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1 -0290

0281 0290

戰爭年代,武將造反頻繁,原因無它,權位而已,要獲得權位,最好的辦法是自己當皇帝,但這一方法難度太大(參見朱元璋同志發展史),於是很多武將退而求其次,只要能夠擁立一個新的皇帝,自己將來就是開國功臣,新老闆自然不會忘記窮兄弟,多少是要給點好處的,雖然這行也有風險,比如你遇上的老闆不姓趙而是姓朱,那就完蛋了。但和可能的收益比起來,收益還是大於成本的。

和平年代就不能這麼幹了,造反的成本太大,而且十分不容易成功(可參考朱棣同志的生平經歷),但一步登天、青雲直上是每一個人都夢想的事。於是諸位大臣們退而求其次,尋找將來皇位的繼承者。因爲皇帝總有一天是要死掉的,如果在他死掉之前成爲繼承人的心腹,將來必能被委以重任。但這一行也有風險,因爲考慮到皇帝的特殊身份和興趣愛好,以及我國長期以來男女不平等的狀況,在很多情況下,皇帝的兒子數量皆爲N(N大於等於2)。而如果你遇到一個精力旺盛的皇帝(比如康熙),那就麻煩了。

所以說擁立繼承人可實在不是開玩笑的事情,可以比作一場賭博,萬一你押錯了寶,下錯了籌碼,新君並非你所擁立的那位,那就等着倒黴吧,覆巢之下,豈有完卵?你的主子都完蛋了,你還能有出頭之日嗎?

可是解縉決心賭一把,應該說他是一個有遠見的人,雖然朱棣現在信任他,但朱棣會老,會死,要想長久保住自己的位置,就必須早作打算,解縉經過長期觀察,終於選定了自己的目標。

永樂二年(1404),他在一位皇子的名下押下了自己所有的籌碼——朱高熾。

關於朱高熾和朱高煦的權位之爭,我們後面還要專門介紹,這裡只說與解縉有關的一些事情。

其實這二位殿下的矛盾從靖難之時起就已經存在了,大臣們心中都有數,朱棣心裡也明白。其實就其本心而言,確實是想傳位給朱高煦的,因爲朱高煦立有大功,而且長得比較帥。而朱高熾卻是個殘疾,眼睛還有點問題,要當國家領導人,形象上確實差點。

但是朱高熾是長子,立長也算是長期以來的傳統,所以朱棣一直猶豫不定,於是他便去徵求靖難功臣們的意見。不出所料,大部分參加過靖難的人都推薦朱高煦,這也可以理解,畢竟在一條戰線上打過仗,有個戰友的名頭將來好辦事。

明朝那些事兒2朱棣篇第八章

章節字數:3347更新時間:07-02-2216:15

有人反對

只有一個人反對,這個人叫金忠,時任兵部尚書,和那些支持朱高煦的公侯勳貴們比起來,他這個二品官實在算不得什麼。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正是這個人影響了最後的結果。

這倒不是因爲他本人的能力,而是因爲在他的身後,有一個巨大的身影在支持着他。

這個巨大的身影就是那位不見蹤影卻又似乎無處不在的姚廣孝。

如果我們翻開金忠的履歷,就會發現他和姚廣孝有着糾纏不清的關係,正是姚廣孝向朱棣推薦了他,而此人的主要能力和姚廣孝如出一轍,都是占卜、謀劃、機斷這些玩意。很多人甚至懷疑,他就是姚廣孝的學生。

此人一反常態,面對無數人的攻擊始終不改變自己的意見,並向朱棣建議,如果拿不定主意,不如去問當朝的大臣。

這真是高明之極,當朝和皇帝最親近的大臣還有誰呢,不就是那七個人嗎,而他們大都是讀書人,立長的正統觀念十分強烈,且這些人也很有可能已經和姚廣孝搭上了關係,後來的事情發展也證實了,正是金忠的這一建議,使得原先一邊倒的局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我們實在有理由懷疑,這一切的幕後策劃者就是那位表面上看起來不問世事的姚廣孝,我們也不得不佩服這位“黑衣宰相”,他總是在關鍵時刻、關鍵問題上插入一腳。是十足的不安定因素,哪裡有他出沒,哪裡就不太平。十處敲鑼,九處有他,他活在這個時代,真可以說是生逢其時。

下面就輪到我們的解縉先生出場了,他正是被詢問的對象之一,在這次歷史上著名的談話中,他展現了自己的智慧,證明了他明代第一才子的評價並非虛妄,而事實證明,也正是他的那一番話(確切地說是三個字)奠定了大局。

雙方開門見山

朱棣問:“你認爲該立誰?”

解縉答:“世子(指朱高熾)仁厚,應該立爲太子。”

朱棣不說話了,但解縉明白,這是一種否定的表示,他並沒有慌亂,因爲他還有殺手鐗,只要把下一個理由說出來,大位非朱高熾莫屬!

解縉再拜道:“好聖孫!”

朱棣笑了,解縉也笑了,事情就此定局。

所謂好聖孫是指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後來的明宣宗),此人天生聰慧,深得朱棣喜愛,解縉抓住了最關鍵的地方,爲朱高熾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是一次載入史冊的談話,在這次談話中,解縉充分發揮了他紮實的才學和心理學知識,在這件帝國第一大事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當然這一貢獻是相對於朱高熾而言的。

朱高熾瞭解此事後十分感激解縉,他跛着腳來到解縉的住處,親自向他道謝。

朱高熾放心了,解縉也放心了,一個放心皇位在手,一個放心權位不變。

然而事實證明,他們都太樂觀了。朱高熾的事情我們後面再講,這裡先講解縉,解縉的問題在於他根本不明白,所謂的大局已定是相對而言的,只要朱棣一天不死,朱高熾就只能作他的太子,而太子不過是皇位的繼承人,並不是所有者,也無法保證解縉的地位和安全。

更爲嚴重的是,解縉擁護朱高熾的行爲已經使他成爲了朱高煦的眼中釘肉中刺。而解縉並不清楚:朱高煦就算解決不了朱高熾,解決一個小小的解縉還是綽綽有餘的。

然而解縉還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他太自大了,他似乎認爲自己搞權謀手段的能力並不亞於做學問。但他錯了,他的那兩下子在政治老手面前簡直就是小孩子把戲。一場災難即將向解縉襲來。

來得還真快

永樂二年(1404)朱棣立朱高熾爲太子後,事情並沒有像解縉所預料的那樣進行下去,他也遠遠低估了朱高煦的政治力量。事實上,隨着朱高煦政治力量的不斷髮展,他的地位和勢力甚至已經超過了太子一黨。而且他的行爲也日漸猖獗,所用的禮儀已經可以趕得上太子了。

此時,解縉做出了他人生中最爲錯誤的一個決定,他去向朱棣打了小報告,報告的內容是,應該立刻制止朱高煦的越禮行爲,否則會引起更大的爭議。

真是笑話,朱高煦用什麼禮儀自然有人管,你解縉不姓朱,也不是朱棣的什麼親戚,管得着麼?此時的解縉腦海中都是那些朱棣對他的正面評價,如我一天也離不開解縉,解縉是上天賜給我的之類肉麻的話。在他看來,朱棣是對他是言聽計從的。

然而這次朱棣只是冷冷的告訴他:知道了。

解縉太天真了,他不知道朱棣從根本上講是一個政治家,政治家說話是不能信的,你對他有用時或他有求於你時,他會對你百依百順,恨不得叫你爺爺。但事情辦完後,你就會立刻恢復孫子的身份。很明顯,解縉搞錯了輩分。

朱棣給瞭解縉幾分顏色,解縉就準備開染坊了,還忘了向朱棣要經營許可證。

這件事情發生後,解縉就在朱棣的心中被戴上了一頂帽子——干涉家庭內政。你解縉是什麼東西?第一家庭的內部事務什麼時候輪到你來管?

此後解縉的地位一落千丈,漸漸失去了朱棣的信任,加上他反對朱棣出兵討伐安南(今越南,後面我們會詳細介紹此事),使得朱棣更加討厭他。於是,這位當年的第一寵臣,永樂大典、太祖實錄的主編在朱棣的眼中變成了一個多餘的人,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得不到朱棣的讚許,取而代之的是不斷的斥責和批評。

朱棣討厭他,不希望再看到這個人,只想讓他走遠一點,越遠越好。但他並沒有急於動手,因爲他還需要解縉爲他做一件大事。

這件大事就是永樂大典的編纂工作,如果此時把解縉趕走,大典的完成必然會受到影響,想到這裡,朱棣把一口惡氣暫時壓在了肚子裡。

可嘆的是,解縉對此一無所知,他還沉浸在天子第一寵臣的美夢中,仍舊我行我素。朱棣終於無法繼續忍耐了,解縉實在過於囂張、不知進退了,於是,在永樂五年(1407)二月,忍無可忍的朱棣終於把還在編書的解縉趕出了朝廷,遠遠的打發到了廣西當參議。

這對於解縉來說是一個晴天霹靂,好端端的書不能編了,翰林學士、內閣成員也幹不成了,居然要打起揹包去落後地區搞扶貧(當時廣西比較荒涼),第一大臣的美夢只做了四年多,就要破滅了嗎?

解縉並沒有抗旨(也不敢),老老實實的去了廣西,此時的解縉心中充滿了茫然和失落,但他沒有絕望,因爲類似的情況他之前已經遇到過一次,他相信機會還會來臨的,上天是不會拋棄他的。

畢竟自己還只有三十六歲,朝廷還會起用我的。

然而他等了四年,等到的只是到化州督餉的工作,督餉就督餉吧,平平安安過日子不就得了,可解縉偏偏就要搞出點事來,這一搞就把自己給搞到牢裡去了。

事情是這樣的,永樂九年(1411),解縉獲得了一個難得的機會,進京彙報督餉情況,一個偏遠地區的官員能夠撈到這麼個進城的機會是很不容易的,按說四處逛逛、買點土特產,回去後吹吹牛也就是了,能鬧出什麼事情呢?

可是大家不要忘了,解縉同志不一樣,他是從城裡出來的,見過大場面,此刻重新見識京城的繁華,引起了他的無限遐思,就開始忘乎所以了。偏巧朱棣此刻正帶着五十萬人在蒙古出差未歸(遠征韃靼),解縉沒事幹,加上他還存有東山再起的幻想,便在沒有請示的情況下,私自去見了太子朱高熾。

真是糊塗啊,朱高熾家是什麼地方?能夠隨便去的麼?

解縉的荒唐行爲還不止於此,他私自拜見太子之後,居然不等朱棣回來,也不報告,就這麼走了!解縉真是暈了頭啊。嗯,

果然,等到朱棣回來後,朱高煦立刻向朱棣報告了此事,朱棣大爲震驚,認定解縉有結交太子,圖謀不軌的形跡,便下令逮捕解縉,就這樣,一代大才子解縉偷雞不着蝕把米,官也做不成了,變成了監獄裡的一名囚犯。

至此,解縉終於斷絕了所有希望,皇帝不信任他,太子幫不了他,這下是徹底完了。

回望自己的一生,少年得志,意氣風發,雖經歷坎坷,卻能夠轉危爲安,更上一層樓,百官推崇,萬人敬仰。那是何等的風光,何等的得意!

可是現在呢,除了整日不見光的黑牢、腳上的鐐銬和牢房裡那令人窒息的惡臭,自己已經一無所有。輸了,徹底輸了,但願賭就要服輸。

解縉想不通的是,爲什麼最終會失敗?自己並不缺乏政治鬥爭的權謀手段,卻落得這個下場,他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在解縉之前和之後,有無數與他類似的人都問過這個問題。但他們都沒有找到答案,我們也只能說,解縉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參加了一場錯誤的賭局。從才子到囚徒,怪誰呢?只能怪他自己。

明朝那些事兒2朱棣篇第九章

章節字數:3604更新時間:07-02-2216:16

終點

如果事情就這樣結束,解縉也許會作爲一個囚徒走完自己的一生,或者在某一次大赦中出獄,當一個老百姓,找一份教書先生的工作餬口,但上天註定要讓他的一生有一個悲劇的結局,以吸引後來的人們更多的目光。

永樂十三年(1415),錦衣衛紀綱向朱棣上報囚犯名單,朱棣在翻看時找到了解縉的名字,於是他說出了一句水平很高的話:“解縉還在嗎?”(縉猶在耶)

縉猶在耶?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就是問紀綱爲什麼這個人還活着,但同時這句話的另一層意思就是——他不應該還活着。

朱棣是擅長暗語的高手,在此之前的永樂七年(1409),他說過一句類似的話,而那句話的對象是平安。

事情的經過十分類似,朱棣在翻看官員名錄時看到了平安的名字,便說了一句:“平安還在嗎?”(平保兒尚在耶)

平安是一個很自覺的人,聽到朱棣的話後便自殺了。

平安是可憐的,解縉比他更可憐,因爲他連自殺的權利都沒有。

長年幹特務工作的紀綱是一個善於領會領導意圖的人,他對這種暗語是非常精通的,加上他一直以來就和解縉有矛盾,於是便有了開頭的那一幕。

解縉就在雪地裡結束了自己的一生,潔白的大雪掩蓋了解縉的屍體和他那不再潔白的心,當年那個正義直言的解縉大概也想不到自己會有這樣的結局。

無論如何,解縉的一生是有意義的,因爲不管他做了什麼事情,是錯還是對,都無法掩蓋他的功績,由他主編的永樂大典一直保留至今,爲我們留下了大量的知識財富,當我們看到那些寶貴典籍時,我們應該記得,有一個叫解縉的人曾爲此費盡心力,僅憑這一點,他就足以爲贏得我們後世之人的尊重。

遷都

朱棣所做的另一件影響深遠的事情就是遷都,而遷都這種事情無論在哪個朝代都是一件大事。朱棣的這次遷都無疑是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一次。今天的北京擁有上千萬人口,無數的高樓大廈,是我們國家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之一,而這一切的起點就源自於朱棣的一個決定。

永樂元年(1403)三月,蒙古軍隊進攻遼東,大肆搶掠了一通,當地的都指揮沈永是個無能之輩,即無法抵禦,又不及時向領導彙報,朱棣聽說此事,大爲惱火,立刻殺掉了沈永,並召集大臣,詢問北方軍事形勢惡化的原因。

朱棣質問他的大臣們,北方防禦如此之弱,蒙古軍隊竟然如入無人之境,這樣下去怎麼得了,誰該爲此負責?

然而出乎朱棣意料的是,大臣們雖然個個都不開口,卻並不膽怯,反而直愣愣的看着他。朱棣心頭一陣無名火起,正準備發作,突然心念一轉,把話又縮了回去。

爲什麼呢?

因爲他終於明白這些大臣們爲什麼一直盯着他了,該爲此事負責的人正是他自己!

在明朝的防禦體系中,負責北方防禦的主要就是燕王朱棣和寧王朱權,可是在靖難之戰中,朱權被他綁票,他也跑到了南京作了皇帝,北方邊界少了他們兩個人,基本上就屬於不設防地段了,怎麼怪得了別人呢?

南京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也很適宜建都,因爲這裡地勢險要,風水好,外加是主要糧食產地,由於當時中國的經濟中心已經南移,建都於此是很有利於維持明朝統治的。

但問題在於,明帝國的住宿地並不是獨門獨院,在帝國的北方有着幾個並不友好的鄰居,這些鄰居經常不經主人允許就擅自進屋拿走自己喜歡的東西,還從來不寫欠條。一次兩次也就罷了,長此下去怎麼得了?

出兵討伐也沒有什麼效果,因爲這些鄰居基本上都是游擊隊編制,使用的是你進我退,你退我再來的政策,他們自己屬於遊牧民族,又不種地,每天的工作也就是騎馬跑來跑去,閒着也是閒着,不搶你搶誰?

討伐不行,不管更不行,這真是個難題啊。

軍事政治形勢固然是後來遷都的主要原因,但還有一些原因也是不可忽視的,這就是朱棣本人的特點。

難道朱棣個人與遷都也有關係嗎?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還記得,我們之前曾經提過朱棣雖然是在南京出生,是南京戶口,但他21歲就去了北平,並在那裡生活了二十年,雖然並沒有轉戶口(當年進北平不難),但他的生活習慣已經完全北方化了。

據史料記載,朱棣偏好北方飲食,而且十分喜歡朝鮮泡菜,當時的朝鮮國王李芳遠曾派出朝鮮廚師(火者)侍奉朱棣,而他也欣然接受,想來喜好北方口味的朱棣對南方菜不會太感興趣。北方雖然多風沙,遠遠不如南方的秀美山水,但朱棣一直以來就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對他而言,熟悉的纔是最好的。

當然了,朱棣遷都的主要原因還是政治需要,既然下定了主意,那就遷吧。

且慢!這可不是說遷就能遷的,遷都不是搬家,絕對不是打好包袱,打個電話叫搬家公司來就行的。最大的難題在於,朱棣並不是一個人搬去北平,如果是這樣,那倒是省事了。

遷都不但要遷走朱棣,還要遷走他的大小老婆若干人,王公大臣若干人,士兵百姓若干人,這些人也要找地方住,也要修房子。北平打了很多年的仗,街道、宮殿都要重修,城市佈局也要重新安排。而且跟他去北平的都不是一般人,需要大筆的資金才能安置好這些人。其難度絕對不下於重新建都。

這些問題雖然難辦,但畢竟還是可以解決的,擺在朱棣面前的還有一個更大的難題,如果這個難題不解決,遷都就等於白遷。

我們知道,朱棣遷都的主要原因是爲控制北方邊界,保證國家安全。按說遷都就能解決這一問題,但諸位想過沒有,還有一樣東西是必須的。

那就是糧食。

北平附近不是產糧區,而遷都必然會有很多人口涌入(中國人向來有往大城市跑的習慣),這些人要消耗大量的糧食,而且要控制邊界,就必須養着大批士兵,雖然明朝實現了軍屯(軍人平時種地,戰時打仗),能夠解決部分軍隊的糧食問題,但京城的精銳部隊(如三大營)是不種地的,這麼多人吃什麼,總不能喝西北風吧。

更嚴重的問題在於,僅僅保證北平士兵百姓的糧食還不夠,因爲明朝政府將來可能會經常出去慰問一下那些不太友好的鄰居,給他們一點小小的教訓,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派十萬人去打仗,你就要準備十萬人的糧食,而北平附近的糧食產量是絕對不足以保障這些行動的。

可能有人會說,這算什麼難題,從南方產糧區運輸糧食到北方不就行了?

如果你這樣想,那就恭喜你了,你終於找到了這個問題的難點所在。

糧食問題之所以成爲遷都的最大障礙,難就難在運輸上,在那個年代,既沒有火車汽車,也沒有飛機,要運送糧食只能靠人力,今天我們搭乘現代化交通工具從南京到北京也要花費不少時間,而當年的人們走一趟要花一個多月,而且大家可不要忽略一個問題,那就是運輸糧食的人也是要吃飯的。無論他們多麼盡忠職守,你也應該有一個清醒地認識:他們在吃光自己所運的糧食之前,是絕對不會餓死的。

所以如果你找人從陸路上運輸糧食,你就必須額外準備運輸者的口糧,讓他推兩輛糧車上路,運一輛,吃一輛,等到了目的地,交出還沒有吃完的那部分,就算交差了。而你額外準備的那部分口糧可能比他運過去的糧食還要多。

如果有哪個政府願意長期用這種方式來運輸物資,那麼等待這個政府的命運只有一個——破產。

所以,明朝政府剩下的唯一選擇就是——河運(又稱漕運)。

是啊,問題似乎已經解決了,答案很簡單嘛,用船來運輸糧食不就能又快又多的完成運輸任務嗎?那你幹嘛還要兜那麼大的***呢?

我可以保證,絕對沒有戲弄大家的意思,關於這個問題,我可以用兩個字來回答:

不通

在當時,從南方主要產糧區到北方的河道是不通暢的,運河栓塞,河流改道給當時的河運帶了了極大的不便,除非明代的船隻是水陸兩用型,否則想一路順風是絕對不可能的。明太祖朱元璋就在這上面吃過大虧,想當年他老人家打仗的時候,需要從南方向遼東、北平一帶調集軍糧,但河運不通,無奈之下,只好取道海路,經渤海運輸,繞遠路不說,還因爲風浪太大,很不安全,十斤軍糧能送到一半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可是修整河道決不是一件可以隨便提出的事情,大家應該還記得,元朝滅亡的導火線就是治理河道。水利工程無論在哪個年代都絕對是國家重點投入的項目。需要大筆的金錢和衆多的勞力。而且萬一花錢太多,動搖了國家根本,問題可就嚴重了(隋煬帝的京杭大運河就是例子),所以這件事情和修書一樣,不是強國盛世你連想都不要想。

朱棣的時代就是盛世。

經過洪武年間的長期恢復,加上朱棣正確的治國方略,當時的明朝已經有了足夠的經濟實力去完成以前無法想像的事情。永樂大典也修出來了,搞點水利自然不在話下。

永樂九年(1411),朱棣命令工部尚書宋禮治理會通河,以保證河道的暢通,宋禮是一個很有能力的水利專家,他完成了任務,此後漕運總督陳瑄進一步疏通了河道,從此南北漕運暢通無阻,所謂“南極江口,北盡大通橋,運道三千餘里”,糧食問題最終得到了解決。

明朝那些事兒2朱棣篇第十章

章節字數:3543更新時間:07-02-2216:16

而遷都的其他工作也一直在緊張地進行之中,中央各部門的辦公單位早在永樂七年(1409)就已經修好,而京城的建設工作於永樂十五年開始,一直進行了三十餘年才結束。

眼見機會成熟,朱棣於永樂十九年(1421)正式下令:遷都!

原先的京師改名爲南京,北京作爲明帝國新的都城被確定下來,從此北京這個城市正式成爲了明朝首都,並一直延續了二百餘年,但它的歷史卻並未隨着明朝的滅亡而結束,相反,它一直富有生氣的存在和發展着,並最終成爲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城市之一。

當今天的我們徜徉在北京這個現代化都市,看着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繁華景象時,不應該忘記,正是五百多年前的一個叫朱棣的人奠定了這一切的基礎。

要說明的是,朱棣在建設北京時,是有着相當的現代意識的,他十分注意城市的整體規劃,分別修建了數條主線和支線,把北京市區規劃成形狀整齊的方塊,並制定了嚴厲的規定,禁止亂搭亂蓋,還鋪設了完整的下水道系統。

而現在我們看到的故宮和天壇等北京著名建築,都是朱棣時代打下的基礎(此後清朝曾經整修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故宮,它佔地十七萬平方米,徵用無數勞力,用了二十年完成,它原先只是供皇帝居住的地方,老百姓絕對與之無緣,也沒有買票參觀這一說,但這並不能影響它在歷史上的地位。現在故宮已作爲中華民族的歷史瑰寶成爲我們每個中國人的驕傲。

無可否認,這正是朱棣的功績,不能也無法抹煞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的遷都決不是一帆風順,衆人響應的,實際上,根本沒有幾個人贊成朱棣的這一決策。

原因很簡單,除了朱棣靖難帶過來的那些人之外,朝廷大部分大臣都是長期在南方生活的,老婆孩子都在南京,狐朋狗友、社會關係也都在這裡,誰願意跟着朱棣去北方吹風?

恰好在遷都後不久,皇宮發生火災,而且全國很多地方都出現自然災害,當時人們稱爲“天災”,大臣們自然而然的就把這些事情歸結爲——都是遷都惹的禍。

朱棣爲人雖然夠狠夠絕,但畢竟自然科學理論知識修養不足,他也有點慌亂,便向羣臣徵求意見,以便彌補過失。

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大臣們卻藉此機會對他發起了猛烈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