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章 計中計

bookmark

俞大猷之所以如此淡定,自然是有原因的,因爲這石見國是典型的易守難攻之地。

石見國的地形原本就相當利於防守,其南面皆是莽莽羣山,北面則是一望無際的大海,要想拿下這銀山聚集之地,唯有從東西兩面進攻。

而石見國的西面,皆是毛利氏的領地,也就是說,東瀛各路諸侯聯軍要想拿下石見國,唯有從東面進攻一途。

這石見國的東面,也不是那麼好進攻的,因爲這裡銀礦太多,爲了守住這些銀礦,石見國的地方豪族修築了不知道多少堡壘,石見國的東面可謂是銅牆鐵壁,到處都是關隘,能駐紮萬人以上的城堡都有兩座。

俞大猷並不是那種狂妄自大之徒,如果是平原作戰,他也不會大咧咧的讓毛利氏四萬大軍去修整,僅憑兩萬明軍精銳硬扛東瀛十多萬大軍,這駐守關隘和城堡就不一樣了,對付十多萬東瀛大軍,有兩萬明軍精銳足矣!

石見國西北方,達摩郡,大森城,一萬明軍精銳枕戈以待,城牆上到處都是滾石、檑木、鐵鍋、沸水、轟天雷等城防設施,兩百多斤的火炮更是排的密密麻麻。

俞大猷淡定的站在城門樓上,舉着望遠鏡看着遠處忙碌的東瀛聯軍,臉上不由露出不屑的笑容。

這時候的東瀛聯軍還是以冷兵器作戰爲主,鐵炮數量還相當的有限,看他們的行動就知道,他們攻城還是以雲梯和攻城車作爲主要手段。

這種方式,已然過時了!

東瀛聯軍數量是多的嚇人沒錯,大森城外,密密麻麻的全是營帳,倭寇數量,最少有十萬以上,如果以冷兵器作戰理論來判定,以十敵一,不管多麼堅固的城池,那都是守不住的,只可惜,這會兒的明軍精銳裝備的基本上都是火槍和火炮,冷兵器在他們面前,基本上就是一盤菜。

楊聰之所以讓俞大猷接下石見國的防禦,就是要讓東瀛各路諸侯明白,大明朝的天軍,他們根本就無法戰勝,就算是以一萬抵十萬,也能打的他們屁滾尿流!

當然,這也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明軍防守,倭寇進攻,如果是野外遭遇戰,那就不好說了,畢竟,倭寇那都是不要命的瘋子,如果他們不顧槍林彈雨,四面八方不要命的衝過來,一萬明軍精銳,就算是裝備再多的火器那都是假的。

這也是楊聰沒有全面進攻東瀛各路諸侯的原因,因爲發動全面進攻必定會遭遇東瀛各路諸侯的拼死抵抗,不說多了,人家五十萬大軍還是能組織起來的,而且,作爲進攻方,明軍必定要面對數不清的堅城,如果一座座打下去,恐怕二三十萬大軍都不夠,而這會兒大明正是百廢待興之時,如果集結二三十萬大軍,光是糧餉都能把朝廷給拖垮了。

所以,他選擇了利用鐵炮去挑起東瀛各路諸侯大戰,讓他們自己消耗自己的實力,只要他們稀裡糊塗的打下去,必定會越打越窮,越打越弱,而大明憑藉鐵炮收入便能賺的盆滿鉢滿,如此反覆,不出十數年,東瀛便會變得孱弱不堪,到時候大明要拿下東瀛簡直易如反掌。

他也沒想到,東瀛幕府大將軍竟然會這麼快便反應過來,他這纔剛剛挑起本州島的大戰呢,人家便已經組織聯軍前來圍毆了。

這種事情,自然不能慣着他們,如果是野外遭遇戰又或者明軍去攻城,他或許還要慎重考慮一番,如果只是守城的話,那就沒什麼好考慮的了,直接硬剛,打到他們怕爲止!

織田信長心裡倒是清楚的很,石銀礦就是足利義輝拋出的誘餌,目的就是讓他們跟大明朝硬剛,從而消耗他們的實力。

這種小伎倆,自然是玩不到他的。

他率軍抵達大森城外之後,並沒有急於組織進攻,畢竟,這攻城戰也不是跑過來就能打的,起碼,得先造些攻城器械,要直接率軍衝上去,那絕對是衝不上城牆的。

這造攻城器械是常識,沒有誰會傻乎乎的提出反對意見,而他則利用造攻城器械這段時間,組織各路大軍的首領開始商議了,美其名曰商議石見銀礦的分配問題。

織田氏簡陋的帥帳中,各路諸侯雲集,織田信長雖然被任命爲東軍總大將,卻也沒有張狂到目中無人,所有諸侯,凡是率軍來參戰的,他都給準備了一個小條桌,大家就那麼跪坐在小條桌後面各抒己見,平等協商。

當然,這也是他耍出的一個小伎倆,這個小伎倆就是讓所有諸侯都認爲,在這場大戰中,大家都是平等的,至少,在利益分配方面是平等的。

衆諸侯坐定,織田信長便擡手朗聲道:“諸位,這次大將軍指定信長統帥大軍討伐叛逆毛利氏,驅逐大明朝入侵之衆,信長倍感榮幸,同時也甚感惶恐。討伐叛逆,驅逐外敵,這是我們的責任,作爲統帥,我倍感榮幸之至。不過,大家都是一方豪傑,卻偏偏讓信長來當這個統帥,信長着實惶恐之至。”

八嘎,這都什麼屁話?

在座的諸侯大多面露傲然之色,你小子,有自知之明就好,不要以爲你實力強那麼一點就能指手畫腳,指揮大家了。

說實話,這會兒大家都不怎麼關心誰是統帥的問題,畢竟,他們都是爲了銀礦而來,誰是統帥又有什麼關係,只要分銀子的時候我們不吃虧便成。

當然,大家都不吃虧,那是不可能的!

織田信長心中冷笑一聲,繼續朗聲道:“廢話我就不多說了,想必大家都對石見銀礦的分成比較感興趣吧?”

這話一出,在座的諸侯果然都收起了傲然之色,露出興致盎然的表情。

織田信長心中再次冷笑一聲,隨即繼續道:“我們十幾路守護平分,那自然是不大可能的,按實力來分,相信也有很多人不服,所以,我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按軍功來分,也就是說,誰殺敵多,誰就分的多,你們以爲如何?”

這!

衆諸侯聞言,無不露出詫異之色,按軍功來分,還真是有點出乎大家的意料。

不過,大家細細一想,都沒出言反對,反而頻頻點頭,以示這方法還算公允。

織田信長見狀,心中冷笑更甚。

這幫白癡,知道足利義輝之計又如何,殊不知,他這是計中計。

足利義輝不是想利用石見銀礦爲誘餌來削弱大家的實力嗎,他同樣能利用石見銀礦爲誘餌來削弱大家的實力。

至於銀礦的歸屬,到時候還不是憑實力說話,你們還以爲真憑軍功來分啊!

第十八章 不能做牆頭草第八十八章 砸不死你第一二二章 撈錢第八十八章 初識帝王心第一二四章 嚴嵩到底貪了多少錢第四十四章 老太爺的驚人獎勵第三十二章 嚴陣以待第二十二章 相見歡第五十七章 支援第一七一章 誰是叛逆第六十三章 魚兒上鉤了第四十三章 賄賂第三十六章 雷厲風行第二一〇章 人和事第一〇九章 處心積慮第九十二章 不願意相信第一九五章 聖人之言第八十四章 提拔第一四七章 缺錢第九十九章 自誣第二章 偶遇胡宗憲第一八一章 盟友第八十四章 提拔第一〇四章 放心,有爲師在第五十六章 鬥藩王第五十三章 抽風般的操作第一四〇章 陰差陽錯第一九六章 開拓新航線第一〇八章 調虎離山第七十二章 官居一品第五十八章 有人忍耐不住了第四十九章 振武衛第八十八章 砸不死你第一三六章 被逼無奈第五十九章 鐵蒺藜第四十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四十二章 棋子第三十五章 爭還是不爭第二一三章 改變整個世界第一〇九章 南臺船廠第一章 一記悶棍第八十四章 慶功第八十六章 教人造反第三十四章 唐伯虎就因爲作弊遭了雷劈第十八章 不能做牆頭草第一八四章 計中計第二十七章 被人無視了第五十六章 大同鎮第一二二章 大家有什麼意見第十九章 喂狼第一三九章 嘴上的強者第六十九章 你好大的膽子第一八〇章 保帥第三十一章 賀禮第一三八章 條件第十八章 反手一巴掌第一一三章 誰的拳頭大第五十一章 好好慶賀一下第一〇七章 要不露一手第八十一章 官聲第一五八章 不是錢的問題第一二〇章 誰想造反第二十章 不爭第五十六章 拿錢砸死你信不信第九十八章 出事了第六十三章 自以爲聰明第五十七章 被人當槍使了第七十四章 危機四伏第七章 寧可得罪君子不可招惹小人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認慫第二三〇章 雨後春筍第六十五章 掐架第八十章 永寧衛城第一章 行路難第二二一章 搗蛋第五十三章 破家縣令嚇一跳第一五七章 歹毒第二二六章 獎勵第四十五章 剿倭第九十四章 肆無忌憚第二二八章 提示第一四一章 變臉第五十一章 新規劃第二十章 地頭蛇第三十章 點狀元第五十八章 夜路走多了第二二七章 羨慕妒忌恨的力量第八十六章 這算是約會嗎第九十三章 打賭第一五一章 恭憲王第一卷 第七十八章 出人意料的結局第二十章 地頭蛇第十二章 封疆大吏第六十九章 你好大的膽子第一四四章 三思而後行第七十七章 翰林院是儲相之地嗎第十五章 如果第二十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四十七章 福船戰艦第一五四章 松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