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頭等大事

宦官們將卷子分發好後,貢生們便入座。

歐陽志坐下,低頭看了卷子,只見這留白的捲上寫着三個字——平米魯。

米魯之亂,但凡是看新近邸報的貢生,都知道米魯叛亂是怎麼回事。

這場叛亂,已經持續了近一年之久了。

上一次,朝廷折了一箇中官,一個巡撫,還有一個總兵。此後,朝廷派出了南京兵部侍郎王軾,可即便如此,進兵也是受挫。

在此等情況之下,陛下將此作爲考題,某種意義而言,也證明了現下,這一場叛亂,乃是頭等大事。

其實起初的時候,許多人猜測這一場策論題最大的可能是眼下京師附近的大旱,這一場大旱,已經歷經了近兩個月,至今無雨,對於關心農事的陛下而言,治旱,或許是此次策論的焦點。

而誰也沒有想到,陛下沒有按常理出牌。

歐陽志想了想,立即便聯想到了自己的恩師曾對這件事的議論。

恩師認爲,要平定米魯,要主動出擊,挑選熟悉山地作戰的人,編爲一營,四處尋覓戰機,如此一來,既可減輕大量兵馬出動的沉重負擔,也可靈活機動的與賊周旋。

這些土司,畢竟實力比之朝廷要小得多,只要朝廷堅持不懈的不斷派出山地營進行打擊,叛軍損失一分,力量便減輕了一分,而朝廷即便是山地營有所折損,也可立即進行補充和操練……

呼……

恩師的話,歐陽志是銘記於心的。

想了想……

歐陽志沒有猶豫,立即磨墨,心裡一邊打着腹稿,隨後提筆。

江臣、劉文善二人,亦是在看到這題後,心裡也已有了計較。

而唐寅?

他和歐陽志三人一樣,對於武備的事,其實也不甚懂,倒也記得這事兒,恩師有說過的,那自然是按着恩師的教誨來了,而現在的重點就在於,如何作出一篇錦繡文章了,因而,在這點上,他又和老實的歐陽志三人不同,他的心思更多的放在了遣詞造句上。

唯有徐經,眼神裡忽明忽暗,似乎猶豫了。

在另一邊,王守仁看到了此題,心裡就已經定了。

關於馬政的事,他再熟悉不過,畢竟學了這麼多的兵法,還曾專門去邊鎮遊歷,拜訪許多父親的至交好友,如李東陽,他也曾聽李公議論過此事,如何治兵,如何剿賊,心裡總還是有些數的。

於是他微微沉吟,便開始提筆,他是心懷天下的人,米魯之亂,早已令他憂心,偶爾,父親也會和自己說一些時局,正因如此,這種擔心纔在他的心底無限的放大。

一直到了正午,王守仁一篇洋洋灑灑的文章纔算是寫完,他活絡着痠痛的手腕,細細地讀了一遍自己的文章,頓時連自己都看得心曠神怡。

於是偷偷地擡起眸子,看了高高在上正襟危坐的皇帝一眼,心裡暗暗點頭。

成化年的時候,先皇帝據說一直處在深宮,便連廷議都不願參加,即便是三年一次的殿試,也只是委個宦官來放題。

其實坐鎮在保和殿,是一個艱難的事,一方面,皇帝在殿試這種場合裡,一坐就是一整天,還需擺出皇帝的威嚴,這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這也是先皇帝偷懶的原因。

而當今萬歲,雖並不精力充沛,卻一直高坐在此,既沒有缺席,也沒有中途離場,方纔也不過是簡單的用了一些糕點,單憑這個,也足見陛下勤政,並非是空穴來風。

一直到了暮時,外頭敲了暮鍾,這鐘聲連響三聲,餘音悠長!

王鰲這才咳嗽一聲,道:“封卷。”

“封卷……”

“封卷……”

一個個宦官唱喏着,此起彼伏的聲音,在這空曠的保和殿裡迴盪。

殿外,一個個宦官魚貫而入,穿梭在各處案牘,按着考號,開始一個個的收卷,他們將考卷放置在一個個托盤裡,也不需進行糊名,而是收卷之後立即離去。

緊接着,這些卷子將會在梳理之後,放置在皇帝的案頭上。

三百多份試卷,是一個大工程,一般情況而言,是皇帝和內閣大臣一起閱卷,此後,再擇吉日,頒發榜單。

衆生收卷之後,列隊,行禮,隨後由宦官引導出宮。

弘治皇帝顯得極疲憊,他身體本就不好,又枯坐了一日,乃至於連出恭,都憋着。

倒不是說不能出恭,只是對他而言,此等掄才大典,還是莊重一些爲好,在殿試的過程中,他曾專門的觀察了方繼藩的幾個門生,還有王守仁。

觀察王守仁,是因爲王守仁乃王華之子,他也有一些耳聞,是自李東陽那兒聽到的,李東陽平時寡言少語,可是對這個年輕人,卻極看好,認爲此次殿試,他極有機會脫穎而出,力壓羣雄。

此子,看起來不急不迫,倒也有幾分大臣之風。

歐陽志諸人,也顯得沉穩,可堪大用。

歐陽志三人是老實人,弘治皇帝也是老實人,他講究的是有板有眼,雖然生了個不太靠譜的太子,可他對人的標準,卻是如此。

那個唐寅,就在靠左邊案牘的那個吧,此人有些隨意,只一個多時辰便將題做完了,竟是開始四處打量,可見這傳聞中的才子,性子需磨一磨纔好。

那個徐經……

弘治皇帝微微皺眉。

他對徐經,是多少有一些歉意的。

皇帝本不該對人有所歉意,冤枉了你就冤枉了你,你待如何?君要臣死,臣就得死,歷來的天子,在衆星捧月,和這等的思想之下,大多抱有如此的想法。

而弘治皇帝,則歷來寬厚,過於看重人情。

所以用帶着某種虧欠的目光去看此人,倒是覺得此人給自己的印象還不錯。

“陛下,時候不早了。”一個老宦官到了弘治皇帝跟前,低聲提醒。

弘治皇帝頷首,伸出手:“來,攙一攙朕,哎,真是許久不曾如此久坐了,老嘍。”

這老宦官名爲蕭敬,此人乃宮中的秉筆太監,主掌司禮監,一直伺候着弘治皇帝,乃弘治在宮中最倚賴的心腹。

他拖着肥胖的身子,連忙將弘治皇帝扶起,一面笑吟吟道:“陛下龍體正盛,不老呢,這人哪,久坐了,也難免會有些痠麻。”

弘治皇帝不置可否,只是那眼眸的深處,卻帶着幾分焦慮。

“太子近來在做什麼?”

“在養傷。”

蕭敬除了司禮監秉筆太監,卻也兼着東廠,雖然到了弘治皇帝這個時候,東廠幾乎形同虛設,被弘治皇帝死死的遏制着,可憑着這東廠,蕭敬依舊耳目靈通。

某種程度而言,蕭敬就是弘治皇帝的眼睛,是耳朵。

弘治皇帝冷着臉:“這傷還沒養好。”

蕭敬只帶着笑,卻沒有做聲。

弘治皇帝一面顫顫的由他攙扶走了幾步,一面道:“你有話就說,別藏着掖着。”

蕭敬纔開口道:“陛下對殿下苛責過重了,太子殿下,終究是陛下的獨子啊,若是稍有什麼閃失,這……”

“你不懂!”弘治皇帝搖搖頭:“正因爲是獨子,纔不得不苛責,你見到那歐陽志了嗎?”

蕭敬一愣。

弘治皇帝道:“如何?”

蕭敬想了想:“奴婢總覺得,他怪怪的,眼裡無神。”

弘治皇帝搖頭:“這才叫穩重,你看朕和他說話,他奏對時,不疾不徐,每次回話,都是慢慢吞吞,這是什麼,這叫做說話過了腦袋,再看看太子,這什麼東西啊,這有半分像朕嗎?你沒瞧見他尾巴翹到天上的樣子。方繼藩……雖偶爾也愛胡鬧,可說起育人,卻還是有一套的。”

蕭敬不敢再爭論了,忙點頭:“陛下所言甚是。”

弘治皇帝隨即道:“派個人去詹事府,告訴太子,朕知道他傷早好了,少在那裝死,明日讓他乖乖去明倫堂裡讀書,他若是不去,朕就真讓他下不了地。”

丟下了這句話:“還有,傳朕口諭,內閣大學士劉健、李東陽、謝遷,明日卯時入宮,陪朕閱卷。”

……

此時,朱厚照正唧唧哼哼的躺在榻上吃雞腿,雙手早就油膩膩的了,劉瑾幾個圍着他,笑嘻嘻的。

“來,拿水來喝,方繼藩不是東西啊,本宮受了重傷,也不見他來探望,他忘了他是伴讀了嗎?近來他都在做什麼?”

朱厚照雖說是傷了,可面色卻很紅潤,雞腿吃的很香,很快便啃成了骨架子,接過了水,喝了一口,很沒形象的吸允了手指:“什麼狗屁御醫,讓他來治傷,他叫本宮喝粥,說是大傷未愈,需徐徐進補……”

劉瑾忙是遞了帕子給朱厚照:“殿下,這不是您自己說大傷未愈嗎?那御醫見殿下……還未好,以爲是內傷呢,所以……更周到一些。至於方百戶,今日他的門生們要殿試,所以……”

“噢。”朱厚照躺下,突的叫起來:“哎喲喲,頭又疼了,趕緊去太醫院報個訊,快去尋御醫,說本宮頭又疼了,父皇打的太狠,這一下,真的是重傷不治了,去啊。”

“噢,噢。”其實劉瑾很擔心自己會不會因爲跟着太子殿下欺君罔上,被抓去砍了腦袋的,所以他顯得很是遲疑,不由的提醒道:“殿下,您這嘴巴,得擦拭乾淨一些,還有油呢,待會兒御醫來……”

“滾!”……

…………

謝謝大家的祝福,也願大家都平安快樂!

第四百零五章:龍顏大悅第八十二章:天才第八百四十一章: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七百九十一章:赤膽忠心第四百二十七章:王霸之道第八百一十二章:大明宮第二百一十一章:扶朕起來第二百四十二章:大捷第六百二十六章:光宗耀祖第三百一十九章:榜首第一名第二百九十二章:萬人空巷第五百二十八章:一炮而紅第八百一十章:公道自在人心第八百七十三章:恩蔭妻子第六十九章:何不食肉糜第三百六十九章:確實很香第二百一十九章:喜從天降第六百二十二章:神藥除災第六百六十二章:太子很棒棒第六百四十三章:都尉好本事第一百八十章:封爵第六百零三章:營變第六百六十六章:發現金脈第五百三十一章:龍顏震怒第二百九十九章:報功第六百八十一章:吾皇萬歲第五百七十六章:陛下醒了第六百三十四章:純潔的太子第七百四十五章:我們不一樣第四百七十五章:萬國來朝第三百九十八章:天下歸心第五百一十九章:水中的主宰第五百四十三章:大獲全勝第六百二十六章:光宗耀祖第三百九十三章:救人即爲道第六百二十四章:天幸也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敢笑黃巢不丈夫第六百九十章:九連射第四百五十八章:恭喜第六百二十八章:中了 中了第四百一十二章:英武的太子殿下第一百三十二章:漂亮的公主殿下第六十五章:大開眼界第一百九十一章:大局已定第四十三章:此朕麒麟兒第五百九十章:殿試第四百九十九章:送你上天第五百二十三章:發財了第三百七十三章:日進斗金第八百一十九章:摧枯拉朽(第一更求月票!)第八百一十章:公道自在人心第五百六十八章:顯赫功績第二百一十章:殺手鐗出世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最後一戰第二百一十章:殺手鐗出世第六百三十章:出擊第九十章:天上掉個餡餅吧第三百二十章:喜報入宮第八百章:天欲滅我我滅天第八百三十一章:天子腳下 朗朗乾坤第一百九十一章:大局已定第四百八十章:龍顏大悅第六百二十二章:神藥除災第三百一十一章:簡在帝心第六百八十六章:師父好棒棒第七十五章:陪讀第五百五十七章:成功了第八百六十二章:絕頂聰明朱厚照第五百一十四章:軍功來了第四百五十九章:至死無憾第一百九十章:太子賢明第二百五十五章:殿下才高八斗第五百五十六章:深明大義第三百五十五章:舐犢之情第五百四十七章:真是大捷啊第六百七十一章:家國天下第七百八十二章:太子破賊酋第四十一章:臭味相投第七百一十八章:寧王授首第一百八十八章:及時雨第八百五十二章:如斯恐怖第二百七十三章:大將之風第三百九十二章:使命第七百二十一章:御駕親征第二百九十三章:神物現世第一百章:名師高徒第八章:哥要一飛沖天第七百三十五章:神器第六百五十章:破肚第七百八十九章:太子彰國威第四百二十一章:實踐出真知第四百六十七章:老虎發威第六百七十一章:家國天下第四百六十三章:鎮海平波第六百三十五章:天朝上國第七百零七章:聖命第七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七百九十五章:龍顏大悅第一百零一章:家門有幸第六百八十一章:吾皇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