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伏威託孤

?

李建成在長安郊外爲李密建了一座墳,親自爲他立了一座墓碑——上寫大唐邢國公李密之墓,背面刻上了李密留下的唯一一首詩:

淮陽感懷

金風蕩初節,玉露凋晚林。

此夕窮塗士,鬱陶傷寸心。

野平葭葦合,村荒藜藿深。

眺聽良多感,徙倚獨沾襟。

沾襟何所爲,悵然懷古意。

秦俗猶未平,漢道將何冀。

樊噲市井徒,蕭何刀筆吏。

一朝時運會,千古傳名諡。

寄言世上雄,虛生真可愧。

“哎!世間多少英雄人物,到頭來只是一堆枯骨,李密——平心而論,你也是一屆英雄,只是可惜一山難容二虎,今天還能夠讓我爲你立一墓碑,也算是死得其所了,你就安心的睡吧!下輩子投個好胎。不要在參與世間的爭權奪利了。”李建成這樣說是說,不過他心裡清楚,世間只要是有生命的東西,都會爲了不斷的利益而爭,人只是在最頂端而已。

在李密的墓旁邊,李建成也爲王伯當建了一座墓,上書大唐忠義候王伯當之墓(王伯當被李建成奏請,被李淵追封爲忠義候。)並且親自帶領東宮所有屬官在王伯當的墓前祭拜。

“一拜!二拜!三拜!上祭禮!”李建成屬下的太監將三牲酒果等貢品擺上後,李建成親自倒了一杯酒,念起了爲他寫的祭文:

白衣飄飄逸,神箭神州一;人生忠義重,只待人踐行;此生難尋覓,來世共前行。

李建成將祭文掛在王伯當的墓前,:

“王伯當將軍,今生本宮沒有辦法來與你共事,來生,我一定要與你共同行走,一起共創大業!一路走好!”說完,講究倒在地上。李建成對李密和王伯當不同的祭祀風格在長安傳開後,很多人議論紛紛:

“太子真是大仁大義,自己親自爲邢國公和忠義候建墓立碑。”

“呃!你聽說了嗎?太子殿下對邢國公和忠義候二人的祭祀禮節和規格都不一樣,對邢國公就只是立碑刻文,草草了事,對忠義候卻是親自帶領屬官祭祀,還嘆息忠義候(王伯當)年紀輕輕就提前歸西了。”

“你說!這邢國公比忠義候爵位高出幾個等級,爲什麼太子殿下卻對這忠義候如此看重呢?”

“這你還用說,那忠義候的爵位是太子殿下親自向皇上奏請的,太子殿下感念忠義候,不管邢國公是富貴還是窮困,都一直跟着邢國公,皇上要封王伯當將軍高位,伯當將軍都拒絕了,最後爲了掩護邢國公,連命都丟了。做爲上位者,誰不想又這樣的臣子啊!”

“喂!姚兄,你的話多了。

“哦!是!喝酒喝酒!”杜伏威的府裡的下人在市井裡聽說了這些議論,都在杜伏威府裡暗中議論,在他們議論的時候,不知不覺的沒有發現杜伏威來到了身邊:

“你們在議論什麼呢?”下人們回頭看到是杜伏威,馬上告訴杜伏威聽:

“王爺!最近市井中都在談論太子殿下親自拜祭邢國公和忠義候的事情。另外,小的還聽說了一個八卦密聞:”

“哦!說來聽聽,本王也想聽聽!”那個下人們沒想到身爲王爺的杜伏威也喜歡這種市井八卦,不過很快也就釋然了,‘哼!名義上是個王爺,實際上也是個普通人,肉眼凡胎,自然也就喜歡江湖八卦了。’

“是!王爺,小的聽說密公不是因爲獨孤夫人在外偷情被邢國公知道後殺死,邢國公最後是被皇上滅口的。”

“行了,不要胡說。你下去吧!”那個下人馬上閉嘴,自己靜悄悄的下去了。杜伏威自從歸順李唐後,一直深居簡出,每天就是派遣下人到市集上去打探些小道消息是,市井秘聞,自從知道李密死後,杜伏威就更是不敢輕舉妄動了。

“雄誕何在?”

“義父!雄誕在此聽命!”

“你跟義父出去一趟吧!”

“是!義父!”長安太子東宮——李建成正在逗着自己兩個兒子玩,突然太監稟報:

“啓稟太子殿下,吳王求見!”一聽說杜伏威來了,李建成有些奇怪,

“嗯!杜伏威他來幹什麼?我與杜伏威從來沒有什麼交情,如今李密又出了事情,他來我這裡難道是想向我打探什麼消息?”楊豔在一旁嘟囔道:

“一個落魄的僞王,即便是父皇賜他姓李,恐怕他杜伏威也不會覺得自己真的就安全了。是不是來抱你的大腿了。”鄭婉珍把自己的兒子接過來:

“禮下於人,必有所求,妹妹,夫君有事,我們就先走吧!”說着,就拉着楊豔和李建成的兩個兒子離開了。

“哦!請吳王進來!”

“是!有請吳王!”杜伏威戰戰兢兢的走了進來,見到李建成,馬上跪下:

“臣參見太子殿下!”

“吳王!不知道吳王今天前來是?”

“雄誕!還愣着幹什麼?快來參見太子殿下!”王雄誕遲疑了一下,還是跪了下來。

“末將參見太子殿下!”李建成看着鐵塔一樣的王雄誕,‘看這身材與雄闊海和闞棱有的一比了,不過杜伏威到底是個什麼意思?本宮又不好男色,即便是向賄賂本宮也該送個美女過來呀!難道是想行刺本宮。李密死了,難道杜伏威想劫持本宮,逃出長安,有這個可能!’想到這裡,李建成的眼中馬上充滿了警惕。手不自覺的握住了隨身佩戴的防身匕首。

“啊!王將軍請起!不知道吳王今天來到底是什麼事情?”李建成話是這樣說,身子卻還是沒動,眼睛一直盯着杜伏威和王雄誕。

“臣想請太子殿下幫臣一個忙!”杜伏威邊說邊跪了下來。

“啊!你這是什麼意思?”

“殿下!這王雄誕我與他情同父子,品行忠直正義,臣想將他推薦到太子帳下聽用,另外就是想請殿下能夠在臣死後努力保全。”

“義父!”

“吳王!你這是什麼意思?”李建成聽到這裡心中有些奇怪。

“殿下,臣有難言之隱,只想讓太子殿下完成臣最後一個願望,太子殿下,臣求你了。”杜伏威言辭懇切的跪在李建成的面前。

第三百七十九章 戰前之戰 十九第六百一十八章 薛延陀的滅亡(九)第六百四十九章 向東進軍(一)第六百九十五章 李陳終成眷屬(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齊魯之亂 一第二十章 紛擾密謀第三百三十七章 河東動態 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厥內亂 一第四百四十六章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二第四百零一十章 算計 八第六百三十七章 陰謀與陰謀(六)第四百五十六章 楊文幹兵變(七)第五百五十一章 李建成的謀劃(七)第三百一十九章 獨孤懷恩之亂 六第四百零六章 算計 四第五百三十七章 薛延陀汗國的建立(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遇陳玄奘(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王伯當冤死第三十五章 雲定興 二第七百一十四章 承陸歸來(三)第五十二章 千金公主之死 四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伏寶與凌敬 三第一百三十章 李秀寧夫妻鎮守葦澤關 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左遊仙之死第二十章 紛擾密謀第四百六十八章 風波再起(三)第四十六章 逆轉 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魯之亂 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決戰玄武門(十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草原陰謀 二第二百零二章 蕭樑內亂 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六第五百四十七章 李建成的謀劃(三)第六百八十二章 鬥爭開始(一)第四章 初遇闊海第六百二十一章 薛延陀的滅亡(十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蕭樑內亂 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賣梨子的許敬宗第五百二十五章 冊妃大典第三百六十章 戰前之戰 二第六百章 諸國長安覲見(八)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前之戰 十四第二百九十二章 左遊仙之死第二百七十九章 馬邑內訌 三第五百九十九章 諸國長安覲見(七)第七十九章 出鎮河東 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劉黑闥登場 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齊魯河北歸唐第四百七十六章 決戰玄武門(八)第伍佰二十八章 滅蝗蟲戰爭第七百二十九章 遼東傳道(七)第三百七十二章 戰前之戰 十三第五百一十三章 從開科舉(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劉黑闥之死 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戰前之戰 八第二百二十九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風波再起(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陰謀與陰謀(十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戰前之戰第二十章 紛擾密謀第一百二十五章 李建成的危機感第四百五十二章 楊文幹兵變(三)第一百二十三章攻破霍邑 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楊文幹兵變(九)第六十六章 秀寧逃婚 四第五百五十七章 進軍草原(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草原陰謀 一第四十二章 動亂伊始 二第四百九十三章 對峙突厥(五)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三第四百六十八章 風波再起(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內外勾結(二)第七十四章 一徵高句麗 一第六百一十章 薛延陀的滅亡(一)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原蝗災第六百九十三章 驚天大案(七)第四百七十五章 決戰玄武門(七)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原蝗災第六百二十八章 陰謀與陰謀(七)第三百五十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十一第五百三十三章 再踏薛延陀第四百五十八章 楊文幹兵變(九)第二百七十五章 幽州來客 二第七百一十八章 承陸歸來(七)第二百五十四章 約見四家 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李建成接見四家 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李建成的應對與劉武周的措施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下長安第二百二十八章 輔公拓登基稱王 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十道士投軍第一百六十六章 長安危機 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穩定長安(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挑撥(一)第五百九十九章 諸國長安覲見(七)第三十九章 榮陽省親 三第七百四十五章 胡僧事件(四)第三白九十八章 新的較量第四十二章 動亂伊始 二第七百一十四章 承陸歸來(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