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
凱撒皇宮,頂層套房。
徐曼和艾利兒已經熟睡,小丫頭對母親很依戀,讓想要胡作非爲的李子濤撲了個空。
會客廳,壁爐裡傳來木柴燃爆的‘噼啪’聲響。
李子濤躺在沙發裡,雙腳搭在絨腳墊上,渙散的目光明顯正在思考什麼。
白天,他和發展協會的成員逐一見面,想要找到些有用的信息。
結果有些讓人失望,協會成員表現的很正常,回答問題時雖偶有磕絆和停頓,但只是因時間太久。
而且,李子濤能夠從他們的表情裡看出,對於監察部發生的事,他們同樣非常擔心。
監察部是做什麼的,竟然有人失蹤。
這其中又代表着什麼?
唯一能夠讓人產生聯想的,就是維加斯發生了某些不可告人的事。
這麼一想,情緒自然就緊張起來,但還不至於到人人自危的地步。
在和衆人交談時,李子濤也表現的很溫和。
不過誰都清楚,一旦被查到與監察員失蹤有關,先前的溫和笑容會瞬息變色。
…………
英國,倫敦。
下院的會議近來異常頻繁,有關是否與蘇聯達成協議的爭論,已經連續進行數日。
對於共產主義,張伯倫抱有強烈的敵意。
同時,數次發言受到關注,漸漸重新奪回關注點和尊重的丘吉爾,也對共產主義不乏警惕。
但,在目前的局勢下,丘吉爾放下個人見地,認爲與蘇聯的合作纔是有效解決問題的關鍵。
身爲世界上第一個共產主義國家,遠東最強大的國家,沒有誰能夠忽略蘇聯的存在。
可是,這種情況就在倫敦、巴黎真實發生過數次。
只是在兩國民間,人民已經真切的感受到威脅,德國人的槍炮近在咫尺。
對捷克的出賣更是兩國人民無法接受的,21年的鐵桿盟友,就這麼被無情的出賣肢解了。
於是,先前的反戰思想日漸削弱。
人們開始要求政府,必須遵守對波蘭的承諾,英法應該在需要的時候加入到戰爭中。
迫於社會和輿論的壓力,張伯倫同意開啓與蘇聯的談判。
在英法代表前往莫斯科開啓談判的20天后,人民委員會主席莫洛托夫在最高蘇維埃會議上,又以新的外長身份作出任期最後一次演說。
在會議上,他言辭犀利的批評了西方國家的猶豫不決,並且宣告,它們如果真想要蘇聯一起制止侵略,就必須拋開枝節問題,在三個共同點上達成一致。
締結純防禦性質的三邊互助協議。
對中歐和東歐的國家,包括所有與蘇聯接壤的歐洲國家在內,做出軍事擔保。
締結明確的協定,規定三國彼此間提供並向受侵略效果提供及時而有效的援助形勢和範圍。
讓人失望的是,英法蘇談判的進展在此後仍然緩慢。
波蘭和羅馬尼亞非常樂於得到英國和法國的擔保,但它們拒絕接受蘇聯的擔保。
嫉妒仇視共產的高級官員們,甚至說出‘就算德國人打來,也不會允許蘇聯軍隊通過它們的國境去抗擊德國。’
這種思想在波蘭和羅馬尼亞兩國民間,竟佔據主流言論。
人們寧願孤立無援的獨自面對德國,也不允許蘇聯人踏入他們的國境一步,否則就是開戰。
這讓蘇聯人大爲惱火,但同時更加清楚,英國人在談判背後的真實動作。
張伯倫政府還未放棄‘禍水東引’的計劃,在派遣代表去莫斯科談判的期間,仍在秘密接觸德國人。
他們想要與德國人達成一項新的合作,讓他們把矛頭對準東邊。
如果小矮子樂意這麼做的話,整個西方國家都會爲它提供幫助。
無論是從資金、彈藥、供給、兵員和糧草方面。
蘇聯的最高領袖,同樣也不信任英國和法國政府。
只是身處他的位置,決不能感情或義氣用事,斯大林很明白什麼纔是最重要的。
蘇聯的未來,比什麼都要來的重要。
如果他們無從與西方國家達成合作協定,到最後將會面臨着獨自對戰德國人的局面。
蘇聯與德國之間,終有一戰,這是雙方領導人都清楚的。
不過,這一戰該怎麼打,雙方都有各自的想法。
斯大林想要得到英法和其聯盟體系小國的協助,打破被德意日三面封鎖的局面。
德國想要更大的生存空間,吞併身旁小國助長着小矮子和他的德國鐵師的野心。
藉助蘇聯的威脅,他能夠從西方各國要來很多好處,也能叼着張伯倫的胃口,讓他免於直接和英國爲敵。
5月初,蘇聯派出大使代表團,前往英國對張伯倫政府提出新的要求。
要求對方立刻進入到軍事談判階段,把所謂的援助和擔保落到實處,而不是一句空口白牙。
張伯倫的應對一如既往,故作言它的拖延着時間。
斯大林心中的擔憂越來越重,他害怕自己等來的結果,是第二個‘慕尼黑陰謀。’
雙方領導人頻頻來往信件,交流着雙方的意見。
英國社會輿論方面的壓力也越來越重,德國人一系列的派兵和佈局,都在說明對波戰爭越來越近。
張伯倫的態度讓英國公民感到不滿,誰都不會忘記,當捷克發生危機的時候,他是如何親自出馬,頻繁來往於柏林-倫敦之間和小矮子親自談判的。
現在,局勢更加危險的情況下,張伯倫只派出兩個無足輕重的角色,就連授權都未曾給予。
在進展緩慢的談判過程中,蘇方問及對其他國家的擔保,實際的幫助有哪些時,英方代表支支吾吾的答不上來。
到逼問的無法躲閃時,兩人才言明,他們在來莫斯科之前,並且得到實質性的授權。
也就是說,這場談判其實根本毫無意義,完全是在浪費時間。
蘇聯方面很清楚,這是張伯倫拖延時間的辦法。
只是這個消息對他們來說並不太好,於是,社會各界的輿論變得更加強烈,帶有針對性的批評出現在英國主流大報上。
張伯倫卻還在進行着最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