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擊賊

王守仁的眼睛,迫視着所有人。

他給他們一個機會。

既是爲了證明他們的勇氣,也是爲了證明王守仁的機會。

在此傳授學問已有半年。

王守仁相信自己的軍事眼光。

所謂的數萬賊軍,號稱十萬,不過爾爾。

對於王守仁而言,這不過是土雞瓦狗,不值一提。

很多時候,人們在遭遇問題時,首先想到的是恐懼,人所遭遇的許多問題,是來源於自身。

因而,王守仁的心性之學,本質上,堅守自己的良心,因爲良心,能戰勝恐懼,當人們聽到了十萬之衆時,俱都會表現出駭然之色。

而戰勝了自身恐懼,能夠心平氣和去分析敵人弱點的王守仁,則是不可戰勝的。

可他現在所考驗的,還是自己。

這半年來的言傳身教,有意義嗎?

他們願意相信自己嗎?

交趾人和漢人,彼此之間,雖淵源相同,卻習俗迥異,他們……願意追隨自己去平叛嗎?

王守仁在等一個答案。

“你們會騎馬嗎?”

衆人紛紛回答:“會!”

一下子,方纔沉默的人,突然有了一些‘生’氣,他們昂首。

他們學過騎馬,有人在騎馬時,還吃過不少苦頭,漸漸的,他們掌握了駕馭馬匹的方法。

王守仁面帶微笑:“你們會彎弓嗎?”

“蒙恩師不棄,開得了弓!”他們紛紛迴應。

用的是各種口音的漢話。

王守仁道:“你們能擊劍,懂行伍嗎?”

衆人七嘴八舌,開始越來越有底氣,有人道:“會!”

也有人道:“懂!”

王守仁道:“你們學過聖人之道嗎?”

“學習過!”衆人的聲音,越來越高昂。

他們開始意識到,他們的人生已經不同了。

他們學習了這麼多本領,已經無法回頭了。

一個曾經的農夫,在能識文斷字,在學習了弓馬,學習了真理之後,還願意回過頭,默默無聞的去做一輩子農夫嗎?

一個匠人,他學習了這些,還甘心於成爲一個匠人嗎?

一個尋常的士人,他們自認自己學習到了一種新的學問,他們辛苦的練習弓馬、擊劍之後,還願意抱着書本,回到自己的書齋,用心的苦讀嗎?

他們回頭時,卻發現,身後已沒有了路。

眼前,只有恩師。

恩師笑吟吟的道:“大丈夫在世,當提三尺劍,上則報效君恩,下衛生民,若能有利國家,匡扶天下,則百死亦無憾!”

“無憾也!”衆人紛紛迴應。

王守仁微笑,他眼睛亮了。

半年的辛苦,沒有白費。

他沉默了。

因爲他沉默,所以所有人都沉默。

王守仁駐足,眺望着北方。

北方有賊。

也有京師,有紫禁城,有天子,更有西山,是恩師。

他斬釘截鐵:道:“那麼,擊賊!”

衆人眼睛清亮,無畏起來。

“擊賊!”

“上馬!”

“謹遵師命!”

每一個人,都熱切起來。

一旦做了決定,便再無畏懼了,人們含笑,恩師教授他們的,不只是學問,也不只是擊劍和弓馬,教授他們的,其實還有一樣在他們體內躍躍欲試的東西——志氣!

人們蜂擁着,去預備乾糧,去取各自的武器。

那陳賢在人羣之中,甚是尷尬。

他看到身邊,那些高矮肥瘦之人,一個個精神抖擻,在他身邊擦肩而過。

陳賢沉默了。

他是一個大儒,安南國在時,他不願奉安南之王命,隱居於占城。而今,明軍來了,廢安南國置交趾布政使司,而他……依舊不是一個合作者,他沒有接受平西候府的徵辟。

現在,他置身在洪流之中,心裡突然生出一個奇怪的感覺。

齊家治國平天下,許就是如此了。

若是老夫年輕三十歲,或許……這一刻,也曾想過要嘗試吧。

一匹匹的快馬,至馬圈中飛馳出來。

揹着乾糧全全副武裝的新學門人,一個個跨馬而出,坐在了馬上,他們的心情,更加的平靜。

因爲……他們開始……有了思想。

王守仁已飛上馬,眺望着北方,踏馬而行。

而後,他下達了一個苛刻到了令人髮指的命令。

三日之內,至清化,一路向北,不得遲疑,清化之賊,若聞我等不過千餘,勢必出戰,屆時,一戰而定!

這就是他的作戰計劃,簡單,而高效。

要的,就是用自己這塊石頭,去碰那一筐的雞蛋。

對付這些剛剛起事的叛軍,他們的組織還未真正架構起來,絕大多數人,還沒有見識過戰場的殘酷。

王守仁……要求這些一路北上,身心疲憊的學生,立即投入戰鬥。

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碾成粉末。

轟隆隆……轟隆隆……

馬隊迅速出發,揚起了漫天的灰塵。

留下的,是那大儒陳賢。

陳賢遙看着北方,一聲嘆息,苦笑着,坐上了自己的驢車:“這樣的讀書,真是令人大開眼界啊。”

………………

三日之後。

清化。

連綿的大營,毫無章法,數之不盡的叛軍,盤踞於此,他們殺入了清化城,殺死了城中的守將,將一個個士兵的頭顱砍下來,這還淌着血的頭顱,高高的懸於城樓。

他們所針對的,並不只是明軍,事實上,叛軍一旦起事,尤其此等倉促而起,是完全沒有任何約束力的。

他們之中,有舊安南時的官軍,有乞丐,有流民,有自詡爲安南志士的人,甚至還有土匪。

殺入城中,劫掠三日,猶如一場狂歡,無論是漢人,又或者是城中的商賈、尋常的交趾百姓,在劫掠之後,清化城徹底的淪爲了人間地獄。

而後,一場漫天大火,足足燒了兩天,若非是交趾特有的雨季來臨,只怕這清化,徹底的化爲烏有。

城中,發出來的是陣陣惡臭。

正因如此,叛軍們俱都紮營於城外。

當有人察覺到南方出現了異象時,叛軍的頭目們,頓時沸騰了。

這些頭目,有士人,有僧侶,有匪首,也有一個號稱阮曄的人,他自稱自己爲皇帝,當然,或許是衆頭目們,爲了樹立旗號,顯示自己正統的需要,暫時,所有人都尊奉其爲安南皇帝。

安南皇帝自是沒有黃袍,身上只一塊黃布,這些日子,衆首領已經吵鬧的不可開交。

有人不贊同縱兵劫掠,認爲自己當是仁義之師,替天行道。

有人則是一口黃牙,吐出了濃痰,對這些士人和士紳們陰森森的笑。

有人要求立即殺去升龍。

也有人認爲應當留在清化,等明軍抵達,與之決戰。

甚至……還有人認爲,現在應該上山……打老虎,額,不,是上山落草!

阮曄無法約束這些生面孔,事實上,天知道哪裡來的這麼多‘義士’來指手畫腳,他拼命壓抑着怒氣。

可只有到了現在,他們才一起達成了一個共識。

有一支奇怪的軍馬殺來了。

他們有許多的馬。

而叛軍缺馬,他們只有一千多人,絕不會超過兩千,這是大好的時機。

最終,阮曄做出了皇帝該有的姿態,狠狠一拳砸在了榆木桌上:“迎擊!”

無數的叛軍,自四面八方涌出來,他們提着各種古怪的武器,浩浩蕩蕩,遮天蔽日。

事實上,他們的人數,又有了增長,從殺入清化的四萬人,劇增至七萬。

這是極可怕的數字,宛如舊安南國的輓歌,在此時,吟唱和迸發出來,這無數的怨氣……沖天!

第二百五十五章:殿下才高八斗第七百一十四章:重重有賞第一百三十九章:貴客上門第四百八十九章:不堪一擊第六十二章:大功告成第六十五章:大開眼界第七百二十一章:御駕親征第二百九十六章:龍顏大悅第一百九十六章:就是這麼猖狂第七百六十四章:學海無涯第七百八十八章:兄弟相見第六百八十三章:聖賢第三百七十九章:英烈第六百一十一章:天作之合第三百六十八章:有滋有味第五百七十九章:天縱奇才第四百九十三章:大功於朝第六十四章:萬貫家財第八百四十四章:凌羅者與養蠶人第二百七十七章:可造之材第三百四十六章:人頭作保第三百四十五章:不幸又言中了第八百七十八章:治理有方第八百六十七章:天下譁然第八百七十九章:橫空出世第三百八十六章:竟真是捷報第四百一十二章:英武的太子殿下第四十七章:聚寶盆第八百零三章:不幸言中第六十章:殿前奏對第四百三十三章:大道至簡第四百六十二章:壯士十年歸第二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四百二十六章:師祖第四百四十六章:封賞第六百零九章:報喜第二百九十四章:真神器也第一百一十二章:恩旨第二百六十六章:土豆熟了第六百一十五章: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五百四十九章:吾皇聖德第三百五十七章:不見棺材不掉淚第二百七十八章:重賞第一百六十八章:師生情深第七百二十一章:御駕親征第五百九十四章:殿下待百姓如赤子第三百五十三章:冊封第三百三十四章:君憂臣辱,民困仕辱第三百五十七章:不見棺材不掉淚第五百四十一章: 奇襲第四百二十三章:但願海波平第六百九十七章:不堪一擊第八百四十章:漲價了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位極人臣第七百一十五章:擒賊先擒王第兩百零一章:赤膽忠心第三百七十二章:雖千萬人,吾往矣第六百九十五章:至寶第三百章:揚眉吐氣第四百四十八章:隆恩第四百二十四章:三觀奇正第一百五十五章:既爲自己,也爲蒼生第五百八十九章:請認準西山書院第六百七十七章:心有凌雲志第三十五章:真知灼見第八百一十四章:帝心第六百五十九章:鵬程萬里第六百七十一章:家國天下第五百一十七章:不破樓蘭終不歸第一百六十八章:師生情深第六百六十八章:發大財了第六百一十三章:馬到成功第七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七百五十四章:母子平安第三百四十一章:壯志凌雲第三百零四章:幹得漂亮第三百五十二章:自作聰明第八百七十六章:人狠話不多第二百三十九章:太子殿下的秘密第八百四十二章:誠實可靠小郎君第五百一十章:帝心第六百二十六章:光宗耀祖第三百五十章:我本將心向明月第八百一十四章:帝心第五百一十一章:耀武揚威第七百八十四章:凱旋迴朝第八百零六章:進壽禮第四十二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四十五章:一鳴驚人第八百二十一章:利國利民(三更求月票)第六百一十七章:神器現世第六百八十二章:神箭手第七百九十三章:大快人心第五百四十章:出擊吧!飛球第四百三十二章:方氏物理辯論法第一百六十三章:重賞第五百五十五章:敢作敢當方繼藩第六百六十三章:神器再出世第一百二十六章:神器第四百六十一章:厲害了 威風凜凜鎮國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