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名字

就在劉備和趙雲激戰的時候,馬騰也出兵了,不過他只是做做樣子而已。馬騰根本就不想幫曹*,更何況有閻行和華雄在西涼,他也不敢貿然行動。袁紹已經被我打怕了,別說曹*請他打我,就算是他老爹讓他打我,袁紹都不會輕舉妄動的。至於張魯,他就更不敢了。本來張魯就是一個比較窩囊廢的人,別人不欺負他,他都應該感到萬幸。而且張魯正和劉璋過不去,他還怕我打他呢!

大家都知道張魯和劉璋有矛盾,可是大家絕對不知道,張魯也是大有來頭的,而張魯和劉璋之所以有矛盾,是因爲張魯的母親。張魯乃是漢初三傑張良的十世孫,五斗米教教祖張陵的孫子。只要是喜歡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張良,而張陵這位教祖也是很牛的人物。傳說中玉帝麾下的張天師,張道陵就是他了!

張魯的父親張衡也是五斗米教的教主,劉焉就是劉璋的父親到了益州,自然要拉攏當地的勢力,張魯的父親張衡就進入了劉焉的眼中。在劉焉的刻意交好下,張衡和劉焉的關係越來越好。可是好景不長,張衡竟然猝死了,劉焉就讓張魯接替張衡,管理漢中的百姓和蜀地的五斗米教。

本來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劉璋和張魯的關係就算不好,也不至於水火不容。可是壞就壞在張魯的母親也是五斗米教中人,她年紀雖然不小了,但是善於保養,又精通房中之術。張魯之父張衡死後,不知道怎麼的,她就和劉焉勾搭上了。若是她僅僅和劉焉有關係也沒什麼,她爲張魯爭取福利也不是什麼大事,這些劉璋都能容忍。可是她竟然牽涉進劉焉選取繼承人的旋窩中,劉璋就把她給恨上了。

劉焉一死,劉璋繼承了益州牧,他立刻以張魯不服從命令爲緣由把張魯的母親連她的家族全殺了!這下張魯自然不依了,既然劉璋說他不服從命令,他乾脆就反了劉璋,佔據漢中自領漢中太守。殺母之仇,張魯如何能不報!於是張魯就不停的和劉璋發生衝突和矛盾。這個時候,漢室衰微,誰也沒空去理會張魯。然後朝廷看張魯只是找劉璋的麻煩,乾脆封了張魯爲鎮民將軍,讓他鎮守漢中。現在張魯和劉璋正互看不爽,若是張魯發兵打我,被劉璋趁機襲破漢中,豈不是得不償失?

曹*想出的五路出兵攻伐我的計劃,他纔出兵就流產了四路。當曹*得到消息說其他四路諸侯都退兵了的時候,他還沒到虎牢關。曹*立刻下令讓攻打我的部隊撤回許昌,結果他的部隊在虎牢關前轉了一個圈又回去了。郭嘉這個促狹鬼居然模仿我的語氣給曹*寫了一封信,他問曹*是不是帶部隊到虎牢關來觀光旅遊,順便憶苦思甜,緬懷一下當年在虎牢關下,汴水之濱大敗的往事。曹*也不愧是梟雄,他一點都不生氣,還回了一封信說他是想到虎牢關看看能不能在關下,再次瞻仰一下我的偉岸的身姿!順便請我去許昌做客。

郭嘉笑着把兩封信拿給我看,我看完後拍着郭嘉的肩膀說:“好你個郭奉孝,正事你不做,淨搞一些歪門邪道,洛陽收拾的怎麼樣了!”

郭嘉笑道:“這可不是歪門邪道,我只是想譏笑一下曹*罷了。至於洛陽,早就已經完成,只等主公下令搬遷。”

我笑道:“搬遷還不容易,就我們這些大臣和塢堡的家眷搬遷罷了,百姓想走就走,不想走的,就讓他們留在長安就是。挑選一個吉日,我們遷回洛陽!”雖然我不太相信什麼風水之說,但是古人都迷信,就連多智若郭嘉者,依舊不能例外。郭嘉點點頭就下去安排了。

蔡琰和高蕊各自抱着一個寶寶從屋外走進來,我笑着說:“兩位夫人怎麼來了?還抱着寶寶,路上灰大,小心寶寶嗆着風!”

蔡琰說:“哪有那麼嬌生慣養的!而且我們也不能不來啊!我家寶寶的那個狠心的爹,到現在還沒給寶寶起名字呢!”

“岳父大人不是起過了麼?”我十分疑惑,蔡邕給我的兩個兒子分別起了一個名,大兒子叫呂衡,二兒子叫呂定。至於爲什麼,蔡邕說衡字是取自《詩·魯頌》:“秋而載嘗,夏而福衡”說是有福氣,反正我是不懂。而且蔡邕是大儒,總不能給他自己的親外孫起一個壞名字,到時候就算我不說他,蔡琰都不會同意的。至於定字就是說他老子我在生他的時候正好是平定司並涼三州!雖然感覺有些厚此薄彼,但是也不能怪蔡邕,畢竟親疏有別嘛!呂布的兒子,我給他取了一個驍字,我希望他和他的父親一樣,驍勇善戰,不墮飛將之名。另外我還希望他別和他父親一樣沒腦子。

蔡琰說:“名是起了,字還沒起呢!他外公起了名,你這個做父親的總該給孩子起個字吧!”聽了蔡琰的話,我一陣眩暈,有那麼着急麼?一般人都在十五歲以後才起字,我孩子纔出生一個月,就有人抱着他來向我討字了。

我搖搖頭說:“有你那麼着急的麼?你也是到十五歲纔有昭姬這個字的吧!蕊兒還沒有字呢!”

“誰說的!”蔡琰說:“蕊兒沒有字是因爲長輩沒起,我的字,很早以前父親就起好了,只是沒到年齡就沒有叫!誰知道嫁給你以後,就再沒用過昭姬這個字了!你都是叫人家琰兒!”

“叫琰兒親切嘛!算我怕了你們!”我看着蔡琰和高蕊堅決的樣子,無奈妥協道:“衡兒的衡字,有權衡之意,他又是大哥,我希望他能給弟弟們帶一個好頭,凡事謹慎,不如就叫伯權!岳父給定兒取名定字,既然有平定之意,不如就字仲平!”

蔡琰和高蕊各自念着我給兒子起的字,她們覺得不僅順口還意義非凡。兩人一開心,一人抱着我一隻胳膊,在我左右臉頰上各印了一個紅印。

第333章 袁術之死第494章 晉陽第171章 何進來訪第198張 送曹操第270章 糜竺走了第53章 將進酒第243章 囑託第397章 膽肥第638章 再戰晉陽第749章 荊州不穩第639章 君臣忠義第563章 聯姻第232章 袁曹別宴第577章 疑竇第285章 獻帝歸曹第77章 品酒第649章 地道戰敗第193章 獻帝立第210章 華雄逞威第83章 王允鬧蔡府第343章 蠻勇第35章 趙家兄妹第865章 偷斬夏侯第375章 鬥藝第579章 糧食危機第165章 詰問第361章 馬騰赴許第387章 無能的黃巾第749章 荊州不穩第566章 遭遇強盜第146章 趙雲揍文丑第739章 服第813章 江東撤兵?第568章 脫難第251章 荀攸第496章 分兵第12章 祭祖賜字第200章 諸侯討董第585章 東窗事發第429章 龍骨水車第463章 天緣第75章 鑑畫第167章 田豐(下)第645章 束手的袁紹第741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779章 鷸蚌相爭第454章 僥倖第158章 新婚之夜第176章 董卓現第276章 子義見母第437章 蜂窩煤第113章 九原歡聚(上)第457章 華佗(下)第505章 雁門關第663章 郭圖泄密第518章 逼入定襄第429章 龍骨水車第468章 刺殺第328章 欺辱第637章 韓玄之死第275章 周倉第648章 敵退我追第242章 飛將復生第377章 陸績第682章 呂曠 呂翔第649章 地道戰敗第270章 糜竺走了第452章 擴軍第374章 二喬第513章 許攸的生意經第300章 張郃第581章 無名功臣第286章 呂布歸來第549章 管亥再現第133章 火燒長社(下)第193章 獻帝立第281章 反間第801章 入川第44章 張飛第149章 王越第686章 審正南第591章 敲詐第445章 諸葛兄弟第436章 造爐第220章 出戰第453張 插翅難逃第449章 大漢元年(三)第826章 成都大戰第300章 張郃第693章 甘寧入荊第445章 諸葛兄弟第695章 小白鼠第27章 雙雄伏虎(下)第153章 張角之女第537章 僵持第64章 許老丈第21章 傷逝第810章 城下惡鬥第503章 出路第736章 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