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添酒資小輩弄詩助興

衆人聽了直欲下跪,水溶馬上說道:“皇上說劉老大人年紀大了,今天又是他的壽誕,特意交代,讓劉大人站着接旨即可。”

劉墉不跪,衆人自然也不用跪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有先任內閣首輔劉墉,在位以來,殫精竭慮,勤勉克己,一心一意輔佐上皇。朕每思之,無不感激涕零。特賜:宮錦百匹,御馬十匹,御用文房四寶一套。’欽此。”

“謝吾皇隆恩!”

接過了聖旨,劉墉就要請水溶入席。

“劉老大人不忙,還有呢。”水溶緩緩道。

還有?衆人不解。

隨後,就見幾個太監擡着一塊匾額進來,上面罩着紅帳。

“劉大人,請你代爲接匾吧。”水溶轉身對劉柏然說道。

“遵王爺諭。”說完,走到匾前面,拉開了紅帳。只見上面刻着金光閃閃八個大字:

鞠躬盡瘁爲國爲民!

衆人羨慕,這纔是真正的賞賜,先前的那些東西比起這八個字可是微不足道了。

“老臣再次叩謝皇恩!”

......

一番禮儀總算是完了,衆人擁着水溶、劉墉回到中心亭。

劉家父子一定要請水溶坐正桌首位,言其爲地位最尊者。

水溶哪裡肯坐,因向賈敬問道:“敬世伯坐哪桌?”

賈敬告知之後,水溶才道:“今日劉老大人大壽,晚輩豈敢放肆。況晚輩也是因着祖上微功,恬作高位,能和各位世交長輩坐在一起已是越禮了,安敢在各位老大人及長輩面前居首,傳出去豈不是說鄙府上沒有禮數?”說着坐在右桌上。

衆人這才作罷,劉墉告了聲罪後坐在首位,餘者依次落座。

酒過半巡。

又是先前那位秦兄,提議道:“光有酒,沒有詩,豈不是少了味道?”

一人打趣道:“哦,我倒不知秦大人何時也會作詩了?”

引得衆人大笑。

原來這位秦兄叫秦管亮,是出了名的大老粗一個。其原系寒門出身,因年輕時在北邊和遊牧民族做過戰,立有戰功。現在五十多了,在京師南大營任都統。也是握有實權的堂堂正二品武官。

在京爲官這些年,也還算順利。只有一件事,讓他頗爲不忿。

他和賈敬同爲正二品武官,又同在京城這個地界兒,卻總是被賈敬壓了一頭。

賈敬是京營節度使,也叫九門提督,專管京城內一切門禁、宵禁、治安、皇帝出行護衛等工作。

而他作爲護衛京城的南大營都統,平日裡除了練兵也沒事。偶爾要調用他手下的兵,皇帝也是通過九門提督之口,甚至直接叫他協助......

他可是知道賈敬是沒有戰功的,是由文官恩蔭的武將。在他們這些大老粗眼裡是不大認可這樣的武將的。

更可惡的是,賈敬卸職後,又推薦了一個差不多情況的王子騰上任。

他不服。

不就是祖上有些功勞嗎?

不過他到不至於蠢到公開反對朝廷決策,只是想在今天這個時候給賈敬一些難堪。

他打聽到,賈敬卸官後就在家教導他那個小兒子。

你不是進士出身嗎?我就讓我的小兒子和你的小兒子比比文采,完虐之後再指出這就是你親自教導,天資聰慧的驕傲?

想着到時候賈敬的臉色,他心裡已經在發笑了......

說起他的小兒子,他就很驕傲。他自恨自己不是讀書的料子,所以從小就給小兒子延請名師。也是兒子爭氣,最後被南京禮部尚書、文壇大儒方守看中,收入門下。

前些日子剛好學成歸來,準備參加下一屆科舉。

真是天助我也!

不但可以出口氣,還能順便爲兒子揚揚名。

“我哪裡會做什麼詩,不過我雖不會做,可我也很喜歡此類風雅之事的。恰巧今天這麼多少年俊傑在此,又哪兒需要我們這幫老骨頭出場。”

不得不說,這老東西還挺會說話的,巧妙地把他的目的說了出來。

衆人平日裡也看中這老頭豪爽,也不好駁他的意。況他說的合情合理。

賈敬也同意,也正有此意。他可不知道秦管亮是衝着他來的。就算知道了,估計也會冷笑一聲:who怕who?

見大家一致有興致,劉柏然就下去安排。

不一會兒,就見四隊劉府下人準備了四套筆墨紙硯。其中一副徑直送入亭中,另外三副送到四周,叫有興趣的都可以寫了送進來。要求是小輩兒才參與,大人們就不要摻和了。

於是,場面愈發熱鬧起來。

年紀小的,在一邊苦思冥想。若有所得,就到提筆處寫出來,或留或毀,不一而足。

老一輩的,甚至兩輩的,就在旁邊喝酒談笑。偶爾看看自家小輩或別人家的孩子抓耳撓腮的樣子也是一種意趣。

兩刻鐘以後,已經陸續有人往內遞稿子了。亭內的大人物們就一邊喝酒一邊傳遞着評閱小輩們的詩稿。

“‘淤泥不染清清水’這句寫的好。”

“這一句:‘污泥濁水總難離’寫的也好。”

......

看來大家都知道劉墉喜歡蓮,雖沒有限題目,卻首首都是關於蓮的。

終於,一位老大人發出了讚美:“這首倒是寫的巧,寫的妙!”

見衆人都望過來,他也不賣關子,直接將稿子遞給了水溶:“王爺請看。”

水溶也不客氣了,直接看了起來。俄而,也讚了句,遂又遞給上邊的劉墉。

劉墉身邊的青年接了過來,就要遞給劉墉。

“是什麼好詩?虎兒,你直接念出來,別讓諸位大人等的心急。”又對衆人道:“這是我的孫兒,叫劉虎。”

“是”

劉虎就直接念道:

題畫荷花:

側聞雙翠鳥,

歸飛翼已長。

日月元無心,

那得蓮花上。

衆人聽了,都覺得寫的好。又問是誰寫的。

劉虎答道:“是秦傑”

衆人除了平日裡交好的,當然不知道誰是秦傑。不過一看秦管亮臉上的得意,無不意會,紛紛打量着他身後站着的秦傑。

賈清也瞧了過去。只見這秦傑不過十二三歲的樣子,靜靜地站着,偶爾抽抽眉頭,似是對父親得意的神情有些不滿。

片刻後,劉墉率先稱讚道:“秦大人果然是虎父無犬子,令郎小小年紀,就有這等詩詞造詣,以後前途未敢限量啊。”

這個劉墉確實不是個老實人,你誇別的就算了,偏偏在詩詞上說人家秦老粗是虎父,這詞兒用的。

水溶也道:“秦兄的詩確實寫的新穎,別具一格。”

秦老粗好不容易收了笑容,謙虛道:“犬子哪裡敢當王爺和劉老大人的誇獎,不過是勉強能入耳罷了。”

本來話題說到這就算完了,秦傑也算是揚了名。不過秦老粗可還記得他的目的還沒完全達到......

轉過頭來,秦老粗就對賈敬說道:“賈兄何必藏拙,聽聞令郎的文采也是相當出衆的,爲何卻不願意當衆露一手?”

賈敬原本也是有打算的,只是到底覺得賈清還太小,就沒急。現在秦傑做出了好詩,再寫也是沒什麼意義了,就不打算讓賈清出場了。

不過,他也看出來這個老傢伙有些針對他。

“清兒還小,哪裡就有什麼文采,不過是識得幾個字罷了。”

“哎,又不是上戰場,這原是給小輩們玩耍的遊戲,賈兄可別是怕丟面子不敢下場吧?”

這話就算是挑明瞭,亭中衆人都停止講話,看着這兩對父子間的對決。

賈敬也不打算退讓了,他何曾這點胸襟都沒有,輸就輸吧。不過還是回頭用眼神詢問賈清:可有準備?

“父親大人,孩兒願意下場一試。”

他也早看不慣這個叫秦啥玩意兒的老頭了,哼,是你逼我的。

不過,荷花詩,還是要清以後的,他記得的真不多。

呵,有了。

只見他緩慢踱了兩步,看向了亭外的荷花池,作沉思狀......

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做出這等思考之態,倒是不多見,亭中人也不做打攪

少傾,賈清收住狀態,快速移步到落筆的桌子邊上,提筆寫下四句。

第七三六章 大公主?少婦?第六五七章 全殲第二四六章 金毛王子第六六零章 晴雯思想“進步”了第五九三章 太子遺孤第二八七章 賈清的決定第七六四章 判了第六三零章 雨前茶第六十三章 隔壁家的孩子第三五零章 最大反派第七八七章 困獸之鬥第五六一章 挨個兒看賞(一)第三二零章 偷吻第七五六章 我是壞蛋第六二一章 幫忙第二五零章 憂傷的賈寶玉第二一四章 焦大首秀第八四五章 伺候的好第三七四章 像不像?第五九零章 寶二爺的好事第三十章 於家中得贈回禮第三一一章 行動如風第六零六章 賈寶玉終於看清了某人第三五五章 出遊第九十五章 呆霸王初次亮相第四九二章 情緒複雜第八三九章 做奸細第六九三章 跋扈第二零九章 寬農重商第六十七章 人生要自己做主第六五七章 全殲第二二四章 鴛鴦雙棲第二六七章 再打薛蟠第七二零章 老賴薛蟠第五五零章 丫鬟的圍城第一八二章 按我交代好的做第六一九章 假山,尤二姐第五九零章 寶二爺的好事第三三零章 酒肆閒談第八十九章 白蓮教聖女仙兒第一七九章 一朝生此逆女第七六零章 聞訊第六四六章 愚弄是高明的謀略第三三七章 懶丫頭第一零五章 畜牲安能出蹄第三二零章 偷吻第一零一章 仗義半從屠狗輩第六四二章 奇怪的黛玉第四二二章 人乳第三六八章 八個乞兒第八五零章 征服第七三八章 議定第七二八章 墮胎第三九三章 重重治罪第二四三章 不虧待自己人第一一六章 聰明還是糊塗第一二零章 伺候叔叔是本分第一二九章 喜得雛鳳之瑞第一九四章 專治疑難雜症第三一九章 吳起死了?第六零九章 過縱傷身第六十四章 香皂規模擴大第七四二章 日常(二)第三八八章 回府第七一一章 殺第一六八章 薛寶釵初至榮慶堂第七九四章 太保第七一九章 大戰起(二)第三四零章 只待明日第五六四章 抱香菱第五十章 回頭賈清不見了第四八七章 討情第四二三章 縱馬第二三三章 夫字天出頭第六零六章 賈寶玉終於看清了某人第一六五章 我很看重你第三零五章 功虧一簣第五百章 回府第二十三章 贈詩稿賈赦不悅第五四四章 殺了秦氏第二六二章 開誠佈公第三八五章 太富了第四五四章 可笑第七五五章 馬車調教第八零三章 一點沒變第六八七章 並糧第六五五章 重禮第六三四章 路遇第三四三章 你說吧第二零七章 有變化了第一八六章 終於來了第六五九章 簡易版漫畫第四一六章 淺吻第七零六章 聖上聖明,朝廷聖明第五六六章 兵不厭詐第二零七章 有變化了第四七三章 三羊胡道士第二一六章 文房四寶第六十八章 國子監論春秋闈第七六六章 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