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事實

實話實說,嘉靖並不是什麼傻子,他的智商,應該算是比較正常的。

但是,在嚴嵩這樣的老狐狸面前,他那點可憐的智商就不夠用了,所以,歷史上,他纔會被嚴嵩矇蔽甚至玩弄二十多年。

如果這會兒沒有楊聰的出現,他恐怕又會如同歷史上那般,聽信嚴嵩的讒言,錯殺了戚景通和湯克寬這樣的有功將領,讓海盜和倭寇繼續在東南肆虐。

還好,楊聰出現了,而且,他的手段比嚴嵩還高明,還無恥!

僞造公文這種事情,他竟然都做的出來,而且,他僞造的還是趙文華下發的公文!

嚴嵩的確令鄢懋卿僞造過公文,但是,人家鄢懋卿僞造的就是南京戶部的公文好不好,人家自己管的事情,造出來的公文那就是真的,誰又能看出來是僞造的。

楊聰這個就不一樣了,他僞造的可是浙直總督趙文華的公文,嚴嵩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是假的!

問題,嚴嵩能看出來又怎麼樣,嘉靖看不出來啊!

他又能拿這僞造的公文怎麼樣?

撕了嗎?

這種事情可幹不得,到處都有記錄呢,他如果私自把這些公文給撕了,那不是真的都變成真的了。

他只能在戚景通和湯克寬的奏摺後面附上票擬,提醒嘉靖,這些公文有可能是僞造的,同時命人八百里加急通知遠在南直隸的趙文華,趕緊的,想辦法,證明一下,浙直總督衙門壓根就沒給戚景通和湯克寬下過這種命令。

這年頭,想要證明公文的真僞其實還是有辦法的,因爲重要的公文上都有堪合,也就是公文紙其實是一張紙裁成兩份的,發出公文的衙門會保留其中的一份,如果要勘驗真僞,將兩份公文合一起就能看出來,假的公文跟真的公文肯定是合不上的。

鄢懋卿僞造的公文之所以辨不出真僞,就是因爲南京戶部本就由其掌管,他發出去的公文,堪合能合不上嗎?

話說楊聰怎麼會這麼糊塗呢,趙文華一旦把真正的公文拿過來校驗堪合,他豈不就露餡了。

他當然沒這麼糊塗,這堪合是造不了假,但是,公文紙卻可以造假啊,他只要把公文紙造的跟浙直總督衙門裡的公文紙一模一樣即可,至於堪合,你趙文華就算是真發了這樣的命令,也能把堪合毀了,甚至用其他公文來混淆視聽不是,反正嘉靖又沒看到趙文華簽發命令,這事要扯起皮來,以嘉靖那點可憐的智商,會相信誰?

再說了,不管是南直隸還是北直隸,衙門裡的衙役楊聰可都是使得動的,興許,他已經讓人把假公文的堪合塞浙直總督衙門的案牘庫裡了也說不定,嚴嵩要跟他扯這個,那簡直是自找苦吃!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暫且就略過不表了,這會兒奏摺可是很快就傳到嘉靖手裡了,嘉靖看了,又會怎麼想呢?

嘉靖看到戚景通和湯克寬的奏摺,心裡那着實不是滋味,因爲顧可學已經在他心裡埋下了引子,一個不信任嚴嵩或者說趙文華的引子。

他下意識認爲,自己上當了,這嚴嵩和趙文華果然跟海盜和倭寇有不清不楚的關係,因爲“事實”證明,戚景通和湯克寬不是不聽趙文華的命令,而是聽從趙文華的命令去了廣東和浙江,南直隸纔會出事!

至於嚴嵩“命人”上奏的,什麼楊聰和汪直坑壑一氣,私通倭寇,楊家收購東瀛樣式的布匹什麼的,那都有點像傳聞,不像是事實,什麼抓到東瀛密探,那更有牽強附會之嫌。

這些事情,在戚景通和湯克寬上奏的事實面前是那麼的蒼白,一點說服力都沒有。

他真不是傻子,“事實”擺在面前,他怎能不信呢?

嚴嵩真是這樣的奸佞小人嗎?

正當他心中開始懷疑嚴嵩之時,顧可學又來了。

這次,顧可學可不是來給他煉藥的,材料都沒了,這藥自然是煉不成了,他是專門跑來告嚴嵩黑狀的!

君臣一番見禮之後,他便從懷中掏出一大疊供狀,獻寶似的道:“皇上,浙江水師總兵汪直抓到一批海盜,這是他審問出來的供詞。”

這供詞爲什麼由顧可學呈上來呢?

這會兒嘉靖倒是沒有責備顧可學多事,因爲他修煉的時候是嚴禁朝臣打攪的,甚至楊聰都不能隨便來打攪他,唯有嚴嵩和顧可學能借煉藥又或上供青詞之名,進宮來面聖。

至於陸炳,嘉靖都多次警告了,讓其不要爲楊聰“徇私”,如果陸炳一犯再犯,就算是奶兄弟,他也會發火的。

所以,楊聰託顧可學將供詞呈上來,他還是能理解的。

他接過供詞,仔細一看,臉上頓時露出微怒之色。

這些供詞,自然是經過汪直加工的,原本這些海盜都是劫掠汪直船隊的時候被汪直給逮住的,汪直卻改成了這些人是經過普陀附近海域,準備上岸劫掠的時候被他給逮住的。

至於這些人的身份,汪直可一點都沒加工,他們都是原來海商豪門手底下的海商僱傭的船員,而且,他們都是受了餘姚謝氏的指使,假扮海盜和倭寇的,領頭的就是趙文華的小舅子謝世賢。

話說,他這假造供詞就不怕嘉靖命人將這些海盜和倭寇押解回京審訊嗎?

他當然不怕,如果嘉靖真命人將這些海盜和倭寇押解回京審訊他便會來個死無對證,而且,這些人的死還要栽趙文華頭上!

這些供詞的真假,嘉靖是不會懷疑的,因爲上面都有這些人的姓名和籍貫。

大明可是有《賦役黃冊》的,這些人的姓名和籍貫是不是真的,他們這幾年大致在幹什麼,這些都是很容易查到的,如果一查,這些人一直在家務農,哪兒都沒去過,或者這些人這會兒還在家呆着呢,汪直就露餡了。

至於押解這些人回京審訊,嘉靖這會兒也沒想這麼多。

他相信,這麼多份供詞,這麼多人,汪直絕對不敢造假。

他真的有點怒了。

現在,“事實”已經很明顯了,什麼海盜和倭寇,就是嚴嵩和趙文華指使的,他們甚至故意將戚景通和湯克寬支開,好方便海盜和倭寇行事,簡直太不像話了!

第七十四章 危機四伏第十六章 悽慘的洪武勳貴第二十七章 被人無視了第二〇〇章 楊門七子第六十章 不再猶豫第一一一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十九章 夏之殤第九十七章 鹽運使第二十四章 明軍孱弱的原因第九十一章 栽個贓第五十章 盟友第六十章 招不招第四十九章 能人第二十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五章 朝堂軼事第四十八章 西北行第三十四章 自薦第二十六章 寒冬第六十二章 是非功過第三十九章 暗中第二章 任性第九十五章 糊塗第四十一章 王莽發明的東西第四十章 投其所好,木棍伺候第七十七章 翰林院是儲相之地嗎第一九〇章 亂世紛紜第一四四章 三思而後行第二十七章 被人無視了第七十一章 詔獄第八章 天下第一高手第一四八章 白銀之戰第七十三章 英明第九十章 毒計第一四八章 明軍有這麼猛嗎第八十七章 終成眷屬第一六八章 鐵炮間的對決第十六章 故意拖延第八十九章 二龍不相見第二十四章 明軍孱弱的原因第五十九章 牆頭草得壓的住才能用第八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第二十五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一三〇章 盾陣第一二八章 失算第三十五章 買官第三十九章 縣令大人是個木匠第一一八章 俗事了第二十五章 勢均力敵第八十九章 妄動私刑第一三五章 報應第十九章 炫富第十九章 反咬一口第一三一章 明軍又來了第六十七章 專業第四十八章 夢想第七章 寧可得罪君子不可招惹小人第八十八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九十三章 攀咬第一〇一章 三氣第一一三章 取代第一七七章 地震第一二四章 嚴嵩到底貪了多少錢第一九六章 不務正業第一九八章 明軍威猛第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誠意伯第四十三章 放火第二十二章 相見歡第六十一章 真正的較量纔開始第七十七章 裝備第四十四章 糊弄第七十七章 這事就這麼結束了嗎第十章 三天兩夜第五十五章 睜眼說瞎話第五十七章 支援第五十六章 驚喜第一七〇章 毛利元就第二〇八章 引導第一二四章 嚴嵩到底貪了多少錢第一四八章 明軍有這麼猛嗎第一八九章 跑路第一六九章 厭煩第一七〇章 毛利元就第十一章 何不食肉糜第八章 撤換第一二一章 栽了第一〇一章 三氣第七十六章 熱武器和冷兵器第十四章 異想天開第九十二章 整出本秘籍第一七一章 期限第一一六章 動手第一三五章 報應第二十一章 論拍馬屁的功夫第一〇七章 戰船第三十六章 雷厲風行第一四八章 明軍有這麼猛嗎第二十一章 丈母孃看女婿第七十二章 攀親第六十七章 奪兵權第十二章 令人頭疼的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