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滕文公(上) (3)

[36]司徒:古時主管禮樂教化的大臣,大致相當於後來的丞相。

[37]放勳:堯的別號。

[38]勞之來之:勸勉,慰勞。

[39]之:這裡指百姓。

[40]皋陶:人名,舜時大臣。

[41]易:治。

[42]則:榜樣、做榜樣。

[43]蕩蕩:寬廣的樣子。

[44]巍巍:高大的樣子。

[45]不與:不相干。這裡指舜不看重帝位的榮耀。

[46]用夏變夷者:用中國的禮義,變蠻夷人之風俗。

[47]變於夷:指變成蠻夷的習俗。

[48]先:超過。

[49]倍:同“背”,背叛、違背。

[50]三年:指古代時候,老師去世,學生要守喪三年的古制。

[51]場:墳墓上的土壇。

[52]有若似聖人:意爲孔子的弟子言行氣質與孔子有相似的地方。

[53]暴:同“曝”,曬。

[54]皓皓:光明潔白的樣子。

[55]尚:加、超過。

[56]鴃舌:像鳥一樣學人說話,意思難懂。

[57]懲:懲戒。

[58]子是之學:你以許行之說爲正確。

[59]市賈不貳:價格沒有兩樣。賈通“價”,價格。

[60]五尺:五尺相當於現在的三尺。

[61]倍蓰:好幾倍。倍,指一倍;蓰,指五倍。

[62]巨屨小屨:指粗糙的草鞋和精緻的草鞋。

【譯文】

有一個主張神農氏學說的名叫許行的人,從楚國來到滕國,對滕文公說道:“我從遠方來,聽說大王在施行仁政,我希望能得到一個住處,成爲大王的百姓。”

於是,滕文公便安排他住了下來。

這個許行帶了幾十個學生,他們都穿着粗麻做的衣服,依靠編草鞋、織草蓆謀生。

陳良的學生陳相和弟弟陳辛也從宋國揹着農具來到滕國,對滕文公說道:“我們聽說大王施行聖人的政策,這樣的話,大王也就是聖人了。我們願意做聖人的百姓。”

見到許行後,陳相非常高興,於是拋棄了以前的所學,改而學習許行的學說。

有一天,陳相去拜訪孟子,向孟子轉述許行的話道:“咱們的國君的確是個賢明的國君,不過,他還沒有掌握真正的治國之道。聖人治國,就應該和百姓一起耕種糧食,並親自做飯。現在,國君卻有儲存糧食的倉庫和儲存財物的倉庫,這是損害百姓而滿足自己,怎麼能叫做賢明呢?”

孟子聽了,問陳相道:“那麼,許先生一定是自己種了糧食才肯吃飯吧?”

陳相回答道:“是的。”

孟子問道:“許先生一定是自己織了布才肯穿衣服吧?”

陳相回答道:“這個不是。許先生只穿粗麻做的衣服。”

孟子問道“那麼,許先生戴帽子嗎?”

陳相回答道:“戴帽子。”

孟子問道:“戴什麼帽子呢?”

陳相回答道:“白帽子。”

孟子問道:“他自己織的嗎?”

陳相回答道:“是用他自己種的糧食換來的。”

孟子問道:“許先生爲什麼不自己織一頂帽子呢?”

陳相回答道:“恐怕是要耽誤幹農活的時間吧。”

於是,孟子又問道:“許先生用鍋和甑子做飯、用鐵製農具種糧食嗎?”

陳相回答道:“是的。”

孟子問道:“這些用具都是他自己做的嗎?”

陳相回答道:“是用他種的糧食換來的。”

孟子聽了,繼續說道:“農民用糧食換取鍋、甑子和農具,不能說是損害了瓦匠鐵匠。那麼,瓦匠和鐵匠用鍋、甑和農具換取糧食,難道就能夠說是損害了農夫嗎?而且,許先生爲什麼不自己燒窯冶鐵做成鍋、甑和各種農具,什麼東西都放在家裡隨時取用呢?爲什麼要一件一件地去和各種工匠交換呢?爲什麼許先生這樣不怕麻煩呢?”

陳相回答道:“各種工匠的事情當然不是可以一邊種地一邊幹得了的。”

於是,孟子說道:“那麼治理國家就可以一邊耕種一邊幹得了嗎?官員有官員的工作,百姓有百姓的工作。況且,每一個人所需要的生活資料都要靠各種工匠的產品才能齊備,如果都一定要自己親手做成才能使用,那就是率領天下的人疲於奔命。所以說:有的人腦力勞動,有的人體力勞動;腦力勞動者統治人,體力勞動者被人統治;被統治者養活別人,統治者靠別人養活:這是通行天下的原則。

“在堯那個時代,天下還未太平,洪水成災,四處氾濫;草木無限制生長,禽獸大量繁殖,穀物沒有收成,飛禽走獸危害人類,到處都是它們的蹤跡。堯爲此而非常擔憂,選拔舜出來全面治理。舜派益掌管用火,益便用烈火焚燒山野沼澤的草木,飛禽走獸於是四散而逃。大禹疏通九條河道,治理濟水、漯水,引流入海;挖掘汝水、漢水,疏通淮水、泅水,引流進入長江。這樣中國纔可以進行農業耕種。當時,禹八年在外,三次經過自己的家門前都不進去,即便他想親自種地,行嗎?

“后稷教百姓耕種收穫,栽培五穀,五穀成熟了才能夠養育百姓。人之所以爲人,吃飽了,穿暖了,住得安逸了,如果沒有教養,那就和禽獸差不多。聖人又爲此而擔憂,派契做司徒,用人與人之間應有的倫常關係和道理來教育百姓。父子之間有骨肉之親,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夫妻之間有內外之別,老少之間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間有誠信之德。堯說道:‘慰勞他們,安撫他們,開導他們,糾正他們,輔助他們,保護他們,使他們自得其所,再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品德。’聖人爲百姓考慮得如此之程度難道還有時間來親自耕種嗎?

“堯把得不到舜這樣的人作爲自己的憂慮,舜把得不到禹和陶這樣的人作爲自己的憂慮。那些把耕種不好田地作爲自己憂慮的,是農夫。把錢財分給別人叫做惠,把好的道理教給別人叫做忠,爲天下發現人才叫做仁。所以把天下讓給人容易,爲天下發現人才卻很難。孔子說:‘堯做天子真是偉大!只有天最偉大,只有堯能夠效法天,他的聖德無邊無際,百姓找不到恰當的詞語來讚美他。舜也是了不得的天子。雖然有了這樣廣闊的天下,自己卻並不佔有它!’堯和舜治理天下,難道不用心思嗎?只不過不用在耕田種地上罷了。

“我只聽說過用中原的一切來改變邊遠落後地區的,沒有聽說過用邊遠落後地區的一切來改變中原的。陳良本來是楚國的人,喜愛周公、孔子的學說,由南而北來到中原學習。北方的學者還沒有人能夠超過他。他可以稱得上是豪傑之士了。你們兄弟跟隨他學習幾十年,他一死,你們就背叛了他!以前孔子死的時候,門徒們都爲他守孝三年,三年以後,大家才收拾行李準備回家。臨走的時候,都去向子貢行禮告別,相對而哭,泣不成聲,然後才離開。子貢又回到孔子的墓地重新築屋,獨自守墓三年,然後才離開。

“後來,子夏、子張、子游認爲有若有點像孔子,便想用尊敬孔子的禮來尊敬他,他們希望曾子也同意。曾子說:‘不可以,就像曾經用江漢的水清洗過,又在夏天的太陽下曝曬過,潔白無暇。我們的老師是沒有誰還能夠相比的。’如今這個怪腔怪調的南方蠻夷,說話誹謗先王的聖賢之道,你們卻背叛自己的老師而向他學習,這和曾子的態度恰恰相反。我只聽說過從幽暗的山溝飛出來遷往高大的樹木的,從沒聽說過從高大的樹木飛下來遷往幽暗的山溝的。《魯頌》說:‘攻擊北方的戎狄,懲罰南方的荊舒。’周公尚且要攻擊楚國這樣的南方蠻夷,你們卻去向他學習,這簡直是越變越壞了啊。”

陳相說道:“如果聽從許先生的學說,市場價格就會統一,人人沒有欺詐,就是打發一個小孩子去市場,也不會被欺騙。布匹絲綢的長短一樣,價格也就一樣;麻線絲綿的輕重一樣,價格也就一樣;五穀的多少一樣,價格也就一樣;鞋子的大小一樣,價格也就一樣。”

孟子回答道:“各種東西的質量和價格不一樣,這是很自然的,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甚至相差千倍萬倍。您想讓它們完全一樣,只是搞亂天下罷了。一雙粗糙的鞋子與一雙精緻的鞋子價格完全一樣,人們難道會同意嗎?聽從許先生的學說,是率領大家走向虛僞,怎麼能夠治理好國家呢?”

【闡釋】

這一章記載了孟子與農家學派的論戰。就現有資料來看,本章是目前研究農家學派思想的重要資料,極其寶貴。其實,這裡所說的“農家”只是歸屬“百家爭鳴”中的農家的一個學派,一般被稱爲“神農之言”。農家的主張大體是反對社會分工,要求全社會返回到原始狀態中去。

這一章的篇幅特別長,歸納起來看,主要有三個重點。第一個重點,是孟子闡述了社會分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孟子是從駁斥農家提出的“君民並耕”的觀點中提出這一重點的。孟子認爲,如果社會沒有必要的分工,就是“率天下而路”,就是“亂天下”。於是,孟子據此提出了“勞心”和“勞力”的社會分工方式,認爲“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最近數十年來,這一觀點時常被人批判,批判者認爲,孟子這一分工方式實際上是劃定了兩個不平等的階級,屬於等級社會的產物。其實,任何一個有組織的社會都存在這種分工方式,而且還是不能改變的,能改變的只是縮小兩者之間的差距和差別。

第二個重點,是孟子通過敘述堯、舜治理天下的歷史,從事實上闡述了社會分工之必要。概括地說,孟子在這裡實際上敘述了人類從野蠻走向文明、從落後走向進步的歷史,這是一部人類社會的發展史,有很大的歷史文獻價值。

第三個重點纔是本章的寫作目的和核心內容,即駁斥農家代表人物許行的觀點。這一段的精彩之處在於孟子再次展現了他無與倫比的雄辯力。爲駁倒對方的論點,孟子巧妙地運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技巧,依據對方的邏輯進行推理,用追問的方式層層推進,迫使對方露出破綻,並使其不能自圓其說,自己得出荒謬的結論。在對方露出破綻以後,孟子從正面立論,從理論和事實兩個角度分別闡述社會分工的合理性,更加顯露出對方觀點的荒謬,以令人信服的雄辯力證明了自己觀點的正確性。

出現社會分工是人類文明和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從理論上說,生產力的發展必然導致出現社會分工,這是誰也不能違背的歷史趨勢;而社會分工的出現又進一步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進步。從實際上看,原始社會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第一次社會大分工,即農業和畜牧業的分工;在原始社會末期,又出現了以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爲代表的第二次社會大分工。隨後,隨着人類社會由原始社會向文明社會過渡,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因此,第三次社會大分工也來臨了。這種社會分工的出現又反過來影響了社會的發展,於是,階級矛盾和階級對立的新情況出現了,人類社會終於發展到了奴隸社會時期。儘管奴隸社會有千般不是、萬般不對,但從人類的發展歷史來看,出現奴隸社會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現象。儘管這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現象,但從局部的和階段性的角度來看,奴隸社會是暴力和邪惡的,是不能出現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中的。於是,各個學派紛紛提出了應對之策。以許行爲代表人物的農家也提出了自己的應對之策,但是相比較而言,許行的應對之策卻過於簡單粗暴。他們把罪狀歸咎於社會分工的出現,認爲放棄社會分工,回到原始社會是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和根本之道。

從客觀上來看,農家的主張的確有一定的意義,也吸引力很多人的目光,因爲他們主張國君應該與百姓同吃同住同耕種,這有點符合儒家“民貴君輕”的主張。但是,從人類社會發展的總體過程來看,這種觀點就是荒唐可笑的了。同樣從人類社會發展總體過程來看,孟子提出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是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階段現象的概括,強調的還是社會分工,支持的還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這種趨勢。

因爲農家學派的觀點在當時看來很怪異,因此不少人被它的“怪異”而吸引,投奔到了農家學派門下,甚至連原本信奉儒家學說的陳相兄弟也不遠千里趕來拜許行爲師。陳相不僅背叛了師門,而且還公然拜訪孟子,企圖說服孟子接受農家學說。這當然把孟子氣的夠嗆。他不能容忍陳相兄弟背叛師門的行爲,更不可能接受農家學說,於是厲聲批駁農家學說。最終,孟子通過“推謬手法”讓陳相認識到農家學說是極其荒唐的,並迫使陳相在實際上承認了社會分工的合理性。在駁倒農家學說的觀點以後,孟子又譴責了陳相兄弟背叛師門的行爲。

根據社會分工的合理性,孟子又論證了勞力和勞心、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係和區別,儘管按照現在的觀點看,孟子把它視爲“天下之通義”未免片面,但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這一觀點卻是正確的,在近兩千年的封建社會中,他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說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講的也是社會分工的問題,是孟子在“或勞心,或勞力”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在孟子生活的時代,早已普遍存在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差別了,孟子不過是概括了這種現象。

然而,令孟子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個“概括”爲後來的統治者提供了壓迫百姓爲他服務的理論依據,孟子也因此被當作爲封建統治階級說話的代言人,一個畢生都主張施行仁政,並呼籲統治者“保民”的人卻成了爲封建統治階級說話的代言人,如果孟子有知,也該發出一聲苦笑了。

第26章 滕文公(下) (4)第35章 告子(上) (1)第39章 告子(下) (3)第30章 離婁(下) (2)第44章 盡心(上) (4)第19章 公孫丑(下) (4)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27章 離婁(上) (1)第15章 公孫丑(上) (4)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5章 梁惠王(上) (4)第1章 前 言第4章 梁惠王(上) (3)第31章 萬章(上) (1)第42章 盡心(上) (2)第44章 盡心(上) (4)第22章 滕文公(上) (3)第38章 告子(下) (2)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38章 告子(下) (2)第2章 梁惠王(上) (1)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31章 萬章(上) (1)第12章 公孫丑(上) (1)第40章 告子(下) (4)第38章 告子(下) (2)第31章 萬章(上) (1)第25章 滕文公(下) (3)第23章 滕文公(下) (1)第5章 梁惠王(上) (4)第12章 公孫丑(上) (1)第6章 梁惠王(下) (1)第15章 公孫丑(上) (4)第43章 盡心(上) (3)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14章 公孫丑(上) (3)第31章 萬章(上) (1)第32章 萬章(上) (2)第39章 告子(下) (3)第43章 盡心(上) (3)第41章 盡心(上) (1)第3章 梁惠王(上) (2)第42章 盡心(上) (2)第15章 公孫丑(上) (4)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19章 公孫丑(下) (4)第3章 梁惠王(上) (2)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5章 梁惠王(上) (4)第2章 梁惠王(上) (1)第22章 滕文公(上) (3)第4章 梁惠王(上) (3)第1章 前 言第1章 前 言第14章 公孫丑(上) (3)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47章 盡心(下) (3)第29章 離婁(下) (1)第42章 盡心(上) (2)第18章 公孫丑(下) (3)第39章 告子(下) (3)第39章 告子(下) (3)第41章 盡心(上) (1)第47章 盡心(下) (3)第32章 萬章(上) (2)第1章 前 言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2章 梁惠王(上) (1)第27章 離婁(上) (1)第31章 萬章(上) (1)第46章 盡心(下) (2)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14章 公孫丑(上) (3)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29章 離婁(下) (1)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4章 梁惠王(上) (3)第32章 萬章(上) (2)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30章 離婁(下) (2)第42章 盡心(上) (2)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23章 滕文公(下) (1)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40章 告子(下) (4)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30章 離婁(下) (2)第19章 公孫丑(下) (4)第44章 盡心(上) (4)第6章 梁惠王(下) (1)第47章 盡心(下) (3)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16章 公孫丑(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