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神器何其重也

弘治皇帝一臉平靜的坐在御案之後,看着興沖沖的朱厚照。

哼……

還是……這般的沒有規矩啊。

一點都沉不住氣。

像個孩子一般。

別人家的孩子可以胡鬧,可是你可以嗎?

弘治皇帝眉角輕輕一挑,伸伸手,指了指朱厚照。

“啥?”朱厚照喜滋滋的看着父皇,面容裡滿是笑意。

父皇身體雖是疲憊虛弱,不過坐在御案之後,精神卻顯得不錯,見父皇指了指自己,朱厚照有些迷糊,父皇這是怎麼了?

弘治皇帝見朱厚照一臉不解的表情,隨即又伸手一指,方向卻是暖閣中的角落。

朱厚照的笑臉凝固了,又是那一處角落。

他心裡鬱悶,忍不住問道:“爲什麼啊……”

弘治皇帝低頭,讀書信了,完全不搭理他了。

“……”

朱厚照朝方繼藩一頭霧水的用眼神詢問。

幫不了你了。

方繼藩痛心疾首的想,至今還記得上一次陪着朱厚照作死的經歷,太子殿下跪着,總比兩個人一起跪要好。

朱厚照聳拉着腦袋,乖乖到了牆角,跪下。

張皇后和朱秀榮來了。

先看看還算精神的弘治皇帝,再看看角落裡跪着的朱厚照。

朱秀榮第一個反應,便是吃了定心丸。

父皇……果然好了。

平日父皇正常的時候,不都如此的嗎?

再看方繼藩,卻是一臉噤若寒蟬的樣子,似乎因爲有了前車之鑑,突然老實了,這時,他似乎又意識到了伴君如伴虎,於是忙將眼睛看向虛無之處,彷彿好像方纔發生的事,什麼都沒有發生。

朱秀榮朝方繼藩恬然一笑,她這麼一笑,嘴角輕輕上揚着,一雙水靈靈的眼眸裡溢滿了光彩。

方繼藩用眼角的餘光捕捉了這一絲笑容,便也咧嘴,樂了。

張皇后喜極而泣,走到了案牘前。

弘治皇帝便帶微笑,卻是將書信放下,手不經意的一折,這信的內容便被掩住,弘治皇帝朝張皇后微微一笑:“朕聖躬微恙,倒是讓人擔心了。”

張皇后自是想一訴衷情,只是當着方繼藩的面,卻也不好說什麼,卻是看了朱厚照一眼,見他又跪着,她不禁凝眉問道:“陛下……太子,又怎麼了。”

一說到朱厚照,弘治皇帝便板起臉來,很是嚴肅的說道。

“神器何其重也,朕手持着尚是夙夜難眠,日夜操勞之下,亦是不知何時有失。這社稷,關乎的,乃是萬千人的福祉,朕受之天命,一日不敢懈怠,只恐稍有疏失,而使百姓顛沛流離。你看看他的樣子,坐沒有坐像,站沒有站像,朕若是現在不管教,將日他若是把持神器,不知多少人要遭殃,讓他跪着吧,他這猴精似得性子,多跪跪纔好,朕若不是身體不好,非要將他吊起來不可。”

角落裡的朱厚照打了個寒顫,本想唧唧哼哼幾句裝可憐,卻一下子打消了這念頭,此時他唯一想着的便是,最好自己是隱形透明的,別讓父皇發現自己纔好,唧唧哼哼,引人注意,這是找死。

賣慘這一遭,顯然已無用了,他已經用過很多次了,父皇都麻木了,根本不會在心疼自己了,他還是好好的跪着吧。

“陛下……”方繼藩頭皮發麻,心裡也有些惶恐,不敢去和朱秀榮眉來眼去,卻見朱秀榮吃吃的朝自己笑,他卻不敢在笑了,這是他委實有些嚇着了。

怎麼看着,像是在殺雞嚇猴。

他忙是眼觀鼻、鼻觀心,一副四大皆空狀,道。

“陛下,臣突然想到,臣的職事乃是屯田,這屯田,事關陛下的農墾大政,一想到這麼多百姓,都需食物果腹,臣就心憂如焚,臣覺得臣該告退,去西山好生督促一下百戶所屯田之事了。畢竟,民以食爲天,唯恐自己沒有三頭六臂,不能將暖棚趕在冬日來臨之前,悉數搭建好。”

說着,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

弘治皇帝的臉色頓時緩和了許多,讚許的看了方繼藩一眼,很是滿意的點點頭。

“嗯,你且去吧,這一次,有勞了你,卿家有功於朝,還能心繫百姓,朕甚爲寬慰,你先忙你的事,朕他日,自有恩賞,還有……好好照顧小王三。”

方繼藩‘動情’的道:“多謝陛下,陛下謬讚了,將心比心,臣雖沒有餓過肚子,卻也知道,餓肚子的感受,臣一想到,這世上還有許多人餓肚子,便心裡慚愧,只恨自己不能多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上爲陛下分憂,下爲百姓謀福祉,此……臣畢生之所願也。請陛下放心,臣一定盡忠職守,臣……告退。”

溜了。

惹不起,惹不起。

身後,傳來了一聲咆哮:“看看方繼藩,再看看你,小畜生,你還笑,虧得你笑得出!”

朱厚照的聲音在哀嚎:“兒臣只是覺得方繼藩演的真……兒臣萬死!”

…………

內閣。

兵部職方司郎中劉大夏到了內閣。

三位內閣大學士依舊還是憂心忡忡,也不知暖閣那兒怎麼樣了。

不過,越是陛下龍體不可測,他們就越要在此鎮守,要安住人心,更要安住軍心。

劉大夏素知馬政,兵部尚書馬文升屢屢推薦過他,他上的幾道奏疏,也可見其功底。

而劉大夏最出名的,則是因爲一場巨大的爭議。

前幾年,兵部尚書還是項忠的時候,當時朝中引發了一場下西洋的爭議。

以項忠爲首的大臣以爲,眼下海寇橫行,朝廷應該延續文皇帝的策略,建立艦隊,重新開海,並且下西洋,如此,既可掃清海賊,同時也可增加與各國的往來,互通有無。

而劉大夏爲首的一批官員,卻極力反對,他們認爲下西洋系一大弊政,有害無益,結果要求下西洋的官員得到了弘治皇帝的支持,事情已經有了眉目,可就在此時,劉大夏卻是膽大包天,將當年鄭和出海地圖等資料收埋銷燬,兵部尚書項忠命吏入庫搜索卻沒有結果,於是再下西洋一事就此作罷。

此事之後,劉大夏聲名鵲起,許多清流認爲,劉大夏敢於直言,不畏兵部尚書項忠的打壓。

而項忠卻是大怒,向宮中上書,要求將劉大夏鎖拿治罪,可最終,在無數清流的呼聲之下,弘治皇帝選擇了沉默。

此後,兵部下西洋的爭議,以堂堂兵部尚書項忠致仕而拉下了帷幕。

劉大夏名動天下,被此時的人們稱之爲君子,認爲他敢於直言。

以至於連內閣三位學士,對這位劉郎中,也是刮目相看。

劉大夏見過了三位三學士之後,行了禮。

劉健則端着茶盞,看了他一眼,淡淡開口說道。

“不是命你先預備好章程,再來內閣嗎?”

“章程早就預備好了。”劉大夏正色回答道:“臣這些年,凡有閒暇,就制定九邊馬政的章程,此時胸有成竹,不必臨時抱佛腳。”

劉健與李東陽三人各自對了眼神。

不得不說,劉大夏這個人,很對此時弘治朝宰輔們的胃口。

劉健將茶盞放到一旁的案几上,不禁深深感嘆起來:“不錯,大臣該如此,來,取章程來給老夫看看。”

劉大夏便躬身,取出早已預備好的章程,他突然道:“劉公,下官有一個疑問,不知該問不該問。”

劉健皺眉,看着劉大夏:“你且說無礙。”

劉大夏正色道:“宮外有諸多流言蜚語,許多人說,陛下聖躬不安,下官對此,本也沒有太多疑慮,只以爲這是小人逞口舌之快罷了。可今日,劉公突然問起九邊之事,這倒是令下官憂懼起來,莫非……大內當真不寧嗎?”

劉健的臉,頓時陰沉了下來。

能入朝爲官的人,哪一個是傻子呢,雖然是盡力捂住了消息,可小道消息卻早已流傳開了。

本來只要宮中和內閣不承認,這事也無妨礙,因爲流言蜚語,本就是常態,這宮外頭,哪天沒有流言。

而劉大夏,卻是根據內閣突然關注九邊,而猜測到了大內果然不安的確實可能,看來……這消息,要捂不住了。

“唔……”劉健不置可否:“這些事,不是你可以問的。”

“是。”劉大夏點點頭,便將章程送上,卻還是忍不住道:“下官孟浪了,只是,若是大內生變,也要請劉公早做籌謀爲好。”

劉健皺眉,露出不悅之色。

未雨綢繆,這個道理,他會不懂?

任何時候,一旦皇帝出現問題,作爲大臣,尤其是宰輔,都要及早做好準備,這確實是臣子的本份。

可問題就在於,劉健等人,與當今皇上的感情不同,這已不只是君臣之義的問題了,劉健實在不忍,這個時候暗中去安排皇帝大行的事,他繃着臉,眼睛有些發紅:“老夫知道了!”

聲音略顯嚴厲。

劉大夏本以爲自己這一番話,會惹來劉公的贊同,甚至劉公還會認爲自己深謀遠慮,顯得穩重,此時聽劉公語氣很重,臉微微一紅,便道:“下官萬死。”

卻在此時,外頭有人道:“劉公……劉公……陛下召問,請幾位閣老速速入宮,陛下有事相詢。”

第一百三十五章:一根筋的聖人第三百零八章:天下之福第六十三章:你好呀 方賢侄第九十五章:文化人的事第四十三章:此朕麒麟兒第二百八十三章:斬草除根第八百零四章:壽禮第三十二章:光宗耀祖第四百四十三章:大喜第八百五十六章:逆天的才能第八百六十三章:創造奇蹟第二百四十八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一百九十八章:開講第五百九十七章:大恩公第七十章:聖君第十五章:龍種第二百五十四章: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一百四十九章: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第七百七十六章:兵敗如山倒第六百零八章:江山萬年第二百七十四章:大智大勇第七百一十三章:龍顏大悅第二百九十七章:恩賞第二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七百八十章:好女婿啊第五百零三章:天恩第四百二十二章:百無一用是書生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化敵爲友第九十九章:才高八斗第七百六十三章:儒道至理第七百四十四章:一本萬利第八百三十一章:天子腳下 朗朗乾坤第五百四十六章:我們贏了第三百六十一章:立功了第一百九十四章:君憂臣辱第一百二十六章:神器第五百一十一章:耀武揚威第一百七十一章:一較高下第四百零六章:一人有慶,兆民賴之第六百零一章:大三元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天下將大興第三百九十九章:欽命第四百六十九章:陛下哭了第七百六十六章:太子殿下美夢成真第一百二十八章:曠世奇才第八百章:天欲滅我我滅天第三百一十三章:堯舜禹湯第一百六十章: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六百六十九章:陛下真大方啊第一百一十一章:下詔罪己第五百五十五章:敢作敢當方繼藩第四百三十九章:我的恩師方繼藩第七百七十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五百八十五章:神藥第三百八十三章:恩同再造第三百六十章:急報第四百六十四章:徐經回來了第八百零一章:又多了一樁功德第八百六十五章:上陣父子兵第七百四十三章:建功封土第三百二十章:喜報入宮第六百九十章:九連射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千秋一人第四百三十一章:這就是聖人之道第四百四十二章:陛下 百姓們吃魚度日第四百八十六章:寧波兒女皆抗倭第八百八十章:鯉魚躍龍門第八百七十三章:恩蔭妻子第七百四十二章:跑馬圈地第四百七十七章:英雄惜英雄第九十四章:開考第八百三十章:人中龍鳳第四百五十三章:我們回來了第七百七十三章:虎伯無犬侄第二百八十一章:胸懷天下第五百七十三章:急救第四百零五章:龍顏大悅第三百五十二章:自作聰明第四百零二章:本宮來教你們救災第四百六十章:龐然巨物第五百三十二章:太子殿下真是大賢啊第六百六十二章:太子很棒棒第四百零七章:入朝第八百零三章:不幸言中第一百五十五章:既爲自己,也爲蒼生第三百四十七章:一份令人心驚的奏疏第三百六十五章:一舉三得第四百一十八章:有心人第五百七十四章:非常成功第八百二十六章:王霸之氣第三百九十八章:天下歸心第六百六十章:不堪一擊第三百二十二章:門生故吏遍天下第五百三十七章:恩師仁義啊第六十九章:何不食肉糜第八百二十章:以和爲貴第二百三十四章:虎子無犬父第二百二十九章:牆倒衆人推第七百四十二章:跑馬圈地第二百五十九章:同理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