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4.第2474章 突變

第2474章 突變

此時幹清宮中鴉雀無聲,衆藩王都沒有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樣。自打進了京城奔喪之後,古怪的事情便層出不窮。之前聽說用人借鬼神之力想要行刺小皇帝,事後還有人要毒殺皇帝,結果朱允文現在還好好的坐在龍椅上,不過來奔喪的藩王已經少了幾個。

晉王是路上死的,趙王昨晚也死的不明不白,加上剛剛自食其果的郢王,看樣子不用等到削藩的事情商議完,他們便剩不下幾個人了。

看着諸王誠惶誠恐的樣子,小皇帝微微一笑,再次對着距離他最近的朱棣說道:“燕王,這裡你的年紀最大。還是你先說幾句,之後……”

小皇帝的話還沒有說完,剛剛拉着郢王離開的楊軍再次回到了幹清宮中。楊千戶的手裡還捧着一個小小的錦盒,在做的藩王大多都是跟着朱元璋一起征戰過的,對這個錦盒自然是再熟悉不過了。楊軍手裡捧着的正是戰場上傳遞消息的令盒。

就在左右人的目光都停留在楊軍手裡錦盒的時候,誰也沒有注意到,燕王朱棣的臉上流露出來一絲古怪的笑容。好像他算好的事情終於發生了一樣。

楊軍將錦盒送到了朱允文的手上之後,又趴在小皇帝的耳邊低聲說了幾句。朱允文聽到之後,臉色變得有些難看起來。打開錦盒之前,他先擡頭與朱棣對視了一眼。此時的燕王已經變回了和其他藩王們一樣的表情,都在等着小皇帝打開錦盒,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

朱允文深吸了口氣之後,打開了錦盒,取出來裡面信函看了一遍之後,對着下面坐着的藩王們說道:“這是戰場上送來的軍情,蒙古人已經出了漠北,分三路開始攻打大明……李景隆,你來向諸位藩王宣讀軍情。”

一個年輕武官急忙到了小皇帝的身邊,恭恭敬敬的接過軍情。隨後對着諸王讀了出來……

大概的意思是蒙古人已經集結了十五萬大軍,分成三路向着北平、寧城和廣寧三地進攻。現在已經打到了寧城城下和北平附近。而三地的駐軍軍權都在燕王朱棣、寧王朱權和遼王朱植的手中。下屬軍將無權調度大軍,現在只能拼死抵抗等着三位藩王回來調度大軍與蒙古大軍決一死戰。

朱元璋當初以爲自己的兒子們能征善戰,就算邊境出事,也不用倚仗那些老臣。一直等到他將死之時,覺得這些兒子們也不是省油的燈,這纔在臨終之前要朱允文登基之後馬上削藩。

等到所有的藩王都撤走之後,剛纔宣讀軍報的李景隆對着朱允文說道:“陛下,蒙古人只圍住了北平、寧城和廣寧三地。您大可以只派燕王、遼王和寧王回去固守邊疆。其餘的藩王繼續留下,等到三地的蒙古人擊潰之後,三位藩王回到京城,在重啓削藩之事……”

朱允文繼位之後,又將李景隆的爵位提了一級。恢復了他李家的曹國公之位,這件事之後,李景隆對朱允文忠心耿耿。在小皇帝的心中,最信賴的人當中李景隆僅次於一起經歷過生死的楊軍。

李景隆宣讀完畢之後,寧王朱權第一個站了起來。對着朱允文說道:“陛下,現在軍情緊急,一旦蒙古大軍破了北平、寧城和廣寧三地。賊兵便會長驅直入佔據中原腹地,到時候恐怕難免不了南宋朝廷覆滅的可能……有關削藩的事情還是暫時放放的好,等到打跑了蒙古人之後,我等藩王再來京城,與陛下商議削藩之事……”

朱允文看了李景隆一眼之後,說道:“你想讓朕悲背上一個弒叔的罪名嗎?郢王有真憑實據謀逆,燕王有什麼?景隆,如果你能找襖燕王謀逆的證據。纔可以照你說的那麼辦……沒有證據,朕就當你什麼話都沒有說過。”

衆藩王聽到之後,紛紛長出了口氣。隨後對着朱允文謝恩,急急忙忙的出離了皇宮,回到自己的王府收拾一下,馬上就要離京回到自己的封地。

當年朱元璋稱帝之後,擔心自己死後朱允文控制不住跟着他一起打江山的老部下。當下找了各種各樣的理由將那些老臣殺的七七八八,留下來的不是皇室宗親,便是一些接觸不到軍權的文官。

這李景隆是朱元璋的外甥,曹國公李文忠的兒子,也是朱允文小時候的玩伴。洪武十五年李文忠病死,按着規矩李景隆降了一級繼承爵位,公爵變成了侯爵。這讓年紀尚輕的李景隆心裡又些憤憤不平。

說到這裡,朱允文再次重重的嘆了口氣。隨後喃喃自語的說道:“太祖皇帝駕崩之事交代了兩件事,削藩和平燕……朕一件事都沒有做好。”

說到平燕的時候,李景隆的臉色一變。他猶豫了一下之後,還是開口說道:“陛下,如果說是平燕的話,景隆倒是有個想法……既然這些藩王已經插手進皇宮了,爲什麼我們不能學他們。他們是怎麼對的陛下您,我們便怎麼對付他們……”

聽了這位曹國公的話,朱允文嘆了口氣,說道:“那三位藩王還會回來嗎?原本這次他們回到京城奔喪的機會絕佳,朕可以逼着他們一點點讓出來那些封地和他們的人馬。想不到被蒙古人攪了……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日後便不要再想了,我們再找其他的辦法削藩。”

現在眼看着事情一步一步向着自己預想的目標邁進,沒有想到就差最後一下的時候,竟然被蒙古人的軍報攪了局面。而蒙古人爲什麼早不打晚不打,偏偏是召集了衆藩王準備削藩的時候才進攻大明。說當中沒有什麼貓膩,百無求那樣的二傻子都不會相信。

朱權說完之後,其他的藩王們也紛紛站了起來,建議皇帝暫時擱置削藩的事情。陛下大戰將至,這個時候削藩恐怕影響軍情。

李景隆宣讀軍情的時候,朱允文的眼睛一直盯着燕王朱棣。不過一直等到訓讀完畢,也不見朱棣再有什麼異常的表情。

可是如果不將這些藩王放回去,蒙古人一旦破了北京、寧城和廣寧三城重地。便會好像入無人之境一樣的深入中原腹地,當年宋朝滅國那一幕弄不好就在再現了。朱允文一番權衡利弊之後,對着下面的衆藩王說道:“繼然蒙古人已經到了家門口,那麼勞煩叔叔們將這些惡客再打回去。削藩之事到此爲止,既然天意如此,那麼便就此作罷好了……”

李景隆馬上明白了朱允文的意思,當下點了點頭,說道:“那景隆就明白了,陛下,景隆這就去找燕王謀逆的證據……”說完之後,他向小皇帝行禮,隨後匆匆忙忙的離開了皇宮。

等到李景隆離開了幹清宮之後,歸不歸那蒼老的聲音在朱允文的耳邊響了起來:“陛下,這個李景隆你還是加個小心吧,老人家我看他的面相,實在看不出來什麼中孝之相來……”

“朕也是沒有辦法。”朱允文苦笑了一聲之後,繼續說道:“先帝帶出來的開國功臣,都已經凋零的差不多了。軍權又大多掌握在這些叔叔們的手裡,李景隆還算是熟知兵法,朕對他也算是知根底,不用他還能用誰?”

朱允文說話的時候,歸不歸已經出現在了他的面前。老傢伙衝着小皇帝笑了一下之後,繼續說道:“先不說這個李景隆了,說說蒙古人吧,陛下真以爲他們是來攻打大明的嗎?”

(本章完)

2467.第2467章 鶴蓉2519.第2519章 歸不歸的看法1076.第1076章 妖王不堪回首的往事2123.第2123章 三連環2644.第2644章 七人1758.第1758章 傳遞消息831.第831章 在回洛陽775.第775章 秘法662.第662章 不講禮的人438.第438章 赤丹城中361.第361章 疑點1772.第1772章 火山的局1871.第1871章 鬧皇宮848.第848章 做戲2798.第2798章 幻術113.第113章 相爭2421.第2421章 求親292.第292章 怪異的大方師1323.第1323章 說客1729.第1729章 再臨財神島337.第337章 書簡2794.第2794章 大舅子2415.第2415章 告別1823.第1823章 一晃兩年2535.第2535章 地圖857.第857章 巧遇2475.第2475章 王妃1403.第1403章 不容易的公孫屠1348.第1348章 調虎離山1367.第1367章 戾氣2402.第2402章 吳勉的脾氣2072.第2072章 行刑1706.第1706章 憤怒的百無求2831.第2831章 預感1260.第1260章 新船1837.第1837章 傳旨3088.第3088章 盒中人2277.第2277章 百無求的宿命2400.第2400章 縱橫捭闔582.第582章 佈局2887.第2887章 妖丹1846.第1846章 霧夜驚魂418.第418章 金儲3139.第3139章 奏摺2489.第2489章 清君側1410.第1410章 徐福召見1682.第1682章 暗度陳倉(二)520.第520章 碰瓷3173.第3173章 老堪布2805.第2805章 九成勝算1497.第1497章 失蹤的歸不歸2010.第2010章 幻術3177.第3177章 餌食515.第515章 拿走625.第625章 歸不歸的心計1953.第1953章 公事於私事582.第582章 佈局1952.第1952章 幕後之人1742.第1742章 小心思1480.第1480章 看戲唱戲2971.第2971章 徐福的顧慮632.第632章 撿了便宜904.第904章 下卷冥人志1888.第1888章 陸無忌的來歷(下)3096.第3096章 敗家娘們兒807.第807章 霧中人散2548.第2548章 顛倒344.第344章 懸殊3073.第3073章 做媒3095.第3095章 賈璐的算盤2701.第2701章 失蹤639.第639章 歸不歸的動向653.第653章 還有435.第435章 沙封古城1666.第1666章 三年之後2409.第2409章 惡僧(一)2829.第2829章 衰神283.第283章 各懷心腹事1784.第1784章 佔祖的錯漏3185.第3185章 辯幀2751.第2751章 求死1994.第1994章 沉不住氣283.第283章 各懷心腹事32.第32章 神識1429.第1429章 夏簡商地3218.第3218章 奇蹟2412.第2412章 遊說798.第798章 霧散霧起908.第908章 交代566.第566章 沒去過的地方78.第78章 回到大殿2255.第2255章 古怪540.第540章 不加們1023.第1023章 鳳雛378.第378章 臨行之前1263.第1263章 借水而遁2691.第2691章 耳目768.第768章 大公無私751.第751章 雷雨交加3141.第3141章 天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