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書籍印刷的同時,章澤天並沒有放鬆他一直追求的石印的研究工作。
他之所以要鑽石石印,是因爲他一直想印的字帖是無法用現在的銅活字實現的。
桃李書社現在印刷的書籍都是文章類,而類似於圖畫和書法類的書籍,是無法用這種方法完成印刷的。
石印可以使用類似於雕版印刷的方法來進行刻版,但是這樣還不如用木板來得方便。石印的最大優勢是照像製版,然後通過處理塗有光敏材料的石板的感光來標記需要蝕刻的位置,最後使用酸腐蝕的辦法完成製版。
現在的章家莊,照像製版和光敏材料都是屬於天方夜譚一類的傳說,根本無法實現。章澤天對此十分重視,只是尚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也只能望洋興嘆了。
這個問題章澤天已經思考了很久,但是一直沒有解決的方案,光是光敏材料就是他這個化學小白完全沒有頭緒的。
不過他 段時間的思考也不是一點成果都沒有,他發現石印相對於現在比較流行的木板印刷來說,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可以省略人工雕版這道最困難的工序,同時也可以避免雕版的過程中帶來的字體變形。
由關於字反字的寫版師使用可以避免酸腐蝕的專用墨汁在預製好的石板上寫下需要印刷的字跡,然後用稀硫酸對石板進行腐蝕,將沒有寫字的位置腐蝕掉,就可以用這石板作爲印刷版進行印刷了。只不過這樣印刷出來的文字與碑刻的拓片相似,是黑底白字的陰文。
只是,這種石制印版,比起現在的鑄造鉛版來並沒有優勢。石板加工起來並不省事,成本高,而且也沒有鉛版好用,也沒有原來的木板好用。也正是因此,並沒有在章家莊得到推廣。
不過章澤天明白,現在的石版距離得到正式應用,只差一個契機,那就是圖畫和書法的製版方法,只要解決了這個問題,不算其他印刷品,光是字帖的印刷,在這個字帖稀少而又極度重視書法的時代,就會給桃李書社帶來響徹全國的名聲和無數的利潤。
後來,章澤天想到一種可能性,就是使用凸透鏡或小孔成像的方法,把需要印刷的圖案投影到石板上,然後手工在石板上按照投影描出圖案的輪廓,再進行填充,最後腐蝕成版。
這種方法是可行的,只是還存在兩個問題,影響了製版 的效果。
第一個問題是這樣的簡單投影得到的圖像仍舊是正面圖像,印刷出來之後就是反字。對於沒有文字的圖案來說,倒不是絕對無法接受。可是對於字帖來說,就是致命的問題了。
第二個問題是此時的凸透鏡質量不好,並非真正的拋物線曲面,投影得到的圖案有一定的失真現象。這個問題對於圖畫同樣可以勉強接受,但是對於書法來說,有時就是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了。人們對書法字跡的認知過於敏感,有時極小的一點變形,都會導致字體從高雅走向低俗。
小孔成像可以解決失真的問題,相對的又會帶來另一個問題,就是圖案的亮度不足,在勾勒描摹的時候同樣有失真的問題存在。
章澤天從去年開始,就令人四處蒐購名家字帖和高質量的凸透鏡,此時手上已經有了幾十本不錯的字帖,其中不乏年代尚不算久遠的趙孟頫、鮮于樞等人的作品,甚至還買到了米芾的一本行書詩冊,以及一幅顏真卿的《多寶塔碑》拓片,此時如果開始印刷的話,應該能夠很快打開市場。
章澤天研究石印並不完全爲了賺錢,也是因爲 現在的工作中有很多圖紙之類的東西需要進行復制,他手中又沒有複印技術或曬圖技術,便只能考慮用製版印刷的辦法來複制這些圖紙和文件了。
桃李書社用小孔成像法首先完成的是大文朝當代幾位比較著名的書法家的一些書貼的製版和印刷,爲此章澤天已經提前請樑鬆、龔其賢、王承嗣等人專門寫下了一些比較不錯的文字,他自己也親自執筆寫了一套共計50首的《歷代啓蒙詩》,他最擅長行書和魏碑,在相識的幾位老先生的建議下,他所寫的是帶有濃濃的魏碑意味的楷書。
這些書貼並沒有草率地結集成一兩本書,而是按照篇幅分別出版。像他所寫的詩集可以印成一本書,而一些手稿冊頁類的東西都只有一個單頁或幾頁,在印刷出來之後章澤天便讓人分別裝裱成卷軸等形式,準備分別出售。
基於前面所說的那些原因,這些字帖的印刷水平不是特別好,但是由於此時完全沒有類似的法貼類印刷品問世,這些字帖還是受到了來自各地的商販們的追捧。
首批印刷的數量並不算多,這些法貼只是試驗性地印了幾十上百冊,結果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搶購一空。
說起這些來青島的商販,就不能不提今年下半年以來主動來到青島港貿易的商船增長情況。
章澤天從去年開始,就在廣東沿海宣傳自家港口,但是至今爲止來自廣東福建一帶的商船就只有上次諸彩老麾下師本昌一行和佛山商人張敬堯,福建商船更是一艘都沒有。
可能是因爲餚記南通分號開張的事情,下半年江浙一帶倒是有一些船隻來過青島,只是他們運來的物資中,有一些並不 章澤天歡迎的,被徵收了不少的關稅,利潤相當有限。更有一些與章家莊出產的貨物有衝突,只能賠本甩賣掉。但是章家莊這裡出產的大量優質貨物,還是讓這些商人的回程利潤變得頗爲可觀。
也正是因此,章澤天反覆叮囑那些來自江浙一帶的商人,希望他們按照這裡的貨物清單帶貨過來,那些這邊急需的糧食、優質木材、毛竹、金屬等雖然利潤不高,但是海運的路上沒有關卡稅收,再加上這邊的免稅及優惠收購價格,還是有利可圖的。
正是因爲章澤天的這種宣傳,同時應該還有餚記南通分號的宣傳效果,到進入八月底之後來到青島的商船,攜帶的貨物就多是章澤天喜歡的基礎物資了。
也正是這些來自江浙富裕地方的商船,成了桃李書社出版的書籍和字帖的主要販賣途徑。尤其是那些平時難得一見的名家字帖,更是賣出了平均每尺一錢白銀的高價,像章澤天所書的詩冊共有五十頁八開紙,批發的標價就高達二兩銀子,章澤天又不是什麼名家,仍舊被那些商人爭相買走,可見這種東西運到江南之後的價格會高到什麼樣誇張的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