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動手

嚴嵩原本是想打楊聰個措手不及的,卻不曾想反被楊聰打了個措手不及。

這小子竟然這麼快時間便將餘姚鬧事的倭寇給逮住了,而且還審問出了一堆供詞,這個的確是他始料未及的。

他雖然沒有蓄意謀害嘉靖,但是,餘姚鬧事的倭寇的確是他設計指使過去的。

現在,楊聰手裡的證供對他極爲不利,怎麼辦呢?

這個,他倒是早有預料,因爲他相當清楚,來文的,很難將楊聰這個人精給“懲治”了,必要的時候,還得來武的。

原本,他提出什麼疑點也只是想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名正言順”的收拾楊聰而已,這會兒既然佔不到理,那就乾脆不講道理算了。

他把臉一板,冷冷的道:“倭寇之言豈可信,你拿倭寇的供詞來指摘堂堂大明首輔,豈不荒唐?”

荒唐嗎?

到底誰荒唐?

楊聰同樣把臉一板,冷冷的道:“倭寇之言不可信?那麼,浙江海巡道副使王懺的供詞可不可信?要不,下官辛苦一下,替首輔大人把王懺抓來審問一下?還有,東瀛大名松浦氏的供詞可不可信?要不,下官再辛苦一下,率大明水師打下平戶藩,將松浦氏抓來審問一下。我大明水師若說拿下整個東瀛或許還有點狂妄了,但是,拿下一個小小的平戶藩還是不成問題的。”

老子都不打算跟你講道理了,還審問個屁啊!

嚴嵩冷冷的點頭道:“那行,你辛苦一下,去把人抓來審問一下吧,本官給你三天時間,三天之後,我們再議。”

說罷,他竟然就這麼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在場的朝廷重臣無不滿臉懵逼,首輔大人這到底什麼意思啊?

三天?

開什麼玩笑!

從京城去往浙江足足三千餘里,就算坐火龍車去,打個來回也不止三天好不好,更別說率水師拿下東瀛平戶藩了。

那麼,嚴嵩到底什麼意思呢?

他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讓楊順率薊州鎮邊軍精銳入京,跟楊聰來硬的。

薊州鎮離京城還不到三百里呢,就算薊州鎮邊軍精銳全是步卒,三天時間也足以抵達京城了。

其他人不明白嚴嵩是什麼意思,楊聰心裡卻十分清楚,嚴嵩這是想動手了。

想動手是吧,那行,就動動手試試。

嚴嵩回府之後是忙不迭派出快馬,直奔薊州鎮,跑去傳令,楊聰卻是不慌不忙的帶着陸靈兒來到了陸府。

薊州鎮的邊軍精銳,他壓根就不用去操心,因爲俞大猷已然率四萬東南軍精銳抵達宣府鎮了,而且,他們都在薊州鎮的火車站附近駐紮着,只要一個傳個信過去,不用半天時間,四萬大軍便可抵達京城。

他們可不是靠兩條腿趕路的,而是靠火龍車趕路,宣府鎮雖然離京城比薊州鎮遠,但是,火龍車不用休息啊,一個小時五十里,一個時辰一百里,不用三個時辰,便到了,哪裡用得着三天。

他之所以帶着陸靈兒來到陸府,自然是想跟陸炳解釋一下。

這會兒陸炳還生他的氣呢,對他還是愛理不理的。

他直接把着陸炳的肩膀,將陸炳擁到一間靜室,隨即便嚴肅的問道:“文明,你不會以爲我真想謀害先皇吧?”

陸炳冷冷的道:“你想不想,你自己心裡清楚,這麼長時間了,你都不解釋一下,是不想解釋,還是解釋不了呢?”

楊聰一聲不想的拿出一疊供詞,塞陸炳手裡,隨即鄭重的道:“我不是不想解釋,而是不想打草驚蛇,嚴嵩是想謀朝篡位,挾天子以令諸侯你知道嗎?”

這疊供詞自然就是剛纔他在中極殿中拿出來的,所謂的倭寇供詞,其實,這些供詞裡面有多半是僞造的,那些倭寇哪能知道松浦氏跟嚴嵩一黨在交涉,這部分供詞,他就是命人根據傳聞捏造的。

不過,陸炳看了卻是悚然一驚。

陸炳可不知道嚴嵩背地裡跟倭寇聯繫如此緊密,如果這一切是真的,那豈不是代表調虎離山的是嚴嵩而非楊聰!

楊聰看到他這表情,忙不迭添油加醋道:“嚴嵩私通倭寇那可不是一天兩天了,也不是一年兩年了,從一開始,他跟倭寇的關係就不清不楚,你要是不信,等王懺押到,你可以親自去審問一番,到時候,你就什麼都明白了。”

陸炳聞言,再驚道:“你已經派人去抓王懺了?”

楊聰鄭重的點頭道:“是啊,嚴嵩已然準備不顧一切動手了,我自然無需跟他講客氣。”

陸炳有些莫名其妙道:“動手?他動什麼手?”

楊聰冷笑道:“今天的廷議上他已經說了,三天之後,跟我算賬。”

陸炳依舊莫名其妙道:“三天之後?他準備怎麼算賬?”

楊聰依舊冷笑道:“他已經派人去通知薊州總督楊順了,三天後,薊州鎮的一萬五千邊軍精銳就到京城了,他自然是準備蠻不講理,來硬的。”

陸炳聞言,不由大吃一驚道:“啊,那怎麼辦,三天之內我也不可能組織這麼多的錦衣衛跟其對抗啊。”

楊聰拍着他的肩膀,淡定的道:“這個,你就不用管了,王懺兩天之後便會押解到京城,到時候,你好好去審問一下就明白了,我只希望,等嚴嵩的狐狸尾巴露出來,你能發動錦衣衛,將嚴嵩一黨全部抓起來,關進詔獄,好好審問一下。”

其實,王懺他也早就抓起來了,只是一直沒往京城送而已,他就是等着嚴嵩先動手,這樣,他就能名正言順的反擊了。

緊接着,他又來到兵部,拜會了一番兵部尚書毛伯溫。

毛伯溫對他倒是沒什麼意見,至於什麼他蓄意謀害先皇,毛伯溫更是不會相信。

兩人寒暄了幾句,楊聰便直言不諱道:“毛大人,據可靠消息,嚴嵩已然命人快馬加鞭趕去薊州鎮,他這是要調薊州鎮邊軍精銳過來,挾天子以令諸侯,謀朝篡位啊!”

啊!

毛伯溫聞言,不由大驚道:“他真這麼大膽子?”

楊聰冷笑道:“要不然,他說什麼三天之後再議,他就知道三天之後我不可能把王懺給抓過來,更不可能把什麼松浦氏給逮過來,但是,三天時間卻足以將薊州鎮的邊軍精銳調過來了。很明顯,先皇之死就是他一手策劃的,他就是想擁景王上位,然後當做傀儡捏在手裡,把持朝政。這會兒他司馬昭之心已昭然若揭,大家都看清了他的嘴臉,他只能翻臉動粗了。”

的確,從楊聰拿出證據之後嚴嵩的反應,中立的朝臣都看出來了,嚴嵩是理屈詞窮,惱羞成怒。

只是,連毛伯溫都沒想到,嚴嵩竟然敢擅自調動邊軍精銳,謀朝篡位。

他不由大驚失色道:“那我們怎麼辦,召集京營屯衛死守京城嗎?”

暈死,開什麼玩笑,京營屯衛那幫老爺兵有個屁用,再說了,京營屯衛也不歸他管啊。

楊聰連忙搖頭道:“不行啊,毛大人,邊軍精銳什麼戰力,京營屯衛又是什麼戰力,再說了,嚴嵩在京城經營這麼久,京營屯衛裡面難免有他安插的親信,所以,召集京營屯衛是沒用的。”

毛伯溫聞言,不由焦急道:“那怎麼辦呢,京城附近,除了京營屯衛就是薊州鎮的邊軍精銳了,沒有其他兵力可調了啊。”

楊聰胸有成竹道:“毛大人放心,我已經命東南軍精銳在宣府鎮候命了,只要兵部一紙調令,東南軍精銳很快便能趕到京城。”

他這純粹就是在給嚴嵩上眼藥呢。

怎麼樣,你我都是私自調動人馬準備動手,但是,我卻有兵部調令,名正言順,你卻什麼都沒有,形同造反!

第一八三章 誘餌第一三一章 虛驚一場第九十九章 好消息第九十八章 尋死第二〇七章 遊歷第九章 宣府鎮第八章 奔赴邊疆第一二四章 暴利第三十章 點狀元第九章 一石三鳥第一一八章 殺威第一五八章 不是錢的問題第一四五章 始料未及第二〇九章 利益第十七章 欠揍第二三五章 現實第二三四章 張揚第三十八章 天才橫空出世第九十五章 出書第六十二章 壯志難酬第一五一章 聲望日隆第二章 糊弄第十章 搬遷第六十三章 自以爲聰明第四十一章 能名傳千古的功績第二〇一章 齊聚第一九二章 以退爲進第二三〇章 雨後春筍第一四八章 明軍有這麼猛嗎第一一九章 君子報仇第七十三章 提督學政大人怒了第二十三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一〇〇章 不靠譜第八十四章 慶功第六十三章 造勢第九十章 好官第一〇一章 三氣第一二六章 秘密武器第四十三章 放火第七十八章 對耗第五章 卑微第二十一章 人手第九十一章 惠安侯第一七七章 地震第二三五章 現實第二十七章 夏言第三十章 爭寵第一三五章 強勢總督第一一三章 誰的拳頭大第一九七章 貪婪第九十五章 剿倭之道第八十一章 繡春刀,錦衣衛第四十七章 福船戰艦第一二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一七三章 代理第六十九章 決意剿倭寇第一章 一記悶棍第八十章 永寧衛城第十三章 連環計第五十五章 奇恥大辱第十章 有錢,任性第五十一章 六萬引第一八四章 梯田第二〇三章 考校第七十七章 這事就這麼結束了嗎第一九四章 走向強盛第九十八章 百科全書第一七四章 午夜驚雷第二十六章 相見不如不見第一六四章 恐嚇第七十七章 翰林院是儲相之地嗎第五十七章 擴充勢力第十章 三天兩夜第一五九章 東瀛亂世第二一九章 初試第一〇三章 心惶惶第一七三章 代理第二〇八章 引導第二卷 第三章 這小子真橫第四十七章 一條狗第二二七章 羨慕妒忌恨的力量第四十三章 放火第一〇五章 聽天由命第十九章 夏之殤第五十六章 鬥藩王第一一二章 吃進去的給我吐出來第九十三章 攀咬第一五二章 穩打穩紮第五十一章 好好慶賀一下第四十三章 賄賂第八十七章 收服第五十八章 有人忍耐不住了第六十九章 決意剿倭寇第四十六章 以銅代之第六十一章 寧武關.鎮朔城第二十六章 相見不如不見第一三五章 報應第十章 三天兩夜第一二三章 違禁第一五〇章 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