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禁軍無主將

宇信依照古禮,在酒樓戒齋三日後才帶着田豐等三人去皇宮禁衛軍駐營,準備辦理驍騎都尉的交接儀式。

到看得清營門時,宇信四人依慣例下馬而行。沒辦法,在未完成職權交接前,還是得小心謹慎些,別觸犯了軍中主將訂立的額外軍規。

田豐年紀最長,閱歷最爲豐富:“主公,軍營規矩頗多,我們不宜多生事端,還是小心爲上,先辦好交接再說。”

宇信點了點頭,轉身對張飛許褚嚴令道:“既至軍營,一切當以軍律爲主,不可胡來。”

張飛許褚二人連忙叉手應諾,那一臉的嚴肅很容易給人一種錯覺,認爲二人是好脾氣。殊不知,歷史上二人都是暴躁之將,對待手下兵將甚爲嚴苛。

離營門還有五十步時,守門衛士持戟上前攔阻道:“爾等何人,快快止步,再往前行我們就要依律放箭射殺了。此乃禁軍駐地,閒雜人等不得靠近,快速速離去。”

宇信轉身朝張飛點了下頭,就見張飛會意地上前大聲吼道:“慢着!爾等休要無禮,萬歲殿前親封的驍騎都尉在此,還不快進帳通報,準備列隊迎接。”

張飛喊完,高舉聖旨過頭,好叫那衛士看得清楚。有聖旨爲憑,想來營門守衛也不會再行刁難。

那守門衛士被張飛的聲音震得耳膜生痛,還好勉強聽清了喊話,見來人手中高舉的黃綢段,當下再不敢懈怠,連忙叫人往軍營內報信,又令其餘衛士依舊警戒,然後才獨自上來敬禮。

宇信見那衛士行事周全合理,也不爲難於他。只待他驗明聖旨後,才叫他領着自己一干人進軍營巡查。

那衛士倒也仔細,檢查完聖旨確認無誤後,哪敢再作爭辯,趕忙將聖旨摺好交還,隨即轉身一臉恭敬地在前帶路。

宇信等人進了軍營,穿過層層哨卡往裡走,就見營內有一隊人馬正在操練,其餘軍士則是各司其職。

張飛生來好武,見到如此軍旅情景,心中頓時癢得不行,不停轉着頭觀摩,瞧得眼都紅了,嘴上連連稱讚道:“軍營真是個好地方,竟有如此衆多的勇猛之士!俺什麼時候才能統帶一軍啊?”

田豐是智謀之士,運籌帷幄在行,操練方面完全是個門外漢。聽了張飛的讚歎,田豐下意識地點了點頭表示贊同,在他看來這裡怎麼說也是大漢都城,而這些禁衛軍的職責就是保衛皇宮保護皇帝的,能被選入禁衛軍的軍士那都是一流好手。

宇信似乎對軍中士卒並不滿意,只看了一眼便搖了搖頭移開了視線,嘆息着繼續往前走。就在宇信等人巡視軍營時,一個身着將官服飾的武官領着幾人上前拜見。

來人頂盔摜甲,躬身行禮道:“軍司馬朱儁拜見都尉大人,請恕末將甲冑在身,不能全禮。”宇信聞聽此人姓名,心裡頓生敬意。眼前這位將軍可是爲大漢王朝平定黃巾之亂的一大功臣啊!

宇信趕忙上前雙手扶起朱儁,笑着說道:“朱司馬不必多禮,咱們帳中說話!”

朱儁如今已年近三十,在軍中效力少說也有十年了。可他平生最敬重英雄好漢,在軍中從不倚老賣老。他早就聽說當日宇信在大殿舉獅舞槍之事,打心眼裡佩服眼前的這個年輕人。何況宇信又是靈帝親點的驍騎都尉,自己的頂頭上司,他哪敢有半點疏忽,躬身在前引路將衆人迎進大帳。

因宇信尚未完成交接,所以雙方都沒人坐上主將席位。朱儁見宇信如此年少知禮,拱手欣慰地讚道:“久聞將軍乃少年英雄,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宇信一聽心中好笑,什麼久聞喲,我來雒陽總共還不到半月,在這之前更是一無名之輩,朱司馬這馬屁沒拍好哦!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宇信也不去揭穿,只是笑着說道:“朱司馬過獎了。信尚年輕,對這軍中事務還不熟悉,今後還得請司馬您多多指點。”

一番客氣後,宇信才言歸正傳提起交接一事。畢竟今天來軍營的目的就是來交接職權的,不能一味攀附交情,這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的。

朱儁聞言,低聲嘆道:“大人有所不知,自從聖上殿前親封大人驍騎都尉一職後,原驍騎都尉袁紹就氣憤地離營而去,至今未曾返回一次,這都快三天了。我們也急得派人四處尋找他的下落,只是一直都沒找到。”

宇信聞言也是一驚,沒想到自己居然頂了袁紹的位子。呵呵,這真是冤家路窄。袁紹此人心胸狹隘又無遠慮,怪不得他會冒然離開,以他那愛面子的性子來看也屬正常。

“不過在軍中,這將官私自離營不返的罪可大可小,如今上邊卻沒什麼動靜,看來這袁紹必是跑到何大將軍處避難了,那還派人找個屁啊,難不成你還敢帶兵去闖大將軍府?”宇信不由得在心中腹誹着。

宇信等人因無法完成交接之事,自知不便在軍營多作停留,只得向朱儁等人告辭離去,拜託他一有袁紹消息便立即派人來通知。

四人在回去的路上別提有多鬱悶。這袁紹多半就躲在何進府中,反正如今雒陽城內還算太平,一時半會兒也不急於交接上任,還是先去城南看看皇帝賞賜下來的新府第,然後再作計較。

要說靈帝還是蠻大方的,賞給宇信的宅子真不小,可容百多號人居住。整個宅子分前後兩院,前院辦公會客,後院有假山亭臺可作休憩之用。府上裝飾也好不奢華,總之讓宇信感到十分滿意。

另外府中配有侍從衛士數十人,待遇不可謂不高。宇信心知這裡面怕是少不了宦官張讓等人的巴結之意,不由得感嘆道:“唉,出來混遲早都得還!”

有道是“擇日不如撞日”,左右四人來時也沒帶多少家當,宇信當即決定入府居住。在新府第住下來就是享受,不說別的,光是從伙食一項來看就要比在酒樓吃的好上幾倍。衆人吃過飯菜後,才重新坐定下來商議今日軍中之事。

張飛沒來由地問了一句:“大哥,今日飛見軍中操練之卒甚爲精幹,爲何大哥卻搖頭嘆氣呢?”

田豐心中也有同樣的疑惑,當下也用詢問的眼光看着宇信。

宇信微微一笑,坦然言道:“沒有靈魂的軍隊操練得再好也不能形成強大的戰鬥力。平時打打順風仗可以,可一旦遭遇強敵,恐怕就會凶多吉少。”

張飛一愣,旋即明白,抱拳說道:“大哥所言甚是,飛受教了。”

田豐也微微點頭,想必也已明白宇信的意思。如果將士沒有明確的信念,那麼再怎麼嚴格操練,恐怕也難以應付緊急情況。

宇信也不想在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結,轉而提起交接之事:“今日聞朱司馬所言,我料想那都尉袁紹必去了何進處,否則不可能軍中無主將這等大事也沒人過問。”

田豐思索片刻後點頭認可道:“主公所言在理,這袁紹必是躲在大將軍府。素聞袁紹此人膽小怕事,今卻敢離營不歸,着實可疑,豐料此必爲何進想爲難主公所玩的伎倆。”

宇信聞言點了點頭,皺眉詢問道:“既如此,元皓可有辦法解決這個難題,畢竟交接一事不宜拖得太久?”

田豐起身在屋中徘徊,邊想邊分析道:“主公,依豐之見,若想在這雒陽住的安穩,何進不能得罪,皇帝不能得罪,張讓等宦官更不能得罪。聖上最信任張讓等人,只要張讓等人願意保主公安全,主公在此可無憂矣。”

宇信深知田豐本事,如今聽田豐這麼一說,也來了興致,急忙追問其中緣由。

田豐繼續分析道:“何進等人雖然勢大,但並不能一手遮天。他們在這司隸地區的控制力還不足夠,因此何進必然不敢和靈帝發生直接衝突,主公只要忠於聖上則無性命之憂。張讓等人雖說也在拉黨結派,偶爾也會揹着萬歲幹些齷蹉的勾當,但他們都是和聖上站在一邊的,因此聖上信任他們。所以結好張讓,關鍵時刻也能保主公安全。”

第24章 殿前顯神通(二)第5章 河間揚名(二)第47章 自露馬腳第208章 一語道破第259章 那一刀的風情第189章 拜見袁盟主第94章 公私難分第12章 北地情懷第57章 白馬義從第52章 福禍相倚第85章 別陽澗大戰(一)第242章 因糧於敵第28章 禁軍無主將第111章 張樑的報復第147章 預謀蛟龍第246章 彈汗山大捷第276章 火海無涯第259章 那一刀的風情第246章 彈汗山大捷第133章 西涼起戰禍(一)第177章 家國天下第152章 玉簪定情第254章 白馬騎的覆滅(一)第151章 東二喬第160章 宮廷內鬥第236章 再回雲中第190章 諸侯“情誼”第244章 火牛破胡騎(一)第53章 小仲道的敵意(一)第116章 再見張靈兒第20章 論儒驚四座(二)第88章 別陽澗大戰(四)第4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章 師徒談心第13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三)第25章 封官賜槍第33章 何後毒美人第97章 唐周叛變第115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261章 借刀殺人(二)第201章 鐵騎交鋒第266章 “公平”交易(三)第191章 擒保華雄(一)第129章 刑場上的挑釁(一)第159章 何進得勢第22章 以詩見蔡邕第91章 張角有女張靈兒第244章 火牛破胡騎(一)第151章 東二喬第169章 助紂爲虐第134章 西涼起戰禍(二)第170章 拯救廢帝第97章 唐周叛變第59章 二郡換白馬騎第244章 火牛破胡騎(一)第230章 張楊的好運第52章 福禍相倚第26章 才女的刁難第72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一)第133章 西涼起戰禍(一)第177章 家國天下第137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二)第241章 轉危爲安第118章 黃巾末路第117章 張角病逝第225章 羣英會(三)第153章 “瘋子”魯肅第114章 生擒張樑第219章 董卓“大出血”(三)第192章 擒保華雄(二)第269章 計死人活第2章 拜師學藝第34章 至友與宿敵第72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一)第142章 流星惑敵第180章 曹操借刀(二)第43章 寺外攻防戰(一)第73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二)第167章 董丁不兩立第87章 別陽澗大戰(三)第73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二)第275章 屍山血河第20章 論儒驚四座(二)第83章 敵軍圍困萬千重第4章 河間揚名(一)第115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20章 論儒驚四座(二)第101章 烽火四起第75章 因禍得福第187章 孫堅兵敗第20章 論儒驚四座(二)第262章 劉備三哭騙人心(一)第32章 皇子伴讀(二)第119章 二進雒城第94章 公私難分第169章 助紂爲虐第88章 別陽澗大戰(四)第262章 劉備三哭騙人心(一)第19章 論儒驚四座(一)第95章 合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