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元末明初的士大夫

有一種現象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注意,那就是皇帝與元末明初士大夫們的那種微妙關係,這種關係表面上看是見之微著,實際上卻潛意識的影響到了整個明初的政治運行脈絡。國初雖然一切都是如火如荼、如刀如鋸,但這些都不幹士大夫們的事情。士大夫們對於這個新興政權並沒有表現出多麼的熱衷,甚至骨子裡異常的排斥,他們不僅爲元朝唱讚歌,而且還爲元政權殉節、斷指、斷腕或隱居,這的確是一種奇怪現象,但這些都好理解,因爲元政權符合他們的利益。

在士大夫看來,一個政權應該是寬鬆、和藹的,能夠保護士紳們的田產,很顯然元政權符合他們的標準,甚至比宋政權更符合他們的標準,也很顯然明政權不符合這個標準。蒙古人是好糊弄的,而朱元璋是不好糊弄的,他們不明白這樣糊弄下去只能是政權的崩潰,政權崩潰後他們的田產也得不到保留。明初士大夫可以分爲三類:第一類是喊出“我生爲皇元人,死作皇元鬼,誓不從爾賊”的吳德新;第二類是跟明政權若即若離的劉伯溫;第三類跟明政權保持親密合作以獲取最大利益的李善長。

對於第一類人,朱元璋就是一個字“殺”,對於第二類人朱元璋還是一個字“殺”,對於第三類人朱元璋仍是一個字“殺”,當然了朱元璋並沒有殺劉伯溫,我是說第二類人而已。對於第一類人和第三類人已經無可贅述,我們這裡就對第二類人進行一下分析,選取了兩個例子——劉伯溫和高啓。

劉伯溫是一個矛盾的人,他的一生都是在矛盾中度過。劉基是忠於元廷的,奈何他無法在元廷造成多大的影響,也長期得不到重用。元末紅巾軍起事後,劉伯溫舉鄉兵進行鎮壓,雖然有功與朝廷但仍舊得不到重用,劉伯溫憂憤之下辭職隱居,雖然是隱居,但劉伯溫心中仍舊是波濤澎湃,他已經對元廷徹底失望,他在暗中觀察,觀察着新的力量。

但從鎮壓反叛者到投靠反叛者,這個坎畢竟邁不過去,劉伯溫開始做理論上的準備,他在青田隱居期間寫下了《郁離子》,《郁離子》等同於是宣言書,宣佈跟元廷徹底決裂,也是向四方新貴釋放出的暗示。

後來的劉伯溫雖然投靠了朱元璋,但他對洪武皇帝是鄙夷的,對於這個由中國底層民衆建立起來的政權是鄙夷的。朱元璋自然清楚這一點,朱元璋需要劉基這個花瓶,以此來籠絡天下士子之心,劉伯溫的氣質跟這個新生的明政權格格不入,這個新生的明政權也跟他格格不入。洪武四年,劉伯溫的告退如其說是避李善長的鋒芒,更可以說是對自己失敗人生的一種頓悟。

如果說劉伯溫代表了這第二類人,那麼高啓則是這第二類人中的典型。

“文皇在御昇平日,上苑宸遊駕頻出。”

——《聽教坊舊妓郭芳卿弟子陳氏歌》

“我生幸逢聖人起南國,禍亂初平事休息。從今四海永爲家,不用長江限南北。”

——《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

這是詩人高啓所作兩首詩中其中的一句,第一句是給元王朝唱讚歌,第二句是給明王朝唱讚歌,對於這類人朱元璋是不喜歡的。

通常高啓是由於明代的一些事情而留聲後代,但高啓實際上是元代的詩人,他所活動的時間段和所作的大部分詩集都是在元代發生,他對大元是忠誠的。上面列舉的《聽教坊舊妓郭芳卿弟子陳氏歌》作於至正十九年(1359年),當時正是天下大亂之際,韓林兒的龍鳳政權發展到巔峰,三路北伐軍一路高歌猛進,在這個年代,高啓的心也是跟隨着大元王朝一樣風雨飄搖。

時值元大都的雜劇演員宜時秀來到江南演出,這宜時秀是已故著名雜劇演員郭芳卿的弟子,而郭芳卿是前任元朝皇帝文宗皇帝的座上賓。宜時秀一曲終了,高啓聯想到文宗皇帝在世的時候大元王朝那種皇皇景象,再聯想到今日時局,不由感慨萬千,便做出了“文皇在御昇平日,上苑宸遊駕頻出”的詩句,高啓對元王朝的讚歎是由衷的。

《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是高啓於洪武二年(1369年)作於南京,此時詩人正受洪武皇帝之邀修《元史》,從全詩的那種悲涼氛圍我們可以明顯看出詩人對於明王朝的不熱衷,只是在最後一句上或許由於現實的原因而極爲勉強的奉承了一句。朱元璋看到了這首詩,自然感到不快。

高啓在朱元璋手下做官是不快的,他對朱元璋的高壓手段是不認同的,所以當朱元璋提出授予他戶部侍郎一職時高啓堅決辭授,洪武皇帝頓時覺得很沒面子,他認爲高啓看不起他,我想此刻的皇帝已經動了殺機,但大面還得過的去,皇帝沒說什麼,還送了高啓川資讓他回家。

事情並沒有解決,朱元璋時刻盯着高啓的一舉一動,看他還有什麼表現來印證自己的看法。果然,高啓不願去抱皇帝的大腿,反而去抱蘇州知府魏觀的大腿。杜車別認爲高啓的人格是卑下的。這進一步印證了洪武皇帝認爲高啓看不起自己的論斷,他終於下定決心殺掉高啓。

魏觀是一個文人,具備文人的一切特質,相比較洪武皇帝,高啓更喜歡跟這樣的人交往。高啓並沒有什麼過錯,不買皇帝的賬並不意味着要死亡,所以洪武皇帝只能盯着魏觀來找高啓的錯誤。

機會終於來了。這蘇州府衙本是以前張士誠的皇宮,張死後,皇宮被明軍焚燬,大明建國後,蘇州知府一直在廢墟上辦公,所以魏觀一直想重修知府衙門,這也無可厚非,可事情就出在這上頭。到了上大梁那天,魏觀特意讓高啓寫了首《上梁文》,時至今日,這《上梁文》已經失傳,裡面具體寫了些什麼,我們已經無從得知,但高啓在《上梁文》中形容蘇州府衙是“龍盤虎踞”,要知道這裡昔日是張士誠的府邸,不管高啓是無心還是有心,我們都可以看出高啓的狂妄與過分。魏觀和高啓盡皆被殺,其中高啓還是腰斬而死。後來朱元璋爲魏觀平了反,承認魏觀是冤枉的,但對高啓卻並沒有平反。

國初此類例子比比皆是。草莽出身的朱元璋非常在乎文人對他的看法,他常常從文人留下作品的字裡行間捕捉文人的思想脈絡,但結果表明洪武帝通常是自尋煩惱。的確,國初的文人由於懷念元王朝和張士誠那種寬鬆的統治氛圍,所以大多在詩詞中對明政權表達了不滿,洪武皇帝的心靈卻偏偏無法得到釋放,去跟這些過了氣的文人計較,其結果只是徒給自己留下閒言碎語而於事無補。

高啓一案是洪武皇帝對那些不肯合作的文人發出的一個明確信號,在洪武皇帝的高壓下,舉國文人戰戰兢兢,沉悶的政治環境掐滅了文人的創作熱情。無論這些文人是高尚還是卑下,他們的結局都是一個時代的悲劇。

第39章 成化新風第28章 朝堂上的爭論第18章 解縉的悲劇人生第26章 危機四伏的年代第58章 李福達案及政治清洗第24章 帝國進入老人政治第48章 皇帝的武功(2)第66章 帝國備倭(2)第22章 反腐、改組與調整第2章 史上最強悍的北伐軍第65章 帝國備倭(1)第8章 胡惟庸之死第46章 後劉瑾時代第15章 永樂之治第30章 苦難的歷程第4章 繼任者朱元璋第45章 劉瑾時代第33章 英宗時代第61章 皇帝和他的首輔們(1)第2章 史上最強悍的北伐軍第65章 帝國備倭(1)第64章 財政危機第13章 內戰爆發第55章 明武宗正德——荒誕貴族中的絕望代表第71章 泰州學派的繼承者們第23章 宦官崛起第37章 成化年間的流民問題第50章 寧王叛亂第60章 大禮儀的新階段(2)第16章 唐賽兒起義——盛世王朝下的不諧調音符第9章 國初的武將們第16章 唐賽兒起義——盛世王朝下的不諧調音符第3章 領袖劉福通第40章 朱見深和他生活的年代第21章 宣德皇帝第25章 帝國駛入轉折年第72章 嘉靖時代第25章 帝國駛入轉折年第65章 帝國備倭(1)第12章 建文皇帝的“文”第33章 英宗時代第13章 內戰爆發第14章 正統論第50章 寧王叛亂第31章 陰霾下的景泰王朝第60章 大禮儀的新階段(2)第5章 帝國治理第7章 汪廣洋與楊憲第13章 內戰爆發第72章 嘉靖時代第38章 陳獻章和他的心學第33章 英宗時代第20章 歷史滑進洪熙年第75章 譚倫與戚繼光第41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談(1)第50章 寧王叛亂第38章 陳獻章和他的心學第8章 胡惟庸之死第48章 皇帝的武功(2)第10章 元末明初的士大夫第64章 財政危機第57章 左順門事件第4章 繼任者朱元璋第26章 危機四伏的年代第20章 歷史滑進洪熙年第75章 譚倫與戚繼光第27章 崛起的部落第27章 崛起的部落第38章 陳獻章和他的心學第56章 大禮儀之爭第41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談(1)第43章 歷史進入正德年第31章 陰霾下的景泰王朝第17章 財政的守望者——夏原吉第57章 左順門事件第73章 隆慶王朝——帝國走向開放與自信第61章 皇帝和他的首輔們(1)第55章 明武宗正德——荒誕貴族中的絕望代表第26章 危機四伏的年代第59章 大禮儀的新階段(1)第44章 正德年間的政治風波第58章 李福達案及政治清洗第54章 王艮和他的泰州學派第3章 領袖劉福通第21章 宣德皇帝第58章 李福達案及政治清洗第25章 帝國駛入轉折年第4章 繼任者朱元璋第69章 嘉靖與海瑞第27章 崛起的部落第64章 財政危機第63章 長生不老,君門萬里第34章 成化年——王朝進入荒誕期(1)第25章 帝國駛入轉折年第18章 解縉的悲劇人生第4章 繼任者朱元璋第6章 李善長第57章 左順門事件第71章 泰州學派的繼承者們第32章 曹石兵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