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九章 跑路

bookmark

倭寇如果發現大森城根本就不可能拿下,肯定會選擇退兵,這點俞大猷早有預料,任誰也不是傻子,不可能在明知沒有一點希望的情況下還留下來跟人死磕。

wωω⊙ тт kán⊙ ¢ ○

爲此,他專門安排了一組斥候,十二個時辰輪流盯着倭寇的大營,白天就用望遠鏡在城牆上盯着,晚上則趁夜色抵近偵查,總之一句話,一旦發現倭寇有撤退的跡象,立馬向他彙報。

織田信長哪裡能想得到城裡的明軍還會專門盯着他們撤退與否,就算他想到了,也不會怎麼放在心上,畢竟,他們雖然傷亡慘重,整個大營還是有將近十萬人馬,而城中的明軍撐死也就萬人左右,一萬對十萬,守在城裡他是拿人家沒辦法,如果明軍膽敢追出城來,他絕對會毫不猶豫的率軍反擊。

開玩笑呢,到了野外,十萬人馬還幹不過一萬人馬嗎?

俞大猷的確是打算出城突襲,一旦倭寇撤退,他便率軍出城,給人家來個猛烈的突襲。

這個想法貌似有點危險,其實不然,因爲倭寇一旦決定撤退,士氣肯定低迷,只要選擇的時機恰當,倭寇就是兵敗如山倒,根本就無力抵擋。

這跟人數多寡已經沒有多大關係了,說白了就是個軍心士氣,士氣都沒了,再多人馬又有什麼用?

當然,要想一舉將倭寇擊潰,出擊的時機相當的關鍵,更重要的,還要防止人家使詐,如果人家是假撤退,引誘你出城,你再傻乎乎的衝出去,那跟尋死基本沒什麼區別。

這種錯誤俞大猷當然不會犯,他收到倭寇準備撤退的消息之後便跑城門樓上,舉起望遠鏡仔細觀察起來。

看了不一會兒,他便明白了,倭寇,這是真要撤退了,因爲人家都把帳篷拆了,開始打包了。

如果是假撤退,帳篷可能同樣會拆,但是,絕對不可能認認真真的打包起來。

這一點就足以證明倭寇是真的要跑了,他當即毫不猶豫的下令道:“傳令,命火炮手將所有火炮擡下城牆,裝上炮車。”

這兩百多斤的火炮威力是比幾十斤的虎蹲炮大多了,但移動起來也麻煩多了,沒有炮車的情況下根本就不可能拉到野外去跟人對戰,就算是上下城牆,也得幾個人合力才能擡的動。

還好,明軍的火炮手對於移動火炮這活計也是相當熟練的,五個人合力,擡起火炮來,速度並不慢。

很快,上千門火炮便被擡下城牆,裝上了炮車。

俞大猷依舊在城牆上緊緊的盯着倭寇大營,直到所有倭寇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已然開始集合隊伍準備跑路了,他纔不慌不忙的下令道:“傳令,所有火槍手下城牆,推出戰車,準備出擊。”

這傢伙,城外還有將近十萬大軍呢,他這一下令,城牆上基本就沒人了,如果倭寇趁機發動進攻,他們絕對會手忙腳亂,說不定,倭寇還能趁此機會攻上城牆呢。

可惜,織田信長壓根就沒有想過要玩什麼假撤退,他哪裡能想得到城裡的明軍竟然這麼大的膽子,竟然敢以一萬人馬追擊十萬人馬。

這會兒他正呆呆的站在大營中,思考着今後的大計呢。

他可是雄心壯志想一統東瀛的梟雄,這次大森城之戰對他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這種打擊,不但體現在人員的傷亡上,更體現在各路諸侯的臉上。

以前,各路諸侯雖然看上去有點大咧咧的,對他並不怎麼服氣,其實,內心裡對他還是相當懼怕的,可以說,他就是公認的東國第一名將,在整個京都四周和本州東部他就是最強的,甚至,光憑這名氣,他便能壓服部分諸侯,兵不血刃便能讓他們屈服。

不過,經此一戰,情況就大不一樣了,這一仗,打得着實太窩囊了,他這名將之名恐怕已經成爲一個笑柄,想不戰而屈人之兵,恐怕是不可能了。

今後,該如何是好呢?

正當他內心裡長吁短嘆之時,親衛突然來報:“家主大人,各位守護大人都已經準備好了。”

織田信長聞言,不甘的看了看遠處的大森城,這才朗聲下令道:“命所有人,保持陣型,緩緩撤退,出五十里之外再分散開來。”

他很清楚,各路諸侯已然歸心似箭,如果他簡簡單單說個撤,這些傢伙肯定會做鳥獸散,各奔東西,雖然他並不擔心城裡的明軍會追出來,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他們剛一散開明軍便趁機追出來,那可就麻煩了,這些傢伙都跑了,想要再把他們集結起來那是不可能的,到時候,他們非得吃大虧不可。

他的心思,着實有些縝密,只可惜,這會兒他已然心慌意亂,壓根就沒注意到,遠處的城牆上已然沒了明軍的蹤跡,人家早就準備發動突襲了。

這邊,各路諸侯才收拾完營帳緩緩東撤,那邊大森城的城門突然大開,上萬明軍推着戰車和炮車飛快的從城門中涌出來,不一會兒便在城外擺出了一個整整齊齊的車陣。

織田信長正滿臉失落的打馬前行呢,後面斥候突然追上來大聲道:“家主,家主,不好了,明軍追出來了。”

他聞言不由扭頭一看,果然,大森城外已隱隱約約排出一條黑線,很明顯,城裡的明軍已然出城準備追擊了。

八嘎,真當我們好欺負嗎?

區區一萬人馬竟然敢來追擊十萬人馬,找死啊!

他冷哼一聲,調轉馬頭,大喝道:“傳令各路諸侯調頭,嚴陣以待,準備反擊。”

這個時候調頭?

他的命令發出去,手下人馬自然是乖乖調頭了,但是,其他各路諸侯卻亂做一團,有聽命調頭的,也有聽了命令停下來不調頭的,甚至還有聽了命令之後加快腳步不顧而去的!

這會兒各路諸侯哪裡還有心思跟明軍打,他這命令一發出去,原本還算整齊的撤退陣型頓時亂了套了。

俞大猷見狀,當即毫不猶豫的下令道:“所有戰車炮車,保持陣型,全速推進。”

頓時,明軍的車陣就如同裝了蒸汽動力一般,飛快的向前壓去,不到一刻鐘時間,他們便追到了距離東瀛大軍不到兩裡處。

俞大猷隨即下令道:“命所有炮車,放下炮架,所有火炮裝填子銃,即刻點火轟擊,連射五輪。”

這個時候已然沒什麼好隱瞞的了,人家都要跑了,自然是火力全開,能留下多少留下多少。

很快,明軍陣中便響起巨大的火炮轟鳴聲,須臾之間一千發炮彈便帶着呼嘯聲砸進倭寇陣中,也不知道多少人被砸得噴血倒飛。

織田信長見狀,不由氣得咬牙切齒,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啊!

要不是這幫傢伙自亂陣腳,他就要下令全軍反撲了。

他正在那裡猶豫要不要帶頭衝過去呢,明軍陣中突然又響起一陣恐怖的火炮轟鳴聲。

這!

這怎麼可能?

一千發炮彈,那可是四五千人傷亡,兩千發炮彈就是將近萬人傷亡,明軍的火炮竟然可以連發,那還打個屁啊,各路諸侯紛紛帶着手下人馬一溜煙向東逃去,壓根再沒人聽織田信長的命令。

沒過多久,明軍陣中又響起一陣恐怖的火炮轟鳴聲,又是一千發炮彈呼嘯着砸過來,又是一陣血雨橫飛。

織田信長見狀,只能不甘的怒吼道:“撤,快撤。”

俞大猷看着倉惶退卻的倭寇,不慌不忙的下令道:“傳令,收起炮架,保持陣型,全速追擊!”

第一九五章 大明天朝上使第八十七章 收服第六十九章 決意剿倭寇第一一六章 動手第五十四章 京城危矣第二十七章 家賊第四十章 證據第九十三章 魔怔第二十章 測試第五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三十二章 事實第七十二章 官居一品第一三〇章 找上門來第十四章 異想天開第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誠意伯第五章 以錢借勢第二二八章 提示第三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七十一章 詔獄第十九章 夏之殤第十九章 夏之殤第二一〇章 人和事第二十九章 韃子來了第二十章 不爭第三十章 點狀元第五章 當面考察第一七二章 定安南第九十章 好官第一〇一章 三氣第四十四章 老太爺的驚人獎勵第一〇〇章 招是不招第二十二章 相見歡第六十六章 有賞有罰第八十章 永寧衛城第一〇八章 崇武所千戶第八十八章 砸不死你第八十四章 提拔第二〇九章 利益第三十九章 暗中第三十六章 雷厲風行第一四五章 始料未及第二十一章 我跟你沒完第十八章 反手一巴掌第八十四章 會面第一五六章 這波不虧第七十五章 孰是孰非第三十二章 事實第四十四章 問題很多第一三五章 報應第一二五章 國庫一下就充盈起來了第四十七章 迎雙親第八十三章 凝聚第二十四章 門當戶對第一六一章 激動第三十九章 縣令大人是個木匠第一五八章 攤牌第一六九章 薩摩藩島津氏第四十七章 科舉考場真難熬第五十二章 一場鬧劇貌似就要上演第一九八章 厚金之車第八十五章 招安第一六二章 野望第二三五章 現實第二十二章 最有名的癩蛤蟆第二十一章 丈母孃看女婿第一六八章 奇功第六十五章 惡人先告狀第十八章 反手一巴掌第四十八章 西北行第一一五章 倭寇真的很厲害嗎第三十六章 雷厲風行第八十四章 會面第一四七章 作鳥獸散第六十四章 恐怖的貪腐第八十四章 提拔第十章 搬遷第八十九章 妄動私刑第四十五章 都是海禁惹的禍第一七七章 貪婪第一四〇章 陰差陽錯第一四八章 明軍有這麼猛嗎第二〇二章 厚望第一三八章 爭相歸附第九十二章 不願意相信第二〇二章 厚望第一〇一章 對對聯第一六二章 宣揚天威第九十章 好官第一六〇章 豐後國大友氏第三十五章 爭還是不爭第一〇一章 雷厲風行第三十一章 賀禮第四十三章 賄賂第七十二章 官居一品第一六六章 自立門戶第二三四章 張揚第四十九章 能人第三十章 點狀元第一一六章 動手第二十章 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