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薛氏,先祖爲薛仁貴之孫,在福建生息繁衍已逾千年光陰。
至成化年間,福清薛氏,發展成福建最大的海商!
很不湊巧,福建最大的海盜嚴啓盛,當時把漳州的月港作爲老巢。嚴啓盛與官府的恩怨糾葛,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禁海行動,福清薛氏也因此被朝廷盯上。
結局是薛氏族長,被福建按察副使何喬新逮捕,罪名爲通倭謀反,捉而殺之。
幾十年過去,薛氏再度崛起,擁有海船無數。
寧波幾大家族拖時間,張璁懶得在那兒瞎耗,親自到福清與薛氏接觸。
福清有個私港,直接就叫“薛港”,可見薛氏在本地的影響力之大!
來到薛氏莊園外,張璁遞上拜帖,交給門子說:“煩請通報,浙江總督府屬員張璁來見!”
片刻之後,門子回來:“張相公,真是不湊巧,我家老爺今天不在。”
“那我明日再來。”張璁道。
門子直接回答:“恐怕這兩個月,我家老爺都不在家。”
吃了閉門羹,張璁只能敗興而走。
負責沿途保護張璁安全的,是一個神機營旗官,叫做牟晟。牟晟憤然道:“張相公,這薛氏也忒無禮了。已經明說是浙江總督屬員,他竟敢閉門不見,簡直不把王總督放在眼裡!”
“浙江總督,管不了福建的官民,”張璁回頭看了一眼薛府大門,感慨說,“看來,這福建海務,比想象當中的水更深!”
牟晟問:“那再找別家?”
“不着急,我去拜訪一位故友。”張璁說。
張璁雖然考了十八年進士不第,但他的朋友卻很多,福建右布政使姚鏌便是他的故交——浙江老鄉,關係不鐵,能說上話而已。
折身前往福州,張璁遞上拜帖,等候半個時辰,終於見到姚鏌。
“晚生張璁,拜見姚前輩!”張璁拱手下拜。
姚鏌比張璁大十歲,姚鏌以前遊學時,曾與張璁有過一段交情。只不過嘛,二十多年過去,他早把張璁搞忘了,拿到拜帖想好半天都沒回憶起來。
畢竟是同鄉士子,而且還是個舉人,姚鏌表現得很親和,拱手還禮道:“秉用無須多禮,快請坐!”
張璁閒拉一番家常,說起當年的交遊,姚鏌終於有了些許印象——原來此人是我考中進士以前認識的。
姚鏌稍微熱情了些,問道:“秉用是來福建遊學?”
張璁盯着姚鏌觀察,答道:“晚生現爲浙江王總督幕府,此番來閩,是尋海船辦理開海事宜。”
姚鏌的表情迅速冷淡,但沒有直接趕人,反而支招道:“恕我直言,你在福州是找不到船的,最好去漳州、泉州那邊看看。須小心行事,否則有喪命之憂!”
“多謝前輩!”張璁感激道。
姚鏌,清官一枚,名滿天下。
真清假清無所謂,他是福建的官,浙江總督管不着,姚鏌自然也犯不着得罪王淵。甚至可以暗中指點幾句,幫些小忙做足人情,今後指不定哪天就能用上。
姚鏌笑道:“我去年初,還在貴州當按察使,對王總督的大名可是如雷貫耳。無論身居何職,只要在貴州當官,必須去王家拜會一番,否則就是對貴州父老的不尊重。此非王家跋扈,而是貴州官民,對王家敬重愛戴。王氏在貴州修橋鋪路,造福一方,便是土人都信服有加。”
“原來如此,”張璁附和一番,代王淵互相吹捧,“姚前輩清名滿天下,亦爲我輩楷模。”
姚鏌非常受用,捋鬍子道:“天下人擡舉而已。”
張璁旁敲側擊又是一陣打聽,終於明白了,福州的海商和海盜,早就悉數被福州市舶司和福建三司控制!
別看福清薛氏海船衆多,其實被福州市舶司拿捏得死死的。至少六成以上的出海利潤,必須分給市舶司和三司官員,否則就是被滅族的下場!
誰讓福清薛氏沿襲千年,卻在明代不出進士呢?
幾十年前,福建按察副使出手,就把薛氏族長給殺了,還扣個通倭謀反的帽子。薛氏家產被抄走許多,而且從此之後,徹底淪爲地方官員的打工仔。
張璁拜別姚鏌,立即動身去泉州。
泉州曾是福建最繁華的港口城市,但在明朝非常不受待見。
因爲泉州有個大海商蒲家,不但在宋末殺戮南宋宗室,還在明初武裝叛亂十年之久。
到永樂年間,泉州市舶司名存實亡。
朱棣任命的泉州市舶司太監,都是不去泉州赴任的,直接把府邸建在福州。
於是就出現異常扯淡的現象,外來商船必須在福州辦理朝貢手續,再前往泉州登記報備,然後再回福州做買賣。如此折騰,持續近百年之久,泉州市舶司才終於變成福州市舶司(前文出現泉州市舶司有誤)。
正德年間,泉州海上走私,主要在同安、惠安、晉江三縣,走私港口有浯嶼、蓬城、崇武、安海、安平。
張璁在旗官牟晟的護送下,把泉州五大私港走了個遍。
一番許諾,成功說服幾家海商,大小海船四十餘艘,偷偷從泉州駛往杭州跟王淵接觸——泉州被福州搶生意太厲害,而且屬於官府重點打擊對象,他們早就盼着能被官方接納。
繼續前行便是漳州,這裡屬於海盜的天堂。
僅在詔安縣,就有南澳、走馬溪、梅嶺、龍溪、海滄、月港等諸多走私港口。在這裡,海盜跟海商很難區分,他們並非士紳大族,以商賈和賊寇居多。往往幾家合起來一起出海,東至日本,西走南洋,哪裡都有這些人的影子。
這些傢伙對官府無感,不願招惹,也不願歸順。
張璁把口水都說幹了,總算說服兩家海商,共出十八條船前往杭州。這是去打探行情的,如果今年去日本能大賺,明年肯定有更多商船跟進。
張璁在福建跑了一趟,功勞卓著,空口說來六十一艘海船!
當張璁回到杭州時,王淵親自迎其入總督府,又招來何瑭、常倫、桂萼、張鉞、唐伯虎等人陪同宴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