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出書

院試奪魁,連中三元,楊聰攜此巨大的榮耀自省城回來,老太爺楊榮都快歡喜瘋了。

上次楊聰縣試奪魁他都辦了個謝師宴隆重慶賀了一番,這次院試奪魁加上連中三元自然更要大肆慶賀一番。

楊聰纔剛剛回來,屁股還沒坐熱,老太爺楊榮便命人擡過來一大堆請帖,讓他簽名。

這次,楊府要辦流水席,大肆慶賀三天,所有楊家的親朋戚友、往來商戶和整個泉州府跟楊家有點關係的官員士紳都要請到,那數量也是恐怖的好幾千人。

楊聰原本就沒想過要這麼張揚,但老太爺楊榮想啊,惠安楊家自立朝至今也算是經商百多年的老字號了,但還從來沒出過考取功名的人呢,這一下出了個秀才,而且還連中三元,怎麼能不大肆慶賀一番。

他這是請不到更多的人,要能請到更多的人,別說三天流水席,就是三十天那都不在話下。

這流水席一開始,楊聰便敏銳的發現,很多人對他的態度都不一樣了。

比如縣學裡那些同窗,以前看他的眼神那是相當不屑的,基本上話都懶得跟他說一句,這次,他們再也沒了那種不屑的眼神,甚至有幾個在他敬酒的時候還刻意跟他寒暄了幾句,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是同窗一般。

又比如縣城裡的鄉紳,以前他們是看都懶得看他一眼的,就算楊家請他們,他們也不怎麼搭理,能派個子弟來就不錯了,但是,這次,縣城幾乎所有鄉紳都來了,而且對他還客氣的很。

這些人應該都清楚了,楊聰是真正的“天才”,連中三元憑的是真本事,而能在縣試、府試和院試中連中三元的人,最少也能考個舉人,考個進士都不奇怪。

也就是說,今後的楊家,進階鄉紳那是板上釘釘的事了,甚至因此一躍成爲官宦世家都有可能,他們自然要來搞好關係。

當然,不光是這些人到賀,楊聰在府城那些秀才朋友都來了,徐階那是正經的府衙高官,一天事物繁忙,自然不可能親自跑惠安來給楊聰道賀,不過,他也讓史文齋兄弟帶來了賀禮,甚至還親筆給楊聰寫了副對聯。

上聯是:清風送暖正是案首登科之日。

下聯是:楊柳飄絮恰好金榜題名之時。

橫批是:天資聰慧。

這對聯,並沒有隱含什麼典故,也沒有刻意咬文嚼字,看上去平平常常,但是,卻把楊聰的姓、名和字都包含進去了,而且還寓意楊聰必能金榜題名。

老太爺楊榮看了,着實歡喜的不行了,這可是探花郎親筆提的對聯,而且還誇楊聰天資聰慧,必能金榜題名,楊聰要真的金榜題名了,這對聯肯定會變成一段佳話,廣爲流傳。

這對聯,題的好啊,他連忙命人用上好的石料趕製了一個牌樓,直接豎在楊府大門外的廣場上。

這一傢伙整的楊聰着實有點無語,不過,他也不好說什麼,沒辦法,誰讓楊榮是自己的爺爺呢,老人家高興就好。

他這連中三元之後名氣着實大了,不但惠安本地士紳對他和讀書人刮目相看,就連泉州一些讀書人也慕名而來。

這其中就有一個很特別的人,此人名叫王宣,字廣言,乃是俞大猷早期學文時的老師之一。

他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泉州有名的理學大師,易學泰斗蔡清的門人。

這蔡清可不得了,他雖然在仕途上沒什麼過人之處,在程朱理學和易學方面卻是有明一朝的代表人物之一,甚至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成爲鄉試和會試的標準答案都他大力倡導的結果。

可以說,單論對科舉方面,他的成就直逼朱熹。

這麼一個牛人,在泉州府的名氣自然是大的嚇人,張嶽、陳琛甚至林希元等泉州府及其周邊有名的進士都可以算是他的門生。

王宣也是蔡清的門生,不過他並不是什麼進士,甚至連舉人都不是,他只是一個秀才而已。

他爲什麼來找楊聰呢?

楊聰也不知道啊,當俞大猷帶着他直接來到楊聰跟前的時候,楊聰着實吃了一驚。

這個人,怎麼說呢?

說他不像個讀書人吧,他卻滿臉儒雅之氣,一看就是個飽學之士。

說他像個讀書人吧,他這身打扮卻着實不像,因爲他身上穿的就是普通平民百姓的盤領衣,而且上面還有補丁,甚至他背上還揹着個破舊的竹簍子。

如果在外面遇見他,楊聰絕對會認爲他就是個普通平民,但是,俞大猷卻告訴他,這位是其老師,正宗的秀才,而且還是理學大師蔡清的門生!

還好,俞大猷事先招呼了一聲,來的是其老師,所以,楊聰特意在自己主宅的大堂隆重相迎,要事先不知道這人是誰,估計他就要失禮了。

所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楊聰對這位俞大猷的老師倒是相當的客氣,不但執弟子禮恭敬的把他迎了進來,還將其讓到了主位右首,以示敬意。

這王宣倒也沒擺什麼老先生的架子,也沒有拐彎抹角跟楊聰打機鋒,他坐下來之後,便從腳邊竹簍裡抱出一個包裹,鄭重的擺在茶几上,然後略帶窘迫道:“清風,老夫之所以厚顏通過大猷來找你,主要是想請你幫個忙。”

說完,他便滿臉莊重的開始解那包裹上的結,好像裡面裝的是什麼寶貝一般。

楊聰見狀,不由尷尬的看了俞大猷一眼,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這幫忙是小事,既然是俞大猷的老師,這個忙,怎麼滴都得幫啊,送禮就沒必要了吧,從王宣這一身裝扮就能看出來,其家境並不富裕,送這麼一大包東西,估計能讓他傷筋動骨都說不定。

不過,楊聰也不好拒絕,有時候,你拒絕人家的禮物就是看不起人家,他可不敢看不起俞大猷的老師。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王宣這包裹裡面竟然是疊的整整齊齊的幾沓書!

這年頭書可不便宜,就算是《四書五經》這種刊印數量達到數十萬冊甚至上百萬冊的書一本都差不多要一兩銀子,而那種刊印數量不多的個人著作甚至要四五兩銀子一本,對於一般人來說,那真是貴的嚇死個人。

王宣這幾沓子書明顯不是《四書五經》,因爲《四書五經》沒這麼多本啊,這一大堆,怕不由幾十本吧?

這得多少錢啊!

楊聰都忍不住大驚道:“先生,您這是?”

他以爲王宣是要把這一堆書送給他,然後請他幫個大忙呢,沒想到,王宣卻羞紅着臉道:“清風,不瞞你說,老夫是想求你幫個忙,把這些書刊印出來,賣書的錢老夫一分不要,只要能刊印出來便成。”

暈死,原來是讓他幫忙出書!

這年頭,刊印一本書可不容易,刻字、排版、印刷都需要請很多人,印一本書,光是人工費就得好幾兩銀子。

難怪這王宣來找他幫忙,這幾十本書要印出來最少也得幾百兩銀子啊,別說是個窮秀才了,就算是個舉人也承擔不起這費用啊!

第七十二章 大事可能化小第一二四章 暴利第二十一章 丈母孃看女婿第二十三章 效果第一八一章 噁心第三章 二王第一六六章 自立門戶第二十五章 嘉靖皇帝第九十五章 剿倭之道第十四章 秀才遇到兵第六十三章 魚兒上鉤了第四十六章 誤會第九十六章 猛人第九十六章 時不我待第三十一章 賀禮第九章 砸錢也要講究技巧第六十七章 奪兵權第一七〇章 謀清化第七十一章 一網打盡第八十二章 陸炳的妹妹第一七五章 又一個戰神第二十五章 勢均力敵第二十六章 寒冬第五十章 人言可畏第八十三章 雄心壯志第二十六章 相見不如不見第一八九章 公正第一三六章 被逼無奈第八十九章 皇莊第一一八章 錦衣衛倒戈第一三〇章 找上門來第八章 撤換第一〇六章 麻煩第二三四章 張揚第一〇三章 吃虧還是得便宜第一三〇章 盾陣第一九九章 掩人耳目第八十六章 教人造反第六十七章 狠辣第一九七章 物理學院第二十五章 勢均力敵第四十九章 貪第六十三章 造勢第二一六章 蒸汽機車第七十章 陽奉陰違第一五〇章 從中作梗第一五三章 鐵炮第十四章 挖個礦真心不容易第二十章 測試第九章 待遇果然不一樣第一四七章 缺錢第二三四章 張揚第一〇八章 海戰之道第一一〇章 忤逆第一一七章 招是不招第一七四章 冤家路窄第一八六章 欲擒故縱第二一八章 成功在望第十三章 連環計第五十三章 財大氣粗第五十五章 神仙打架第四十九章 能人第一〇〇章 不靠譜第一五九章 同科第七十四章 破虜之策第四十九章 能人第二二五章 發明第九十五章 剿倭之道第一二一章 栽了第九章 一石三鳥第二一九章 初試第二十七章 家賊第一一〇章 惡有惡報第四十章 投其所好,木棍伺候第二十二章 平衡第二十五章 破敗不堪第八十七章 議立太子第一一〇章 怎麼對付海盜和倭寇第四十九章 貪第二一三章 改變整個世界第八十八章 拿下第十五章 徐階的回報第四十三章 誰說我要作弊了第二十八章 恬不知恥第十四章 看老孃怎麼收拾你第五十三章 抽風般的操作第一一八章 殺威第七十三章 英明第一〇一章 雷厲風行第四章 嚴師出高徒第一八八章 退堂鼓第四十一章 王莽發明的東西第六十八章 賊喊捉賊第一七九章 第二個賺錢的條約第二十一章 丈母孃看女婿第二十六章 倭寇再現第九十九章 好消息第二〇三章 考校第一八六章 欲擒故縱第八十二章 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