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5【御駕親征】

寧搏濤、盧升還未回京,王淵就收到養子王芳的密信。

把莫臥兒皇帝趕去波斯,佔領整個北印度地區,蘇爾王朝的開創者舍爾沙……陣亡了。

這貨非常頭鐵,居然帶兵征討拉其普特國。

拉其普特國,按照後世的行政概念,擁有巴基斯坦部分領土,以及整個拉賈斯坦邦和部分古吉拉特邦(作爲民族,拉傑普特人遍佈印度)。

在錫克族興起之前,拉傑普特人是印度最強的戰鬥民族。他們的祖先來源複雜,有塞種人(原居新疆)、貴霜人、匈奴人、安息人、希臘人、嚈噠人(白匈奴)……千百年來不斷混血,與印度土著融合而形成一個民族。

而且拉其普特是印度教國家,周邊密密麻麻全是綠教勢力,卻誰都拿這塊地盤沒有辦法。

就連莫臥兒開國皇帝巴布爾,當年攻打拉其普特都撞得滿頭包。

舍爾沙也撞上去了,直接戰死沙場,建國沒幾年的蘇爾王朝瞬間內訌,幾位王子開始用刀劍展開奪位鬥爭。

王淵得知此消息,立即動身前往古吉拉特,把國內各種政務全部交給首相王崇負責。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必須抓住機會幹翻蘇爾王朝,不能留給對方任何喘息的機會,王淵這次甚至要御駕親征。

舍爾沙建國數年,除了打仗還在幹什麼?

宗教寬容,以綠教爲主,以印度教爲輔,大量任用印度教貴族爲軍政官員。

改革賦稅,丈量土地,發展農業,鼓勵工商,修建官道,建立驛站,統一幣制,設省立縣,中央集權!

王淵聽聞舍爾沙的一系列政策,哪裡還敢怠慢?

讓此人繼續發展下去,蘇爾王朝將成爲勁敵,必須將這個政權扼殺在搖籃當中。

不得不說,舍爾沙是個英雄,文治武功都傲視整個印度,可惜全盛之時居然死在戰場上。

走到黑天河上游,王淵遇到返程的寧搏濤、盧升等人。

“拜見陛下!”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辛苦各位了。”

寧搏濤微笑道:“陛下,西北二國已滅,五公子(王驥)正在帶兵東征。”

王淵說道:“舍爾沙死了。”

“啊?”寧搏濤隨即大喜,建議道,“可趁機出兵北方。舍爾沙改革力度太大,得罪了無數貴族王公,如今他突然身死,其國內必然亂成一團!”

歷史上,胡馬雍憑藉少量波斯兵,就能殺回印度復興莫臥兒帝國,其主要原因便是舍爾沙的改革太招人恨。

如果舍爾沙不改革,不中央集權,而是得過且過,做一個糊塗蘇丹,那麼十個胡馬雍都別想復國,莫臥兒王朝只能窩在阿富汗的大山裡!

比賈普爾王室被帶上來,蘇丹和大王子都死了,只剩昌德比比和其他王子公主。

“拜……拜見國王陛下!”

一羣王室成員齊刷刷跪地,口中高呼剛學的漢話,語音古怪得沒幾個人能聽懂。

王淵笑問:“你怎麼不跪?你的丈夫已死,你的兄長已經歸順於我,你是以什麼身份站在我面前?”

昌德比比想了想,終於緩緩跪地。

但其他王室成員,都被嚇得戰戰兢兢,腦袋如同鴕鳥般紮在地面。而昌德比比則毫不畏懼,擡頭仔細打量王淵,兩人視線相交她也不挪開。

王淵讚許道:“有些膽識,你今年多大了?”

昌德比比回答:“十七歲。”

王淵終於有些驚訝:“十七歲有此膽略,實屬難得。可願爲我兒之側妃?”

昌德比比反問:“你的兒子會治國打仗嗎?”

王淵笑道:“暫時還不怎麼會,但跟這裡的蘇丹相比,他的治國能力絕對更優秀。”

昌德比比說:“我一路而來,聽到很多關於陛下的傳說,您是一位頂天立地的大英雄。與其嫁給您的兒子,我爲什麼不能嫁給陛下您本人呢?”

王淵被逗得發笑,說道:“我都快五十歲了,當然是嫁給我兒子更好。”

昌德比比說:“英雄不問年齡,我若再嫁,只會嫁給一個大英雄,而不是嫁給一個昏庸的王子。”

王淵用挑剔的眼神看着她,問道:“你有什麼本事,能夠有資格嫁給我?”

昌德比比說:“我會七種印度語言,會三種印度文字,而且我正在學習漢語。您把我帶在身邊,無論出征到哪裡,都不需要再任命翻譯官。”

王淵點頭說:“這個理由很合適,那你就跟在我身邊吧。”

昌德比比說:“根據教義,寡婦再嫁,需要爲亡夫守制四個月零十天。在此期間,請陛下能尊重我一些。”

王淵不置可否,只是說:“這個教義不錯,比印度教的陋習更好。”

印度教還在玩寡婦殉葬,不殉葬就得不到世人尊重,若是再嫁必然遭到世人羞辱。不想死又不想遭受歧視的印度教寡婦,往往選擇成爲神僕,她們改變姓氏,穿獨特的衣服,意思是把餘生都獻給神靈。

這次出發之前,王淵下令處死300多個印度教平民。

被處死的平民,都是從北方逃難而來。他們不敢反抗蘇丹聯軍,卻在諸多同伴死後,逼着八十多位寡婦殉葬。無非是想寡婦死後,以親人或朋友的身份,獲得對方逃難時攜帶的財貨。

他們真動手了,接連殺死十多個寡婦。

宋靈兒帶着侍女阿惹,還有戚繼光的妻子王瑛騎馬出遊,正好撞見這些印度教平民的“壯舉”。

問明情況,宋靈兒大怒,親手斬殺數人,把參與者全抓去見王淵。

王淵不但下令全部處死,還讓王崇頒佈一道《寡婦再嫁令》,並將那些倖存的寡婦全部許配給漢人移民。

寧搏濤指着地上那些王室成員:“陛下,這些人如何處置?”

王淵笑道:“阿眉(黃峨)就要到沛陽了,她要在京師大建學校。將這些人貶爲庶民,全部送去學習漢字。一年之後,若不能默寫《三字經》,若不能放棄信仰綠教,就一股腦兒全殺了。還有,你回去之後立即下令,直接讓水師駕船回大明,把和尚道士們趕快接來傳教。”

佛教神明跟印度教有重合,在官方支持配合下,忽悠沒資格聆聽教義的首陀羅和賤民,估計傳教速度會非常快。

至於道教,則以沿海、沿河地區爲傳教基地,因爲媽祖也是道教神明。

寧搏濤、盧升等人,帶着俘虜和戰利品回京。

王淵則帶着一千騎兵,還有百十個親衛,來到西海岸坐船前往古吉拉特。

海上。

戚繼光持刀立於王淵身後,身軀筆挺,頗爲自豪。王太師本就是他的偶像,如今成了親衛,幹啥事兒都覺得有勁。

昌德比比還不會說漢語,她跟王淵交流時,一直需要翻譯傳話。

“你的父親,你的公公,你的丈夫,都被我的士兵所殺,你就不怨恨我嗎?”王淵問道。

昌德比比說:“我的丈夫,是宰相殺死的。至於我的父親,是他先入侵天竺國,戰死沙場不能怨恨任何人。”

王淵說道:“你太理性了,很不招人喜歡。”

昌德比比說:“我一向如此。”

王淵問道:“你心裡藏着事情?”

昌德比比道:“請陛下儘量善待我母國的百姓,也請陛下給我的兄長們一個善終。”

王淵微笑:“你的這句話,讓我很想把你推進海里,免得今後留下一個禍患。”

昌德比比說:“我從小跟隨最好的老師學習,我知道印度是什麼狀況。每一次異族和異教統治,都會伴隨大規模的驅逐和屠殺,我只希望陛下的手段能溫和一些。”

王淵說道:“我做事一向很溫和,就怕有人逼我動手。”

昌德比比道:“那他們就是咎由自取。”

458【中途流產的第一次全球航行】252【風雪前進】194【報紙】475【朱海的野望】154【一人立功,全家光榮】125【全軍衝鋒】466【心學大佬們回京了】585【琰州】480【佛道傳法,各憑本事】368【氣人皇帝】741【好巧,你也來攻城啊?】289【還得繼續求官】070【巨嬰才子】666【大明使團抵達歐洲】349【提着野太刀去戶部問罪】667【我是大明藩王?】246【臨時任命】671【寧搏濤與美第奇家族聯姻】683【幼驥伏櫪,志在四海】171【千里鏡問世】498【探親】673【公主與王子的黑暗童話】372【好戲連連】495【言官盛宴】644【王莽的警示作用】299【入幕之賓】226【待曉堂前拜舅姑】662【沒落的葡萄牙】240【心學信徒們】138【私田與佃戶】521【火車與鐵路】589【漂亮的老虔婆】699【搶人開溜】448【袁二做了世襲指揮使】292【天津之行】712【三請三辭】116【第一次朝會】211【歡喜冤家】377【白綾還是鴆酒?】597【宗室改革】340【冶煉技術】642【對徐達後人開刀】055【成長】590【掌控朝堂】460【探海提督】550【吾非亡國之君,爾等皆亡國之臣】759【你已經落伍了!】327【新婚禮物】533【史詩大捷】511【內政與外交】318【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665【個位數傷亡的滅國之戰】【朝鮮——大明的反面教材】020【虎狼之世】011【殺官造反尋常事】686【濟州島?大明南直隸耽羅州!】671【寧搏濤與美第奇家族聯姻】575【賢相與盛世?】181【渾天如雞子】170【昏君與佞臣】288【遠程換人】350【三省總督】216【新一批學生】407【寶船窘事】396【攻心】566【草原相遇】484【憋屈的皇帝】099【放風箏】278【西域後事】588【改革亦爲復古】487【武舉改革】447【皇帝的鬱悶】644【王莽的警示作用】136【滿城爭看王二郎】019【途中意外】099【放風箏】384【草木皆兵】670【人傻錢多速來】337【未來三人組】593【宰相睡龍牀】127【反賊主力又要跑路】335【改革田稅】438【泰州學派】632【印度來了留學生】202【官場劇變】002【土匪式拜師】318【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242【微斯人,吾誰與歸?】092【會試第一場】211【歡喜冤家】698【史詩級村鬥】462【福山、馬祖湖和櫟木灣】268【李三郎的伏擊】573【明武帝】552【全員二五仔】686【濟州島?大明南直隸耽羅州!】102【餿主意】(爲盟主“巫馬行”加更)441【黑店】492【王尚書】293【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