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毒計

劉備和諸葛亮是什麼人?狠人!劉磐認爲劉備想拉攏文聘,文聘肯定不會有生命危險。的確,劉備想拉攏的人很少會有生命危險,可被拉攏者的家屬就倒了八輩子血黴!孰不見歷史上的馬超,明明一家和和美美,該死的劉備爲了拉攏他,硬生生收買楊松,搞的馬家只有馬岱、馬超跑了出來,馬超的家眷基本死在了張魯的屠刀下。至於後來馬超歸順劉備後,劉備不敢用他,還說他性格好似呂布反覆無常,估計也是因爲他和諸葛亮設計,害死了馬超的妻子吧!不然,以劉備的性格,連呂布都能容忍,如何不能容忍馬超。再說了,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羣分。馬騰、馬岱都是忠義之人,偏生一個馬超生性涼薄,當真是一樣米養百樣人?恐怕其中有不少是劉備的私心吧!任誰害死別人全家,再看見苦主,心中也會有愧疚!當然,窮兇極惡和沒心沒肺的人除外。由此可見,劉備雖然是梟雄,但還是很有良心的。不過,關於馬超之死是不是出於劉備之手,就不得而知了!

劉磐走後,劉備立刻拉起諸葛亮的手問道:“軍師剛纔似乎有話沒說完,現在就我們兩人,能否直言相告了?”

“主公勿怪,剛纔非是亮矯情,只是迫不得已罷了!”諸葛亮從容的搖了搖羽扇道:“主公有所不知,文聘與劉磐、黃忠乃是摯友。我們若是拉攏文聘,對於劉磐來說,還算是好事,畢竟不用和自己的好友爲敵了。可若是我們算計文聘,估計劉磐就不怎麼高興了。更何況,我這一策頗爲狠毒,若是沒得到文聘卻損失了劉磐,豈不是得不償失,故而我欲言又止!”

“軍師美意,我豈能不知?”劉備笑道:“我知道軍師顧忌劉磐,故而將他支開了。如今還望軍師直言!”

“亮自然要爲主公盡力謀劃!”諸葛亮笑道:“文聘乃是荊州大將,可惜蔡瑁並不怎麼信任他。而蔡瑁又是小人,故而他身邊也多爲小人。既然是小人,自然有對付小人的方法!小人嘛,無非是愛酒色財權!蔡瑁雖然無能卻最怕被人奪權,蔡瑁身邊的張允卻是貪財之輩。我們可以花錢買通張允,讓他在蔡瑁耳邊進讒言,就說文聘欲奪蔡瑁之權。以蔡瑁與張允的關係,他必堅信不移。只要蔡瑁信了,我們就可以從中取利,讓他和文聘翻臉。到時候,江陵唾手可得,或許還能得到文聘這員大將!”

說實話,諸葛亮想的很美,若是荊州還是蔡瑁做主,文聘真的會倒黴。畢竟蔡瑁、張允都是目光短淺之輩,至於蔡瑁投靠我,也並不是他多有眼光,而是我勢力太大。而且諸葛亮這一招可是絕戶計!要知道,文聘的家眷可都在襄陽呢!一旦文聘有所異動,蔡瑁定然先將文聘一家老小扣押,若文聘果真投降,文聘一家的性命可就堪憂了!劉備會不知道這個結果麼?答案是否定的!可他依舊不會阻止。別看三國演義裡把劉備寫的多仁義,那畢竟不是正史!能成就大業的人,有幾個不是梟雄?不爲我所用則殺之,並不是曹*纔會做!只是曹*殺的比較明,劉備做的比較暗!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借刀殺人比親手殺人似乎更高一籌,也更陰險!由此可見,劉備能在漢末脫穎而出,並在曹*手下討便宜,不僅僅是因爲他和曹*做對,做法與曹*相反,也因爲他比曹*更高明,可惜劉備沒有根基,智謀也有些短淺,不然他早就發跡了!

諸葛亮的計謀讓劉備眼睛一亮,劉備聽的出來,這條計策非常毒辣。以劉備的性格而言,他能說出妻子如衣服的話,可見他對家庭並不在意。一個人對自己家庭都不在意,他還能在意別人的家庭?劉備笑道:“軍師此計甚好,不知何人能用此謀?”

“主公麾下伊機伯乃荊州人士,在荊州口碑不錯!加上他曾經和蔡瑁、張允爲同僚,若是從他口中流出,文聘勾結主公,欲爲劉表報仇,不知蔡瑁可相信?”諸葛亮笑道:“我就不信,南郡城裡沒有蔡瑁的奸細!主公再用錢財結交張允、蔡瑁身邊的人,讓他們稍稍吹風,就算不能*得蔡瑁殺文聘,最起碼也能將文聘調離江陵。以主公與董和將軍的關係,文聘一走,江陵豈不是唾手可得?若蔡瑁再狠心一些,將文聘的家眷收而殺之,文聘必以蔡瑁爲仇讎,欲殺之而後快!既然想殺蔡瑁,又有主公主動示好。若主公是文聘,會如何做?”

“自然是投靠我軍,一起收拾蔡瑁了!”劉備哈哈大笑道:“軍師真乃備之子房!可是如此豈不是有些對不起文將軍?我一向標榜仁義,如此做似有不妥!”

“主公差異!”諸葛亮笑道:“從公義上說,主公是漢室宗親,蔡瑁卻是弒主的奸賊。從私底下說,主公乃劉景升之弟,而蔡瑁不過是劉景升續絃的親戚,無論公私,主公都站在道義上。舊主被殺而不思報仇,身爲荊州大將卻不思報國,若不能幡然悔悟,乃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輩,無論用什麼計策,即便滅他九族,也不算過分!”

諸葛亮上來就把劉備漢室宗親的身份擡出來,好像不忠於劉備就是不忠於漢室江山,而劉備見諸葛亮的理由說的過去,也就坦然了。他也不想想,他不過是漢室宗親中的一員,若非劉協無人可用,他連個屁都算不上,如今他居然抖起來,渾然忘記他以前只是一個織蓆販履之徒!雖說英雄不問出處,但是像劉備這種尚未站穩的英雄,就好像天下人都該臣服他一樣,實在可笑。不過,劉備並不這麼認爲,通過諸葛亮這番話,他覺得自己高大了不少,天下和他做對的人都是奸賊,包括我在內。劉備拉着諸葛亮的手笑道:“多虧軍師教我,若無軍師教導,備幾乎自誤!還請軍師不棄備之愚魯,多多教導!”

(諸葛亮笑道:“投降的,給鮮花,頑抗的,殺全家!仲業將軍該如何選擇?鮮花還是屠刀?”)

第284章 長安再亂第270章 糜竺走了第505章 雁門關第3章 小村重生第525章 救呂布(五)第298章 歸位第35章 趙家兄妹第875章 勸降孫策第730章 臨危受命第825章 兵臨成都第597章 再戰宛城第725章 江陵城第615章 略辱孔融第234章 喪子第293章 欣喜第873章 孫權之死第21章 傷逝第801章 入川第543章 矛盾第316章 求和之前第147章 西園八校尉第658章 英明的袁紹第744章 伏後捐生第402章 登基大典(上)第667章 紅眼的呂布第56章 諸葛一家第432章 老鐵匠第818章 危在旦夕第113章 九原歡聚(上)第282章 將計就計第783章 外族齊至第837章 許攸論戰第175章 洛陽亂第361章 馬騰赴許第838章 雙雄會第271章 食蝗第638章 再戰晉陽第583章 接見第705章 改字第624章 失敗的刺殺第318章 罷兵第478章 虛驚一場第665章 潛行第296章 宏願第527章 救呂布(完)第591章 敲詐第364章 青州第651章 悲慘悽切第750章 倭使覲見第256章 韓遂第234章 喪子第369章 返回第637章 韓玄之死第512章 許攸使外族第382章 孟德說袁第615章 略辱孔融第250章 救北海第65章 太極虐許褚第851章 曹與司馬共天下第160章 潁川遊第790章 祥瑞第486章 張鬆第710章 水怪第750章 倭使覲見第567章 連弩第273章 糜環獲救第720章 算計文聘第467章 鄧展第484章 報信第812章 同病相憐第668章 心狠手辣第383章 殘破第80章 漢靈帝第653章 凝聚力第588章 許攸再謀第435章 憐愛第376章 陸氏第587章 得意第133章 火燒長社(下)第147章 西園八校尉第166章 田豐(上)第80章 漢靈帝第253章 錦馬超第872章 破城、勸降第464章 誤會第844章 攪亂洛陽第631章 吃味第877章 定四夷第590章 劉備起兵第767章 死間第375章 鬥藝第301章 沮授第834章 八陣第508章 兵發曲陽第456章 華佗(上)第843章 尋司馬第263章 二讓徐州第674章 袁紹求援第428章 馬鈞(下)第237章 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