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示敵以弱

嘉靖四十四年那一榜的進士錄取得格外多,一二三甲加在一塊,總共三百九十四人。在這將近四百人當中,通過館選,最終取了二十八名庶吉士。當時的教習本來應該是高儀,但高儀恰好升官,便由陳以勤出任了教習。但不論是高儀還是陳以勤,全都是在後來當過閣老的人。

這也是庶吉士的福利之一,除卻身爲閣老的座師,還會有未來的閣老擔任教習,也就是館師。比如徐階,就不是張居正的座師,而是館師。

許國就是那一年的三甲進士,通過館選考中庶吉士,三年散館後又躋身成功留館的十二人之一。如今十餘年過去,在一大批同年之中,他確實聲名卓著,操行極好,幾乎沒人挑得出什麼毛病。但同一批庶吉士中,還有人比他更加得天子寵信。那就是當時排在二甲的陳經邦以及何雒文。兩人最初留館時授編修,比授檢討的許國高一級。陳經邦一年前因丁憂給假馳驛回鄉,而何雒文卻正擔任着日講官,同樣參與過會典的修撰,卻是比許國更加炙手可熱。

因此,不少人在私底下議論,許國之所以突然出爲南監祭酒,便是因爲他如果不放出去,屆時翰林院掌院學士還有得好爭,花落誰家就不好說了。而他這一走,何雒文自是鐵板釘釘能夠接掌翰林院,而且因爲擔任日講官,朝夕都在皇帝身邊,日後入閣的可能性也更大。

更重要的是,何雒文乃是張居正親信,私交極好。想到許國的兒媳和深受張居正器重的汪孚林妻子似乎是親姐妹,也不知道多少人暗地替許國覺得惋惜。怎麼就不去走一走張居正的門路呢?如此說不定就不是南監祭酒,而是北監祭酒了!

而當事者許國本人卻顯得心情很好。對於那些或真心或假意或看笑話的恭喜,他全都得體地應付了過去。這天晚上,翰林院同僚們合在一塊請了他一頓,略帶着幾分醉意的他回到家時,就聽到門上說女婿程乃軒和汪孚林一塊來了,全都帶着家中妻子。如今姐妹姑嫂仨在房裡陪着他的夫人,汪孚林和程乃軒則在他的書房。他想了想,也沒有換掉大衣裳,徑直往書房去。

還沒到書房門口,他就看到程乃軒最親信的墨香守在門口,又聽到裡頭傳來了程乃軒的聲音:“岳父這次成功跨出了五品到四品的這一步,又領南監祭酒,有人說相當於一個四品缺打發出京,等於騰位子給何雒文,可他們也不想想,只要岳父這一任祭酒不出大問題,他到時候在南京太常寺卿又或者鴻臚寺卿上過渡一下,再調回來掌詹事府,等着禮部侍郎出缺,這便是標準的閣臣之路,哪裡就真的輸給了何雒文?說到底,還不是當初的名次差別?”

話雖如此,程乃軒卻很快顯出了幾分沮喪:“二甲和三甲就真的不同?兩年前,岳父和何雒文一同主考過順天府鄉試,那時候岳父是副主考,何雒文就是正主考。要說經史文章,何雒文哪點比得上岳父?如果岳父點了北監祭酒,那就好了,還能照顧一下小吳和小陳。”

“監生而已,需要什麼照顧,我都不怕他們被人欺負,你瞎操心什麼?許學士身爲南直隸人,卻能去主持南監,這樣的任命無人置喙,沒人覺得他會有半點不公,你不覺得對許學士是最大的褒獎?”

縱使許國向來都是極其內斂的人,聞聽汪孚林此言,心情也忍不住高亢了起來,推門進去的時候便笑道:“背後議論人,這可不是君子所爲。”

程乃軒連忙和汪孚林一同站起身來,畢恭畢敬叫了聲岳父,汪孚林則是一如既往,依舊以許學士呼之。等到許國入座,程乃軒這女婿半個兒出去喚了書童重新沏上茶,他親自捧到了岳父面前,這才討好地說道:“我剛剛這話也就只敢在家裡說說,在六科廊那可是半字不敢提的。”

“我去南監,對於你和世卿來說,不算是一件好事。你們在京師本來就沒有什麼長輩親友,今後遇事就更加只能靠自己了。而於我來說,暫時可以避開如今朝中這大漩渦,卻算得上是一件好事。”許國說着看了汪孚林一眼,見其大爲贊同地點了點頭,他就繼續說道,“更何況,東南士林素來都是天下士林的中堅,哪怕如今的南監早已經爛到了根子上,但只要少許扭轉一點,多挑出幾個苗子扶持一二,便能收穫衆多好評。”

程乃軒在岳父面前素來都是和在父親面前一樣老實,此時連忙點了點頭。想到之前馮保親自來見自己時提到的情況,他一直不敢向父親求證,但如今許國既然要南下,揚州又是必經之地,他就少不得請許國替自己帶一封家書下去給父親。這樣的小事,許國當然滿口答應了下來。

比較輕鬆的閒話過後,許國又喝了一口茶,這纔再次開口說道:“南明兄告病回鄉,我此去南監,朝中便只剩下了殷石汀一個。他這個人,功利心強,和人相交往往要挑人出身官職,世卿你只要看看你伯父去之前和之後他的態度,就可以瞭然了。如今你雖說在元輔面前頗受信賴,但他是尚書,你是御史,相差品級太遠,不像從前有你伯父這個兵部侍郎居中聯絡,除卻逢年過節,你們沒什麼往來,我沒說錯吧?”

汪孚林不由笑了笑:“許學士慧眼如炬。殷部堂爲人,確實是勢利了一些。”

“元輔本來是打算讓張學顏接掌兵部,奈何方逢時當初和王崇古齊名,若是沒有差池就把人拿掉,未免會引來更大爭議。而刑部尚書剛剛從吳百朋換了嚴清,這個位子本來是可以給張學顏留着,但張學顏寧可理戎政也不去刑部過渡,心氣可想而知。而殷石汀在戶部並無太大建樹,之前又因爲諫止皇上採辦珠寶,皇上有所冷落,但他卻通過元輔,得到了慈聖老孃孃的讚許。”

儘管汪孚林身在都察院,自覺已經是消息非常靈通的人了,但殷正茂竟然得到了慈聖李太后的讚許,他還是頭一次聽說。程乃軒這個身處六科廊的也同樣是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不由得張嘴驚歎道:“岳父,你這消息哪來的?我和雙木合稱科道,都從來沒聽到這風聲。”

而且,許國素來就不是嚼舌頭的人!

汪孚林卻知道,許國整整在翰林院浸淫了十三年,除卻好文章好學問好名聲,必然也積攢起了了不得的人脈和消息渠道。這其中,人脈許國不可能交託給程乃軒,這不是幫人而是害人,消息渠道也不可能完全交給程乃軒,因爲很容易暴露。但是在臨走前提點一番,那卻是必須的。

“太后嘉賞大臣,這種事情要是傳出來,那像什麼樣子了?殷石汀送了鵝絨絮的毯子給元輔,元輔借花獻佛,獻給了慈聖老孃娘,卻又明言是殷石汀所獻。相比絲綿又或者棉花獸皮絮的坐褥,這鵝絨坐褥又輕又暖,所以去歲末到今年初用下來,慈聖老孃娘讚不絕口,當然,只對身邊慈寧宮管事牌子提過。”說到這裡,許國臉上露出了幾分譏誚,“李幼滋卻是消息靈通,他聽說之後,也給元輔送了珍貴不菲的織品,希望元輔也來個借花獻佛,但卻失算了。”

見汪孚林和程乃軒面面相覷,許國纔看着汪孚林問道:“工部尚書李幼滋和殷石汀暗鬥已久,你不知道?之前南京給事中詹沂等人彈劾殷石汀,便是他指使。”

“聽說過一點風聲……”汪孚林想到殷正茂當初連遊七那邊都送過禮,給張居正送禮那就更加沒啥負擔,卻沒想到李幼滋瞧着殷正茂如此做派,竟然也東施效顰,簡直有些哭笑不得。他很快意識到,許國提這事,只怕絕不是爲了炫耀消息靈通,腦際登時靈光一閃。

“莫非許學士認爲,殷部堂的位子不大穩?”

“歙黨三去其二,只剩下一個殷石汀,他的位子,也並非如此牢靠。你和錦華應該都記得吧,這小半年來,殷石汀乞老請辭多少次了?”

“三四次吧……可歷來閣老也好,尚書也好,被人彈劾就請辭,這也很常見啊。”程乃軒見多了這種以退爲進的手段,從前壓根沒放在心上,可汪孚林這麼說,岳父又如此明示,他不禁覺得有些牙疼,“可要是殷部堂也去位,咱們歙縣豈不是忒慘了點?張四維好歹都還在位子上呢。”

“不,張四維之前忍痛賣了王崇古,他此次又遭受重挫,蒲州黨已經是聲勢大跌,相形之下,除卻伯父告病之後,殷部堂和許學士還在位子上,許學士這次又只是出外,不是貶斥,如果殷部堂還在,又頗得元輔器重,再加上我們兩個科道,卻是要勝過張四維了。而殷部堂如果真的退了,歙縣這點人就再也不顯眼了。”

汪孚林說到這裡,心想自己不可能因此去見殷正茂,否則人家一定會覺得他是爲了成全自己,不惜坑同鄉前輩!這和上次因遊七的事情去見又不同,殷正茂的請退明顯只是做個樣子而已,絕不是真心的,而且正好得慈聖李太后嘉賞,哪裡肯就此讓位?

但更重要的是,他徹底明白了,許國爲什麼被調去南京卻覺得高興。如此一來,歙黨之前那一點點聲勢,就煙消雲散了!

而張四維反而又被凸顯了出來!

許國見汪孚林聽懂了,就很明智地打住了這個話題。等到又說了片刻的話,見汪孚林非常知情識趣地先行告退離去,又叫上了內宅的小北一塊回家,他就對有些錯愕的程乃軒說道:“錦華,你之前進爲給事中,平心而論,我是很擔心的,但這一年來你知道藏拙,就算幫着汪世卿,也沒有像他這樣處處鋒芒畢露,咄咄逼人,我才稍稍放心了些。和汪世卿一樣,你只怕也不可能輕易脫離六科廊,切記身爲言官,雖說不能不言,卻也不能動輒放炮。”

“岳父……”

“你聽我說,你和汪世卿是好友,但道不同,雖不能不相爲謀,卻也絕對不要學他。他以你爲友,卻從來不讓你去衝鋒陷陣,這纔是真正爲你着想。你在六科廊只管蟄伏,不要覺得委屈,須知雛鳳不鳴,不是因爲不能,而是因爲不願,只等着將來一鳴驚人。只有讓人輕視你,你纔會聽得更多,得到更多的機會。”

想到馮保都來挑唆自己,想要激起自己的好勝心和汪孚林比一比,從而歸附在馮保麾下搏前程,程乃軒覺得岳父這話簡直對極了。如果他和汪孚林這樣鋒芒畢露,所向披靡,馮保會放心得來找他嗎?他和汪孚林這纔算是全都打入了當今天子之下頭兩號人物的內部,可以說他在迷惑人這一點上做得真心挺不錯的。

“岳父的教誨,我都記住了。”

而汪孚林回到家後,沒什麼保留地將許國那番話告訴了小北,轉頭卻不提殷正茂的事,而是鄭重其事地提出了另一件事——既然汪二孃夫妻到了京城,即便吳應節要去國子監,但家裡還是人手有些不夠,再買幾個丫頭僕婦進來。雖說自從屋宅整修過後,家裡是要添人,可小北知道汪孚林此時提這個,自有弦外之音,答應下來的同時,她忍不住抱緊了汪孚林的胳膊。

從今往後,就是在家裡說話,也不是那麼安全了!

“別那麼悲觀,滲透和反滲透,策反和反策反,賢妻大人你可是得了胡家葉家兩姓真傳,還怕對付不了這個?”汪孚林說着便親了一下妻子的面頰,低聲說道,“這事情交給你,我這幾天要想辦法看看殷正茂和李幼滋之間到底怎麼回事。”

“可若是殷尚書真的致仕回鄉,朝堂上你就沒有官位高的同鄉可以依靠了。你和陳三謨有仇,其他人也和你不大往來……”

“這你就錯了,不是還有元輔嗎?再者,就和皇帝喜歡用孤臣一樣,我在元輔那兒,也不用人緣太好。既然已經交好了王紹芳,其他人那邊要是人人都說我好,那反而顯得太醒目,太假。誰都知道,我汪孚林這性格,素來是點個火就炸的炮仗!”

“哪有自己這麼說自己的。”本來心情有點沉重的小北忍不住笑出了聲,摸了摸汪孚林那長出點兒鬍鬚茬子的下巴,這才輕聲說道,“只不過,小芸和妹夫纔剛進京,你控制着點兒,別鬧得太過頭了嚇着他們。”

ps:就一更(。

第865章 示敵以弱第477章 古道熱腸李小侯第622章 無毒不丈夫,宅門是非多第456章 新婚之夜第245章 綠野書園和西園雅舍第221章 東南柱石第201章 慘劇之後的歲考第8章 打響功名保衛戰第936章 終於發動了第177章 賀壽遇到閨秀團第854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202章 歲考第一站徽州!第522章 拔刀相向第953章 大家都反對!第384章 縱虎歸山第869章 兩敗俱傷第451章 得瑟的岳父大人第471章 君子先動口再動手!第736章 你未唱罷我登場第591章 蛻變第598章 人之擔當第248章 趟平官商兩條道第220章 西園的秘密第744章 政治盟友第70章 債主家的房子第350章 拖!第527章 薊鎮的潛規則第435章 夏末的第一縷寒意第847章 女人能做什麼?第422章 我不想再看見你!第1章 爹!第326章 等你送聘禮第316章 開鑼唱戲第760章 世態炎涼第924章 緊鑼密鼓第596章 百死無悔第571章 天賜良機!第540章 譚公贈劍邀陪練第605章 有驚無險?大驚大險!第78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792章 意外的請託第149章 汪小官人落水了?第372章 誘殺(下)第834章 另類的反擊第637章 栽贓和強捐第567章 豪門恩怨纏上身第267章 死太監,臭窮酸!第85章 九小姐和八卦閨秀團第741章 繼續演戲第942章 不死不休第891章 怒其不爭第574章 真正的惡毒第107章 狠角色和分潤功勞第47章 我就是賴上你了!第904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540章 譚公贈劍邀陪練第625章 當李皇親看上汪財神第60章 致命的誘惑第565章 收服的第一個第499章 江郎才盡就溜號第683章 先來者先得第540章 譚公贈劍邀陪練第262章 爛透的官場第107章 狠角色和分潤功勞第363章 縣令的升遷之路第454章 婚事不是你一個人的事第782章 光桿司令和掌道老爺第321章 殺去普陀山第109章 李師爺勸學,段府尊召見第699章 守株待兔第65章 猜得到的開頭第277章 知恩圖報講義氣第15章 要孝順你爹!第675章 在行動第422章 我不想再看見你!第584章 殺奴(上)第464章 拙劣的密謀第163章 祈福還是郊遊?第503章 會試第262章 爛透的官場第280章 考考考,朝廷的法寶第912章 攻堅戰的開始第272章 一人做事一人當第899章 張府這條船第42章 都是浮誇惹的禍第486章 此事必有蹊蹺第711章 無聊的監考,美味的誘惑第90章 地頭蛇vs坐地虎第328章 新昌儒俠第137章 真正的權威和權勢!第35章 你甘心嗎?第32章 誰忽悠誰?第933章 當面告黑狀第926章 把酒交心第255章 防火防盜防親戚第761章 爛賬背後的算計第376章 挑你巡撫對巡按第228章 秀逗的同路者第681章 強龍vs地頭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