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聽童子說諸葛亮不在,真的十分失落,他看着諸葛亮的草廬不知道在想什麼。沙摩柯就不樂意了,他本來就對諸葛亮有意見,現在諸葛亮居然不在家,他一肚子惱怒頓時無處發泄,他甚至害怕回去以後,劉備還要他齋戒。天天吃素的滋味,沙摩柯這輩子不想再嘗試了!他看着站在茅廬前猶豫的劉備,沒好氣的說道:“大哥,既然孔明不在家,我們先回去吧!”
劉備好容易得到諸葛亮的消息,他怎麼可能想走?劉備想了想說:“再等會吧!”
魏延見劉備實在不想走,可是這樣等下去又不是辦法,他對劉備說:“大哥,臥龍先生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就這樣乾等也不是辦法。新野軍政總要處理,不如我們先回去,再派人時時探聽消息,等臥龍先生回來了,我們再來拜訪如何?”魏延不像沙摩柯,他說話有理有據,劉備也很贊同,於是劉備帶着魏延和沙摩柯就回新野了!
雖然劉備決定回去,但他仍舊依依不捨。再回過頭的劉備,看着隆中的景象,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松篁交翠,好一番世外桃源!劉備看着這片賢士隱居之地已經感嘆不已,突然他看見一個人,容貌軒昂,丰姿俊爽,頭戴逍遙巾,身穿皁布袍,杖藜從山僻小路而來。劉備自度他就是臥龍先生,於是趕緊下馬行禮問道:“敢問可是臥龍先生當面?”
來人笑問道:“將軍是誰?”
“在下劉備!”劉備一向對人客氣,能在諸葛亮家附近徘徊的人,肯定不是等閒之輩,何況他還把來人當作了諸葛亮!
來人笑道:“我不是孔明,我是孔明的至交好友,博陵崔州平!”
劉備通過司馬徽知道諸葛亮有四個朋友,潁川石廣元,博陵崔州平,汝南孟公威和潁川徐元直,還有一個和諸葛亮齊名的鳳雛龐士元。司馬徽曾經說過,諸葛亮的四個朋友最少都是州牧、刺史之才,相當於省級幹部,現在劉備看見了崔州平,自然不會輕易的放過他!劉備笑道:“久聞先生大名,今天我有幸遇見你,還請您賜教一二!”劉備好歹是一方諸侯,身邊又有沙摩柯和魏延兩個大漢怒目而視,崔州平也不敢不給他面子。
劉備和崔州平相對而坐,沙摩柯和魏延分別站在劉備的兩邊,崔州平看着這個陣勢倒還真是有點寒!要知道,魏延本來就酷,加上拜訪諸葛亮沒遇見人,那臉上的寒霜,都快結冰了!沙摩柯到現在還在爲請諸葛亮之前要吃素而生氣,自然也不會有什麼好臉色,兩個萬人敵站在崔州平的面前殺氣騰騰,沒有諸葛亮的膽量,哪個文士能坐的住?崔州平看看魏延和沙摩柯,平復了一下自己的心境,故作平靜的對劉備笑道:“將軍何故要見孔明?”
劉備笑道:“如今天下大亂,四方諸侯征戰不休,兵禍連綿遷延百姓,我想見孔明,是爲了向他請教定國安邦之策!”
“看來將軍是想平定天下,以安百姓!”崔州平笑道:“將軍雖是仁心,但自古以來,治亂無常。自高祖斬蛇起義,誅無道暴秦,是由亂世而入治世;直到哀、平二帝有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世而入亂世;到光武中興,重整基業,再次由亂世而入治世;到現在已經又有二百年,百姓處於治世很久了,所以干戈又復四起:現在正是從治世入亂世的時候,短時間內不可能平定。將軍想請孔明斡旋天地,補綴乾坤,恐怕很難成功,最後可能是白白浪費力氣。難道將軍沒有聽過:順天者逸,逆天者勞;數之所在,理不得而奪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強之?”
不可否認,崔州平的話很有道理,可是照他這麼說,劉備豈不要拱手投降?劉備其實很不屑崔州平,覺得他有些無君無父!可劉備現在還沒看見諸葛亮,若是讓崔州平在諸葛亮面前說幾句壞話,很影響劉備的形象,於是劉備笑道:“先生真是高見,可我身爲漢室宗親,理當匡扶漢室,怎麼敢將如此重大的責任推給命數和理數呢?”
崔州平本來就沒想要說服劉備,他出面就是想考察一下劉備,這是司馬徽給他的任務,他不得不做罷了!崔州平笑道:“我不過是山野村夫,根本就沒資格討論天下大事,明公問我的意見,我就姑妄言之,還望明公勿怪!”
“承蒙先生賜教,我受益良多!”劉備見崔州平和自己的理念不同,便不再討論時事。他沒有忘記此行的目的,現在碰見了孔明的摯友崔州平,他覺得崔州平或許知道孔明的去向,於是劉備問道:“先生可知孔明去了哪裡?”
“我也是來找他的!怎麼?孔明不在家?”崔州平裝的很像,這都是司馬徽設計好的,孔明現在就在家裡,只是沒出來見劉備罷了!若是劉備強行進入茅廬,多半能看見諸葛亮躺在榻上,可劉備真這麼做的話,他此生都和孔明無緣了!
依然沒有諸葛亮的消息,劉備很失落,可他並不想白跑一趟。看着眼前的崔州平,劉備笑道:“既然先生也是來尋孔明的,他不在家,不如請先生和我去新野一敘,如何?”劉備也是求賢若渴的君主,只要是人才,他一個也不想放過!別看崔州平的話並不符合劉備的心思,可劉備依然想把他請回去!
別說崔州平看不上劉備,就算看的上,他也不能隨劉備而去!要知道,他剛剛還勸劉備放棄大業,若是現在就隨劉備回去做官,豈不是言行不一?崔州平笑道:“我這個人喜歡閒散,對功名早就不放在心上了!做官的事,還是以後再說吧!”說完,崔州平對劉備行了一個禮就走了,劉備看着崔州平離開的身影,突然間有些羨慕!
(崔州平笑道:“你那點鮮花也就忽悠孔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