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殺或恕

班師回朝的第五天深夜,靈帝終於傳旨於次日召文武百官入朝議事。宇信專門花錢從傳信的小黃門那裡得知,明日早朝的主要議題就是商議如何處置黃巾餘孽。

在天牢裡,宇信答應過張寶要儘量保全那些投降的黃巾俘虜。其中緣由不僅僅是因爲那是十幾萬條生命,更重要的是那也是大漢之本。這幾年來天災**中原死的人太多了,在胡患未絕之際就如此大肆屠殺自家子民,實在不智!

豎日一大早宇信就穿戴整齊出門了,恍恍惚惚間便抵達了朝會大殿。這來的一路上宇信的心情一直十分沉重,反覆思考着等會應該如何行事才能救下那些遭受苦難的普通百姓。

隨着張讓的一聲尖叫,宇信的思緒被打斷了:“陛下駕到,衆臣早朝。”

文武百官分作兩列進入大殿。因爲宇信在此次平叛中立下大功,特被准許和大將軍何進並列入朝。文臣一方自然是太傅袁隗打頭,這老傢伙憑藉着袁氏家族的威望硬是在朝堂上東山再起,成爲文官之首。

靈帝今天那叫一個八面威風。一身鑲金邊紫黑龍袍,頭帶雙龍戲珠冕冠,高高坐於龍椅之上,靜候羣臣參拜。

衆臣進殿後在司儀官的引導下跪伏在地,口中三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靈帝面色莊重,緩緩擡起右手,沉聲說道:“衆卿平身。”

百官聞旨後再次三呼謝恩,方纔緩緩起身站於殿內兩側。開場白搞完了,現在正式進入朝會正題。

靈帝見衆臣歸位後才扭頭示意張讓,讓他宣佈議事開始。張讓自然清楚今日早朝的議題,趕忙上前一步叫道:“陛下有旨,今日朝會商議如何處置黃巾俘虜一事,現在請各位大人各抒己見!”

百官聞聽張讓的話後,都開始左顧右盼,議論紛紛。茲事體大,小官們誰也不願做這出頭鳥,他們都在觀望形勢。對於他們而言,有幸站在大殿之內已是前世積德,至於決策還是看前面的大人們怎麼說吧,他們只有附庸風雅的份。

就議政而言,比較文武兩列大臣的情形,武將們明顯對這些破事不太感興趣。他們只管打仗,至於其它差事完全就是隻帶耳朵,純粹跑來充數。

如果碰上商議選將帶兵的事那他們即便拼着老命也會摻合一番,但這種打了勝仗後處理俘虜的事他們就提不起半點精神了。若非要讓他們提個建議,那無非就兩條:放,還是殺?

當下武將一列全都保持沉默,眼睛有意無意地盯着文臣一方,等待他們趕緊拿了主意陛下拍板後好散會喝酒去。左右這些俘虜和他們沒有關係,隨便處置得了。

可武將們明顯高估了文官們的決斷力。這些只會事後諸葛亮的文臣向來優柔寡斷,一個個推來攘去,誰都不敢先行表態。就這麼鬧了半天,他們總算找出了個代表出來發言,毫無疑問此人便是文官之首太傅袁隗。

話說袁隗的聲望還真不是一般的高,什麼朝中大事他都要出來指點一二。大將軍何進奈何不得他,張讓等宦官也甚是忌憚他,他儼然成了朝堂上除皇帝以外最有話語權的人。

如今袁隗對得勝回朝的宇信頗爲忌憚,瞥了宇信一眼後說道:“陛下,老臣認爲這些黃巾俘虜留不得。一是他們響應張賊叛亂,禍害天下,依我大漢律當處死刑;二是若不嚴懲這羣惡徒,恐天下人人心懷僥倖,不畏陛下天威,以後難免有人效仿;三是不殺他們,留之無用還徒費糧食,若放歸故里必然擾亂地方,所謂‘放虎歸山,後患無窮’啊!”

袁隗的三板斧一掄完,立馬得到不少友善大臣的鼎力支持。大多文官都認爲太傅所言有理,這些泥腿子實在是罪大惡極,理應全部處死,他們死有餘辜。

我了個去,你們這羣披着羊皮的狼。那不是百八十個人,那是十幾萬條人命啊。說殺就殺,眼睛都不眨一下,好凶殘!

宇信現在總算明白了,朝廷裡真正厲害的不是會舞刀弄槍的武將,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是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臣。他們那張嘴可以把天說破了,更爲厲害的是他們的心,硬如磐石!

皇甫嵩見袁隗當了先鋒,當即也出列表態道:“陛下,臣亦覺得這些人當殺。黃巾賊寇禍亂社稷,有辱我大漢天威,理應明正典刑,方能使天下人臣服。”

對於袁隗皇甫嵩說的話宇信並不感到驚訝,畢竟這二人一個對平民沒啥好感,一個是大漢的死忠分子。雖然兩人平時政見不和,但這回事關天朝威望,兩人自然就尿到了一個壺裡。

一文一武都贊成殺俘,靈帝心裡就有些瞭然了。其實,靈帝也覺得這些黃巾俘虜太可惡了,負隅頑抗,硬是將戰爭向後拖延了幾個月才結束。但若把他們都殺光感覺也不太好,靈帝怕天下人說他是暴君。因此,靈帝有些猶豫不決,他還想聽聽其他人的意見。

宇信回頭看了看身後的一班武將,見他們全都低着頭,似乎在悄悄打瞌睡。你大爺的,一個個都練會站着睡覺的本事了!宇信暗叫一聲倒黴,居然沒一個肯出來說句良心話,自己要不要第一個上啊?這時要是上了,明顯有當炮灰的風險啊。

正當宇信以爲孤立無援的時候,北中郎將盧植站出來勇作排頭兵:“陛下,袁太傅和皇甫老將軍所言不妥,老臣懇請陛下饒恕這些黃巾降衆。自古以來殺俘不祥,何況這些人本身也是受了太平妖道的蠱惑,都是些窮苦百姓。如今他們迷途知返,實在罪不至死!”

盧植話還沒說完,就見袁隗轉身罵道:“好你個盧植老兒,難怪你幾個月都拿不下廣宗城,今日你如此護着這幫賊子,是不是心中有鬼?”

盧植是個耿直人,一聽袁隗如此污衊自己,當下也顧不得臉面,當堂和袁隗爭辯起來:“袁隗!你休要胡言,我盧植當了一輩子的漢臣,將死之時豈會做那悖逆之事?”

盧植此言一出立時引起不少朝臣的同情,大夥心裡都清楚盧植的爲人。朝堂上誰都可能有私心,唯獨盧植不可能,他是本朝公認的第一大忠臣。

皇甫嵩雖然堅持殺降,但此刻還是站出來爲盧植說話:“袁太傅多心了,盧中郎之忠心我等一清二楚,你可不要誣陷忠良啊!”

袁隗見衆臣轉眼間都站到盧植那邊去了,當下也知道自己捅了馬蜂窩,可礙於顏面,只好小聲嘀咕道:“誰知你怎麼想的,哼,你自己心裡最清楚……”

盧植氣得肺都要炸了,自己一生對朝廷忠心耿耿,從未有過二心,這袁隗是吃了秤砣鐵了心地說我居心不良。這還了得?想我都是快入黃土的人了,難道最後還得落個晚節不保?

盧植正要上前分辯,卻被好友蔡邕一把拉住,好心提醒他道袁隗心術不正,今日要是得罪了他,小心日後背地裡遭暗算。

盧植瞥了一眼袁隗,頓時感到有些無奈。蔡邕說得對,寧惹君子不招小人,當下只好甩袖站回隊列不再言語。

宇信見盧植的觀點和自己一致,正準備出來表示支持,就見身旁的何進搶先出列說道:“陛下,臣以爲盧中郎所言有理。戰場不比朝堂,自古都有它的規矩,殺俘大凶,恐於國不利,故臣建議只誅首惡,餘者既往不咎。”

第216章 會獵洛水第197章 飛將之威(四)第9章 單騎平山賊(二)第209章 血夜虎牢(一)第27章 左右難逢源第252章 兄弟情深第145章 南陽文聘(二)第180章 曹操借刀(二)第46章 兵無鬥志第210章 血夜虎牢(二)第164章 漁翁得利第41章 得勝歸第45章 寺外攻防戰(三)第179章 曹操借刀(一)第274章 論勝之道第148章 文聘大戰周泰第277章 塵埃落定第170章 拯救廢帝第6章 河間揚名(三)第29章 田豐進何府第40章 仁義服烏桓第50章 王越登門第232章 百姓爲重第129章 刑場上的挑釁(一)第181章 行刺與獻刀第115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30章 落魄的劍聖第181章 行刺與獻刀第154章 爲君三謀第57章 白馬義從第93章 女人的膽識第236章 再回雲中第201章 鐵騎交鋒第71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第151章 東二喬第30章 落魄的劍聖第151章 東二喬第111章 張樑的報復第60章 “虛”與“實”第88章 別陽澗大戰(四)第238章 餓馬提鈴第190章 諸侯“情誼”第239章 力奪王旗第90章 有美來訪第154章 爲君三謀第210章 血夜虎牢(二)第137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二)第144章 南陽文聘(一)第132章 西園建新軍第40章 仁義服烏桓第183章 陳宮棄曹第221章 禮尚往來(二)第197章 飛將之威(四)第67章 大練兵第209章 血夜虎牢(一)第81章 險地求神駒第44章 寺外攻防戰(二)第56章 白馬將軍第64章 新三英結義第120章 文姬探病第170章 拯救廢帝第214章 守株待兔第107章 火燒長社第36章 夜襲烏桓營(一)第275章 屍山血河第113章 設伏誘張樑第167章 董丁不兩立第199章 箭射諸侯旗第166章 李儒之才第131章 背後的算計第222章 最後通牒第71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第50章 王越登門第178章 自立危牆第178章 自立危牆第220章 禮尚往來(一)第59章 二郡換白馬騎第183章 陳宮棄曹第247章 瘋狂的報復第96章 密謀造反第32章 皇子伴讀(二)第48章 “虎癡”發威第63章 懲辦污吏第37章 夜襲烏桓營(二)第56章 白馬將軍第78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245章 火牛破胡騎(二)第86章 別陽澗大戰(二)第253章 文聘救關第277章 塵埃落定第73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二)第161章 忠言逆耳第186章 爭奪汜水關第118章 黃巾末路第51章 內憂外患第121章 快樂並痛苦着第58章 老奸巨猾第243章 約戰王庭第204章 西路無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