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豬隊友車騎將軍

陳登數月前和尹禮在博陽關一場自相殘殺後,擔心曹操問罪,和尹禮直接躲入泰山郡。後來曹操大軍被呂布伏擊,再次將陳登官復原職。陳登雖知這是曹操利用他,爲了報仇,陳登只能不甘的接受曹操的恩賜。

當他帶兵來到淮安時,車胄非常識相的將派來臨時守軍將喚回下邳,陳登到任之後勤練兵戈,四處剿匪壯補充士兵。他手中真正的兵力比車胄還要多。趁呂布被江東孫策拖在廣陵南部時,陳登請求車胄率軍一同南下。

兩人一口氣就下了三城,剛揮軍到東陽縣境內,遇上孫策大將太史慈。

兩軍對陣。車胄麾下大將鄧法欺太史慈名聲不顯,挺槍躍馬而出,直取太史慈,想陣前立功揚名。

兩人鬥不到五回合,太史慈挺馬回退,邊退邊取下背上手戟擲向鄧法,趁鄧法格擋手戟時,回馬一槍將鄧法刺下馬來。太史慈揮軍殺入車胄大陣,所過之處無人能擋,斬殺無數曹兵。

車胄見太史慈衝擊大陣,己方敗兵四處逃命躲避,親自拖刀上馬殺來。車胄和太史慈戰二三十回合,不能退敵,引軍敗退。太史慈趁機掩殺。

車胄大軍被殺得丟盔棄甲,糧草輜重也來不及運走,隨路拋棄。太史慈所統領的士兵百戰敗兵,何時見過滿路物資?陣後遠離太史慈將旗的士兵徑直撿拾物品,太史慈麾下是越追越少,追了不到五里路,兩山一聲炮響。

原來是陳登見車胄不敵,率軍趕來救援,見太史慈緊追不捨,陳登和尹禮選了一個小山包埋伏起來,放車胄大軍通過,等太史慈殺到跟前,兩山殺出。

太史慈見有伏兵,正準備指揮士兵迎敵,他麾下的士兵突然受驚嚇,根本就不聽太史慈命令,後隊變前隊只管跑。

士兵越跑越多,聽從太史慈指揮的士兵反而陷入危險。太史慈見事不可爲,不敢戀戰,帶着士兵猛烈突圍。

陳登又怎麼會任由太史慈離去,率領士兵猛烈追擊。太史慈列不了大陣,站不住陣腳,一口氣逃了二三十里路,退回東陽城內才勉強收集起三千餘殘部,更多士兵趁機逃往深山躲了起來。

陳登直接尾隨殺來,兵臨射陽城下。太史慈緊閉四門,想要堅守等待孫策大軍來援。陳登在廣陵任職一年多,深得世家和百姓的愛戴,鄙視江東是教化之外的蠻夷,仇視的程度略低呂布而已。呂布兇名太盛,他們不敢反抗,將心中的怒氣施加到江東士兵頭上。

當夜。太史慈一天酣戰,疲憊不已,剛沉睡不久,城內喊殺聲震天,陳登的大軍已經殺進城來,太史慈披甲上馬,想要擊退陳登,幾名親衛死死抓住太史慈,勸道:“敵軍大部進城,我軍人少,守城尚勉強,現在巷戰根本就敵不住曹兵人多勢衆,一旦曹兵圍城,將軍想再走就難了。”

“本將不是下令小心防守嗎?爲什麼還被曹兵攻破?”太史慈手提長槍,一旦小將回答不滿意,可能會暴怒之下將之刺死。

“城內世家暗中勾結陳登,趁

我軍不備之時打開城門,放賊兵入城。我軍來不及反擊賊兵已經將北面城門控制住了。”

太史慈見遠處到處都是晃動的曹兵,射陽城失守已成定局,從南門率軍退往海陵。車胄白天輸了太史慈一陣,臉上無光,想率軍追擊太史慈,被陳登攔了下來。

一天兩敗,太史慈麾下士兵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到現在還跟在他身後的不到一千人,情緒低落。半路上正好碰上趕來支援的陳武一軍,太史慈後悔不已,早知有援軍趕來,他只要扼守住南門,陳武援軍從南門殺進城去,未必不能重新奪回東陽城。太史慈氣得直想將出餿主意的小將咔嚓掉。

太史慈和陳武一同返回海陵。

剛進入海陵城不久,就傳來孫策大軍到來的消息,太史慈更加後悔,前往十里外請罪。

孫策一聽說太史慈丟了東陽城,來不及生氣就和周瑜商量起來,計劃中在東陽城擊潰曹兵,逼迫陳登改進攻路線拖延呂布。現在曹兵佔領東陽城,讓孫策措手不及。

周瑜安慰道:“這也不算壞事,主公奪下東陽城,讓曹兵見識到我軍的堅定決心,車胄纔會改變路線。”

“責令太史慈戴罪立功,爲攻城先鋒。”孫策寬恕了太史慈丟城大罪,讓太史慈爲先鋒攻打東陽城。

車胄聽說孫策大軍到來,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本以爲呂布會將孫策拖在南面,沒想到呂布這麼快失去廣陵南面幾縣,焦急的找來陳登商議:“孫策大軍壓境,我軍兵少,如何退強敵?不如退回淮安堅守。”

車胄名義上是他上司,陳登纔是廣陵太守,又怎麼願意放棄到手的幾座縣城,而且他和呂布大仇未報,怎麼願意退兵:“兩軍交戰如果是按照人數多少來決定戰場,那大家不用打了,將士兵拉出來數一數,士兵多的方直接獲勝得了。”

“但是孫策號稱江東小霸王,前日一個太史慈就讓本將無法抵擋,更何況孫策親率大軍到來。”車胄擔憂道。

陳登想了想,說道:“武夫之勇不足爲慮,我已有破敵之策。”

車胄將信將疑的按照陳登所說的辦法,命人在淮安到東陽縣的必經之地聚積柴草,隔十步一堆,縱橫成行,佈列整齊,整整佈置了十多里路。然後乘夜點燃,火光在漆黑的夜晚分外顯眼。

孫策接到斥候傳回消息,北面火光大作。忙帶着諸將選一山頂觀察,指着天邊綿長火堆問道:“曹兵援軍到了?”

虞翻分析道:“淮陰、淮安一帶目前沒有大敵,袁術之兵正準備和呂布鏖戰,無力襲擊淮陰,這樣算來,車胄將守軍調來支援也無不可能。”

韓當道:“如果陳登大軍防守東陽城,再在平安縣城立一犄角,兩城互相救援,我軍強攻恐怕不易。不如改攻他城?”

孫策拿不定主意,見周瑜一直不說話,問道:“公瑾覺得呢?”

“奪不下東陽城,我軍北上道路就被阻斷,改攻其他城對北上徐州沒有絲毫意

義,所以說東陽城一定要拿下。”周瑜將眼前形勢分析一番,東陽城就是他們北上的釘子,不佔領下來,即便打到下邳,糧草也無法送到,數萬大軍只能餓死。

“信口雌黃。”程普臉一黑,反駁道:“東陽城雖小,有數萬士兵輪流防禦,猶如鐵桶。如今援軍到來,我軍兵力也不佔優勢,能否攻下東陽城還是未知之數。一旦兵敗,江東山越蠻子復反,纔會嚴重影響到主公基業。”程普、韓當一衆老將不服周瑜很久,輩分功勞聲望都比周瑜高,周瑜全靠和孫策是結義兄弟的緣故上位。孫策每每決議不定時,都會問問周瑜的看法,讓他們很不服氣。

周瑜聽到程普當面怒罵,也不生氣,大度都躬身:“老將軍教訓的是,瑜銘記在心。”

周瑜躬身之後,解釋道:“此次是跨出江東的最好時機,一旦袁紹擊敗曹操,大軍南下,主公還只有江東彈丸之地,如何抗衡?如此,只能江東並揚州、豫州、徐州之力或可一戰。”

除了呂布,怕是很少有人相信曹操能擊敗袁紹,一旦袁紹擊敗曹操,勢力空前強大,那時候天下諸侯在袁紹面前猶如摧古拉朽之勢,無人能抵擋。

周瑜繼續說道:“仲謀將軍衝鋒陷陣、爭城奪地略微不足,但舉賢任能、保守江東之才無人能及,有他坐鎮江東,山越蠻人何懼之有?既然無後顧之憂,此時正是開疆擴土之時。既然車胄想要死守東陽城,豈能如他意,當然不能和他打攻守戰,我欲引他出城決戰。”

“傳聞車胄麾下陳登有大才,有怎麼會輕易捨棄堅城,出城交戰?”程普反問。

“現在曹兵援軍到來,車胄不可能將數萬兵力全部擠在城裡,發揮不出整體實力。陳登既然有才能,又怎麼會不知久守必失的道理,數萬大軍消耗的糧草也不是小小東陽城能承受。他想要奪回整個廣陵也不會一直窩在城內,最終都會出來大戰一場。”

孫策聽了周瑜的話,點頭贊同,問道:“如何才能引城內守軍出來?”

“主公派一支弱旅在城外和車胄僵持,精銳士兵佯裝繞道高郵、平安等縣斷其糧道,車胄定然擔憂退路被阻,派大軍出來接戰,我軍只需半道埋伏,等待車胄率軍追來即可。”周瑜說道。

孫策回頭看了一圈程普、韓當、陳武、周泰等人的反應,雖然程普依然滿臉不悅,見孫策看來還是點頭同意周瑜的說法。

“那就按照公瑾所言,依計行事。”孫策最後拍板。

車胄斥候回報,孫策分兵要斷他的後路,想要撤軍退走,被陳登趕來阻止:“我軍在身後幾縣屯有重兵,無須多慮。眼下孫策以爲我軍後方空虛,便分兵攻奪,我軍並未增兵東陽城,實乃孫策中計了,不出幾日將軍大軍便可下堂邑,直取廣陵城,勝利在望。”

陳登穩住車胄之後,命令將士嚴陣以待,偃旗息鼓,麻痹孫策大軍。親自登上城牆,仔細觀察在城外罵戰的孫策大軍,等待適合出擊的時機。

(本章完)

第四百七十三章 關公從今只顯靈第一百七十七 初戰文聘第四百四十八章 掛白旗,斬蔡冒第一百零五章 聯盟(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江東唯周瑜第二一九章 君王之怒第四百八十九章 調虎離山第五十七章 張文遠打吳敦一百零七章 鐵齒銅牙呂奉先第一百四十五章 給自己辦葬禮第三百五十二章 兵臨許昌第十五章 天下豪族皆是敵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破匈奴第二一一章 趙雲救主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涼步兵?第四百二十八章 三日後決戰第九十二章 孫策鬥呂布第二四三章 紀靈戰死第二二二章 大將混戰第五十二章 仁義無雙劉玄德第四百二十八章 三日後決戰第四百九十四章 孫十萬來搞笑第三百八十章 呂布定計破西羌第二三六章 西涼內亂第三百二十五章 爭論第三百三十五章 計誆沮授第七十三章 高順計退孫權第一百七十三章 魏延、郝昭第七十二章 長溝決戰(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愛逃跑的陸遜第一百三十四章 誰說沒有友軍第四百九十四章 孫十萬來搞笑第二六九章 出其不意第四百三十八章 鼎足之戰(五)第二六一章 草率拜官吏第八十章 高順破孫權第二一五章 瑣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龐德拖棺平河西第二二九章 守城戰第三百零八章 傳說中的機關槍第二百九十五章 放風箏第四百六十一章 我想靜靜第二四五章 與關同在第三百九十一章 呂布戰馬超第十八章 激將第一百五十一章 糖衣加棒槌第五十八章 張文遠智取廣陵(一)第六十九章 水淹曹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陸遜勸攻心第一百九十二章 擒黃忠第一百七十二章 賈詡反擊第五十五章 力敵二將第二六一章 草率拜官吏第四百三十九 長安對鄴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張羅罪名第四百三十七章 鼎足之戰(四)第二百零七 魏延奇計第五十八章 張文遠智取廣陵(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龐德拖棺平河西第一百四十六章 愛逃跑的陸遜第九十六章 被抓現形第二二九章 守城戰第九十三章 五將齊出第二零三章 嚇城第二五五章 雍州來客第三十四章 單騎退虎豹第一百八十五章 濡須塢之戰(一)第二一九章 君王之怒第五十二章 仁義無雙劉玄德第一百章 算敵第二三九章 陸遜定計破長安第十八章 激將第四百八十三章 先登第四百三十五章 鼎足之戰(二)第四十六章 左慈第九十一章 陣斬黃蓋第二一四章 破陳倉第一百三十四章 誰說沒有友軍第三百五十六章 血洗許昌第三百六十章 破罐子破摔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勢去也第三百一十六章 給匈奴騎兵帶路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繡斬將第四百五十八章 重整旗鼓第二六九章 出其不意第一百一十二章 紀靈活捉孫觀第三百二十一章 八路大軍齊殺出第一百五十二章 幫劉表收糧食第四百四十三章 山寨連環馬第七章 互相算計第五十五章 力敵二將第二七二章 鍾繇歸西一百零七章 鐵齒銅牙呂奉先第四百零八章 愁嫁第三百九十九 六萬大軍旦夕亡第三百零七章 重甲騎第一百一十八章 哎喲,打重了(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呂玲綺大戰馬雲祿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第四百五十七章 呂布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