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熱武器和冷兵器

趙時春這個人楊聰還是跟他聊過幾次的,爲人的確很正直,才華也比較出衆,就是太倔了。

你說你再爲國爲民也不能跟嘉靖硬懟不是,你再有道理能懟得過皇上嗎?

這年頭正直的人真不多見了,楊聰是真不想眼睜睜的看着他這麼白白把自己給毀了。

他拿着奏摺“欣賞”了半天,突然問道:“景仁兄,小弟斗膽問一句,你上奏的目的是什麼?”

你這不廢話嘛?

趙時春莫名其妙的道:“爲兄當然是想讓皇上迷途知返,勤於政務,好好治理大明,使得國泰民安啊,皇上現在崇信什麼虛無縹緲的長生之道,對政務越來越消極,這樣下去肯定不行的。”

我暈,還迷途知返,迷途的是你好不!

楊聰並沒有這麼說,而是假裝欽佩道:“景仁兄爲國爲民之心着實令人欽佩啊!”

趙時春立馬露出一絲自得的表情,嘴裡卻是謙虛道:“過獎了,過獎了。”

楊聰突然又問道:“景仁兄,以你對皇上的瞭解,你認爲皇上會聽你的嗎?”

這!

趙時春臉上頓時變得尷尬無比,以他對皇上的瞭解,皇上當然不會聽他的,當初大禮議的時候,皇上幾乎跟滿朝文武都懟上了,最後皇上硬是把德高望重的名臣楊廷和給罷免了,換上了當時還只是白身的禮部觀政進士張璁。

要論犟驢脾性,他可比皇上差遠了。

他想了想,這才大義凜然道:“皇上是不會聽我的,但是總得有人提醒皇上不是,我輩有識之士總不能爲了自身安危而不顧國家社稷。”

暈死,還有識之士呢,你這個蠢貨!

楊聰搖頭苦笑道:“景仁兄,你又沒有想過這奏摺遞上去之後會是什麼結果?”

這個,趙時春還真想過,他無畏道:“大不了再被皇上關進詔獄用幾天刑,然後再被罷官削籍唄。”

你還知道結果啊。

楊聰緊接着追問道:“然後呢?”

然後?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啊,自己都被罷官削籍了,基本上就沒然後,皇上總不可能再把他這個屢教不改的逆臣給招回來吧。

趙時春莫名其妙的看着楊聰,不知道他這話是什麼意思。

楊聰見他呆愣的模樣,忍不住嘆息道:“景仁兄,小弟斗膽問一句,你認爲這樣做,於國於民有什麼好處?”

趙時春並不是白癡,楊聰的話他自然能聽懂,自己這樣做於國於民沒有一點好處,他只是白白把自己給搭進去了而已。

想到這裡,他臉上不由露出黯然之色,整個人都蔫了。

楊聰見他這表情,連忙趁熱打鐵道:“景仁兄,你可是二甲第三名,現在又進了翰林院,如果勤勉任仕,入閣爲相都不是問題,你想想,如果你能入閣爲相,又能爲國爲民做多少好事呢?”

這。

趙時春臉上慢慢露出掙扎之色,楊聰說的是有道理,但是他這犟驢脾性一時半會還轉不過彎來啊。

楊聰緊接着低聲道:“景仁兄,說句大不敬的話,這皇上總有過去的哪天,大明這會兒還亡不了,我們還是有機會的。”

暈死,這話你都說的出來,你簡直比我還猛啊!

趙時春聞言,着實大吃了一驚,不過,震驚過後,他那犟驢脾性貌似也平復下去了。

他細細一想,楊聰說的的確有道理,何必白白犧牲自己,留着有用之身,才能真正爲國爲民做出貢獻。

想到這裡,他直接奪過楊聰手中的奏摺,一把撕做兩半,隨即心悅誠服道:“清風賢弟,你說的對,爲兄的確太過魯莽了。”

楊聰聞言,不由暗暗鬆了口氣,還好,這位正直之士算是救下了。

緊接着,他又和羅洪先開始討論起《格物致知之理.地理篇》的修撰來。

趙時春並沒有走,他在旁邊聽了一陣,便忍不住問道:“清風賢弟,你們爲什麼要耗費心力研討這冷門的地圖呢?”

冷門?

好吧,趙時春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地理方面的知識在這年頭的確是個冷門,壓根就沒幾個人去研究。

不過,楊聰可不光想編撰一本地理書,而是想編撰一套百科全書,正好,這趙時春不但才華出衆,這會兒還閒的很,如果他有什麼特長,把他拉進來一起編撰《格物致知之理》豈不是又多了個幫手。

想到這裡,楊聰詳細的把自己編撰《格物致知之理.地理篇》的目的介紹了一遍,同時也將編撰一套百科全書的想法說了出來。

趙時春聞言,不由欽佩道:“清風賢弟,你這纔是真正的爲國爲民啊,爲兄受教了。”

楊聰連忙謙虛道:“可不敢這麼說,大家共勉,共勉,對了,景仁兄,你可有特別感興趣的事物,不若我們一起來編撰這套《格物致知之理》如何?”

趙時春想了想,隨即尷尬的道:“不瞞清風賢弟,爲兄喜好兵法,爲兄也曾立志要率軍擊敗韃子,解大明北境之危,可惜,當初出任兵部主事的時候太魯莽了,幾封奏摺葬送了自己的前程,如若我能勤勉任仕,這會兒最少也應該是個兵部郎中了吧,領兵出征也不是沒有希望,可惜了,可惜了。往事已矣,不說這些了,清風賢弟,你可曾想過在《格物致知之理》中加入《兵法篇》,如果有這個想法,爲兄倒是可以略盡綿薄之力。”

《兵法篇》?

楊聰細細一想,他還真把這個給漏了,這《兵法篇》好像還真有必要加進《格物致知之理》中。

他之所以這樣想,倒不是蔑視以往的兵法大家,主要以往的兵法側重的都是冷兵器作戰,而現在大明正處在冷兵器與熱武器交替的關鍵時期,或許,正是沒有相應的兵法指引,熱武器纔沒有在大明發展起來,最後主宰戰場,如果自己能編撰出適應熱兵器作戰的兵法來,或許會給大明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說不定。

想到這裡,楊聰鄭重的點頭道:“景仁兄,這《兵法篇》的確有必要編撰,只是我們不應拘泥於以往的冷兵器作戰兵法,而應注重於研究熱武器作戰兵法。”

冷兵器?

熱武器!

這會兒可沒這個說法,趙時春滿頭霧水道:“清風賢弟,何謂冷兵器,何謂熱武器?”

楊聰聞言,連忙解釋道:“冷兵器指的就是以往的刀槍劍戟等不帶火藥,純靠人力施展的兵器。熱武器指的就是火槍、火炮等包含火藥的兵器。熱武器其實有很大的優勢,無論是射程還是殺傷力都比冷兵器強的多,對兵源的要求也沒有冷兵器那麼高,小弟認爲,如果能一直髮展下去,熱武器必定取代冷兵器成爲戰場的主宰,但是,這會兒卻沒有熱武器相關的兵法,所以小弟想編撰一本出來。”

趙時春聞言,不由將信將疑道:“熱武器真能成爲戰場的主宰嗎?”

楊聰毫不猶豫的道:“當然能,你想想,如果數萬明軍將士都能配上火槍,再配上幾千門火炮,試問使用普通刀槍劍戟和弓弩的敵人能與之匹敵嗎?”

如果能有幾萬枝火槍,幾千門火炮,那還用想,一輪下去就能幹翻幾萬人,這仗還用得着打嗎?

不過,這也太不切實際了,趙時春搖頭道:“如果能有這麼多火槍和火炮,那自然是戰無不勝,問題不可能有這麼多啊,朝廷現在估計幾千枝火槍都湊不齊,就更不要說幾萬枝火槍和幾千門火炮了。”

楊聰微笑道:“不可能嗎,所謂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只要我們編撰出火槍戰法,讓熱武器在實戰中所向披靡,這火槍和火炮自然會慢慢多起來的。”

趙時春聞言一想,也是啊,這會兒正因爲沒有好的戰法,火槍和火炮基本很少在大戰中使用,如果能用合適的戰法,讓邊軍能試着配備火槍和火炮對敵,並取得輝煌的戰果,火槍和火炮肯定會引起重視,那數量自然會越來越多。

第三十四章 戰果輝煌第五十五章 奇恥大辱第一二四章 暴利第四十七章 福船戰艦第二章 偶遇胡宗憲第九十章 毒計第一八三章 誘餌第二〇五章 首輔之姿第三十四章 鹽引第一九八章 厚金之車第四十六章 誤會第一二五章 國庫一下就充盈起來了第一三九章 左膀右臂第一一二章 天崩第一五一章 恭憲王第一一三章 誰的拳頭大第一五二章 穩打穩紮第七十四章 顛倒黑白第八十一章 官聲第六十四章 恐怖的貪腐第二一四章 速度和效率第一卷 第七十八章 出人意料的結局第八十三章 尋親第十章 搬遷第八十五章 萌動第十三章 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第十九章 炫富第八十五章 夏言的擔憂第三十八章 應天巡撫第一一二章 天崩第一二七章 懵了第一五〇章 檄文第一五二章 安南第三十二章 定國公第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八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第一八一章 盟友第八十一章 官聲第三十章 男兒當自強第十九章 喂狼第七十一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四章 一心第七十六章 半途而廢第六十三章 買馬第四十章 證據第一〇六章 莫要開玩笑第二一四章 速度和效率第一四七章 缺錢第十四章 看老孃怎麼收拾你第二章 糊弄第六十八章 活在謊言裡第五十五章 睜眼說瞎話第八章 奔赴邊疆第八十八章 初識帝王心第二十九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七九章 第二個賺錢的條約第六十一章 寧武關.鎮朔城第一六八章 奇功第一六四章 戰神第一二四章 嚴嵩到底貪了多少錢第一四七章 作鳥獸散第八十章 永寧衛城第三十九章 胡亂提拔第一〇三章 吃虧還是得便宜第三十六章 早朝第一一五章 撕破臉第一一八章 俗事了第一七五章 公報私仇第八十一章 官聲第二三三章 書終成第二一一章 震撼第六十章 招不招第二一七章 傳聞與名聲第一二一章 決戰紫禁之巔第六十五章 掐架第一九一章 新的道路第一六〇章 誤會第九十三章 魔怔第一五八章 不是錢的問題第五十九章 鐵蒺藜第十九章 反咬一口第一五〇章 檄文第一五五章 狼子野心第一一一章 其他想法第一〇二章 大捷之後第二十一章 人手第一一二章 吃進去的給我吐出來第二二四章 進步第八十一章 官聲第三十三章 聯姻第八十八章 初識帝王心第二一七章 傳聞與名聲第十二章 封疆大吏第一〇六章 謀逆第二十三章 效果第一五四章 松浦氏第一一二章 天崩第一二七章 懵了第二十三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四十八章 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