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3【明武帝】

內閣大臣,六部尚書,六科給事中,都察院與五寺、六軍、宗人府主官,全部被皇貴妃招來匯聚一堂。

皇貴妃戴着面紗,拿出一份詔書:“此爲陛下遺詔。”

皇權交接,有兩份文件最重要,一爲皇帝遺詔,二爲新皇即位詔。

明代皇帝的遺詔字數不多,大概在200到600字左右,但卻字字精煉、不得含糊。內容主要分爲八個部分:回憶政績,檢討缺失,宣告將死,認定嗣君,囑託嗣君,叮嚀大臣,規定喪葬,撫定地方。

遺詔首先請內閣、司禮監、制敕房、禮部和三法司驗證,須確認其真僞,再給大臣們宣讀。

衆臣聽完,神色各異。

朱厚照回憶政績的時候,把自己的文治武功都海吹一遍。同時又承認錯誤,說他不該寵信宦官佞臣,致使天下沸騰、叛亂四起。告誡太子要吸取教訓,叮囑大臣悉心輔佐新君,特別指出王淵是託孤重臣之一。

還說自己的葬禮,不必搞得太隆重。但陪葬品當中,必須有成吉思汗的遺物,必須陪葬一門火炮、一支火銃、一副千里鏡,還得是最新式的產品,不要拿老式玩意兒糊弄。另外,將來皇貴妃去世了,可以送進帝陵與他合葬。

遺詔宣讀完畢,朱載堻被請來,衆臣行禮叩拜嗣君。

楊廷和主寫即位詔書,這玩意兒得儘快公佈,昭告天下新君已經確定,防止出現不必要的混亂。

先皇的葬禮,也要以嗣君的名義安排。

第二天,朱厚照的遺詔,朱載堻的即位詔,同時發往全國各地。

但新君不能立即登基,要把先皇的葬禮處理完畢。就算是葬禮結束,還得臣子勸進,三勸三辭,以彰顯孝道和仁厚,估計得拖到明年春天。

在登基之前,朱載堻只能算嗣君。

兩道詔書發出去後,嗣君詔書立即發到王家。拜王淵爲文淵閣大學士,預機務,王淵終於入閣爲輔臣。宋靈兒、黃峨的誥命也獲提升,而且升得不能再升,直接是正一品夫人。夏嬋、香香、綺雲三位妾室,全部封爲五品宜人。

同時,這次大捷立功的將士,也以嗣君的名義進行封賞。

就拿立下頭功的袁達來說,升龍虎將軍,拜上護軍,封定北侯。

王淵入閣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處理先皇葬禮。

按照先皇遺詔,葬禮不要太隆重,交給禮部照章辦理便是,但皇帝的廟號和諡號卻得認真討論。

蔣冕說道:“先皇廟號可爲‘武’。”

王瓊立即反駁:“不妥!”

皇帝一死,內閣就開始爭起來。

王瓊屬於帝黨出身,怎麼能容許朱厚照的廟號爲“武”?

諡號爲“文”、“武”很牛逼,比如漢文帝、漢武帝。

但廟號爲“文”、“武”,是非常噁心人的。“文宗”暗指文弱無能,至於“武宗”嘛,只能說明這個皇帝,生前比較喜歡打仗。而喜歡打仗,往往意味着窮兵黷武,多少都含有譏諷之意,明褒暗貶的程度僅次於“神宗”。

很多文官,就是這樣看待朱厚照的,在他們心目中,朱厚照確實窮兵黷武。

但爲了完美謝幕,楊廷和不想橫生枝節,看向王淵說:“若虛有何意見?”

“中。”王淵吐出一個字。

楊廷和、毛紀、蔣冕,盡皆愕然,這評價也太高了。

中宗,中興之主!

其實,以朱厚照的各種事跡,廟號“宣宗”、“憲宗”最合適。有功有過,但功不可沒,可這兩個廟號都已經有了,憲宗還是朱厚照的爺爺。

仁宗、聖宗、孝宗、睿宗,這四個廟號都是明君,朱厚照又明顯不配認領。

毛紀皺眉道:“先皇若爲中宗,置孝宗皇帝於何地?”

蔣冕附和道:“於禮不合。”

既然是中興之主,那麼朱厚照接手的,必然是個爛攤子,前任也應該是個昏君。可朱厚照的老爹,廟號又是“孝宗”,屬於最高級別的賢明之君。如此豈非前後矛盾?

毛紀弱弱來一句:“真宗如何?”

蔣冕說道:“我看合適。”

確實挺合適的,玄宗、真宗、理宗、道宗,這四個廟號表示皇帝太複雜,功過難以評價,賢明或昏庸也難以講清楚。

王淵斬釘截鐵道:“中!”

必須是明中宗,國庫豐盈,開疆拓土,開創一副中興盛世。只有如此蓋棺定論,才能凸顯王淵的臣子功績,因爲大多數事情是他輔佐皇帝做出來的。

雖然,這個皇帝死前幾年,還遍地饑饉災荒,全國叛亂四起。

毛紀還是那句話:“置孝宗皇帝於何地?”

朱厚照若爲中興之主,那他爹必然是昏君,這事兒圓不過去啊。

楊廷和知道王淵的心思,也不願在這節骨眼兒上爭執,提議道:“睿宗如何?”

仁聖孝睿,四大賢君,朱厚照也只能跟“睿”沾邊了。

王淵想了想,點頭說:“可以。”

王瓊說道:“廟號便爲睿宗。諡號呢?”

王淵懶得聽他們爭論,直接說道:“武帝,其他你們自己加!”

楊廷和欣然同意,他已經想通了,不管朱厚照如何荒唐,反正可勁兒的吹捧便是。皇帝評價越高,他這首輔評價自然越高,青史之上可爲他的賢相加分。

衆人討論好半天,終於定下廟號和諡號。

朱厚照,明睿宗,承天隆道英肅剛明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武皇帝。

中間一長串都是虛辭,真正的關鍵是“睿”和“武”。一般叫做“明睿宗”,如果按照漢代的稱法,也可以喚作“明武帝”。

王淵不僅把嘉靖的皇帝給弄沒了,還把嘉靖他爹的廟號“明睿宗”也搶了。

一個啥事兒沒幹的藩王,只因爲兒子做了皇帝,就能追贈廟號“明睿宗”,那荒誕放浪的朱厚照爲什麼不可以?

嗣君還未登基,皇后和皇貴妃,暫時不能升級做太后。

朱厚照的廟號和諡號商定之後,皇貴妃和朱載堻都很滿意,給內閣諸臣各賞銀一兩。

接着,朱厚照停靈七天,嗣君朱載堻率百官扶靈出殯,送去早就修好的康陵入葬。皇帝陵墓名稱沒啥說法,明清兩代,皇陵皆用單字美稱,文官不會跟皇帝在棺材板上計較。

明代皇帝駕崩,各種禮儀都已簡化,遺體基本放七天就下葬,嗣君也不用守孝三年。

當然,三天還是得有,至少要做做樣子嘛。

之後三請三辭,搶在新年元旦之前登基,朱載堻登基那天都已經臘月二十六了。

次年,改元紹豐。

這年號沒有別的意思,正德在位二十五年,幾乎年年都有自然災害,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誰知朱厚照駕崩之年,也是新君即位之年,居然風調雨順,大臣們希望能一直風調雨順、國泰民豐下去。

於是,楊廷和建議改元“順豐”。

王淵:“????????”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在王淵的強烈要求下,年號改元“紹豐”,即“延續豐順”之意。

611【異域風情】(爲盟主“ 輸入暱稱已在”加更)192【兩個佞臣】364【當狗也不容易】355【不得不援】464【福山尾章】534【武王伐紂】038【戳戳戳】411【司農寺的設想】172【完美配合】451【王崇】341【總督鍊鋼】099【放風箏】160【元宵燈會】651【墨西哥條約】250【畏兀兒老將軍】662【沒落的葡萄牙】478【王子復國記之末】287【王大爺兵敗】311【表面順服】123【嬌兵怨將】474【哇,金子!】055【成長】127【反賊主力又要跑路】199【資本家道路】202【官場劇變】147【豹房蹴鞠總教練】438【泰州學派】【王朝末路——三百多年的大明還不知足?】578【排除異己】178【朝會被彈劾】514【老楊好難啊】054【今夕何夕】656【都安排上】380【太皇太后死啦】740【戚繼光投軍】103【白衣飛將王二郎】(爲盟主“丁博約”加更)727【基本盤】470【心學大興】606【只要儒家,不要儒教】451【王崇】700【毛里求斯?鴻福島!】407【寶船窘事】168【實驗室招人】366【一代英主窩囊死】466【心學大佬們回京了】644【王莽的警示作用】385【寧王起兵】196【居然是個愣頭青】044【兵法】351【王二出征】292【天津之行】089【朱公子】295【招賢納士】120【破天荒】484【憋屈的皇帝】406【王二封神】393【知行合一王大爺】276【喜脈】147【豹房蹴鞠總教練】197【來自大奸臣的感激】263【千里奔襲】662【沒落的葡萄牙】596【我們真是要去餵羊駝】534【武王伐紂】188【一得一失】779【大明制霸殷洲與日耳曼尼亞王國建立】670【人傻錢多速來】379【又是陽謀】622【實幹纔是硬道理】199【資本家道路】234【倒黴王爺】302【海盜信息】182【陰陽人與日心說】539【誰比誰先死】435【三人格局】588【改革亦爲復古】145【軍官團訓練與蹴鞠】311【表面順服】488【俞大猷】484【憋屈的皇帝】366【一代英主窩囊死】755【鐵條王冠】597【宗室改革】022【各有心思】400【若虛禪師】609【縣衙殺人,府衙留頭】723【鳳儀來歸】181【渾天如雞子】508【媽祖賜福】080【寶刀與烈弓】311【表面順服】777【印度神裔,亦爲炎黃子孫】726【小把戲】243【朝會應對】194【報紙】273【朝堂新格局】459【環球航海圖】504【就硬衝】352【皇帝又鬧幺蛾子了】068【烏騅?阿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