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初中少年

農村孩子,不少人學習非常刻苦,受了家庭引導,希望通過讀書改變命運,改變命運的想法非常單純,單純到只是想解決“商品糧”,從此不再臉朝黃土背朝天。

不過那時錄取率太低,即使是初中升高中,也會淘汰大半,高中之後升大學或者中專,就更少了。有一句話形容那時候的高考,叫“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再恰當不過。

別人的努力,因爲父親落實政策,我進入初中不久就已經解決了,當時並沒覺得有什麼特別之處,人還是農村人,回家依然要幹各種農活。

生活沒有多大改變,心情卻有了極大不同,離開二三個月之後,再次跟隨在父親身邊讀書,儘管多了些約束,但是心裡又有了堅實依靠。

教師子女的優越感重新回到身上,父親不再是一校之長,不能與小學時候相比,但卻短暫的告別了憂鬱,與同學交往少了些害怕,與老師接觸也少了些拘謹。

剛進澡下中學,初一三班的位置還沒坐熱,就迎來了期中考試,成績並不理想,在班上排在三十幾名,多多少少有些羞愧,第一次有了榮譽感,覺得這樣的成績對不住教師子女的身份。

父親也不滿意,但沒有責怪,或許落實政策之後,重新感受到組織的溫暖,他的看法也有所改變,轉而激奮我努力學習。

現在還記得他勸導我時說的話,大概的意思是誇我學習成績一直不錯,小學升初中考得也很好,會埠中學的老師把我當作了好學生,在轉學的時候還表現出不捨。

這讓我記起了小升初的考試,父親相當重視,考前專門提醒我如何寫作文。小學一般都是記敘文,他推測肯定是寫自己經歷過某件事,因此特別進行了輔導。

人生首旅,遠赴上饒鉛山和浙江寧海,探望大伯父和四伯父之後,作爲寒假作業,我交了一篇作文,寫得就是旅行經歷,擔任語文老師的父親覺得寫得非常不錯,在課堂上作爲範文,進行了講解。

父親對我說,如果是這樣的作文,就可以照着那篇寫,後來好像是統一安排到了隔壁的青樹小學考試,最後一篇作文好像與父親講得不太一樣,但我還是將那篇作文重寫了一遍,不知道是不是跑了題,不過已經不重要,因爲我順利的考上了初中。

父親身上似乎有一股魔力,只要他說的話,我從小到大都會聽從,而他只要對我提出些希望或者要求,我基本上都能做到,學生時代如此,走向社會之後,也是如此。

比如到部隊服役,他希望我考軍校,考上軍校後,又希望我能寫論文,似乎很難的事情,結果通過努力,都基本實現。唯一的一次沒有做到,正是發生在澡下中學,從此改變命運。

父親的勸慰,首次出現的榮譽感,給我帶來壓力,也帶來動力,從此開始認真聽講,專心上課。似乎心智完全打開,老師課堂上講授的內容,我一聽就懂,一學就會。

哪怕是最枯燥乏味的政治課生物課,以及要死記硬背的歷史地理,哪怕老師只是板書一遍,照本宣科的讀一遍,我都能記下,下一節課老師只要提問,我都能背誦下來,我也成了老師最愛提問的學生之一。

這讓我感到相當奇怪,因爲這位現象以前從來沒有遇到過,初二期中考試,成績再次提升,躍居全班第五名,儘管課後不太努力,但從此一直穩定在前五名。

成績穩定,不太用功,名次尚好,到讀初三時,或許爲了激勵,或許一直有這樣的想法,父親開始對我提出期望,他勸我努力,爭取直接考上高安師範。

考上師範成爲教師,是解決商品糧最快最有效的捷徑,這也是許多農村出身的寒磣門學子,最急切的願望,太過熱門,反而最難考,往往都是學校裡的前幾名,纔可能考上。

許多天資相當聰慧的農村孩子,學習成績全校數一數二,第一選擇都是報考高安師範,不知道有多少天才因此平庸,從此踏足三寸講臺,度過一生。

父親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他對少年心性瞭解不夠,我把父親的激勵當成了要求,以爲升學時他肯定會替我填報高安師範志願,而這令我特別反感。

初中年少,社會負責影響太大,學校被衝擊,老師脆弱無力,那些“混混”在老師面前肆無忌憚叫囂的場面見得太多,還經常聽到些老師的負責傳聞,包括在社會上被人“教訓”。

初三時教我們英語女老師,長得年輕漂亮,形象和藹可親,我很喜歡上她的課,因此英語成績一直不錯,每次考試成績都是前幾名。

後來,同學中有人說她壞話,認爲她言語輕佻作風不好,我在道聽途說的情況下,竟然相信了,心底藏着些許失落,逐漸對她產生反感,英語成績由此下滑。

所以我對教師職業產生誤解,聽信了社會傳言,得知父親的想法是讓我成爲一名老師後,徹底失去了學習興趣,成績開始搖擺不定,有時下降得特別明顯。

父親還未能理解,認爲是基礎還不夠紮實,爲我爭取了休學一年的機會,還鼓勵我繼續努力,爭取一次考上高安師範,而我聽了之後,更加失落,休學一年,成績不升反降。

我是這樣的心性,並不代表其他學生也是這樣,許多農村來的孩子,他們學習非常刻苦,非常努力,非常自覺。

學校後面的杉木林,前面的稻田,旁邊的水渠,河邊的草地沙灘,常見他們三三兩兩,手拿課本認真背誦,一段時間我也曾這樣行走期間,很多時候當作了遊玩,背出的課文,學進去的知識並不多。

學校的寄宿生,與會埠中學差不多,住得是集體宿舍,吃得是家裡帶的一罐乾菜,寢室擁擠潮溼,一段時間流行疥瘡,傳染性很強,幾乎每個寄宿生都被感染。

這樣差的環境,依然不能阻擋他們用功,不管寒暑,每天早晨四五點,他們許多人就已經起牀,在教室點上蠟燭背書,晚自習結束之後,還會留下複習,直到深夜纔回寢室睡覺。

算起來,他們一天的睡眠時間不超過六小時,個別甚至不足五小時,每天堅持,無論颳風下雨雷打不動。

甚至社會風氣對他們也沒產生影響,“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可想而知,他們身上渴望走出農村擺脫貧窮的願望是多麼強烈。

我跟着父親吃食堂,再不用整個星期吃乾菜,住得是教師宿舍,真的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短暫的舒適,使我很難有像他們那樣的努力。

有時父親回去,我甚至會端着食堂打來的熱菜,到宿舍中與他們分享,有時調皮,晚上還與他們擠在一起睡覺,同學勸我宿舍髒,會染上疥瘡,依然我行我素,結果再被感染,害得全家都跟着染上。

在父親的要求下,每天清晨,我會沿着學校門口那條馬路跑步,一直跑到通往縣城的主幹道,再跑到那座大橋,做些伸展運動之後,再回學校。

期間常能碰到班裡的一位女同學,她是我們班的第一名,家就在學校附近,是走讀生,初中時,男女生之間依然有三八線,從來不講話,碰到之後從未打過招呼。

班裡還有一位女生,也和她一樣,成績始終數一數二,他們的家庭條件應該都不錯,父母都是國家工作人員,她們一個考上師範,後來回到澡下中學任教,一個考上大學,在外成家。

軍校休假時,我見到了在校任教的這位同學,我問她初中的時候爲什麼那麼刻苦,她回答說不想比別人差。或許另外一個女孩也是這樣的想法,簡單的理由,往往成爲改變一生的信念。

男同學中,更多的應該是爲了擺脫農村命運,我有個同班同學,學習成績一般,卻非常努力,睡得最晚起得最早,從來沒見他玩過,或許正是抱着了這樣的想法。

努力是有回報的,這些農村同學,有的直接考上了醫校、師範等中專類學校,個別差了幾分,當時有政策,交一定的錢之後,可以當作委培生入學,畢業後一樣分配工作,有幾個就是這樣擺脫了農村命運,隔壁王姓家最小的兒子,正是通過委培,進入高安師範學習。

還有一些考取了一中、二中,他們中有不少考取了大學,其中有一個考取的是浙江大學,部隊服役時,正好位於我們連隊旁邊,偶然之下相遇,認知了他們的大學生活,對我最終走上考軍校之路影響很大。

第二十一章 瓊光照魚第七十七章 行軍拉練第三十四章 香甜大米第六十章 分兵下連第九十四章 告別軍營第六十二章 列兵第五十章 師生情誼第二十章 煙槍煙壺第六十六章 兵味第二章 聚居庵堂後記第八十三章 順利畢業第六十二章 列兵第七十五章 求知若渴第四十七章 初中少年第二十八章 深山毛竹第二十八章 深山毛竹第四十二章 寄宿生第五十九章 學習訓練第十九章 山裡照明第九十二章 參謀助理第一章:出生之地第七十章 戰友戰友第八十九章 兩次接兵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三章 山路彎彎第八十四章 奔赴一線第八十六章 任職排長第八十一章 寒假第七十八章 實彈射擊第二十一章 瓊光照魚後記第五十一章 青春激昂第二十八章 深山毛竹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獵第二十二章 溪流成河第七十二章 前往桂林第四十六章 校園之觴第三十章 竹筍美味第九十二章 參謀助理第六十四章 打靶第三十八章 訪親之路第二十八章 深山毛竹第七十八章 實彈射擊第七十七章 行軍拉練第十四章 世事艱辛第六十二章 列兵第五章 青年塘第八章 老家之辛第五十一章 青春激昂第四十七章 初中少年第二十五章 一段歷險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獵第七十三章 桂林空軍學院第七十四章 軍校學員後記第九十四章 告別軍營第五十五章 86831部隊第八十七章 投身本職第六章 鄰里鄉親後記第十六章 外公外婆第十九章 山裡照明第八十七章 投身本職第五章 青年塘第四十八章 冶城職高第二十四章 美味野果第二十四章 美味野果第六十三章 駐訓第四十五章 教師宿舍第二十四章 美味野果第四十六章 校園之觴第五十七章 新兵連生活第十一章 父輩親情第七十八章 實彈射擊第四十章 會埠中學第八十一章 寒假第七十七章 行軍拉練第六十七章 老兵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三十九章 楓壠小學第七十八章 實彈射擊第六十八章 殿堂之夢第十三章 老家老宅第六十六章 兵味第四十五章 教師宿舍第十一章 父輩親情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六十二章 列兵第六十九章 爲夢而衝第九十四章 告別軍營第二十章 煙槍煙壺第十二章 大伯無私第七十五章 求知若渴第四十九章 校園生活第二十八章 深山毛竹第六十七章 老兵第八十二章 暑假第五章 青年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