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

禍不單行。就在鄧尼金暴跳如雷開始整肅彼得留拉親信將領的時候,伏龍芝指揮的紅軍發起了向哈爾科夫的總進攻。

伏龍芝進攻的時機選擇的非常好。讓人不由得聯想到彼得留拉的反叛是和伏龍芝取得了聯繫。但這證明是無稽之談,伏龍芝的進攻和彼得留拉反叛高度重合不過是巧合。

鄧尼金的部隊成分本就極其複雜,彼得留拉部隊是他的主要力量之一。由於彼得留拉扯起了烏克蘭獨立的大旗,公開脫離大俄羅斯國,鄧尼金當然要對留在哈爾科夫方向的彼得留拉一個半軍(4個師)進行整肅,逮捕彼得留拉的親信將領,換上自己的人。結果必然導致這4個師處於混亂狀態,當伏龍芝主力展開進攻時,負責哈爾科夫西北蘇梅一線防禦的第13軍一觸即潰,導致伏龍芝手裡的尖刀——布瓊尼經過加強的第1騎兵軍輕而易舉地插入了戰線的後方。

伏爾加河自基輔流向東南入海,在伏爾加河左岸的遼闊大地上非常適合騎兵的突襲,布瓊尼根本不需要顧慮與中國人的衝突,實際上,紅軍已經不在意與華軍的衝突了,在喀山,華軍早已與紅軍正式交火,現在天上仍發生着空戰,將空軍主力調至東線的遠征軍空軍每天都在轟炸着喀山城下的紅軍,特別是在大俄羅斯正式建國後,布黨已經與中國人撕破了臉皮。

在第一回合就遭受重擊的鄧尼金只能向中國人求援了,高爾察克也給王明遠拍來了電報,希望看着“共同的利益上,立即把遠征軍主力投入到哈爾科夫的保衛戰中。”

王明遠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共同的利益?狗屁!烏里揚諾夫要統一俄羅斯,高爾察克和鄧尼金也抱着同樣的目的,但我們卻希望俄羅斯長期分裂,陷入無休止的戰亂中。哪裡來的共同利益?如果不是爲了祖國的千秋大業,幹嘛將好幾十萬優秀子弟派到萬里之外日日流血犧牲?曝師在外,日耗驚人,就算協約國每月提供1000萬美元的軍費,光是人頭費就吃掉一大塊了,不打仗還好,打起仗來就是個無底洞!一輛載重1500公斤的卡車,工人一輩子的工資也掙不回來,一場戰役就會消耗上百輛或者更多,我們不從俄羅斯撈回本錢,對得起省吃儉用支援遠征軍的百姓?對得起那些長眠在烏克蘭、羅馬尼亞和波蘭的烈士?

王明遠在向北京發去緊急電文後,將自己關在辦公室苦苦思索。作爲遠征軍統帥,他必須確定應付當前局面的原則,可以不去管具體的作戰,但總的方針必須確認。

首先,要不要全力支援鄧尼金?

總部作戰處緊急分析了已獲悉的戰況,認爲在目前態勢下,鄧尼金很難守住哈爾科夫。但哈爾科夫必須保衛,它不僅是烏克蘭第二大城市,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它還是大俄羅斯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遠征軍將所佔領城市的工業設施拆卸一空,但哈爾科夫卻沒有動,如果沒有了哈爾科夫的工業,大俄羅斯更沒有與布黨抗衡的本錢了,靠烏克蘭的小麥跟布爾什維克打仗嗎?即使放棄哈爾科夫,也必須將其設備全部搬遷至西伯利亞去!

結論是,爲了贏得時間,遠征軍也需要協助鄧尼金。

第二,投入多大的兵力?要不要將第2集團軍主力調過伏爾加河投入到哈爾科夫戰線?還是隻用第1集團軍一部側擊正在瘋狂東進的布瓊尼騎兵?第1集團軍仍與彼得留拉的部隊糾纏着,可以動用的只有第1軍。要不要在伏爾加河左岸跟布黨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對決,令王明遠好生躊躇。跟蒙山軍絕大多數將帥不一樣的是,身爲軍人,王明遠內心深處卻討厭戰爭,惋惜一切非正常的死亡。他將遠征軍置於鄧尼金後方,將交通線安排在路況差距離遠的南線,都是爲了避免與紅軍正面交戰。

在他看來,“俄國戰略”即將畫上句號,作爲最早參與這項戰略策劃者之一,他認爲該項戰略基本成功了: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借出兵俄國助戰獲得了美國的鉅額經濟援助,一些技術專利和生產授權被順利獲取;俄國真的產生了兩個敵對的政權,來自北方的威脅被解除;收回了唐努烏梁海及中東鐵路,從俄國搶到了大量的工業機牀,使得將東北建設爲重工業基地的條件完全具備;消除了新疆的分裂危險並打開了中亞的大門;鍛鍊了部隊特別是鍛鍊了一批指揮官,檢驗了自行研製的裝備,讓除海軍外的國防軍的視野更加開闊,就國防軍的戰力,絕對上了一個檔次……至於凝聚民心,提振民氣以及通過對外戰爭促進國家的工業化建設,作用肯定是正面的,唯一的負面就是犧牲傷殘了大批的優秀官兵,付出了鉅額的軍費。當時總統提出了俄國戰略的主要目標,他不是太相信,但那些兩年前說的話言猶在耳,大部分已成爲現實……現在是該收尾的時候了,如何收好官子,將這盤決定國家今後數十年乃至更長時間國運的大棋贏下來,就看自己最後的決定了。

北京的回電未至,範德平、熊勳、石大壽的電報紛至沓來,三位主要助手的意見基本一致,即必須迎戰紅軍,擊退其對哈爾科夫的進攻,否則遠征軍態勢將極爲不利。範德平更是指出,如鄧尼金集團被消滅,結盟於我的俄國新政權將迅速敗亡,一切的努力均前功盡棄。

王明遠在6月16日晚做出了決定,命政治部起草傳單用飛機投擲戰區,警告紅軍如繼續南下將威脅遠征軍安全,遠征軍絕不坐視不理;命1軍立即北上,抄擊布瓊尼騎兵的後路;命位於扎波羅熱第11軍迅速渡河南下支援哈爾科夫,第15軍做好隨時南下之準備。特別電令熊勳,如彼得留拉東犯,應給於迎頭痛擊,但如德軍東進,則相機放棄基輔,依託伏爾加河地障阻擊,逐步退出烏克蘭。

軍令發出後不到一小時,總參的電報到了:南俄之存在對友好之俄國至關重要,而哈爾科夫得失事關南俄之歸屬。遠征軍應以積極之態度應對危機,不應保存實力危害大局。須重視紅軍之戰力,萬勿輕敵。

這就是說,龍謙允許他投入主力幫助鄧尼金打贏這一仗!但提醒王明遠重視對手。

薛曉纔看過總參電令後建議令第2集團軍司令部統領第11、第15兩軍南下哈爾科夫,令第1集團軍司令部率第1、第5兩軍東進,只留第3軍於基輔,該集團軍後勤部隊立即渡河,沿我軍控制的南線鐵路撤至扎波羅熱,“要打,就集中兵力狠狠給他來一下,基輔對於我們已經不重要了。”

王明遠對着地圖思索了半小時,“可以,下命令吧。基輔可以拿走的東西一律裝車運走。閻樹林部從即刻起直接由我們指揮,讓熊勳集中精力對付紅軍吧。嗯,電告鄧尼金我軍部署,要他沉着應戰。”

薛曉才甚至想讓第16軍也投入哈爾科夫之戰中,但考慮到頓涅茨河和頓河流域間存在大量的哥薩克武裝,沒有大兵團威懾不放心。以王明遠持重的性格,也不會接受這個建議,所以沒有提。薛曉才現在後悔將第9、第21及第7軍調回國了,如果有這三個軍在,絕對可以在哈爾科夫一帶重創甚至殲滅伏龍芝集團。

“王司令什麼都好,就是太不像軍人了。”薛曉纔在去電訊處的路上想,“軍人嘛,考慮打好仗就是了,考慮軍費幹什麼?這倒好,反而受制於兵力不足了……”

新的電令通過總部的大功率電臺發了出去,很快,石大壽和熊勳回電:決照總部電令執行。而鄧尼金在兩個小時後回電,對遠征軍南下支援倍感振奮,決心在哈爾科夫一雪前恥。

第1集團軍動作最快。熊勳在當日晚11點即上報了作戰方案:第1集團軍主力向羅姆內——蘇梅開進,以布瓊尼騎兵軍爲作戰目標,掩護哈爾科夫左翼安全。以第1集團軍現有的位置,這個方案是最適當的,遠征軍總部立即批准了熊勳的方案,但強調了對手是大集團騎兵,應控制要點和交通線,蝟集主力,避免被對手各個擊破。

置於戰線後方充當集團軍戰略預備隊的第1軍立即行動起來,他們和已經回國的第9軍都是裝備最好的部隊,爲了搶得時間,他們沒有跟5軍爭佔鐵路資源,而是沿公路開進。6月17日下午,該軍第3師已經開始北渡伏爾加河,前出布羅瓦雷,沿着公路衝向了羅姆內。羅姆內的重要性看一眼地圖就完全明白,只要該城在手,便可直下蘇梅,切斷布瓊尼騎兵的後路。

跟下圍棋一樣,敵之要點即我之要點。中國人在6月17日投擲的傳單已經告訴了伏龍芝,這一仗遠征軍要參戰了。第1軍向羅姆內的運動也沒有瞞過伏龍芝的空中偵察。突破蘇梅防線正向哈爾科夫疾進的布瓊尼第1騎兵軍及隨後跟進的步兵第9、11軍隨即轉向,朝羅姆內撲來。

羅姆內本有鄧尼金第7軍軍部率兩個師駐守,守軍也接到了鄧尼金堅守城市以待援軍的命令,並且與熊勳司令部溝通了電臺聯繫,知道中國盟軍已經增援上來了,但還是出了岔子,當布瓊尼第1騎兵軍逼近羅姆內時,守軍第20師一個團在潛伏的布黨分子的策動下臨陣叛變(在布黨那邊就是光榮的起義了),一下子重創了守軍的士氣,搞得人人自危,布瓊尼不算猛烈的炮火只轟擊了十五分鐘,20師陣地就全面崩潰,本來就不堅強的防線登時塌了半邊天,第7軍軍部率另一個還算“聽話”的師倉促撤出羅姆內,這座重鎮半天內就淪於敵手了。

聞聽噩耗的熊勳上將命令第1軍立即反攻,將羅姆內奪回來,但他給第1軍的電令裡卻要求第1軍穩步前進,不要企圖在行進間達成目標,“佔領羅姆內的敵軍爲騎兵,長於機動,短於堅守,火力定當弱於你們。而後續步兵尚距遙遠,來不及合兵一處,如敵軍堅守城池,則按照常規戰法發揚優勢炮火奪取之,如敵棄城機動,你們可不予理會,先佔領該城,切實控制交通線……”

在給第1軍發出戰術指示後,熊勳電報王明遠,“羅姆內已失,已令1軍按原定計劃行動,暫不做變更。確信布黨在俄軍中潛伏人員甚多,俄軍不可靠,此戰絕不可信賴俄軍,一切應立足自己……”

王明遠回電,“已提醒鄧尼金注意部隊內部問題。此戰必得殲滅敵主力一部,否則難以打破其優勢,望指揮前移,再創羅馬尼亞之奇蹟。”

羅馬尼亞戰役是葉延冰的得意之作,也是熊勳的成名之戰。王明遠重提此事,希望熊勳再建奇功。

6月19日中午,第1軍前鋒第3師與紅軍炮火相接,羅姆內之戰打響了。

第27節 招商會三第13節 楊士驤三第19節 楊士驤的困局第8節 這一仗二第8節 日本第14節 王月蟬與鄭嬋第11節 彰德秋操七第3章 風雲變幻第一節抗洪一第10節 戰後三第4節 無錫二第4節 方聲遠第25節 靈山之戰二第10節 這一仗四第11節 封國柱第2節 喀山一第34節 清廷第15節 新局面三第20節 北京十第6節 破莊六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23節 縱論一第10章 新時代第一節陳豪的報告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35節 整編二第2節 齊河第9節 兗州行三第6節 日俄戰爭爆發第9節 國慶日二第5節 太原第8節 人才第6節 嶧縣第3節 要塞三第21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六第22節 整編前後十二第36節 風起二第15節 波士頓協定第7節 要價第25節 變化一第41節 勳章獎章紀念章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第15節 突圍二第40節 周馥二第27節 軍械組第23節 王明遠的決定第8節 連樹鵬第16節 北京會議第6節 孫娟們一第35節 大勢四第8節 奉天第4節 楊士驤示好第31節 變化七第4章 機遇與抉擇第一節湘贛邊界暴動第11節 封國柱第1章 黑溝臺會戰第一節南滿支隊一第8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三第36節 初會陳超四第23節 沂州遇伏三第16節 整編第22節 北京十二第6節 諜戰第3節 龍口第14節 軍規三第6節 孫娟們一第3節 干涉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9章 俄國內戰第一節焦點第9節 不可能的重逢一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32節 沂州一第19節 袁世凱的盤算第31節 名目繁多的條例二第20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三第7章 建國之前第三節汀泗二第十七 北京七第4節 國會四第4節 南京一第39節 第十鎮第32節 洪粵誠一第5節 彰德秋操一第5節 海空軍第7節 聖旨到山東五第2節 南滿支隊2第23節 韶關會議第6節 武昌一第17節 刺殺第16節 整編前後六第10節 兗州行四第20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三第19節 對策第9節 實力對比第11節 平叛一第7節 孫娟們二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4節 去哪兒?第5節 周毅回來了第18節 北洋第10節 回國第38節 初會陳超六第34節 整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