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秦旭,孫策還真就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在。不屑、佩服兼而有之,甚至還有些畏懼的情緒摻雜其內。複雜的緊。
秦旭的“出身”,世人所傳僅僅是呂布府上家奴,更有因爲傍上了自家大小姐才因此發跡的傳聞在。這在及其重視出身、名望的大漢王朝,在第一次都到秦旭如此的出身以及“經歷”時,幾乎所有人在初次乍聽之下,都會露出不屑、鄙視的神情,這不過也是人之常情而已,。而孫氏號稱祖上出身孫武子之後,極其看重這千百年名門的出身,孫策作爲當代孫氏的家主,有這種情緒產生,也就不奇怪了。
但秦旭自在呂布出奔長安,輾轉青州途中,於無名山谷一戰成名爲當世所知之後,破強敵,收黃巾,獲徐州,幾乎只用了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就走完了或許常人一輩子也無法企及的高度。着實是讓如今也不過是個豫章太守,還是被秦旭舉薦,再加上繼承了父業才得了個正五品下的破虜將軍的孫策,不得不大大的寫一個服字。
而且,在當初秦旭逼孫策退兵時所說的那番聽上去極其荒誕,卻又感覺並非虛妄的話語,也是讓孫策甚至是周瑜着實難以理解,一個不過家奴出身,靠着裙帶關係上位的佞臣,怎麼就會有這等的心胸和見解?對於未知事物的不解難免讓孫策對秦旭生出些不明覺厲的感覺來,再加上或許秦旭的運氣着實太好。自“出道”至今,不管是在常人眼中多麼不可能獲勝的戰事,秦旭卻總像是如有神助一般的令人出其不意的化解掉。也是不得不令孫策在即將面對秦旭時。心中泛起嘀咕來。
就如眼前這事,也太巧了點吧!潘璋所言秦旭大軍乃是伏兵的話語,孫策是不信的。當初在吳郡時,秦旭爲了少造殺傷,甚至寧可針對他孫策做出“縱虎歸山”之舉,也不願意一勞永逸的將孫氏諸將一舉殲滅。當時甚至孫策還曾暗中笑話秦旭太過有婦人之仁呢。可既然如此,那令已經佔據了絕對上風。眼看着就要攻下涪關的孫氏兵士如此失態的秦旭大軍到來,原因就只有一個了。
蕭關之困,被秦旭解決了!
本來無論孫策和周瑜。都根本沒有將蕭關看做是能困住秦旭多久的路障。所求的,其實也不過是欲藉着徐州丹陽兵亂之事、廣陵叛亂之事,甚至蕭關之事來拖延一下秦旭親率大軍來此的步伐。爲攻破涪關,直擊會稽、吳郡兩地爭取足夠多的時間。也算是契合了他老孫家祖宗的思想延展中。那空間換時間的理論精髓了。
下邳、廣陵、蕭關再加上一個丹陽。孫策、周瑜這哥倆,爲秦某人苦心準備的四道防線,本以爲怎麼着往多了說也能拖秦旭個一年半載,就算秦旭真像傳說中的那般善戰,最起碼兩三個月必然應該是妥妥的。可誰曾想到。十天!自秦旭入徐州,出下邳,只用了僅僅十天時間,丹陽兵降。廣陵歸復,前兩道防線如同虛設。還沒見怎麼着呢,就直接給秦旭打開了往揚州的通道。更有甚者,孫策廣撒出去打探各地消息的探子,竟然只是在送回了秦旭大軍過江駐紮江渚的信息後,就再沒有了消息送回。也是因爲時間太短,竟然沒有讓孫策甚至周瑜都起疑,在扼腕感嘆連丹陽兵都沒有留住秦旭之餘,都以爲現在秦旭還在同劉繇一起固守蕭關呢。畢竟就算嚴白虎父子再不濟,至少還有五千山越蠻兵助陣,就算是殺豬,這兩萬餘的兩家聯軍,也得讓人殺一陣,更別說之前本軍探子傳回的秦旭同丹陽兵大戰於廣陵之野的消息,着實令人對秦旭能勝之後所餘的兵力,並不抱太過樂觀的態度。所以,對於潘璋言說秦旭所帶大軍不下兩萬之語,孫策心存猶疑愈勝。
“少主,秦旭兵臨此處,丹陽若非有變,則必然另有他情。依普之見,還是謹慎爲妙!”程普畢竟老成持重,見勢不妙之下,第一時間便建議孫策在大軍士氣受挫之際,暫避秦旭其鋒。前番因爲吳郡之事,孫策軍上下似乎是對秦旭所率大軍的戰力,有了些顧忌,否則剛剛潘璋也不會是那般模樣倉惶而來。可這話若是程普對孫氏前任家主孫堅說,沒準孫堅二話不說便會聽自家這位老兄弟的建議,以最小損失來避免大禍。可現在孫家的話事人畢竟是孫策,在聽了程普之言後,孫策臉上的猶豫和不滿一閃而過,看了眼難得同程普持統一意見的潘璋,孫策反而皺了皺眉,搖了搖頭說道:“文硅,你快馬前去喚公瑾過來。某總覺得那秦旭貿然出現在此,其中必然有詐!”
“這……諾!”這回連就潘璋也猜不到孫策究竟是如何作想了。潘璋倒是不像孫策那般顧忌秦旭,畢竟在吳郡被秦旭包了餃子時,潘璋也是敢出頭同秦旭叫板的。但剛剛潘璋可是親眼所見跟隨秦旭大蠧之後,那幾乎是一望無際的兵士涌過來的。對於秦旭,潘璋不怕歸不怕,可現在的情況卻是兩家形勢,已然調轉,傻子都能想到,若是秦旭的生力軍加入進來,無論從氣勢還是戰力上,已全員出動戰了許久的豫章兵士,無論如何也非是秦旭大軍的對手,這等平白送死之事,潘璋可不願意攙和。但由於同孫策之事的周旋,潘璋對周瑜的智計還是十分信服的。此刻聽孫策傳令“召喚”周瑜,潘璋急忙應諾之後,奪過身邊一匹戰馬,便向着正組織衝向涪關西側防線的周瑜所在而去。
“少主!消息應該不似做假,據哨探所報,秦旭麾下青州戰兵戰力之強,似乎並不在成名已久的陷陣營之下。誠不可與之爭鋒。倒不如避其鋒芒,固守本營。再尋戰機爲妙!”程普也算是將孫策自小看大的,對於自家這位少主不亞其父的倔強脾氣,程普也不是領教過一回兩回了。再勸道。
“退?不說我等爲了這涪關費了多少心思。如今還沒見到那秦某人的面,就這麼貿然退去,某今後如何統兵。”孫策左右看了一眼,見無人注視這邊,俊朗的臉上隱隱露出一絲苦笑,對程普說道:“德謀不是不知如今軍中父輩老將,對當初某被逼龜縮在豫章之事頗多怨言。倘若一退再退的話……”
“少主!……”程普自然明白孫策所言何意。孫氏老將當中,真正的江東人士其實不多。加上主少臣強,說道對於孫氏的歸屬感。已是有漸漸弱化之嫌。說實話,就算是他這隸屬軍中高層,效命幾十年之人,其實能這般死心塌地的跟在孫策身邊。多的也是顧念當初孫堅的舊恩。程普太明白孫策一邊急於證明自己的能力。一邊大力提拔年輕將領的決心。只不過,眼下之事,卻是已經到了直接關乎孫氏存亡的關鍵時刻,程普覺得自己有必要提醒眼前這位年輕的家主,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並非是退縮之語。
“德謀,若是有破敵之計。策洗耳恭聽,倘若還是勸退之語。便不必再說了!”孫策略顯煩躁的揮揮手,止住了程普說下去的話,道:“且先聽聽公瑾的意思,某還真就不信他秦旭有三頭六臂,能有這麼大的能耐能有令我孫伯符退避三舍之能。”
“這……少主還需三思纔是!”孫策的固執勁頭上來,程普也是無能無力。只好點了點頭,心中卻是定下了主意。倘若是事情真到了一發不可收拾之時,就算是自己擔上個冒犯主上的罪名,也要將孫策帶離這是非大凶之地。
“伯符!情況瑜已皆知,事有不殆,還請速退。”其實涪關東西兩側相距三百餘步,說起來也就隔着有不到兩千米的距離。一來一回快馬的話,幾個呼吸的時間就能打個來回。潘璋這番前去又走的頗急。孫策同程普說話的功夫,周瑜已經帶着幾個人隨着潘璋來至到了孫策面前。
“公瑾你……你怎麼……”孫策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這位幼年好友,結義兄弟,也會說出這等話來,心急之下,眉頭皺的愈緊,臉上的不悅之色絲毫不加遮掩。
“伯符!”同孫策相交已久,對自家義兄的脾氣,周瑜也是門清,見孫策這般作態,周瑜也不着急,耐着性子對孫策說道:“兵者戰危。決不可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這還是年少時你給我說的。如今秦某人已然帶大兵來此,足可見蕭關、丹陽郡之事已然失策。此番那秦旭記恨伯符你趁其攻略河北時攻襲吳郡、會稽兩地,必然會有大動作以應對我等。瑜知本軍兵士在人數、戰力上,未必就會輸給了那秦某人,只是擔心既然丹陽有變,我豫章同丹陽之間又無險可守,以秦旭同那郭嘉等智謀之士周全的性子,會不會對豫章有所動作?倘若豫章一失,我等糧倉危矣,此中厲害,伯符可須再三思量啊!”
“豫章?!”要不說最瞭解孫策之人,當世當無人能出周瑜之右,周瑜之言,恰恰擊中了孫策最爲擔心之處。豫章緊靠交州,米糧一年兩熟,能讓本是退守豫章的孫策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能恢復元氣,孫策可不相信秦旭會對這等寶地不動心。而且周瑜之言,恰恰正是之前孫策曾經對程普、潘璋兩人說過的豫章同丹陽之間的短處,在剛剛乍聽秦旭出現時,孫策第一個念頭就是豫章會不會遭難。此刻被周瑜再次提及,孫策本是不渝的臉色,也漸漸被凝重所代替。
“少主,韓當、黃蓋兩位將軍派來援兵了!”正當孫策天人交戰。爲是退縮回豫章保存實力,還是繼續在這裡同秦旭死磕而由於時,突然聽有兵士傳報。
“義公和公覆派來援兵?”孫策臉色登時一喜,卻又被濃濃的疑惑所代替,問潘璋說道:“德謀,文硅,某之前令你等去調兵之事,你等這麼快就辦好了?這才區區一個時辰……”
“不好!伯符快退!豫章!那秦賊的真正目標竟是豫章!”周瑜本在聽到本軍援兵來時便是用疑惑的目光看着孫策,眼眸中不安之色十分濃重,再聽了孫策這番問話,臉色登時大變,也顧不得再同孫策解釋什麼,急急說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