竟是領着五千人突圍了,還是故布疑兵之陣實則仍留在城中,逆首不知下落,我軍不可貿然攻城,再等幾日,待那突圍出去的五千人有了下落,再發起攻城比較妥當。”

…………

諸將三三兩兩散去,秦堪揉了揉發疼的眉心,滿臉苦澀。

秦堪是個追求完美的人,他做事一直想做到兩全其美,京營將士都是爹孃生養的,都是一條條活生生的人命,所以他既想付出最小的傷亡代價將霸州攻破,又想利利落落將霸州城裡這股反軍全殲了,至於帶領反軍竄到河南山東四面開花的刑老虎,楊虎等人則不足爲慮,沒有了唐子禾,他們只不過是一股尋常的反軍而已,朝廷只需派遣將領圍而剿之,他們成不了大氣候。

很想兩全其美,可事實上卻無法兩全其美。戰爭永遠是殘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欲攻陷一座堅固的城池,方法無非只有離間,挖地道,詐城門等等,或者乾脆明刀明槍的架起雲梯用成千上萬人的性命相搏,成王敗寇。

秦堪已實在想不出好辦法了,戰爭終究是一種暴力行爲,想要得到的東西只能靠暴力去奪取,以人命換人命,絲毫無法取巧。

“侯爺,這兩日晚間子夜總有幾小股反軍騷擾我大軍營盤外圍,說是襲營又不像是襲營,往往在營盤邊沿襲擾一圈便飛身遠遁,待咱們去追時反軍早已藉着夜色掩護不見人影,沒過多久他們又來,還有霸州城內,隔一兩個時辰便聽得裡面敲鑼打鼓,我軍以爲他們又想突圍,抄起刀劍嚴陣以待時裡面又沒了動靜,一晚上反覆好幾次……”丁順在秦堪身前輕聲稟道。

秦堪眼皮都沒擡,懶洋洋道:“這是反軍的疲敵之計,這都看不出來?”

丁順苦笑道:“當然看得出來,可是他們每次鬧騰的時候,咱們不能不當真,十次假的裡面萬一有一次是真的呢?全軍上下誰都不敢大意,所以反軍的疲敵之計還真是奏效了,將士們被反軍折騰得頗爲疲累。”

“這是小事,對襲擾營盤的反軍悄悄佈下大網,狠狠宰他們一回就老實了,至於城中反軍如何騷擾我們,我們想個法子騷擾回去便是,咱們不得安寧,他們也別想消停,這些事情軍中將領都應該知道怎麼做。”

“是,……侯爺,今早有錦衣衛探子從天津趕回來了,唐子禾說的天津城外的伏擊有了結果……”

“什麼結果?”

丁順苦笑道:“果然是西廠所爲,侯爺還記得當初天津大白鎮官道上的那次伏擊嗎?他們和伏擊唐子禾的是同一夥人,領頭的是西廠大檔頭,名叫武扈,據說是奉了劉瑾之命,而且挑起白蓮教倉促起事也是劉瑾的意思,其目的是爲了攪渾天津這灘水,然後混亂中取侯爺性命……”

()

第48章 初來乍到第32章 身不由己第279章 善惡有報第490章 遷居豹房第353章 侯爺回府第459章 各施神通第345章 封爵之爭(下)第81章 紹興提親(下)第668章 大索京師第679章 圖窮匕見(下)第92章 牟斌相召第358章 侯爺設局(上)第164章 開張風波第466章 霸州劉氏第357章 嚴嵩破題第406章 必攻必救第115章 禍福與共第666章 義無反顧第50章 拉攏打壓第572章 詭異聖旨(上)第214章 大明之患第295章 關外荒涼第378章 騎虎難下(下)第548章 攻陷霸州(上)第20章 繼續賺錢第315章 待爲上賓第281章 昔日盟友第596章 反軍北進第45章 錦衣上門第115章 禍福與共第527章 情敵相見第48章 初來乍到第269章 劉瑾亮刀第524章 戰火蔓延第575章 金殿心聲第553章 飄然遠去第514章 龍之逆鱗第342章 秦家女人(上)第691章 香火有繼第386章 廠衛聯手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157章 銜食反哺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83章 大事已定第608章 兵行險着第572章 詭異聖旨(上)第285章 正德大婚(中)第602章 紈絝惡霸第321章 花當提親第664章 別來無恙第198章 家人團聚第668章 大索京師第421章 生死一念第581章 天家生謠第378章 騎虎難下(下)第727章 塵埃落定第418章 煽動剿殺第165章 似曾相識第228章 私訪夏後(上)第718章 善惡一念第401章 冷豔神醫第350章 蒙古特產第150章 正面交鋒第69章 惹禍千戶第98章 上達天聽(上)第202章 虛假的戲第369章 岳父進京第717章 延命求生第341章 噩耗入京(下)第689章 佈局日本第702章 選妃暗流(上)第688章 親王相求第183章 成仁取義第205章 王爺哭窮第418章 煽動剿殺第645章 規矩禮儀第399章 收服牟斌第145章 再覲天顏第630章 龍顏大怒第630章 龍顏大怒第251章 陰差陽錯第544章 虛實之道第313章 會面花當(上)第705章 父子謀職第339章 命不該絕第439章 無需道理第591章 謀逆在即第265章 獲准練兵第722章 二女相見第531章 欲舍還留第231章 難演的戲第173章 奔走求援(下)第476章 劉氏兄弟第713章 苦肉化危第700章 天家子嗣第729章 遼東密使第96章 廠衛衝突(中)第275章 營救聖人(上)第359章 侯爺設局(下)第338章 殺身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