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9.第1049章 罵戰

第1049章 罵戰

此時的老王朗已經七十六歲,本來應該待在後方頤養天年的。不過這個老傢伙浪催的以爲自己的口才天下無雙,竟然向魏主請纓,要憑着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說動西蜀丞相諸葛亮歸降。

此時曹操已死多年,其子曹丕奪取漢室天下建國號魏。不過曹丕沒做幾年皇帝便駕崩了,現在魏主是曹丕之子剛滿二十的曹睿。聽到老司徒要憑着口舌只能說降西蜀丞相諸葛亮自然是求之不得。

臥龍先生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凡是和他對敵之人都頭疼不已。當年自己的祖父親率八十三萬人馬前去攻打東吳,結果先被和諸葛亮齊名的鳳雛龐統陰了一下,騙的曹操將江面上的戰船都用鐵索勾連,打造成連環戰船的樣子。

隨後東吳黃巢詐降引來火船攻曹,諸葛亮上借東風三道。將曹軍燒的片甲不留,隨後孫權、劉備兩家聯軍進攻,八十三萬人馬最後跟着曹操逃走的不過數千人。

此戰之後,諸葛亮一舉成名。隨後保着劉備定主西川,可惜後來劉備不聽諸葛亮索勸,和東吳孫權翻了臉,最後死在了白帝城中。如果不是諸葛亮及時趕到,用一座石頭陣嚇退了孫權追趕的人馬,劉備都堅持不到白帝城。死前將自己的獨子劉禪託孤與諸葛亮,甚至還有整個西蜀天下都讓給諸葛亮的打算。

現在傳說這位臥龍先生是方士遺脈,有暗通鬼神之說。魏軍當中已經連斬了幾十人,還是擋不住這傳說在軍營當中傳開。衆魏將對諸葛亮都以怯陣,能有這位老司徒王朗要勸降諸葛亮,魏主自然是滿心期待。

這幾天老王狼已經準備好了如何勸降諸葛亮的辦法,他翻遍了經史子集,上到聖人所言,下到民間傳說都準備齊了。別說一個小小的諸葛亮,就算是那位中興漢室的光武皇帝劉秀,也能說動他自動讓出皇位。

當天晚上緊接子時的時候,老王朗正在書房裡面來回踱步。盤算着明天見到了諸葛亮之後,第一句自己說什麼,如果他回言譏諷自己,又該如何反駁。此時的老司徒已經沒有了半分睡意,全部的精力都在盤算明天的事情。

眼看着就要接近子時的時候,寂靜的黑夜當中傳來了一陣嬰兒的啼哭之聲。這啼哭聲越來越嘹亮,將老王朗心裡盤算好的說詞都衝散。之前想好的說詞竟然遺忘了大半。

當下百無求的火氣便上來了,它也顧不得什麼。直接現身一巴掌將傳命的親兵打死,隨後也不等吳勉、歸不歸發話,它自己向着王朗所在的書房跑了過來。一路上將能看到的親兵打死打傷。

最後還是又大將軍曹真派來接王朗的官兵推開了書房的大門,纔將哆嗦成一個的王司徒接了出去。

當下,王朗叫來自己的親兵,讓人帶着剛纔啼哭的孩子離開。自己正在謀劃大事,不可以被驚擾到。

罵人的不用說也知道正是二愣子百無求,他們幾個爲了看轉世之後的妞兒第一眼。天還沒黑便守在了產房前,當下看到了妞兒的魂魄進了產房當中。片刻之後便聽到了一陣嘹亮的嬰兒啼哭之聲。

看到妞這一世已經傳世投胎,他們幾個正在等着看妞兒第一眼的時候。王朗的親兵好死不死的過來,呵斥了本宅主人幾句,隨後要他們將孩子快快送出府外。慢了的話惹了那位王司徒生氣,直接一刀將孩子劈成兩半。

直到兩三個時辰之後,不知道是因爲罵累了,還是因爲天亮的緣故。門口的罵聲突然停了下來。提心吊膽的王朗捱了一宿的罵,雖然罵聲停下也不敢出去查看。現在的王朗眼前一片金星,胸口就好像壓了一塊大石頭一樣,一口氣堵在胸口上下不得。

王朗本來年紀就大,被百無求折騰了一晚上擔驚受怕的,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了人形。見到曹真的時候,他的臉色死灰。一隻手捂着胸口,一句話沒有說完已經喘了半天的粗氣,曹真看着王朗倒吸了口涼氣:這個老傢伙還能堅持到勸降諸葛亮嗎?

“裡面那個老不死的!你生不出來兒女,就嫉妒別人家的孩子!住在人家家裡,還要本宅主人爲了你,把至親骨肉送走!呸!這話你是怎麼想不出來的?是從你拉屎的地方想的嗎?臭不要臉的,還真把這裡當成你自己家了?知道不要臉三個字怎麼寫嗎?撒泡尿照照自己!你就是個茄子……”

沒有想到的是,過了半晌這啼哭聲就沒有斷過。王朗被哭的心煩意亂,自己準備好的說詞已經開始忘了大半。就在他心裡暗罵剛剛的親兵不會辦事,要再派親自快速將嬰兒送走的時候。突然聽到了院子裡面一陣粗聲粗氣的咳嗽聲,隨後一個破鑼一樣的嗓子堵在門口罵上了街。

這時候的王朗心裡已經在懷疑昨晚罵了自己一宿的大個子不是人,天一亮人就不見了,這不是邪祟是什麼?想着自己當場司徒竟然會被一個鬼祟堵着門罵街,傳出去好說不好聽,當下暫時忍了這口氣,等到勸降了諸葛亮之後再想辦法請來修士前來驅鬼。

王朗什麼時候這樣的被人罵過。當下他氣的順身上下直打哆嗦,對着外面喊道:“什麼人竟然敢如此的羞辱於我?來人!將這狂生拿下!送到曹真將軍那裡嚴加審訊…..”

王朗喊了半晌都沒有聽到門口的親兵迴應,門外那人還在扯着嗓子叫罵個不停。這時候老司徒覺得不對了,他捅破了窗櫺紙向外看去。就見原本在四周守衛的幾十名親兵,這個時候已經都趴在了地上。一個黑鐵塔一樣的大個子,光着膀子對自己房間裡面罵個不停。

雖然被曹真勸了幾句,不過司徒王朗還是堅持要去勸說那位臥龍先生。自己是魏主親自下旨命他來勸降的,一句話不用說就完了,回去也不好交旨。不過怎麼樣,自己準備了這麼久,也要說兩句。誰知道那幾句話說在了梗上,諸葛亮的頭腦一熱就降了?

看到沒有親兵都趴在了地上,王朗又驚又急馬上躲到了書桌地下,想着這廝漢叫罵的聲音太大,稍後便會有外面巡街的官兵被它驚動,然後會有大隊的官兵衝進來斬殺了它。不過讓王司徒大失所望的是,外面的莽漢大聲叫罵了一個時辰,都不見外面有一個官兵衝進來。

這時候,對面的西蜀軍已經拉開了陣勢。在一衆盾牌手的簇擁之下,坐着推車的諸葛亮被人推了出來。兩軍主帥見了面之後,王朗率先向曹真請命,獲准之後,王朗的座駕被手下的兵卒牽了出來。

衝着遠處坐在推車上的諸葛亮拱了拱手之後,王朗強壓着自己跳個不停的心臟,強作笑容的對着對面推車上的人說道:“對面來的可是諸葛丞相?在下大魏司徒王朗……”

沒等王朗說完,對面西蜀的千軍萬馬同時齊刷刷的大聲吼道:“呸!王朗你這個老賊!”這一嗓子從千萬個人的嘴裡同時喊出來,好像一聲炸雷一樣。本來已經虛火到了腦門的王朗被嚇了一哆嗦,心臟再也受不了這個樣的驚嚇,這位大司徒一口鮮血噴出來之後,從馬上跌落下來氣絕而亡。

這個場面就連諸葛亮都愣了一下,本來他準備好了痛罵王朗的文章,想不到自己的人馬剛剛罵了一句話,王朗便氣絕身亡了。這老傢伙,臉皮也太薄了。

(本章完)

63.第63章 瞞天陣1397.第1397章 二重神力2485.第2485章 郢王妃的心思1426.第1426章 文長水2094.第2094章 種子1940.第1940章 紕漏2467.第2467章 鶴蓉3209.第3209章 肉湯1129.第1129章 龍液當中370.第370章 黑鍋2704.第2704章 逃命1505.第1505章 徐福的目地909.第909章 門鎖590.第590章 黃金島的傳說949.第949章 後手2771.第2771章 咳嗽1589.第1589章 海底之路150.第150章 誠意1453.第1453章 受驚的小皇帝1657.第1657章 歸不歸的頓悟574.第574章 還有怨氣嗎?2161.第2161章 嘗試1580.第1580章 黃老門人988.第988章 河北袁本初80.第80章 另一位大方師3141.第3141章 天師2730.第2730章 來遲一步65.第65章 記仇的人蔘3185.第3185章 辯幀1122.第1122章 蠟丸2868.第2868章 歸不歸的寶藏2495.第2495章 身邊之人109.第109章 劫殺1525.第1525章 開皇駕崩381.第381章 勇者鬥惡龍897.第897章 海上浮標895.第895章 一起回去948.第948章 嚇破膽2184.第2184章 姚山河584.第584章 藉口589.第589章 老狐狸面前的小狐狸們849.第849章 齊聚壽春397.第397章 來吧,講道理259.第259章 自亂1081.第1081章 大雨中1621.第1621章 決戰(一)1916.第1916章 鐵屑2810.第2810章 第一刀3175.第3175章 堪布的秘密849.第849章 齊聚壽春3139.第3139章 奏摺795.第795章 洞裡洞外89.第89章 儲天珠820.第820章 面具後面的人3212.第3212章 合謀1658.第1658章 空海的往事2194.第2194章 同行1121.第1121章 龍肝687.第687章 處置664.第664章 口若懸河979.第979章 請神720.第720章 黑暗當中的男人3100.第3100章 陶何如的要求1449.第1449章 再回皇宮954.第954章 尋覓1991.第1991章 亂世的徵兆1294.第1294章 王儲2532.第2532章 昔日太子2432.第2432章 說合3023.第3023章 死人對死狼2246.第2246章 醒來吧1520.第1520章 瓦崗山236.第236章 百里熙507.第507章 故人之子2101.第2101章 線索2517.第2517章 夜半來客1736.第1736章 占卜的結果497.第497章 席應真的憤怒2633.第2633章 天下第一有錢人2007.第2007章 攻守道(一)306.第306章 武帝背後的人1258.第1258章 傳說中的四樓柱1613.第1613章 師徒之間1616.第1616章 金古童2568.第2568章 獨孤狐的故事2075.第2075章 失策的廣孝41.第41章 香房2767.第2767章 登島1854.第1854章 意外1161.第1161章 皇后娘娘815.第815章 死守2441.第2441章 盤問3191.第3191章 手段1287.第1287章 繼位者2784.第2784章 甦醒的百無求1857.第1857章 一死三傷321.第321章 影子1826.第1826章 油脂614.第614章 陰陽兩隔427.第427章 中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