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民使用的簸箕,用竹篾編制,呈鬥狀,上面開口底下封閉,因此山民稱爲“託鬥”,託是意譯,有推東西進入的意思,一般用來收取“曬墊”中的稻穀。
簸箕一詞以竹字爲頭,可能就是因爲來源於此。山裡人家竹製的簸箕,與現在見到的簸箕完全不同。現在我們說的簸箕,不但不再是竹子做成,也只是用來掃掃垃圾使用。
山民家裡也有裝垃圾的專用盛具,也被叫做“託鬥”,形狀倒與竹製的“託鬥”有幾分相似,不過是用木頭做成,上面的開口處有個半圍擋板,擋板上有木質手柄,與現在市場而上購買的簸箕,形狀類似,只是用材不同。
另有一種類似的形狀工具,不過是用更結實的竹條製成,底部特意彎曲凹陷,上面開口兩側,加了四根竹片燒煨成拱形,安放其上,用來當作提手。山民口中有個奇怪稱呼,叫作“撘”,一般都是兩個爲一副,裝入東西后挑着前行。
“撘”有“高撘”和“矮撘”之分,“高撘”通常有三四尺高,相比之下“低撘”就小了很多,大約只有一尺來高。
“高撘”的提手安裝繩釦,直接用扁擔穿入挑起,“低撘”則要用扁擔勾挑起。在扁擔的兩頭按上粗壯的棕繩,棕繩上安年鋼筋彎曲成的勾子,就是扁擔勾。
之所以有這樣的高矮之分,是因爲用途不同,“高撘”能裝更多更重的東西,比如砍成一段段的柴火,稻田的秧苗,牛圈的牛糞,都是重活,一般都是成年男人使用。
“低撘”相對輕巧,用途相對更多,通常情況下,只要見到農家婦女,她的胳膊上一定挎着個“撘”,要麼是裝着一“撘”衣服,到河邊清洗或者返回。要麼挎着個空“撘”,到菜地摘菜,或者裝着“撘”菜而回。
用上扁擔勾,“低撘”可以挑起更多的東西,特別是夏季蔬菜生長最旺盛的時候,就能見到一個個農家主婦,挑着滿滿的兩“撘”芥菜,回家曬制“鹽苴”、醃製“揉菜”。
竹絲越細編制的東西就越精緻,山裡人家,家庭主婦、待嫁少女,一般都有一個用來做針線活的托盤,編制的密密實實。常見她們閒暇時間,膝蓋上放着個托盤,太陽底下坐着,或者圍坐“火籠”,一針一線的納着鞋底,或者縫製着衣服,針線、鞋底、衣服,都在托盤裡。
一些易碎物品比如暖瓶,一些容易燙傷的物品比如錫或鋁做的水壺,都會用竹絲編製成套,將它們套起來,不容易摔碎,也不會燙傷。
竹籃有竹絲編成的,也有竹篾編成的,農村一般是竹篾編成,現在市面還能看到售賣,則大多以竹絲編成,竹籃的使用就更廣泛了,乃至成就一段諺語,“竹籃打水一場空”。
還有一種叫“竹碗”的盛具,也可用竹篾或者竹絲編制而成。“竹碗”一般編製成圓形,底部凹陷,四周有沿,如同碗狀,因此得名。
“竹碗”也是山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之物,蔬菜瓜果吃不完,爛掉可惜,聰慧的山裡人,就想到晾曬或者焙乾,製成種類繁多的 “蘿蔔乾”、“葫蘆幹”、“豆子幹”、“辣椒幹”、 “南瓜幹”、“冬瓜幹”、“黃瓜幹”,幾乎都能曬製成幹。
聰明勤勞的山裡人,將這些都貯存起來,不但避免浪費,還能以備不時之需,更使飯桌上增添了特別的美味。
相比同村的其他外來戶,母親是山裡土生土長,製作這些乾製品特別拿手。記憶最深的是母親曬制的“辣椒幹”,曬乾之後用鹽醃製在一個瓦罐中,又辣又鹹,特別好吃。
貯存的方式,除了晾曬還有醃製。比如醃製的生薑,清洗乾淨,浸泡在老陳醋中,撒上些鹽,又酸又鹹,有的還會放些糖,因此又有甜味。
還有“揉菜”和“鹽苴”,這是山裡人的土話方言,都是取材於芥菜。都要先用開水煮一遍,“揉菜”放冷之後,一層層撒上鹽放入陶罐密封,漚熟之後非常酸,與現在市面上售賣的鹹菜非常相似。
“鹽苴”則是在開水煮過之後,直接放在太陽下暴曬,直到完全曬乾,變成一個個顏色黝黑的小團。一般不能直接食用,因爲太乾太硬無法咬動,食用時要準備肥肉,越肥越好,越多越好,與“鹽苴”放在鍋裡燜炒,肥厚的豬油被“鹽苴”吸附,因此肥肉不膩,而“鹽苴”鬆軟,都變得非常可口。
這盤菜在本地很有名氣,現在依然如此,它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叫“鹽苴肉”。小時候一吃肥肉就會作嘔,唯獨“鹽苴肉”吃多少都沒事,越吃越喜愛。
除此之外,象前面提到的“焙籠”、“火籠”,有竹絲編成的,也有竹篾編成的。竹絲的更堅固結實,竹篾的更經濟實惠。
毛竹的用途,還有很多,除了打製器具,日常生活中也常見,山民手中一把“茅鐮刀”就能做到。
比如製作圍欄,山民養雞養鴨養牛養豬,多爲放養,極容易跑散,或者禍害莊稼、菜地。所以通常都要將家禽圍起來,或者將田地圍起來,以免一年的辛勤勞作受到損失。
通常將毛竹的竹稍一頭,用毛鐮刀削尖,竹蔸一頭用鋸子鋸斷,就可以作爲竹樁,一端鋸平是因爲方便擊打。田地土壤鬆軟,抱起塊石頭,就可以將竹樁鍥入。
毛竹剖開成爲竹片,韌性十足,可以曲折,甚至可以彎曲成圈。控制好竹樁鍥入的間距,竹片交替穿過竹樁,每條竹片交替的方向都相反,就成爲密實而又結實的圍欄了。
用在圍住家禽,就是家禽的圈舍。用在門前屋後,就是簡單的院子。用在菜地田頭,就是籬笆。
“一個籬笆”三個樁,就是因爲交替穿插竹片的需要,山裡不缺樹木,爲了更堅固結實,往往會用更堅硬的雜木作樁,效果會更好,使用時間會更久。
籬笆還有一種更簡捷的方法,剖成竹片之後,兩頭剝尖,彎曲弓起,直接插入地下,一個個並排交替過去,也能起到隔離豬牛進入的作用。範圍小時可以單獨使用,比如田壠一頭插上一個,整條田壠就被隔斷。
這種方法,一般是臨時性需要時採用的,比如下秧苗或者稻穀成熟的那段時間,比如田壠上種植毛豆的那段時間,成排的插成一列,或者一圈,或者單獨的將田壠隔斷。
暴露日曬雨淋,竹片容易糜爛乾枯,沒有樁支撐,這樣彎曲成的簡易籬笆,堅持不了多久,常常是季節一過,就已經枯折了,不過也恰好起到了臨時性的防護作用。
山裡人家家門前都有竹杈,有的埋入土中,有的靠牆斜豎。取毛竹的竹稍部分砍下,削掉枝葉留下一節節杈,用來擱置竹杆,杈左右排列有高有低,互不影響。
因此可以根據需要調節竹杆的高度,也可以放置多根竹杆,晾曬衣服、蔬菜,還能掛許多需要風乾的東西,實用而又方便。
說竹子一身都是寶,是因爲竹子哪裡都有獨特的利用價值,而且價值不小,如果放在改革開放之前,可以說山民的生活,完全離不開竹子,完全依賴竹子。
編制各式各樣的生活用具,生產工具,就不說了,就連避雨的斗笠,也是用竹子做成。
斗笠用竹篾與竹絲混合編制,中間夾着一種被稱作箬的植物長成的葉子,箬的葉片特別寬大,一般都是以箬葉的長度爲半徑製作,箬葉越長,斗笠遮擋面積就越大。
正中部位,被彎製成圓形的凸起,大小與成年人的頭大小接近,方便戴在頭上。斗笠中穿上一根繩子或者布條,束縛在下額,能夠固定不會掉落,特別方便雨中勞作。
箬是一種低矮叢生的竹節類植物,江南的山區特別容易生長,葉子不但寬大而且有一定的韌性,除了製作斗笠,還可以用來包裹糉子。
農村普及塑料薄膜之後,斗笠的箬葉被薄膜取代。不過糉子現在仍然是用箬葉包裹,放在水中煮也不會煮壞,只有用箬葉包裹的糉子,才能煮出獨特的味道,是其他東西無法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