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在幽州鬱悶,袁紹在冀州鬱悶。這兩位仁兄都在鬱悶中,袁紹爲了解氣,就決定攻打幽州的公孫瓚,而公孫瓚聽說袁紹得了冀州,他想到袁紹曾經邀請他瓜分冀州,就派人前去索要地盤!就算當時公孫瓚派兵去幫助袁紹,袁紹都沒準備把冀州分給他,更何況公孫瓚根本就沒有出兵。氣憤之下的袁紹斬使毀書,這下公孫瓚就不樂意了。於是公孫瓚和袁紹同時起兵向對方而來。
公孫瓚和袁紹兵會磐河,公孫瓚指着袁紹罵道:“無義之賊,你說要和我同分冀州,就算現在不願意,也不該斬我使者,毀我書信。你說到卻做不到已經是背信棄義了,現在又斬使毀書,真真是一個無信無義的小人!”
袁紹指着公孫瓚說:“我自己打下的冀州,爲何要與你同分!若是你有出兵,還有話可說。你未派一兵一卒,就想割去我大半土地,這和癡人說夢有什麼分別!像你這種厚顏無恥之人,麾下能有什麼好人。早點斬殺,省的禍害百姓!”現在的袁紹成熟多了,都知道拿百姓來說事了。別的事都好說,就是百姓不合作,正是公孫瓚心中的痛。
公孫瓚搖搖頭說:“昔日,我們推舉你做盟主,是認爲你忠義。不想你卻是一個狼心狗肺之徒,你說你還有什麼面目立於天地之間呢?”
袁紹看公孫瓚不再和自己講理,卻在那破口大罵。本來就想奪取幽州的袁紹,便不再廢話,對左右問道:“誰能爲我擒之!”
“我來!”文丑性急,袁紹還沒說完,他就挺槍躍馬衝向公孫瓚。公孫瓚當然不能自己去戰文丑,他麾下出了四將衝向文丑。公孫瓚本人都不是文丑的對手,他麾下還不如他呢,怎麼能敵得過文丑。只一合,文丑就殺了一將。其他三將一看情形不對,撥馬便走。
文丑趁勢殺入公孫瓚軍陣,公孫瓚不敵往山谷逃去。文丑一路追,公孫瓚一路逃。公孫瓚看文丑緊追不捨,拿起弓箭就要射文丑。文丑大吼一聲:“賊子休放冷箭,還不快快下馬受降!”不知道是不是文丑當年被典韋欺負慘了,特別回去練了嗓門。這一嗓子,嚇得公孫瓚手中的弓矢帶頭盔都掉了。
劈頭散發的公孫瓚拼命打馬向前,突然他馬失前蹄被扔出了好遠。文丑那個得意,公孫瓚躺在草叢中暗歎一聲,以爲自己必死。這時,五員將領從文丑背後殺來,原來是公孫瓚的族弟公孫越帶着關靖、嚴綱、公孫範、田豫四將殺到。
文丑雖然比這些人都厲害,畢竟雙拳難敵四手,而且這五人武藝雖然不如文丑,但是也還算可以了。雖然這五人想戰勝文丑是不可能的,但是想要拖住文丑等到麾下兵卒前來,還是卓卓有餘的。文丑一看這種情況就撤退了,若是他被大股的公孫瓚部隊包圍,再想撤離,就困難了。文丑不是趙雲,他不能在公孫瓚的部隊中殺個幾進幾齣的。
第二天,公孫瓚整頓好了兵馬,又來和袁紹交鋒。他將軍馬分爲左右兩隊,勢如羽翼,遣大將嚴綱爲先鋒。他自領中軍,立馬橋上,旁邊豎着大紅圈金線帥字旗。袁紹令顏良、文丑爲先鋒,各領弓弩手一千,也分作爲左右兩隊,令在左邊的射公孫瓚右軍,在右邊的射公孫瓚左軍。又令麴義帶八百弓手,步兵一萬五千,列於陣中。袁紹自引馬步軍數萬,在後面接應。
袁紹軍和公孫瓚軍從辰時擂鼓一直敲到巳時,袁紹的部隊都沒有出擊。鞠義命令弓手都趴在地上,用盾牌蓋着自己,只有聽見號令纔起來射箭。嚴綱看袁紹軍不動,就率領麾下所部直取麴義軍。麴義看着嚴綱兵來,叫麾下弓手都趴着不動;直到嚴綱的兵靠近了,一聲號令,八百弓弩手一齊俱發。嚴綱剛想撤退,被麴義拍馬舞刀,斬於馬下,公孫瓚大敗。
公孫瓚的左右兩軍,都想來救應嚴綱,被顏良、文丑引弓弩手射住。袁紹全軍出擊,直殺到界橋邊。麴義策馬衝到橋上,公孫瓚牙一咬心一橫,就和麴義拼起命來。麴義本來應該被趙雲在界橋之戰中刺死,可是趙雲跑到我的麾下,而界橋之戰又因爲公孫瓚和袁紹交惡,公孫瓚沒有去幫袁紹打韓馥,所以整整晚了兩年。沒有趙雲,鞠義應該是安全了。公孫瓚不過是和麴義同等級的武將,想殺麴義還是很難的。也不知道麴義和界橋是不是八字相沖,倒黴的他居然中了流矢,在疼痛之下,被公孫瓚趁隙刺於馬下,若不是麾下救援及時,他就一命嗚呼了!就這樣麴義也受了很重的傷。公孫瓚以爲自己殺了麴義,讓麾下衆將領兵衝向袁紹大軍,袁紹軍大敗!
袁紹在中軍,探馬告訴他說,麴義大勝,正在追趕公孫瓚的敗兵,他就沒有做準備。誰知形式逆轉,公孫瓚大軍忽至,郭圖要袁紹躲一下以避公孫瓚的鋒芒,袁紹不願意。這時,顏良、文丑領兵到了,公孫瓚再次大敗,往易京退去。
本來界橋之戰,劉備會帶兵前來支援公孫瓚的,有了沙摩柯和魏延,最少公孫瓚就不用怕袁紹的顏良、文丑了。可是現在界橋之戰被拖了兩年多才發生,劉備都到徐州去了。正所謂遠水救不了近火,所以公孫瓚也沒有派人去請劉備。不過,就算他派人去,請不請得到也是問題。公孫瓚的人,是沒辦法穿過冀州的。
退到易京的公孫瓚因爲屢次敗於袁紹,再加上幽州百姓又不支持他,頓時心灰意冷。他爲了自保,在易河旁邊挖十餘重戰壕,又在戰壕內堆築高達五六丈的土丘,丘上築有營壘。塹壕中央的土丘最高的有十餘丈,公孫瓚自己住在裡面,用鐵鑄成門,斥去左右,令男人七歲以上不得進入,只和自己的妻妾住在裡面,還在裡面囤積了糧谷三百萬斛。公孫瓚又讓婦人都大聲說話,使聲音能傳出數百步遠,用來傳達命令。公孫瓚疏遠賓客,導致自己身邊沒有一個親信,謀臣猛將都漸漸的疏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