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棉花和紡織

多數匠人,包括來自西方的大衛,對於章澤天提出的標準化的概念都不感冒,他們多是依照着代代相傳的技能工作,對於自己這份祖傳的手藝相當珍視,完全不肯作出改變。唯獨孫老實,在接觸了標準化的概念之後如獲至寶,善於創新的他敏銳地感受到這標準化的好處,不過對於其中的壞處也有着清晰的認識,那就是在完成標準化設計之後,某一種船型便會成爲船廠中公開的技術,不再是他們這些匠人獨有的本領,所謂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對於失業的擔心讓他根本無法無保留地投入自己的全部技能。

章澤天很快從幾個學生的轉述中得知了這個問題,他親自來到船廠,給全體船匠講了幾次,內容與當初給區鐵匠和譚木匠他們講的差不多,就是強調了匠人們將來的位置是管理者,而不是埋頭幹活的力工。他舉出現在鐵廠和木器廠裡面那些匠人的例子給大家看——現在那些鐵匠和木匠之中,多數人都已經從辛苦工作收入微薄的勞動者變成了負責指導生產或進行設計的管理層,收入相對於以前更上上升了很多,成爲整個港口工業基地中的高收入階層,足以讓他們全家過上比較富裕的生活。

事實勝於雄辯,章澤天成功地讓船匠們放下了思想包袱,開始發揮越來越大的創造力,造船廠的各項工作的進度也逐漸加快了起來。

試驗田裡面的棉花,已經採下第一批早開的籽棉。

此時大文朝的北方基本還沒有棉花種植,大家都沒見過這樣的東西,對於潔白細軟的棉絨裡面的一顆顆棉籽,都有些束手無策——這東西如果用手來剝離的話,每一顆棉籽都要耗費上大量的時間。

好在這時在雲南、海南等地,已經有棉花種植,只不過那裡種植的並不是美洲的這種一年生矮種棉,那種棉花是木本的,產量比章澤天找來的品種低,棉絮纖維也短一些,但是總歸是類似的東西。

章澤天在離開廣東之前,已經委託章大強去尋找這類設備。

章大強在廣州尋找無果之後,按照章澤天的指示,趁着糖業淡季,聯絡上了與糖行關係密切的諸彩老,親自到海南的海口一帶轉了一圈,從那裡高價購買回來了一套當地應用得比較廣泛的軋棉機和紡線、織布機。

當時諸彩老尚沒有到北方來的想法,章大強輾轉找到來自揚州的一艘商船,派了手下兩名自衛隊員攜帶着找到的機器搭船來到南通,才通過餚記南通分號將機器送回了青島。

這套軋棉機的結構與章澤天想象的完全不同,並不是那種類似於梳子或篦子的結構,而是兩根木輥同時相對旋轉,將輾入其間的棉絮從棉籽上直接扯下來。

這臺軋棉機由操作者用手搖動,效率低得可憐,要一朵一朵地手工放上去,最多隻能達到一個人採棉的速度,用來處理現在這些試驗田裡面產出的棉花倒沒有問題,如果明年大範圍擴大種植區域的話,這機器若不改變,就需要製造上百臺出來,才能滿足棉花脫籽的需要,當然還要相應的人員來操作才行。

章澤天記得前世的黃道婆曾經在元代在海南改良過軋棉機和紡紗機、織布機,但是章大強在海南多方打聽,也沒有聽說過黃道婆這個名字,不知道這個時空是否根本沒有出現過這個人。

真實歷史上,黃道婆不僅在海南完成了紡織方面的一系列改進工作,還在年邁之後回到家鄉松江,傳授這些技術,使她發明的世界最先進的紡織技術在松江一帶迅速得到推廣,而當時松江也已經有比較大規模的棉花種植,開始出現後世“衣被天下”的雛形,但是在章澤天率船隊南下,以及今年南下南通建餚記分號時,經過詳細打聽之後得知,那裡現在根本沒有什麼人種植棉花這種東西,就連見聞極爲廣博的徐光啓都沒有聽說過此事。

章澤天在山東推廣棉花,也是在得知松江一帶無人種棉之後的無奈之舉。棉花種植需要的人手比傳統作物至少多一倍,而且很多工作是無法利用此時章家莊能夠生產的簡易農具能夠替代的,章澤天手中的人力相當緊張,他更希望將這件工作儘快傳播出去,讓周圍的人去種植,他們只要收購棉農們的棉花就好。

但是無論如何,軋棉、紡紗、織布等工作還是要在他的工廠裡面完成的,工廠的工作效率和質量也是私人操作或作坊加工所無法比擬的,他打算直接將那些後世流傳了幾百年的作坊或個體加工直接消滅在搖籃裡。

所以在拿到第一批棉花和那臺原始的木製軋棉機之後,章澤天所做的第一件事並不是分享棉籽和皮棉,而是進行新式軋棉機的設計和試製,近百畝試驗田裡面陸續收穫的籽棉也在晾曬之後原樣入庫,留作新軋棉機的試驗材料。

軋棉機在章澤天的主持下進行了設計,採用的是一排轉輪與一排梳齒配合的結構,在風車的帶動下工作,經過多次失敗之後,終於在入冬之前完成了第一臺能夠連續工作的樣機。

這臺樣機因爲是功能驗證機,只設計了六排輪齒,工作部的寬度只有5釐米左右,每個時辰能夠完成300斤以上的籽棉脫籽工作,比原來的手搖軋棉機效率提高了十幾倍。他們試種的棉花畝產大約有不到300斤,不到100畝的試驗田所產的全部棉花,如果全部用這臺機器脫籽的話,只要十幾天就能全部完成。

當然,不會把所有棉花都餵給這臺機器,他們還要在此基礎上製造更加大型的機器,最終制成的軋棉機的工作寬度大約有半公尺,其效率當然也不是按照寬度成倍增加的,這臺最終定型的軋棉機每個時辰的軋棉數量大概能達到1500斤以上,最後只花了幾兩三天時間就把全部棉花軋完了。

265大開眼界3181烘魚乾280解釋324震懾寶應116雕刻、運輸、驢155澳門的反應198解救5397濟州島上的牧場286棉花和紡織104貴人開杯587馮闖和山東官場的反應25功夫茶6漢語拼音和阿拉伯數字70打虎英雄277濟南出事了73偶遇129徐家彙42關於軍隊的設想3168龔其富185如何在即墨縣立足442賣馬與賣軍功22晚宴457冰橇和壓縮餅乾23彈淚別東風569互助會的人口問題509分水海戰146子弟兵260鐵工廠與鑄炮384蝦夷人和官人322縣衙之戰2280解釋496高密縣76約定204譚木匠帶徒弟121勝利116雕刻、運輸、驢21讀書的目的24晚上的安排294教育事業529努力進取的馮知府195解救2502舟山自由貿易區351章澤義和統計處563章青天40關於軍隊的設想1310重逢509分水海戰1243請客3犁和公尺381鯨海基地194解救1272管家婆成靜雅355登州兵與遼東兵128南下救人去149談判28兇猛的騎士551奴隸394風帆戰列艦258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550三大艦隊436大同江阻擊戰4352章澤義的第一個任務171鉤連海盜451大靜海戰485叛軍的惟一戰機381鯨海基地310重逢75相談316清查田畝218發展綱領5256青島見聞85同行440清川集開市557官員的幕僚團隊316清查田畝581這是要扯旗造反了?12肥料問題422悲催的朝鮮國王李倧287調虎離山?233忘記申報的田畝573舟山的糧食和臺南的糖185如何在即墨縣立足156拜訪里奧主教72吃一肚子悶氣455淮北旱災187鳴冤鼓91租房成功239黃梅島之戰1505扯皮378參觀53行裝62愛學習的章貴183好像出事了398濟州島不容有失435北大同江阻擊戰3146里斯本人酒館481李九基158章大強30三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