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選舉(2)

熙寧貢舉法,亦爲舊黨所反對。他們的理由是:(一)詩賦聲病易曉,策論汗漫難知,因此看卷子難了。這本不成理由。詩賦既是無用之學,即使去取公平,又有何益呢?(二)但他們又有如蘇軾之說,謂以學問論,經義、策、論,似乎較詩賦爲有用。以實際論,則詩賦與策、論、經義,同爲無用。得人與否,全看君相有無知人之明。取士之法,如科舉等,根本無甚關係,不過不能不有此一法罷了。

這話也是不對的。科舉誠不能皆得人,然立法之意,本不過說這是取士的一法,並沒有說有此一法之後,任用時之衡鑑,任用後之考課,都可置諸不論。況且國家取士之途,別種都是注重經驗的;或雖注重學識,而非常行之法;只有學校、科舉,是培養、拔擢有學識的人的常法。

有學識的人,固然未必就能辦事,然辦事需用學識的地方,究竟很多(大概應付人事,單靠學識無用,決定政策等,則全靠學識)。“人必先知其所事者爲何事,然後有欲善其事之心”,所以學識和道德,亦有相當的關係。

衡鑑之明,固然端賴君相,然君相決不能向全國人中,漫無標準,像淘沙般去覓取。終必先有一法,就全體之中,取出一部分人來,再於其中施以簡擇。此就全體之中取出其一部分人之法,惟有科舉是注重學識的,如何能視之過輕?經義、策、論,固亦不過紙上空談,然其與做官所需要的學識關係的疏密,豈能視之與詩賦同等?所以舊黨的議論,其實是不通的。

然在當時,既成爲一種勢力,即不能禁其不擡頭。於是至元祐之世,而熙寧之法復廢。熙寧貢舉之法雖廢,舊法卻亦不能回覆了。因爲考試是從前讀書人的出身之路,所試非其所習,習科舉之業的人,是要反對的。熙寧變法時,反對者之多,其理由實亦在此。到元祐要回復舊法時,又有一班只習於新法的人,要加以反對了。

於是折衷其間,分進士爲詩賦經義兩科。南宋以後,遂成定製。連遼,金的制度,也受其影響(金詩賦經義之外,又有律科。詩賦經義稱進士,律科稱舉人。又有女真進士科,則但試策論,系金世宗所立。遼金科目,均須經過鄉,府,省三試。省試由禮部主持,即明清的會試。元、明、清三代,都只有會試和本省的鄉試)。

近代科舉之法,起於元而成於明。元代的科舉,分蒙古、色目人和漢人、南人爲兩榜。蒙古、色目人考兩場:首場經義。次場策論。漢人、南人考三場:首場經義。次場古賦和詔,誥,表。三場策論。這是(一)把經義、詩賦,並做一科了。(二)而諸經皆以宋人之說爲主以及(三)鄉會試所試相同,亦皆爲明清所沿襲。

明制:首場試四書五經義,次場試論判,又於詔、誥,表內科一道,三場試策。清制首場試四書義及詩一首,次場試五經義,三場亦試策。

明清所試經義,其體裁是有一定的。(一)要代聖賢立言。(二)其文體系逐段相對,謂之八股(八股文體的性質,盡於此二語:(一)即文中的話不算自己所說,而算代聖賢說一篇較詳盡的話。(二)則歷來所謂對偶文字,系逐句相對,而此則系逐段相對,所以其體裁系特別的。又八股文長短亦有定限。在清代,是長不能過七百字,短不能不滿三百字。此等規則,雖亦小有出入,但原則上是始終遵守的。因有(一)之條件,所以文中不能用後世事,這是清代學者,疏於史事的一個原因)。其式爲明太祖及劉基所定,故亦謂之制義。其用意,大概是防士子之競鶩新奇的(科舉名額有定,而應試者多。如清末,江南鄉試,連副貢取不滿兩百人,而應試者數逾兩萬。限於一定的題目,在幾篇文字內,有學問者亦無所見其長。於是有將文字做得奇奇怪怪,以期動試官之目的,此弊在宋代已頗有)。

明清時代科舉之弊,在於士子只會做幾篇四書義,其餘全是敷衍了事,等於不試。士子遂至一物不知。此其弊,由於立法的未善。

因爲人之能力,總是有限的,一個人不過懂得一門兩門。所以歷代考試之法,無不分科,就其所習而試之。經義詩賦的分科,就等於唐朝的明經進士。這兩者,本來不易兼通。而自元以來,並兩者爲一。三場所試的策,絕無範圍。所以元明清三朝的科舉,若要實事求是,可說是無人能應。天下事,責人以其所不能爲者,人將並其所能爲者而亦不爲,這是無可如何的事。明清科舉致弊之原,即在於此。

宋代改革科舉之意,是廢詩賦而存經義策論,這個辦法,被元、明、清三代的制度推翻了。其學校及科舉並用之意,到明朝,卻在形式上辦到。明制,是非國子監生和府州縣學生,不能應科舉的(府州縣學生應科舉,是先須經過督學使者的試驗的,謂之科考。科考錄取的人,才得應鄉試。但後來,除文字違式者外,大抵是無不錄取的。非學生,明代間取一二,謂之“充場儒士”,其數極少)。所以《明史》謂其“學校儲材,以待科舉”。按科舉所試,僅系一日之短長,故在事實上,並無學問,而年少氣盛,善於作應試文字者,往往反易弋獲,真有學問者反難。

學校所授,無論如何淺近,苟使認真教學,學生終必在校肄習幾年,必不能如科舉之一時弋取。但課試等事,極易徒有其名,學問之事,亦即有名無實。畢業實畢年限之弊,實自古有之,並不自今日始。使兩者相輔而行,確係一良好的制度。但制度是拗不過事實的。

入學校應科舉的人,其意既在於利祿,則學問僅系工具(所以從前應舉的人,稱應舉所作文字爲敲門磚),利祿纔是目的。目的的達到,是愈速愈好的。

(一)假使科舉與學校並行,年少氣盛的人,亦必願應科舉而不願入學校。(二)況且應試所費,並來往程途計之,遠者亦不過數月,平時仍可自謀生活。學校則不能然。所以士之貧者,亦能應科舉而不能入學校。

(三)何況學校出身,尚往往不及科舉之美呢,職是故,明朝行學校儲才以待科舉之制後,就釀成這樣的狀況:(一)國子監是自有出身的,但其出身不如科舉之美,則士之衰老無大志者都歸之。(二)府州縣學,既並無出身;住在學校裡,又學不到什麼;人家又何苦而來“坐學”?作教官的人,亦是以得祿爲目的的。志既在於得祿,照經濟學的原理講,是要以最少的勞費,得最大的效果的。不教亦無礙於利祿,何苦而定要教人?於是府州縣學,就全然有名無實了。

明初對於國子監,看得極爲隆重。所以後來雖然,總還維持着一個不能全不到校的局面,到清朝,便幾乎和府州縣學一樣了。

制科在唐朝,名義上是極爲隆重的。但因其非常行之典,所以對於社會的影響,不如鄉貢的深刻。自宋以後,大抵用以拔取鄉貢以外的人才,但所取者,亦不過長於辭章,或學問較博之士(設科本意,雖非如此,然事實上不過如此,看《宋史·選舉志》可知)。清聖祖康熙十八年,高宗乾隆元年,曾兩次舉行博學鴻詞科,其意還不過如此。德宗光緒二十五年,詔開經濟特科,時值變法維新之際,頗有登用人才之意。政變以後,朝廷無復此意,直到二十九年,才就所舉的人,加以考試,不過敷衍了事而已。

科舉在從前,實在是一種文官考試。所試的科目,理應切於做官之用。然而歷代所試,都不是如此的。這真是一件極奇怪的事。要明白此弊之由來,則非略知歷史上此制度的發展不可。古代的用人,本來只求有做官的智識技能(此智識兩字,指循例辦公的智識言,等於後世的幕友胥吏,不該括廣泛的智識),別無所謂學問的。後來社會進化了,知道政治上的措置,必須通知原理,並非循例辦事而已足。於是學問開始影響政治,講學問的人,亦即攙入政治界中。

秦朝的禁“以古非今”;只許學習“當代法令”;“欲學法令,以吏爲師”;是和此趨勢相反的。漢朝的任用儒生,則順此趨勢而行。這自然是一種進步。但既知此,則宜令做官的人兼通學問,不應將做官的人與學問之士,分爲兩途,同時並用。然漢朝卻始終如此。只要看當時的議論,總是以儒生、文吏並舉,便可知道。

《續漢書·百官志注》引應劭《漢官儀》,載後漢光武帝的詔書,說“丞相故事,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節清白。(二)曰學通行修,經中博士。(三)曰明達法令,足以決疑,能案章覆問,文中御史。(四)曰剛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決,才任三輔令”。第一種是德行,第四種是才能,都是無從以文字考試的。第二種即系儒生,第三種即系文吏。左雄考試之法,所試的亦系這兩科。

以後學者的議論,如《抱朴子》的《審舉篇》,極力主張考試製度,亦說律令可用試經之法試之。

國家的制度,則唐時明法仍與明經並行,所沿襲的還系漢制。歷千年而不知改變,已足驚奇。其後因流俗輕視諸科,把諸科概行廢去,明法一科,亦隨之而廢,當官所需用的智識技能,在文官考試中,遂至全然不佔地位。(一)政治上的制度,既難於改變;(二)而迂儒又有一種見解,以爲只要經學通了,便一切事情,都可對付,法令等實用不着肄習;遂益使此制度固定了。歷史上有許多制度,憑空揣度,是無從明白其所以然的。非考其事實,觀其變遷不可。科舉制度,只是其一端罷了。

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51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22章 賦稅(1)第24章 賦稅(3)第27章 兵制(3)第40章 住行(2)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27章 兵制(3)第2章 出版序第55章 春秋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第29章 刑法(2)第48章 學術(4)第3章 緒論第42章 教育(2)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26章 兵制(2)第41章 教育(1)第27章 兵制(3)第12章 階級(2)第31章 實業(1)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40章 住行(2)第32章 實業(2)第30章 刑法(3)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45章 學術(1)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44章 語文(2)第12章 階級(2)第4章 婚 姻(1)第29章 刑法(2)第46章 學術(2)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25章 兵制(1)第43章 語文(1)第1章 自序第14章 財產(1)第49章 宗教(1)第6章 婚 姻(3)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11章 階級(1)第32章 實業(2)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23章 賦稅(2)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20章 選舉(2)第9章 政體(1)第44章 語文(2)第12章 階級(2)第40章 住行(2)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50章 宗教(2)第4章 婚 姻(1)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22章 賦稅(1)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32章 實業(2)第7章 族制(1)第25章 兵制(1)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3章 緒論第40章 住行(2)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35章 貨幣(2)第25章 兵制(1)第22章 賦稅(1)第49章 宗教(1)第55章 春秋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46章 學術(2)第11章 階級(1)第41章 教育(1)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49章 宗教(1)第12章 階級(2)第43章 語文(1)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20章 選舉(2)第18章 官制(2)第27章 兵制(3)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4章 婚 姻(1)第44章 語文(2)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38章 衣食(3)第40章 住行(2)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49章 宗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