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從開科舉(三)

大唐永碩二年元月一日,李建成正式詔告天下——朕受命於天,但有感自身責任重大,然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朕決定於新年之後,重開科舉,讓天下英雄共輔朕恭!此旨意發佈之時,命天下有志於科舉之士於長安府尹除登記,兩月之後,正式開科取士,欽此!在這道諭旨旁邊,李建成還對科舉考試科目做出瞭解釋,此次科舉分爲常科和制科,常科有:明經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一史科,三史科,道舉科等等。明法科,國家選取司法人才,範圍爲律七條,令三條。明字科,文字理論及書法,考《說文》、《字林》。明算科,考數學,範圍很廣,選數學人才。一史科,從《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中任選一,考貼也考策。三史科,《史記》、《漢書》、《後漢書》均考,主要是選拔歷史方面的人才。道舉科,考《老子》、《莊子》、《列子》。當常科考過之後,就考制科,到時候,考過常科之人全部齊集宣政殿,由李建成親自出題考試,考過者立即授予官職。李建成的這道上諭傳出之後,整個天下都在歡呼,天下議論紛紛,長安、洛陽市集:

“哎!在前隋年間,隋文帝楊堅於開皇三年的時候下詔舉賢良,老夫在年輕的時候就曾經被舉薦過賢良,還曾經面見過隋文帝陛下啊!”

“是啊!當初隋文帝楊堅不但下詔舉薦賢良,還設置了志行修謹、清平幹濟兩科。哎!可惜科場還是灰暗,世家子弟不然我也做官了。”

“哎!這位先生說錯了,世家子弟裡頭也是有真才實學的,當初,杜如晦科場中得意,關中杜族還有杜正倫、杜正玄、杜正藏一門三進仕的軼事啊!這四人可是我們關中人的著名才子啊!”李唐建立後,爲了向世人表明自己是承天意,順民心,對前隋煬帝大家鞭笞,將楊廣說的禽獸不如,更何況在隋朝末年,更是有有心人傳播隋文帝楊堅是被楊廣弒父,民間本來對楊堅光復漢人江山,從新將漢族百姓的姓氏改爲漢姓。又從新重視儒教,再加上李淵對於楊堅的感情頗好,對於民間輿論推波助瀾,對於民間誇讚楊廣的言論從不加以制止,所以百姓議論楊堅從未獲罪。而除了長安洛陽之外,李唐其他的地方,也有不少人談論着科舉事情,不過,大多數人對與未來的科舉充滿了期待,當然,也有人對於科舉很牴觸,平靜的湖面下,暗流在涌動着。

永碩二年新年一過,長安一帶的旅館客棧暴滿,到處都是士子模樣的人。長安府尹的衙門前,都是前來登記的士子。

“謝豈之,江南金陵人士、黃宗來,荊楚江陵人士、王學武、河東人士……”

李建成在狄仁傑和明宇公公還有數十名壯漢侍衛的保護下,在長安街市上逛着,爲了防止有人認出,並且爲了不引起懷疑,李建成與狄仁傑、明宇公公等人喬裝打扮,李建成的臉上全部都粘上了鬍子打扮成西域的胡族商人。來到了長安府尹附近觀察。

“陛……”明宇公公差點說漏了嘴巴,李建成渾了明宇公公一眼,明宇公公馬上意識到,不能說出李建成的身份,卻一時不知道該怎麼稱呼李建成:

“叫我比斯利大掌櫃!記住,我是西域來的胡商,比斯利大掌櫃!”明宇公公點點頭。

李建成一邊走,一邊觀察着這些舉子,這些舉子有的是十八到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也有五十多歲的中年人。而且,還有很多原先秦王李世民屬下的吏員。明宇公公有些奇怪,偷偷的向站在前面的李建成悄悄說道:

“比斯利大掌櫃,你看,那不是原先秦王府的褚遂良嗎?”李建成順着明宇公公指的方向看去,只見一個三十多歲文士打扮的人也在長安府尹門前登記。正是褚遂良。李建成心中馬上閃出了褚遂良的履歷——褚遂良,字登善,杭州錢塘人出身於江南世族褚氏家族,祖籍陽翟(今河南禹州)。是東晉晉康帝司馬嶽皇后褚蒜子的後人,江南褚氏家族在江南一帶是望族,但是,在北方沒有什麼根基,尤其是褚遂良的父親褚亮,當年父親褚亮時任散騎常侍一職,與虞世南、歐陽詢等人爲好友。褚亮時任仕隋朝東宮學士。因與楊玄感有舊,被貶爲西海郡司戶。後來,隋朝末年,天下大亂,薛舉在蘭州稱帝,褚亮被任命爲黃門侍郎,褚遂良則做了薛舉的通事舍人,掌管詔命及呈奏案章。後來,薛舉兒子薛仁杲繼承了薛舉的事業。繼續與大唐爲敵,秦王李世民平定薛仁杲之後,,而薛仁杲手下的人被收服在李世民的麾下,褚遂良就這樣進入了李家王朝,開始了褚遂良的政治生涯。最初,褚遂良在秦王李世民那裡做鎧曹參軍。李世民對褚遂良懷有好感,李世民曾對長孫無忌說:“褚遂良耿直,有學術,竭盡所能忠誠於朕,若飛鳥依人,自加憐愛。”唐高祖命李世民掌握東部平原文、武兩方面的大權的時候,並且允許他在洛陽開府—天策府。同年,李世民成立了自己的文學館,其中有十八名學士在做他的國事顧問。褚遂良的父親褚亮便是其中的一員,主管文學。在這樣的環境中,褚遂良的學識與日俱進。尤其是書藝,在歐陽詢與虞世南的指導下,更是出類拔萃,且具備了歐、虞二人所不具備的政治地位與社會名望。《唐會要》卷六十四《史館下》記載,弘文館的日常事務,就是由褚遂良來管理的,人們稱他作“館主”。大概看出李建成的無聊,明宇公公故意裝作有些奇怪,悄悄的對李建成說道:

“比斯利大掌櫃,按道理來說,這褚大人已經是我大唐的官員了,怎麼還要參加科舉呢?”李建成笑了笑,心中說道——這個褚遂良看似公正嚴明,其實是一個大大的僞君子,當初,李世民手下人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徵號稱四大宰輔,而且,在李世民晚年的時候,由於杜如晦早逝,房玄齡的退隱,朝廷的威權慢慢的集中到了魏徵和長孫無忌的手中,尤其是長孫無忌,當初長孫無垢看出長孫無忌的野心,所以在世的時候時常對李世民說遏制外戚,並且也對長孫無忌大家遏制,讓長孫無忌多次向李世民推辭宰相之位,所以,魏徵的官職權勢比長孫無忌更加的大,於是,褚遂良便以仰慕魏徵直臣之名,時常以弟子禮儀對待魏徵,魏徵也將褚遂良看做衣鉢傳遞之人,將自己的諫書都抄了一份,送給褚遂良,並且在褚遂良的官職提升上下了不少功夫,後來,魏徵逝世,李世民對魏徵的不滿馬上暴露出來,褚遂良便馬上投靠了長孫無忌,並且出首向李世民說,魏徵結黨,泄露宮中禁語,將平身奏疏抄於自己,惹得李世民大怒,親手解除與魏徵的婚約,推到了魏徵的墓碑。李世民遠征高句麗的時候,爲了防太子李治在京中孤立無援,也是想遏制長孫無忌的勢力,便讓馬周、劉洎、褚遂良三人輔助太子,褚遂良又構陷劉洎,以李世民遠征遼東,劉洎意欲讓太子提前即位爲名,使得劉洎冤死,後來還是武則天才給劉洎平反,所以,李建成對褚遂良並無好感,在收編了褚亮、褚遂良父子二人的時候,就以褚亮年紀已經老邁爲名,將褚亮革職,而將褚遂良外放到了外地做了一個小官。如今,褚遂良能夠出現在這裡,應該就是心中知道,自己不喜歡他,但是又捨不得榮華富貴,所以一定是辭去官職,又來參加考試。不過李建成觀察了一段時間之後,面色突然暴怒起來了:

“哼!真是豈有此理!”看到李建成這樣暴怒,明宇公公和狄仁傑感到奇怪,不知道李建成爲何如此發怒,明宇公公不敢說什麼,對於宦官干政,李建成最是反感,所以明宇公公沒有說話,倒是狄仁傑開口問道:

“比斯利大掌櫃,不知道因爲何事動怒啊!”

“哼!你們看,這次科舉,倒是平民子弟來的多,而關隴士族竟然沒有一個人來,這分明就是不給面子。”明宇公公不說話,到時狄仁傑勸道:

“大掌櫃的,先別動氣,如今這時辰尚早,我們還是先看看吧!”李建成壓低了自己的心中怒火,靜靜的繼續看着,突然,李建成看到了幾個熟悉的身影:

“喲!是楊豫之兄啊!你也來了。”

“啊!鄭濤兄!你也來了。”

“哎!這科舉是我姐夫創立的,我當然要來捧場了。怎麼?楊豫之兄,你也來了。”

“鄭濤兄你說少了,皇后是你的姐夫,也是我的堂姐夫啊!”

“喲!是長孫兄,你也來了!”來的人是長孫順德的大兒子長孫修業,長孫修業雖然是長孫順德的大兒子,但是由於其母是一個侍妾,所以一直都不受長孫順德重視。不過,學問和武藝還是不錯的。李建成點點頭,站起身來,臉上稍微有了點笑意——雖然長孫修業不是長孫家的嫡脈,而楊豫之和鄭濤算的上比草包要好一些,不過,已經有了關隴世家的核心子弟參加科舉,也算是有了一個千金買骨的機會,相信日後,這李唐的官員一定都會從這科舉中出來!

第五百零三章 鑄造新幣(三)第一百零五章 劉武周叛亂第五百九十一章 天降橫財第三百七十五章 戰前之戰 十六第五百二十六章 又得一子第四百四十章 李建成遊齊魯河北 三第四百四十章 李建成遊齊魯河北 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破局第七百一十三章 承陸歸來(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李密之死第三百六十八章 孔子與子孫封號和綽號第二百一十六章 杜伏威之死 一第六百零九章 針對薛延陀(九)第一百二十三章攻破霍邑 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杜伏威之死 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收復遼東和平定三國(二)第七十章 楊素之死第三百一十六章 獨孤懷恩之亂 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內外勾結第三百六十章 戰前之戰 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東部突厥的滅亡(一)第四十一章 動亂伊始 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陰謀與陰謀(七)作者的話與上半部的總結第三百七十二章 戰前之戰 十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穩定長安(五)第二十一章 虞慶則之死第二百八十六章 夏縣攻略第八十九章 天機變 三第伍佰零九章 招賢納士(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四第五百八十二章 執信必可之死(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蕭樑內亂 一第四十九章 千金公主之死 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許敬宗使計 三第四百章 平定王竇 二第四十一章 動亂伊始 一第五十五章 突厥攻略 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內外勾結第二百六十二章 李建成接見四家 二第九十五章 雁門被圍 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淵晉陽起兵 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又得一將第四百二十九章 劉黑闥之死 一第一百三十章 李秀寧夫妻鎮守葦澤關 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風波再起(一)第六百二十一章 薛延陀的滅亡(十二)第一百一十章 尉遲恭受辱第三百二十五章 馬邑陷落第二百零三章 拉攏李瑗第六百九十四章 李陳終成眷屬(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執信必可之死(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中日海戰(七)第二百零八章 蕭樑滅亡 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楊文幹兵變(四)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魯之亂 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江夏王李道宗與李道玄第一百六十五章 長安危機 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突厥公主(二)第二十五章 聯姻鄭氏 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十道士投軍第二百一十二章 長安朝見第六百四十三章 向東還是向西(六)第二百八十二章 馬邑內訌 六第二十五章 聯姻鄭氏 四第三百九十二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七第三十八章 榮陽省親 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進軍草原(七)第五百五十九章 進軍草原(四)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二百一十二章 王伯當冤死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破霍邑 二弟伍佰零六章 鑄造新幣(六)第二百七十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三第四百二十章 劉黑闥登場 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魯之亂 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密投唐 五第六百一十六章 薛延陀汗國的滅亡(七)第二百三十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三第四百五十六章 楊文幹兵變(七)第二白八十三章 馬邑內訌 七第六百八十八章 驚天大案(二)第一百零六章 無題第七百三十八章 謀劃祿東贊(二)第七百一十二章 承陸歸來(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進軍草原(二)第四十三章 動亂伊始 三第一百四十章 內宮搭線 一第二白八十三章 馬邑內訌 七第六百六十一章 收復遼東和平定三國(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戰前之戰 四第六百一十九章 薛延陀的滅亡(十)第九十三章 雁門被圍 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班師回朝(一)第四百三十四章王伏寶與凌敬 二第四白三十一章 李建成再次遇刺第一百一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四十二章 薛延陀汗國建立(七)第七十五章 世民娶妻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