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京城危矣

薊州巡撫楊順的確如同咸寧侯仇鸞所說,就是個飯桶,除了貪污糧餉,拍嚴嵩馬屁,其他什麼本事皆無,要論領兵打仗,他甚至連酒囊飯袋仇鸞都不如!

這麼一個飯桶,按理來說是不可能代表朝廷坐鎮薊州這樣的要隘的,但是,誰讓他把嚴嵩給拍舒服了呢,他貪來的糧餉可是大半都孝敬給嚴嵩了,嚴嵩不挺他,挺誰!

所以,他不但當上了薊州巡撫,而且一當就是十餘年。

話說這巡撫也相當於是地方官員,一般三年就得輪換,最多六年也就到頂了,爲什麼他能坐鎮薊州這麼長時間呢?

嚴嵩給出的理由是爲了穩固邊防。

的確,這邊鎮巡撫與其他地方巡撫還不一樣,因爲邊鎮不同於內陸,什麼長城的修葺,什麼邊軍的操練,什麼堡壘的修築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很多時候,邊鎮巡撫都能破例連任,甚至一干就是二三十年的都有。

不過,那都是有能力,真能穩固邊防之輩,又或者如同曾銑一般,想爲國爲民做出貢獻的忠良,像楊順這種飯桶,如果不是把嚴嵩給拍爽了,恐怕三年巡撫都做不滿就得滾蛋。

這飯桶,只知道貪污糧餉,哪裡有什麼心思去管什麼邊防,薊州鎮在他的“治理”下,那簡直就跟不設防一般!

原本,他這麼搞也不會出什麼事,因爲這會兒韃子的老巢在河套,離薊州鎮足有三千餘里,就算是純騎兵奔襲,來回也得兩三個月,而韃子一般也就能籌集一兩個月的糧草,跑來進攻薊州鎮,那純粹就是腦子有病。

如果薊州鎮一兩個月都攻不下來,他們豈不是得餓死在關外!

所以,以往韃子都不敢冒險來進攻薊州鎮,最多跑宣府鎮劫掠一番也就到頭了。

不過,這次,咸寧侯仇鸞不但給俺答汗提供了糧餉,還將薊州鎮守備空虛的消息一併“奉送”給了俺答汗,人家能不心動嗎?

說不心動,那是假的!

俺答汗派人一查探,這薊州鎮果然如同時義所說的那般,根本就沒幾個人防守,甚至,很多地方的長城都因爲年久失修而坍塌了都沒人去管,想要衝進去,簡直太簡單了,直接打馬跑過去便成!

這麼好的機會,俺答汗怎麼可能錯過,他耐着性子陪咸寧侯仇鸞演了個把月的戲,拿到糧食和銀子之後,便率軍直奔薊州鎮北邊的兀良哈部。

他是準備在兀良哈部稍事休整,然後便將五萬步卒留下接應,自己則親率大軍衝到大明京畿重地劫掠一番,順帶逼迫大明朝廷把馬市給他開了。

卻不曾想,他這還沒開始進攻薊州鎮呢,咸寧侯仇鸞的密報便已經傳到京城了。

不得不說,仇鸞這傢伙,着實要多無恥有多無恥,他在密報中竟然寫道,韃子十餘萬大軍進攻大同鎮,他苦戰月餘,已然將其擊退,但是,韃子好像不甘心就此空手而歸,這會兒,韃子正一路往東,直撲薊州鎮呢!

他這簡直就是當了那什麼子還想立牌坊,他是出錢又出糧,請韃子去進攻薊州鎮,這往上報的時候,卻好像是他把韃子給整的沒辦法了,只能跑薊州鎮去劫掠了!

這傢伙,真無恥啊!

這密報自然不可能直接傳到嘉靖手裡,這會兒雖然說是太子監國,但一應政事基本都是內閣首輔嚴嵩在管着,密報自然是第一時間傳到了嚴嵩手中。

嚴嵩看到密報,着實嚇了一大跳,楊順是個什麼玩意兒他還能不清楚嗎,漫說是十餘萬韃子了,恐怕就是萬餘韃子這飯桶都頂不住!

他捏着密報皺眉沉思了一番,隨即便毫不猶豫的起身,直奔乾清宮而去。

這時候,他也不敢玩什麼陰謀詭計了,在十餘萬韃子大軍面前,什麼陰謀詭計都是假的,他只能請嘉靖來做主了,反正這大明又不是他嚴嵩的,韃子就算跑來進攻京城,該急的也不是他嚴嵩,而是當皇帝的嘉靖。

嘉靖這會兒正愜意的修煉着呢,國事什麼的,他已經不怎麼操心了,因爲楊聰一跑到東南便將蘇揚二府的倭寇給剿滅了,有楊聰在,東南的倭寇被全部剿滅只是遲早的事情,至於進攻大同鎮的韃子大軍,他也不怎麼擔心,韃子寇邊又不是一回兩回了,咸寧侯仇鸞將韃子擊退也不是一回兩回了,這一次,又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嚴嵩拿着密報走進來的時候,他還以爲嚴嵩又是跑來進獻青詞的呢。

卻不曾想,嚴嵩草草的行了一番君臣之禮後,便舉起手中的密報,焦急道:“皇上,不好了,咸寧侯仇鸞密報,十餘萬韃子正直撲薊州鎮。”

啊!

嘉靖聞言,嚇得差點沒從龍椅上蹦起來。

薊州鎮在哪他當然知道,那就在京城東北,離京城才兩百餘里,要是韃子攻破薊州鎮,京城,打馬一天即至!

這可如何是好?

他拿着密報,呆愣了一陣,這才焦急的問道:“惟中,薊州鎮有多少人馬,可能頂住這十餘萬韃子?”

要能頂的住,我急着來找你作甚!

嚴嵩恬不知恥道:“皇上,薊州鎮總共就一萬五千人馬,但其防線卻長達千餘里,要想將十餘萬韃子全部擋在關外恐怕很難啊。”

啊!

千餘里的防線,總共才一萬五千人馬,怎麼擋?

他可不知道楊順在吃空餉,薊州鎮這會兒其實就五千人馬,不過,就算是楊順沒吃空餉,一萬五千人馬是滿額的又如何,一千多裡的長城啊,十餘萬韃子,隨便挑個地方一頓猛攻,恐怕不用一天時間便能攻下來。

但是,宣府鎮和大同鎮的防線好像也都長達千餘里,楊聰、仇鸞,甚至是那個被斬掉的曾銑都能數次擋住韃子的進攻,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個時候,嘉靖都有些佩服起楊聰和仇鸞來了,千餘里的防線啊,面對十餘萬韃子大軍,他們竟然能擋住,着實不簡單啊!

他們到底是怎麼擋住的呢?

嘉靖捉急的思索了一番,終於想起來了,把守要隘,對了,把守要隘。

長城雖長,可不是什麼地方都適合大軍通過,十餘萬大軍也不可能翻山越嶺跑過來,只有比較寬敞的大道才能過如此多的人馬,只要守住那些大道的隘口,韃子大軍就沒法衝進來了。

想到這裡,他試探道:“要不,我們命薊州巡撫楊順馬上組織人馬把手各處要隘,先頂住再說,我們再想辦法派援軍前去支援。”

守個屁啊!

楊順那飯桶,能守住纔怪!

嚴嵩聞言,連忙糊弄道:“不行啊,皇上,薊州鎮通往關外的大小道路十條都不止,楊順就算分兵駐守,每處也就能安排千來人,哪裡能頂住十多萬韃子的猛攻,皇上,我們還是想點別的辦法吧。”

這!

嘉靖聞言,臉色都變了。

看樣子,韃子突破薊州鎮恐怕只是時間問題,京城危矣!

第二〇三章 考校第三章 二王第一五八章 不是錢的問題第七十五章 陽謀第一五四章 松浦氏第九十四章 功名第一四一章 變臉第一〇〇章 相親第一八二章 好人第二十二章 平衡第一三五章 強勢總督第八章 天下第一高手第五十六章 拿錢砸死你信不信第四十六章 誤會第四十章 投其所好,木棍伺候第五十四章 不死不休第八十六章 身兼三孤第一〇〇章 初露崢嶸第二〇四章 秘技第一〇〇章 初露崢嶸第一四四章 三思而後行第三十一章 虛張聲勢第一八一章 盟友第二三三章 書終成第一〇六章 莫要開玩笑第一一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七一章 期限第四十二章 朝堂大事第四十九章 振武衛第一四九章 養寇自重第一六六章 自立門戶第一一三章 取代第三十四章 自薦第一五八章 攤牌第三十三章 老夫勸你莫作弊第一二九章 誰更無恥第一四三章 澎湖第九章 宣府鎮第六十五章 惡人先告狀第二十一章 丈母孃看女婿第八十一章 好事將近第九十五章 稍安勿躁第四十三章 誰說我要作弊了第一二五章 國庫一下就充盈起來了第三十七章 一晚上就能脫胎換骨第七十六章 半途而廢第六十四章 猜第七十二章 大事可能化小第十章 自掘墳墓第四十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七章 一起爲國出力第二一七章 傳聞與名聲第六十一章 義第一四七章 作鳥獸散第一七三章 麻痹大意第二十九章 北虜南倭第七十四章 這下麻煩大了第三十五章 死了第二十八章 恬不知恥第十三章 連環計第九十五章 稍安勿躁第十六章 悽慘的洪武勳貴第五十一章 好好慶賀一下第八十九章 傳說中的太監(上)第十九章 喂狼第三十九章 縣令大人是個木匠第二章 糊弄第一〇八章 海戰之道第二〇六章 教導第一五一章 恭憲王第五十七章 擴充勢力第一二四章 暴利第一〇一章 跑的掉嗎第五十七章 被人當槍使了第一七八章 牽連第七十八章 狀元聚.行酒令第一四一章 聚首第一九六章 開拓新航線第七十三章 撈點好處第二二三章 問題很多第三十四章 唐伯虎就因爲作弊遭了雷劈第七十五章 驅虎吞狼第一〇二章 死循環第一八五章 消耗第四十三章 賄賂第一二七章 怎麼收拾韃子第七十一章 一網打盡第九十六章 時不我待第一卷 第七十八章 出人意料的結局第二〇八章 引導第一〇八章 海戰之道第九十七章 大明的希望在何方第一六一章 小弟第六十八章 活在謊言裡第一八九章 公正第一四九章 報仇雪恨第九十三章 二氣第四十一章 莫名其妙的栽了第六章 意外的收穫第八十七章 終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