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官制(1)

官制是政治制度中最繁複的一門。(一)歷代設官既多,(二)而又時有變遷。(三)他的變遷又不是審察事實和制度不合而條理系統地改正的,而是聽其遷流之所至。於是有有其名而無其實的,亦有有其實而無其名的。名實既不相符,循其名遂不能知其實。而各官的分職,亦多無理論可循。求明白其真相,就很不容易了。然官制畢竟是政治的綱領。因爲國家要達其目的,必須有人以行之。這行之之人,就是所謂官。所以明於一時代所設之官,即能知其時所行之政。對於歷代的官制,若能知其變遷,即亦能知其政治的變遷了。

人的見解,總是較時代落後一些的。時代只有新的,而人之所知,卻限於舊。對付未來的方法,總是根據既往的情形,斟酌而出之的。所以無論如何,不能全合。制度才定出來,即已不適於用。制度是拗不過事實的,(一)非格不能行,(二)即名存實亡,這是一切制度都如此的,而官制亦不能例外。

我國的官制,大略可分爲六期:(一)自周以前,爲列國時代的制度。(二)而秦及漢初統一時代的制度,即孕育於其末期。(三)因其大體自列國時代蛻化而來,和統一時代不甚適合,不久即生變遷。各方面變遷的結果,極其錯雜不整。直至唐朝,才整理之,成爲一種有系統的制度。(四)然整理甫經就緒,又和事實不符。唐中葉以後,又生變遷,而宋朝沿襲之。(五)元以異族,入主中原,其設施自有特別之處。明朝卻沿襲著他。清朝的制度,又大略沿襲明朝。然因實際情形的不同,三朝的制度,又自有其大相違異之處。(六)清朝末葉,因爲政體改變,官制亦隨之改變。然行之未久,成效不著。直至今日,仍在動盪不定之中。

以上略舉其變遷的大概,以下再略加說明。因爲時間所限,亦只能揭舉其大綱而已。

官有內外之分。內官即中央政府之官,是分事而治的。全國的政務,都彙集於此,依其性質而分類,一官管理一類的事。又有綜合全般狀況,以決定施政的方針的,是即所謂宰相。

外官則分地而治。在其地界以內,原則上各事都要管的。出於地界以外,則各事一概不管。地方區劃,又依等級而分大小。上級大的區劃,包含若干下級小的區劃。在行政上,下級須聽上級的指揮。這是歷代官制的通則。

列國並立之世,到春秋戰國時代,已和統一時代的制度相近了。因爲此時期,大國之中,業已包含若干郡縣。但其本身,仍只等於後世一個最大的政治區域。

列國官制:今文家常說三公、九卿、二夫、八十一元士。但這只是爵,沒有說出他的職守來。三公依今文家說,是司馬、司徒、司空。九卿無明文。古文家說,以太師、太傅、太保爲三公。少師、少傅、少保爲三孤。冢宰(天官)、司徒(地官)、宗伯(春官)、司馬(夏官)、司寇(秋官)、司空(冬官),爲六卿(許慎《五經異義》)。案今文說的三公,以配天、地、人(司馬主天,司徒主人,司空主地)。古文說的六卿,以配天、地、四時。此外還有以五官配五行等說法(見《左氏》昭公十七年,二十九年。《春秋繁露·五行相勝篇》)。這不過取古代的官,隨意揀幾個編排起來,以合學說的條理而已。和古代的事實,未必盡合。

古代重要的官,不盡於此;並非這幾個官特別重要;不過這幾個官,亦是重要的罷了。司馬是管軍事的,司徒是統轄人民的,司空是管建設事務的。古代穴居,是就地面上鑿一個窟窿,所以謂之司空(空即現在所用的孔字)。《周官》冬官亡佚,後人以《考工記》補之(其實這句話也靠不住。性質既不相同,安可相補?不過《考工記》也是講官制的。和《周官》性質相類,昔人視爲同類之書,合編在一起,後人遂誤以爲補罷了)。《周官》說實未嘗謂司空掌工事,後世摹仿《周官》而設六部,卻以工部擬司空,這是後人之誤,不可以說古事的。

冢宰總統百官,兼管宮內的事務,其初該是羣僕的領袖。所以大夫之家亦有宰。至於天子諸侯,則實際本來差不多的。天子和諸侯、大國和小國制度上的差異,不過被著書的人說得如此整齊,和實際亦未必盡合。宗伯掌典禮,和政治關係最少,然在古代迷信較深之世,祭祀等典禮,是看得頗爲隆重的。司寇掌刑法,其初當是軍事裁判(說詳第十章)。

三公坐而論道,三孤爲之副,均無職事。案《禮記·曾子問》說:“古者男子,內有傅,外有慈母。”《內則》說:國君世子生,“擇於諸母與可者,必求其寬裕慈惠,溫良恭儉,慎而寡言者,使爲子師,其次爲慈母,其次爲保母。”太師、太傅、太保,正和師、慈、保三母相當。古夫亦訓傅,兩字蓋本系一語,不可以稱婦人,故變文言慈。

然則古文的三公,其初乃系天子私人的侍從,本與政事無關係,所以無職事可言。《周官》說坐而論道之文,乃採諸《考工記》,然《考工記》此語(“坐而論道,謂之王公”),是指人君言,不是指大臣言的,說《周官》者實誤採。

總而言之:今文古說,都系春秋戰國時的學說,未必和古代的事實密合。然後世釐定制度的人,多以經說爲藍本。所以雖非古代的事實,卻是後世制度的淵源。

列國時代的地方區畫,其大的,不過是後世的鄉鎮。亦有兩種說法:《尚書大傳說》:“古八家而爲鄰,三鄰而爲朋,三朋而爲裡(七十二家,參看上章),五里而爲邑,十邑而爲都,十都而爲師,州十有二師焉。”這是今文說。

《周官》則鄉以五家爲比,比有長。五比爲閭,閭有胥。四閭爲族,族有師。五族爲黨,黨有正。五黨爲州,州有長。五州爲鄉,鄉有大夫。遂以五家爲鄰,鄰有長。五鄰爲裡,裡有宰。四里爲酇,酇有長。五酇爲鄙,鄙有師。五鄙爲縣。縣有正。五縣爲遂,遂有大夫。這是古文說。

這兩種說法,前者和井田之制相合,後者和軍隊編制相合,在古代該都是有的。後來井田之制破壞,所以什伍之制猶存,今文家所說的組織,就不可見了。

漢初的官制,是沿襲秦朝的。秦制則沿自列國時代。中央最高的官爲丞相。秦有左右,漢通常只設一丞相。丞相之副爲御史大夫(中央之官,都是分事而治的。只有御史是皇帝的秘書,於事亦無所不預,所以在事實上成爲丞相的副手。漢時丞相出缺,往往以御史大夫升補),武官通稱爲尉。中央最高的武官,謂之太尉。這是秦及漢初的制度。今文經說行後,改太尉爲司馬,丞相爲司徒,御史大夫爲司空,謂之三公,並稱相職。

又以太常(本名奉常,掌宗廟禮儀)、光祿勳(本名郎中令,掌宮,殿,掖門戶)、衛尉(掌宮門衛屯兵)、太僕(掌輿馬)、廷尉(掌刑辟,嘗改爲大理)、大鴻臚(本名典客,掌歸義蠻夷)、宗正(掌親屬)、大司農(本名治粟內史,掌谷貨)、少府(掌山海池澤之稅),爲九卿。這不過取應經說而已,並無他種意義。

三公分部九卿(太常、光祿勳、衛尉屬司馬。太僕、廷尉、大鴻臚屬司徒。宗正、大司農、少府屬司空),亦無理論根據。有大事仍合議。後漢司馬仍稱太尉。司徒、司空,均去大字,餘皆如故。

外官:秦時以郡統縣。又於各郡都設監御史。漢不遣監御史,丞相遣使分察州(按州字並非當時的區域名稱,後人無以名之,乃名之爲州。所以截至成帝改置州牧以前,州字只是口中的稱呼,並非法律上的名詞)。武帝時,置部刺史13人,奉詔書6條,分察諸郡((一)條察疆宗巨家。(二)條察太守侵漁聚斂。(三)條失刑。(四)條選舉不平。(五)條子弟不法,都是專屬太守的。(六)條察太守阿附豪強)。成帝時,以何武之言,改爲州牧。哀帝時復爲刺史。後又改爲州牧。後漢仍爲刺史,而止十二州,一州屬司隸校尉(武帝置,以治巫蠱的,後遂命其分察一部分郡國)。

按《禮記·王制》說:“天子使其大夫爲三監,監於方伯之國,國三人。”這或者傅會周初的三監,說未必確,然天子遣使監視諸侯(實即大國之君,遣使監視其所封或所屬的小國),則事所可有。大夫之爵,固較方伯爲低。秦代御史之長,爵不過大夫。漢刺史秩僅六百石,太守則兩千石。以卑臨尊,必非特創之制,必然有所受之。以事實論,監察官宜用年少新進的人,任事的官,則宜用有閱歷有資望之士,其措置亦很適宜的。何武說:“古之爲治者,以尊臨卑,不以卑臨尊,”不但不合事宜,亦且不明經義。舊制恢復,由於朱博,其議論具載《漢書》,較之何武,通達多了。

太守,秦朝本單稱守,漢景帝改名。秦又於各郡置尉,景帝亦改爲都尉。京師之地,秦時爲內史所治。漢武帝改稱京兆尹,又分其地置左馮翊,右扶風,謂之三輔。諸王之國,設官本和漢朝略同。亦有內史以治民。七國亂後,景帝乃令諸侯王不得自治民,改其丞相之名爲相,使之治民,和郡守一樣。

縣的長官,其秩是以戶數多少分高下的。民滿萬戶以上稱令,不滿萬戶稱長。這由於古代的政治,是屬人主義,而非屬地主義之故。侯國的等級,與縣相同。皇太后、公主所食的縣稱爲邑。縣中兼有蠻夷的謂之道。這亦是封建制度和屬人主義的色採。

秦漢時的縣,就是古代的國,讀第三章可見。縣令就是古代的國君,只能總握政治的樞機,發蹤指示,監督其下。要他直接辦事,是做不到的。所以真正的民政,非靠地方自治不可。

後世地方自治之制,日以廢墜,所以百事俱廢。秦漢時則還不然。據《漢書·百官公卿表》和《續漢書·百官志》:其時的制度系以十家爲什,五家爲伍,一里百家,有裡魁檢察善惡,以告監官。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遊徼。三老管教化,體制最尊。嗇夫職聽訟,收賦稅,其權尤重。人民竟有知嗇夫而不知有郡縣的(見《後漢書·爰延傳》),和後世絕不相同。

以上所述,是秦及漢初的制度。行之未幾,就起變遷了。漢代的丞相,體制頗尊,權限亦廣。所謂尚書,乃系替天子管文書的,猶之管衣服的謂之尚衣,管食物的謂之尚食,不過是現在的管卷之流。其初本用士人,漢武帝遊宴後庭,才改用宦官,謂之中書謁者令。武帝死後,此官本可廢去,然自武帝以來,大將軍成爲武官中的高職。昭宣之世,霍光以大將軍掌握政權。其時的丞相,都是無用或年老的人,政事悉從中出。沿襲未改。成帝時,才罷中書宦官,然尚書仍爲政本,分曹漸廣。後漢光武,要行督責之術。因爲宰相都是位高望重的人,不便督責他,於是崇以虛名,而政事悉責成尚書。尚書之權遂更大。魏武帝握權,廢三公,恢復丞相和御史大夫之職。此時相府復有大權,然只曇花一現。魏文帝篡漢後,丞相之官,遂廢而不設。

自魏晉至南北朝,大抵人臣將篡位時則一設之,已篡則又取消。此時的尚書,爲政務所萃,然其親近又不敵中書。中書是魏武帝爲魏王時所設的秘書監,文帝篡位後改名的,常和天子面議機密。所以晉初荀勖從中書監遷尚書令,人家賀他,他就發怒道:“奪我鳳皇池,諸君何賀焉”了。

侍中是加官,在宮禁之中,伺候皇帝的。漢初多以名儒爲之。從來貴戚子弟,多濫居其職。宋文帝自荊州入立,信任王府舊僚,都使之爲侍中,與之謀誅徐羨之等,於是侍中亦參機要。

至唐代,遂以中書、門下、尚書三省爲相職。中書主取旨。門下主封駁。尚書承而行之。尚書諸曹,魏晉後增置愈廣,皆有郎以辦事。尚書亦有兼曹的。

隋時,始以吏、戶、禮、兵、刑、工六曹分統諸司。六曹皆置侍郎,諸司則但置郎。是爲後世以六部分理全國政務之始。三公一類的官,魏晉後亦時有設置,都不與政事,然仍開府分曹,設置僚屬。隋唐始仿《周官》,以太師、太傅、太保爲三公,少師、少傅、少保爲三孤,都不設官屬。則真成一個虛名,於財政亦無所耗費了。九卿一類的官,以性質論,實在和六部重複的。然歷代都相沿,未曾並廢。御史大夫改爲司空後,御史的機關仍在。其官且有增置。唐時分爲三院:曰臺院,侍御史屬之。曰殿院,殿中侍御史屬之。曰監院,監察御史屬之。御史爲天子耳目,歷代君主,都要防臣下的壅蔽,所以其權日重。

前漢的改刺史爲州牧,爲時甚暫。至後漢末年,情形就大不同了。後漢的改刺史爲州牧,事在靈帝中平五年,因四方叛亂頻仍,劉焉說由刺史望輕而起。普通的議論,都說自此以後,外權就重了。其實亦不盡然。在當時,並未將刺史盡行改作州牧(大抵資深者爲牧,資淺者仍爲刺史,亦有由刺史而升爲牧的)。然無論其爲刺史,爲州牧,實際上都變成了郡的上級官,而非復監察之職。而且都有兵權,如此,自然要尾大不掉了。

三國分離,刺史握兵之制,迄未嘗改。其爲亂源,在當時是人人知道的。所以晉武帝平吳後,立即罷州牧,省刺史的兵,去其行政之權,復還監察之職。這真是久安長治之規。惜乎“雖有其言,不卒其事”(《續漢書·百官志》《注》語)。而後世論者,轉以晉武帝的罷州郡兵備,爲召亂的根源,真是殉名而不察其實了。

東晉以後,五胡擾亂,人民到處流離播遷,這時候的政治,還是帶有屬人主義的。於是隨處僑置州郡,州的疆域,遂愈縮愈小,寖至與郡無異了(漢朝只有13州,樑朝的疆域,遠小於漢,倒有107州)。

此時外權之重,則有所謂都督軍事,有以一人而督數州的,亦有以一人而督十數州的。甚至有稱都督中外諸軍的。晉南北朝,都是如此。後周則稱爲總管。隋時,幷州郡爲一級(文帝開皇三年,罷郡,以州統縣,職同郡守。煬帝改州爲郡),並罷都督府。唐初,又有大總管,總管,後改稱大都督,都督,後又罷之。分天下爲若干道,設觀察使等官,還於監察之舊。

唐代的官制,乃系就東漢、魏、晉、南北朝的制度,整理而成的。其實未必盡合當時的時勢。所以定製未幾,變遷又起。三省長官,都不除人。但就他官加一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名目,就視爲相職了。而此兩省的長官,實亦仍合議於政事堂,並非事後審查封駁。都督雖經廢去,然中葉以後,又有所謂節度使(參看第九章),所駐紮的地方,刺史多由其兼領。

支郡的刺史,亦都被其壓迫而失職。其專橫,反較前代的刺史更甚。這兩端,是變遷最大的。而中葉以後,立檢校、試、攝、判、知等名目,用人多不依資格,又爲宋朝以差遣治事的根源。

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48章 學術(4)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22章 賦稅(1)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51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第11章 階級(1)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31章 實業(1)第13章 階級(3)第20章 選舉(2)第18章 官制(2)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4章 婚 姻(1)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45章 學術(1)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36章 衣食(1)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19章 選舉(1)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36章 衣食(1)第40章 住行(2)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46章 學術(2)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29章 刑法(2)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20章 選舉(2)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21章 選舉(3)第3章 緒論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13章 階級(3)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23章 賦稅(2)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3章 緒論第17章 官制(1)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55章 春秋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第12章 階級(2)第37章 衣食(2)第43章 語文(1)第8章 族制(2)第45章 學術(1)第6章 婚 姻(3)第4章 婚 姻(1)第19章 選舉(1)第14章 財產(1)第25章 兵制(1)第1章 自序第14章 財產(1)第45章 學術(1)第44章 語文(2)第17章 官制(1)第44章 語文(2)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5章 婚 姻(2)第17章 官制(1)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29章 刑法(2)第11章 階級(1)第5章 婚 姻(2)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12章 階級(2)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35章 貨幣(2)第9章 政體(1)第40章 住行(2)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49章 宗教(1)第47章 學術(3)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6章 婚 姻(3)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24章 賦稅(3)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46章 學術(2)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13章 階級(3)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40章 住行(2)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20章 選舉(2)第1章 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