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滕文公(下) (3)

通過說明周圍環境對人的影響的重要性,孟子說明了國君應該注意對自己身邊親信和近臣的考察、選拔問題。孟子爲什麼要強調這個道理呢?原因很簡單,如果國君身邊的親信和近臣都是道德高尚的君子,那麼國君在他們的影響下,也會變得道德高尚,一個道德高尚的國君不就是百姓們所希望的嗎?反過來也是一樣的。其實,關於周圍環境對人的影響的重要性問題,沒有人比孟子更有發言權了。早在孟子小的時候,他的母親爲了讓他受到好環境的薰陶,就流傳下了“孟母三遷”的故事。所以說,孟子對此早就有了切身體會。

上面說的這個問題放在教育方面也同樣適用。衆所周知,儒家的教育思想歷來強調客觀的學習環境對人的教育影響作用。孟子指出,楚國人學習齊國話涉及的不單單是選擇老師的問題,還有學習環境的問題。這其中的道理也很簡單,如果有了齊國人做老師,可是學習環境卻在楚國,這樣,即使老師費盡心思教學生學齊國話,可是由於周圍的人說的都是楚國話,學生受大環境的影響,也根本無法學好齊國話。相反,如果把上課的教室設在齊國人口稠密的地方,讓學生置身於人人都說齊國話的環境中,那麼,老師不用多麼費勁,學生也能很快學會齊國話了。這個道理在今天的外語教學中尤其適用,這就是爲什麼中國人在中國的教室裡學了好幾年外語,卻不如在外國留過一年學的人。在教育和學習的過程中,選擇和創造有利於學習成長的客觀環境是必要的。

【原文】

公孫丑問曰:“不見諸侯何義?”

孟子曰:“古者不爲臣不見。段幹木[1]逾垣而闢[2]之,泄柳[3]閉門而不內[4],是皆已甚。迫[5],斯可以見矣。陽貨欲見孔子而惡無禮,大夫有賜於士,不得受於其家,則往拜其門。陽貨瞰[6]孔子之亡也,而饋孔子蒸豚[7];孔子亦瞰其亡也,而往拜之。當是時,陽貨先,豈得不見?曾子曰:‘脅肩諂笑[8],病於夏畦[9]。’子路曰:‘未同而言,觀其色赧赧然[10],非由[11]之所知也。’由是觀之,則君子之所養,可知已矣。”

【註釋】

[1]段幹木:人名,姓段幹,名木。段幹木是晉國人,爲人清高,不願意做官。魏文侯曾經去拜訪他,但他卻翻牆逃走了。

[2]闢:同“避”,躲避。

[3]泄柳:人名,魯國的賢人。

[4]內:通“納”,接受。

[5]迫:迫切。指求見之心很迫切。

[6]瞰:窺探、遠望。

[7]蒸豚:指蒸熟了的乳豬。

[8]脅肩謅笑:聳着肩膀,故作諂媚的笑容。

[9]夏畦:指盛夏時節在田間勞動。

[10]赧赧然:害羞、慚愧的樣子。

[11]由:子路的名字。

【譯文】

公孫丑問孟子道:“不主動去拜見諸侯是什麼道理?”

孟子回答道:“在古代,一個人如果不是諸侯的臣屬便不去拜見。段幹木跳牆躲避魏文侯,泄柳閉門不接待魯穆公,這些都做得過分了。迫不得已時,見還是應該見的。從前陽貨想要孔子去拜見他,又厭惡別人說他不懂禮儀。大夫如果對士人有所賞賜,士人沒有在家親自接受的話,就得上大夫家去拜謝。於是,陽貨便趁孔子不在家的時候,給孔子送去一隻蒸乳豬。孔子也打聽到陽貨不在家時,前去拜謝。當時,要是陽貨真心誠意地先去看孔子,孔子難道不去拜見他嗎?曾子說:‘聳起兩個肩頭,做出一副討好人的笑臉,這真比頂着夏天的毒日頭在菜地裡幹活還要令人難受啊!’子路說:‘分明不願意和那人談話,卻要勉強去談,臉上還做出羞慚的樣子,這種人不是我所能夠理解的。’從這裡看來,君子是怎樣修養自己的,就可以知道了。”

【闡釋】

有研究《孟子》的學者指出,在這一章裡,孟子引用的曾子和子路的話,都反映的是同一種行徑,這就是虛僞。

從古至今,關於“虛僞”的話題都很複雜。一方面,不論是誰都對它深惡痛絕,把它當作最大的惡行口誅筆伐。這樣看來,它似乎也不存在複雜了。另一方面,人們又覺得自己隨時隨地都生活在虛僞之中,無論是什麼地方,不論是什麼人,都沒有不虛僞的。這樣看來,它似乎確實複雜得需要研究一番。

正是因爲如此,虛僞不僅令凡夫俗子們困惑不解,而且聖賢們也對他反覆論述。孔子在《論語》中就反覆三次說到虛僞的問題,而孟子在這裡也說起了這個問題。

那麼,孟子爲什麼也說這個問題了呢?原來,公孫丑問孟子爲什麼不主動拜見諸侯國國君,在回答的時候,孟子就說了兩種情況。一是過於清高和孤芳自賞。爲了說明這個情況,孟子例舉了段幹木和泄柳的事蹟,得出結論說,過於清高和孤芳自賞似乎沒有必要。二是一心諂媚和阿諛奉承。爲了說明這個情況,孟子引用了曾子和子路的話。有學者指出,孟子在這裡暗指和批判的人,就是“縱橫”於各國的縱橫家們,孟子認爲他們是最虛僞的人。由此也可見,孟子是痛恨縱橫家的。

可以看出,在見不見諸侯這個問題上,不論是清高的段幹木和泄柳,還是諂媚的縱橫家,他們的表現不是太清高,就是太諂媚,走的是兩個極端。但是,儒家一向都是反對走極端而主張恰如其分的中庸之道的。

雖然說“虛僞乃罪惡之源”,但孟子雖然教我們認清了這些,卻沒有告訴我們,我們該用什麼來清除這罪惡之源,這是令人遺憾的。

【原文】

戴盈之[1]曰:“什一[2],去關市之徵[3],今茲[4]未能,請輕之,以待來年,然後已[5],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6]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7]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註釋】

[1]戴盈之:宋國的大夫。

[2]什一:指收取十分之一的農業稅。

[3]徵:指徵收捐稅。

[4]茲:年。

[5]已:停止

[6]攘:偷竊。

[7]損:減少。

【譯文】

戴盈之問孟子道:“把稅率改成十分之一,並且還有免除海關和集市的賦稅,這些事情在今年還辦不到。因此,我打算逐漸推進這件事,等到明年再徹底實行。先生以爲怎樣?”

孟子回答道:“我打個比方,如果有一個人每天都偷鄰居家的一隻雞,有人告誡他說:‘這不是正人君子的行爲。’他就說道:‘請允許我逐漸的改正錯誤,先由每天偷一隻改成每月偷一隻,等到明年再徹底改正。’如果你已經知道了這種行爲是不符合道義的,那就應該立即停止纔對,爲什麼要等到明年呢?”

【闡釋】

這一章充分表現了孟子論述問題善於比喻的特點,也充分表現了孟子慷慨雄辯的說服能力。

孟子的文章之所以形象、生動,之所以易於理解,就是因爲孟子可以通過比喻,把任何極其抽象的大道理、深奧的哲理講述的非常透徹而淺顯。在這一章裡,孟子想要說明“除惡必速”的道理,便舉了一個被人稱爲“偷雞賊的邏輯”的例子,毫不客氣地批評了統治階級爲了維護一些明知不合理的制度,藉口條件不成熟而拖着不改正的手法。如果沒有這個例子,這個道理很難說清楚,而且,即使孟子說清楚了,代表統治階級利益的戴盈之還可能假裝沒有聽明白,依舊推諉搪塞。孟子舉這個淺顯易懂的例子,不僅把道理說清楚了,而且也讓戴盈之再無處推諉。

“偷雞賊的邏輯”絕妙無比,“除惡必速”的道理髮人深省。

【原文】

公都子[1]曰:“外人皆稱夫子好辯,敢問何也?”

孟子曰:“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亂。當堯之時,水逆行,氾濫於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下者爲巢,上者爲營窟。《書》[2]曰:‘洚水警餘。’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3]而注之海,驅蛇龍而放之菹[4];水由地中[5]行,江、淮、河、漢是也。險阻既遠,鳥獸之害人者消,然後人得平土而居之。

“堯、舜既沒,聖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壞宮室以爲污池,民無所安息;棄田以爲園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說暴行又作,園囿、污池、沛澤[6]多而禽獸至。及紂之身,天下又大亂。周公相武王,誅紂伐奄[7],三年討其君,驅飛廉[8]於海隅而戮之;滅國者五十,驅虎豹犀象而遠之。天下大悅。《書》[9]曰:‘丕顯[10]哉,文王謨[11]!丕承哉,武王烈!佑啓我後人[12],鹹以正無缺[13]。’

“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14],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爲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公明儀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仁義充塞,則率獸食人,人將相食。吾爲此懼。閒[15]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作於其心,害於其事;作於其事,害於其政。聖人復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詩》[16]雲:‘戌狄是膺,荊舒是懲,則莫我敢承。’無父無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17]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楊墨者,聖人之徒也。”

【註釋】

[1]公子都:孟子的學生。

[2]《書》:在這裡指《尚書·大禹·謨》

[3]掘地:挖掘壅塞的地方。

[4]菹:有水草的沼澤地帶。

[5]地中:低地。

[6]沛澤:沼澤水草豐茂。

[7]奄:位於東方的諸侯國,曾助紂爲虐。

[8]飛廉:商紂的寵臣,善於飛跑。

[9]書:在這裡指《尚書·周書·君牙》

[10]丕顯:大顯。

[11]謨:計謀、謀略。

[12]後人:指周成王和周康王。

[13]缺:缺乏

[14]橫議:亂髮謬論。

[15]閒:熟悉。

[16]詩:在這裡指《詩經·魯頌·沁宮》。

[17]詖:偏頗、邪僻。

【譯文】

公都子問孟子道:“外面的人都說先生喜歡辯論,請問,這是爲什麼呢?”

第44章 盡心(上) (4)第42章 盡心(上) (2)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18章 公孫丑(下) (3)第39章 告子(下) (3)第35章 告子(上) (1)第3章 梁惠王(上) (2)第46章 盡心(下) (2)第34章 萬章(下) (2)第18章 公孫丑(下) (3)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12章 公孫丑(上) (1)第1章 前 言第1章 前 言第35章 告子(上) (1)第26章 滕文公(下) (4)第14章 公孫丑(上) (3)第19章 公孫丑(下) (4)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41章 盡心(上) (1)第14章 公孫丑(上) (3)第39章 告子(下) (3)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2章 梁惠王(上) (1)第45章 盡心(下) (1)第46章 盡心(下) (2)第32章 萬章(上) (2)第40章 告子(下) (4)第37章 告子(下) (1)第45章 盡心(下) (1)第19章 公孫丑(下) (4)第21章 滕文公(上) (2)第41章 盡心(上) (1)第36章 告子(上) (2)第19章 公孫丑(下) (4)第25章 滕文公(下) (3)第19章 公孫丑(下) (4)第44章 盡心(上) (4)第36章 告子(上) (2)第46章 盡心(下) (2)第33章 萬章(下) (1)第33章 萬章(下) (1)第39章 告子(下) (3)第43章 盡心(上) (3)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21章 滕文公(上) (2)第19章 公孫丑(下) (4)第45章 盡心(下) (1)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31章 萬章(上) (1)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43章 盡心(上) (3)第46章 盡心(下) (2)第3章 梁惠王(上) (2)第29章 離婁(下) (1)第5章 梁惠王(上) (4)第39章 告子(下) (3)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1章 前 言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37章 告子(下) (1)第37章 告子(下) (1)第27章 離婁(上) (1)第46章 盡心(下) (2)第38章 告子(下) (2)第19章 公孫丑(下) (4)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29章 離婁(下) (1)第36章 告子(上) (2)第1章 前 言第32章 萬章(上) (2)第16章 公孫丑(下) (1)第47章 盡心(下) (3)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16章 公孫丑(下) (1)第29章 離婁(下) (1)第16章 公孫丑(下) (1)第30章 離婁(下) (2)第25章 滕文公(下) (3)第30章 離婁(下) (2)第18章 公孫丑(下) (3)第43章 盡心(上) (3)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38章 告子(下) (2)第35章 告子(上) (1)第18章 公孫丑(下) (3)第14章 公孫丑(上) (3)第37章 告子(下) (1)第14章 公孫丑(上) (3)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17章 公孫丑(下) (2)第47章 盡心(下) (3)第6章 梁惠王(下) (1)第5章 梁惠王(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