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一章 雷厲風行

胡宗憲做事向來雷厲風行,潘年這裡一招供,他立馬押着人打馬直奔淮安府城,淮北鹽科提舉司和兩淮都轉運鹽使司還不知道他這麼位巡鹽御史已經從京城下來了呢,他便已經趕到淮安府城了。

他趕到淮安府城以後,並沒有直奔城中的淮北鹽科提舉司衙門,而是來到了淮安知府衙門。

這個時候,他纔拿出了隨身攜帶的公文,正式亮出了自己巡鹽御史的身份。

都察院御史,實際品級是正七品,跟知縣是一個品級,但是,他們的權力卻大的嚇人,只要他們手裡有證據,正二品的六部尚書甚至是內閣大學士他們都可以彈劾,外放出來的巡按御史那就更不得了了,凡是與他巡按的事情有關的官員,都得聽他的,也就是所謂的見官大三級。

當然,不是說巡按御史就牛上天了,任何地方官員都要聽他的。

這淮安知府就不一定要聽胡宗憲的,因爲胡宗憲是來巡按兩淮鹽政的,跟淮安知府並沒有什麼關係,不過,他進了知府衙門,跟淮安知府密議了一陣之後,淮安知府便聽話了。

因爲他手裡不但有都察院的公文還有張邦奇的私信,淮安知府一看就明白了,這位代表的是陽明一脈,至於他要收拾的淮北鹽科提舉司提舉餘中,那就是條喪家之犬而已。

當初張璁在日,淮安知府還要對餘中忌憚三分,這會兒張璁都過世了,淮安知府自然知道應該怎麼做。

這年頭,並不是所有官員都加入了派系,也不是所有官員都加入了夏言一黨又或者陽明一脈,很多官員跟夏言一黨又或者陽明一脈並沒有什麼關係,淮安知府就是這樣,他既不屬於夏言一黨,也不屬於陽明一脈。

他或許有派系,也或許有後臺,但是在聖眷正隆的陽明一脈面前,他還不夠看,所以,胡宗憲亮明身份以後,他便很乾脆的表示,願意協助胡宗憲辦案。

胡宗憲並不是什麼魯莽之徒,他一把拿下了潘年只是趁人不備而已,一個九品芝麻官也沒什麼勢力,餘中就不一樣了,鹽科提舉可是從五品的地方大員,而且油水豐厚的很,不說別的,鹽科提舉司的衙役恐怕就不下幾十個,餘中在淮安城裡經營這麼久,實力肯定不容小覷。

他可沒狂妄的認爲帶着幾個護衛高手就能把人全乾趴下,要逮住餘中,還得藉助外力,而這淮安知府就是最好的外力,再怎麼說,一個正四品的知府總比一個從五品的鹽科提舉牛逼。

淮安知府果然沒讓他失望,確定了他的身份之後,淮安知府立即給他調派了幾十個衙役和捕快,一行人跑到淮北鹽課提舉司衙門一圍,自餘中一下,大小官吏十多個立馬成擒,幾十個鹽科提舉司的衙役壓根就不敢動彈。

這幫人逮住以後,事情就簡單了,胡宗憲二話不說,直接在淮安知府衙門升堂,從下往上,一個個的審,不招就是一頓板子,反正有潘年的證供在,他們根本就無從狡辯。

當然,他不敢真把人給打死了,不過,把人往死裡打他還是敢的,反正二十大板一輪,打個兩三輪還是打不死人的,一般人一輪都扛不住,很快便招了,就算嘴巴比較硬的,兩輪之後,也打崩潰了,不到一天時間,便全招了。

收拾完餘中這幫人之後,胡宗憲故計重施,直奔揚州城,請揚州知府出面,協助抓捕王化。

這些地方官員哪裡敢招惹京城來的大佬,特別是聖眷正隆的陽明一脈,吏部尚書之位就在人家手裡呢,而且這會兒正好是京察大計,人家隨便使點手段,一個知府要擼下去並不難。

揚州知府無奈之下也只能出人出力幫胡宗憲抓捕王化,很快,胡宗憲又帶着一大堆衙役和捕快把兩淮都轉運鹽使司給圍住了,王化極其都轉運鹽使司一干官吏,一舉成擒,在鐵證和殺威棒面前,沒一個人能扛的住,不到兩天時間,兩淮都轉運鹽使司的官員也全招了。

一個巨大的鹽政貪腐案就這樣浮出水面,以王化爲首的兩淮鹽政官員,一年光是收受鹽商賄賂就達到一百多萬兩,加起來比整個大明一年的鹽稅還多!

緊接着,胡宗憲一邊主持兩淮鹽政工作,給楊林及依附於他們的鹽商兌換鹽引,一邊派人將王化等人的罪狀送往京城,送給都察院左都御史張嶽。

當然,這些罪狀都是經過加工的,他並沒有涉及到以前的兩淮鹽政官員,楊林等依附於他們的鹽商也沒有出現在賄賂名單中,整個兩淮鹽政貪腐案他並沒有如實上報,牽連的官員也不是很多。

不過,光是這樣已經夠驚人的了。

張嶽收到證供也着實吃了一驚,他坐自己書房想了半天才拿着證供趕往皇宮去拜見嘉靖。

嘉靖對張嶽還是很欣賞的,聽聞張嶽求見,他當即便撇下手頭的事情,讓張嶽進了御書房。

君臣一番見禮之後,張嶽便惶恐的道:“皇上,微臣聽聞兩淮都轉運鹽使司貪腐嚴重,便私自做主,暗地裡派御史胡宗憲前往巡按,爲了保險起見,此事微臣並未奏報皇上,還請皇上寬恕。”

嘉靖聞言,大度的道:“這本就是你分內之事,你自己做主就行了,無需事事奏報。”

張嶽又小心的道:“皇上,爲了避免走漏消息,微臣也沒告訴屠僑屠大人。”

這意思,難道屠僑又或者夏言一系的人跟兩淮都轉運鹽使司貪腐案有關?

嘉靖看了看他手中的供詞,好奇的道:“噢,結果如何?”

張嶽舉起手中的供詞恭敬的道:“胡宗憲經過查探,發現兩淮都轉運鹽使司貪腐的確很嚴重,簡直觸目驚心,這裡是他審出的供詞,還請皇上過目。”

觸目驚心?

沒這麼嚴重吧!

嘉靖接過供詞,仔細的看起來。

看着看着,他臉上逐漸露出怒容,王化、餘中、潘年等,這些人簡直無法無天,竟然明目張膽的向鹽商索要賄賂,一年貪腐金額就達到一百多萬兩!

觸目驚心,真的是觸目驚心啊!

嘉靖耐着性子把供詞看完,隨即拍桌怒吼道:“這羣混蛋,竟然敢如此無法無天!”

張嶽見狀,假裝嚇得脖子一縮,不過,他內心卻是暗自慶幸道:“成了,王化、餘中、潘年他們全完了。”

第一五二章 穩打穩紮第一章 行路難第一一五章 倭寇真的很厲害嗎第五十章 誰搞的鬼第四十五章 剿倭第一七一章 期限第一七三章 代理第六十三章 魚兒上鉤了第二十五章 嘉靖皇帝第十五章 徐階的回報第七十三章 撈點好處第六十四章 恐怖的貪腐第七十九章 暗中行事第一二八章 失算第一三三章 異曲同工第一七七章 地震第四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一七二章 詐降第十八章 反手一巴掌第一一八章 錦衣衛倒戈第三十六章 寵溺第八十六章 嚴嵩的智慧第九十三章 二氣第一〇三章 吃虧還是得便宜第七章 抱負第一八〇章 保帥第十七章 反手一巴掌第一七二章 詐降第七十三章 英明第一二三章 該狠的時候就得狠第三十五章 死了第一八四章 梯田第一七九章 第二個賺錢的條約第七十三章 英明第一八〇章 保帥第六十四章 陽明一脈第二二六章 獎勵第一三五章 強勢總督第二十二章 投石機第七十五章 陽謀第六十三章 買馬第九十九章 自誣第一六六章 自立門戶第一七八章 牽連第六十章 不再猶豫第九十八章 尋死第二二四章 進步第八十八章 砸不死你第五十八章 有人忍耐不住了第一〇六章 麻煩第四十四章 老太爺的驚人獎勵第五章 以錢借勢第一卷 第七十八章 出人意料的結局第十章 自掘墳墓第五十四章 有錢人家是非多第六十一章 義第四十五章 剿倭第九十章 好官第一五四章 松浦氏第一一五章 誰造的船第二三四章 張揚第一一九章 謀朝篡位第一章 出巡第一〇九章 南臺船廠第一一五章 撕破臉第四十三章 放火第九十一章 考校第五十七章 支援第二十九章 韃子來了第八章 天下第一高手第二十三章 復出第七十五章 更不靠譜的會元第二十五章 勢均力敵第一九九章 掩人耳目第十七章 欠揍第十三章 連環計第一五八章 攤牌第六十八章 活在謊言裡第二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大戰第一一四章 不講規矩第一二八章 失算第七十五章 驅虎吞狼第七十章 誰是忠,誰是奸第一〇四章 放心,有爲師在第八章 撤換第二二〇章 兩年第一四九章 報仇雪恨第一六六章 自立門戶第一〇四章 雪上加霜第十八章 僞造第一六八章 鐵炮間的對決第一四六章 亡國之禍第一五六章 這波不虧第七章 抱負第二十九章 韃子來了第四十九章 能人第一三二章 苦難的開始第十二章 封疆大吏第一三一章 明軍又來了第一八七章 車輪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