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寶刀未老心先老

薊鎮三屯營本來只是遷州的一座小城,然而,自從天順二年將薊鎮總兵府設在這裡,這座小小的城池就成爲了大明赫赫有名的九邊之一,除卻諸多將兵以外,也吸引了南來北往的不少商人。←,這裡靠近灤河,走水路可以抵達遷安、盧龍和灤州,而後者正處在前往山海關的官道上,可以說水陸都方便。

但進入十月之後,南方還一陣暖一陣冷,尚未完全入冬,三屯營卻已經下過一場鵝毛大雪,灤河自然而然已經封凍了。如今已是十月末,薊鎮總兵府裡,間間屋子裡都已經燒上了火炕,擺上了火盆。對於從小就生活在山東的薊鎮總兵戚繼光來說,北邊的天氣並不陌生,但他麾下先後調來五千浙軍,這些都是典型的南方兵,儘管北上已經五六年,很多人還是不習慣這種冬天的氣候,故而每歲入冬,他都要親自巡營。

此時此刻,一行約摸三四十人在總兵府門前停住。身穿黑色大氅的戚繼光下馬時,動作矯健一如當年。他這一年四十有五,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頜下鬍鬚不見一根雜色,唯有鬢髮微霜。

他麾下訓練出了整個大明朝最精銳的一批兵馬,此外還有好些文士幕僚效力供職,每逢總兵府文會的時候,常常還有遊學舉子來湊熱鬧,酒酣之際,多年戎馬倥傯的他依舊會如年少時那般擊節吟詩,也不知道是誰傳揚出去燕趙之風四字,這便成了評價他詩才最常用的字眼。

他摸了摸坐騎的頸子,見其不太安分地揚了揚頭,示意馬伕將其牽下去好好慰勞,他就徑直進了大門。因爲之前天上還飄着小雪,黑色的狐皮大氅上滿是細碎的雪珠。他隨手解下遞給一個隨從後,揚手讓親兵全都回去休息,自己便帶着兩個親隨入內,卻是直接進了自己的書房。剛一坐定,他喝了一口熱茶,門外便傳來了一個小心翼翼的聲音:“大帥。夫人說二公子病了,爲了以防人進進出出,過了病氣,所以吩咐把內院的門關了。”

“……”

戚繼光沒有回答,門外的人顯然也沒有期待他有什麼回答,悄無聲息就退下了。這時候,仍然在屋子裡的兩個親隨都知道主帥心情不好,而他們也不是什麼可以說心裡話的對象,對視一眼便也一樣躡手躡腳出屋。於是。偌大的屋子裡就只剩下了這位薊鎮總兵一個人。

儘管書桌上的茶壺裡早就備好了熱茶,桌子上也有點心隨時取用,房間裡燒得暖暖的,之前在外奔波的寒氣彷彿早已驅散得乾乾淨淨,但戚繼光只覺得心裡冷冰冰的,沒什麼熱乎氣。

他出自軍中世家,祖上曾經屢立戰功,故而世襲指揮僉事的軍職。但除卻那位拿到世襲恩典的老祖宗,世襲軍職一直傳到他父親戚景通。這才又有家門振興的跡象。父親破過青州賊,一路遷轉,最終當到過神機營副將,然則卻在告老還鄉之後疾病纏身,用光了宦囊所得。也就是因爲父親的功勳,他在襲封世襲指揮僉事的武職之後。弟弟戚繼美也得以恩蔭千戶。

可如果僅僅如此,他也不過是大批世襲軍官中默默無聞的一員罷了。可他先於山東備倭,然後調到江浙,在義烏人中編練出三千兵馬,民間竟是送了戚家軍三字。此後從江浙轉戰到福建,儘管也曾經有過失敗,但更多的時候都是戰功赫赫,甚至力挽狂瀾。而以這三千兵馬爲骨幹的浙軍聲震東南,於是靠着譚綸的舉薦,內閣中高拱和張居正的支持,帶着這樣一支嫡系兵馬調到薊鎮之後,他以得力的練兵治軍手段,靈活的交際能力,完全站穩了腳跟。

然而,如今想想貧賤時只得一個世襲軍職的虛名,日子過得艱難窘迫,和妻子王氏相濡以沫,他有時候也忍不住悵惘,到底是當年貧賤的日子更輕鬆,還是眼下這富貴的生活更舒心。自從他爲了子嗣悄悄納妾,王氏幾乎和他鬧翻,最後勉強接受了他的提議,把當時還年幼的庶次子戚安國記在名下作爲己子,夫妻倆從表面上看,彷彿重歸於好,但他很清楚,王氏在戚安國身上投注的精力遠勝過他。又或者更確切地說,昔日患難深情,幾乎已經不存多少了。

而兩個妾室這些年隨着他在薊鎮,可因爲這些天王氏帶着戚安國過來和他團聚,兩人全都如同老鼠見了貓似的搬到了外頭。一旦他去看上兩眼,王氏何止給他臉色看,甚至動輒勃然色變冷嘲熱諷。至於除卻戚安國之外另兩個庶子,王氏連看都懶得看一眼,他就乾脆把內院全都讓給了王氏,只讓他們在外院起居。而王氏則將戚安國看得死緊,以至於兒子看到他這個父親只知道唯唯諾諾,他也懶得管了,只要她喜歡就好。

此時此刻,一口氣灌下去半壺茶,戚繼光鬱結的心情沒得到多少排解,反而多了幾分尿意。出恭疏解過後,他就索性讓廚下預備酒菜,尤其指名了要烈酒,可幾口酒下肚,又勾起了他幾分愁緒。北地天寒,將卒多半喜歡度數越高越好的烈酒,但昔日他和王氏恩愛的時候,王氏往往會以各種理由阻止他飲烈酒,等到了東南之後,更是如同哄小孩子似的,拿着那些梨花白,東陽酒之類的黃酒讓他解饞。

可現在,哪怕他把自己灌得死醉,也不會有人過問。

下屬們是鑑於他這個大帥的積威,所以不敢勸告,至於王氏……說不定自己在她眼裡和死了差不多!可如果那樣,還特意從登州跑過來團聚什麼!

“大帥,大帥!”

“嗯?”有幾分醉意的戚繼光不耐煩地擡起眼睛,“難道是董狐狸賊心不死,又要興軍來犯?”

“不是,是大帥從前的親兵衛長戚良戚百戶從南邊來,說是要拜見大帥。”門外通稟的親隨頓了一頓,又補充道。“此外來的還有兵部汪侍郎的兩個晚輩……”

他正擔心主帥之前喝了酒,只怕這時候無法清醒。可不一會兒,就只見大門一下子被人拉開,緊跟着出現的就是面色酡紅,臉上卻還滴着點點水珠的主帥。意識到戚繼光竟是在臉上潑了殘茶醒酒,他連忙詳細解釋道:“人是剛剛搶在城門關閉前進城的。卑職已經把人安置在了總兵府前頭花廳……”

“帶進來。”戚繼光壓下翻騰的心情,又沉聲重複了一遍,“把人帶進來。”

儘管知道戚良當年是戚繼光身邊最得力的心腹之一,但人既然已經和那些傷殘老卒一起退出軍中回去養老,已經多年沒有回過薊鎮,那個通稟的親隨怎麼都沒想到,戚繼光竟然要直接在書房中見人。他遲疑片刻之後,想到同行的還有兵部侍郎汪道昆的晚輩,興許是因爲戚繼光衝着和汪道昆的交情。這纔對其子侄格外高看,他自以爲理順了其中關聯,立刻答應一聲匆匆離去。

而戚繼光虛掩了門重新回到座位上,卻是又潑了殘茶在手,直接往臉上灑了少許,只覺得昏昏沉沉的腦袋復又清醒了不少,他才隨手拿絹帕擦了臉,繼而負手站在了那幅雕刻着薊遼地圖的木質屏風前。

在那個血雨腥風的戰場上。他就算輸了也會很快捲土重來,創下更大的功績。但在某個戰場上,他卻是一敗塗地,早已忘了勝利是什麼滋味。

當初讓戚良帶着那些老卒去歙縣安居投奔汪道昆,這也就是汪道昆深知他家中境況,換成別的文官,非得笑話死他不可!所以。當戚良七月時託人輾轉捎信過來,道是要親自來見,他一直心裡七上八下,哪怕隆慶六年汪道昆奉旨巡閱到薊鎮的時候私底下告訴過他,那些錢穩穩當當生息。其侄兒常常會親自指點照管,他卻仍是放不下。畢竟,他不指望異日他有個萬一,家中分產的時候,妻子會分給另外兩個不是養在膝下的庶子多少,只能自己想辦法留點私房給他們。

當門口處傳來輕響,隨即便是先後幾個腳步聲傳來的時候,戚繼光便頭也不回地說道:“劉允,你去院門外守着,便是天塌下來,也不許任何人進門。”

這樣的死命令,劉允作爲戚繼光這幾年來的親隨並不是第一次得到,可從前總是因爲軍國要務,今天卻顯然不是這種情況。可他不敢多問,連忙領命退下。等到他一走,一直盡力剋制的戚良便快步上前,直接跪在地上重重磕了三個頭:“大帥,我回來了。”

對於戚良來說,隨了戚繼光的姓氏,也就意味着,他新的人生之後的一切,都是戚繼光給的,這也讓他從根本意義上就把自己定位成了主帥的家臣。此時此刻,他的動作根本沒有經過任何思考,而他的話也是自然而然就吐露了出來。

“我在徽州無時不刻都想着回來,可想到大帥身邊有精兵強將,我這個瞎了一隻眼睛的能夠遠遠地給大帥看住一份家當,就心滿意足了,所以一直都忍着沒挪窩。可是,上次得到南明先生……就是汪侍郎捎的口信,知道大帥一切都好,我就再也忍不住了。畢竟薊鎮不是東南,老兵油子多,弟兄們也都很掛念大帥,這次要不是被我一個個死死摁着,怕是都忍不住要跟到薊鎮來……”

戚良並不是話癆,甚至汪孚林從前一直覺得,這個老卒常常只笑不語,說出來的話有一句是一句,從不說廢話,可今天他卻聽到年紀很不小的戚良一口氣說了很多,其中不少都純粹是重複了一遍又一遍的嘮叨。而最初背對着他們的戚繼光早已轉身,面上帶着難以言喻的專注。因爲此時此刻對方的注意力全然不在自己身上,他有足夠的時間來觀察這位名聲在外的薊鎮總兵。

戚繼光身材英偉,五官俊逸,當年肯定是個難得的美男子,如今也是個很有氣質的帥大叔,和張居正站在一起,恰是能顯出大明朝文武頂尖的外貌水平。只不過,這是個文官居於頂峰,武臣奔走於下的年代。也不知道戚繼光在給張居正的拜帖上自書門下走狗的時候,心裡是個什麼滋味。

足足許久,戚繼光終於聽完了戚良的話,扶了人起身之後,他的注意力就落在了隨同戚良來的另外兩人身上。目光只在汪孚林身上停留片刻,他就注意到了小北,面色不由得一凝。他當初練兵多得胡宗憲支持,因此比尋常人看到胡宗憲及其幼女的次數更多,儘管女大十八變,小北這會兒又是男裝打扮,可他在洞悉了那層女扮男裝的僞裝之後,忍不住直截了當地問道:“戚良,這位姑娘也是南明兄家中晚輩?”

ps:改全勤,每天四千就行了,於是我追的好多書都改成了2k黨,囧……可爲啥我就兩更經常破七千近八千呢?嗯,爲了自己的良好表現求個月票……

第795章 剽竊第206章 考題和匿名信第871章 打錦衣衛的悶棍第530章 弄巧成拙第100章 大炮和驚聲尖叫第766章 一環扣一環第815章 翻牆打一架第64章 六人會英雄第475章 召集舊部第949章 深夜闖宮第60章 致命的誘惑第153章 君子協定,挺身而出第528章 南北之爭第508章 三甲傳臚第781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58章 早就轉移的戰場!第746章 論功行賞第604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816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779章 藉機賣私貨第366章 將計就計葉大炮第76章 疑似內鬼第422章 我不想再看見你!第35章 你甘心嗎?第141章 競爭上崗?第353章 又忽悠了三個第657章 兩姓之好第448章 兒子是別家的好第124章 拿下這廝!第115章 杜騙新書第696章 漏網之魚?第504章 又發榜了第864章 監生的奧妙第109章 李師爺勸學,段府尊召見第543章 夫人路線第626章 斯文禽獸,士林敗類第506章 殿試和賜宴第557章 夫人們的推薦第335章 大洗牌第483章 進京第467章 桂榜發榜嘍第571章 天賜良機!第192章 小額米券第741章 繼續演戲第864章 監生的奧妙第329章 無賴的打法第941章 猛烈的火勢第649章 橫生枝節第168章 壯哉,吳司吏!第262章 爛透的官場第675章 在行動第180章 鬼面女的真相第538章 薊鎮遊的終點第56章 米行小遭遇第98章 誰是無賴?第404章 破釜沉舟第283章 求你收糧食第524章 磨刀霍霍第359章 妥協和激化第951章 棘手的善後第106章 美人救英雄?第384章 縱虎歸山第142章 馮師爺的好感,葉縣尊的家底第860章 聯手無間道第792章 意外的請託第754章 朝中有人,阻路則仇第711章 無聊的監考,美味的誘惑第95章 什麼叫慷慨大方第708章 徐生的舉薦第101章 假清高的窮酸最討厭了第356章 果然有黑手第363章 縣令的升遷之路第789章 人仰馬翻,做官最難第674章 到處是鬧劇第34章 龍蛇各有道第91章 又出岔子,汪小官人快瘋了!第942章 不死不休第660章 蹭飯第779章 藉機賣私貨第807章 莫欺少年窮第204章 漁梁鎮見母第538章 薊鎮遊的終點第540章 譚公贈劍邀陪練第195章 秋糧新政第539章 廣寧初印象第257章 打行的把頭第250章 說說唱唱,一劍封喉第727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899章 張府這條船第456章 新婚之夜第640章 衆叛親離第91章 又出岔子,汪小官人快瘋了!第667章 螞蟻撼大樹第685章 入我彀中第436章 罷相的餘波第940章 瘋了……第724章 無形的鎖鏈第262章 爛透的官場第492章 首輔大人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