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年,初春時分天氣纔剛有好轉,大漢九州便不太平起來,天下各地錢糧兵馬已經開始頻繁調動起來,一副大戰的序幕已經要掀起。
最引人矚目的便是江東之地了,弘農王劉辯因紙張牟取暴力得罪了天下世家,更是令無數的有才之人不屑一方諸侯竟然擅使商人手段,一時間劉辯的名望可謂是降到了低谷。
同時四面八方合圍之勢也明確,剛剛立足荊州的劉表麾下文武紛紛出言要討伐江東的假冒弘農王之人的僞劉辯。
而袁術同樣圖謀江東之地,兵馬錢糧已經頻繁調動,尤其是同樣身在江東的一方諸侯被稱爲江東猛虎的孫堅可是急切不已。
天下世家已經認爲劉辯乃是共同的敵人這個毋庸置疑,而新的一年纔剛開始江東便傳來了令天下震驚的消息。
同時與兗州的曹操,幷州的呂布傳出來的檄文看似相同卻大爲不同,一時間這三路諸侯吸引了天下無數的眼光。
招賢令!
江東弘農王劉辯的招賢令可謂是令天下震動,不管出身何人,只要有一技之長的便能受到重用,其中更是包括了工匠、醫者包含的實在是太多了。
而兗州的曹操的招賢令卻比較婉轉的多,同樣的招賢令卻並沒有包括那些士人眼中的低賤職業。
而幷州的呂布在招賢令與以上二人不同的是其中提出了優先任用孝、德品行端正之人。
可以說三封不同的招賢令得到的世人的讚賞卻是大不相同,曹操招賢令的含義很簡單,只要是有才華之人都將受到他重用,但其中令世人誹謗的卻是其中曹操提出了一句無德、無孝之人也可,可以說曹操是先看才華不看品行。
而呂布的卻簡單的多,只要是天下有才華之人皆可重用,德、孝品行端正之人優先重用,其中的含義卻是有許多,並無說無德之人便不能重用。
江東的弘農王劉辯一封招賢令可謂是令天下士人紛紛怒髮衝冠,你招賢便招賢,就算你不管品行端正之人也好,畢竟還有一個曹操在,可你把工匠、醫者計算入算什麼意思。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工匠、醫者的地位可是非常低的,可以說根本沒有所謂的官職,而劉辯竟然膽大妄爲的提出了官職俸祿一說,一時間打破了常規。
可以說打破常規之人,要麼流芳百世,要麼遺臭萬年,其中的艱辛可是異常巨大。
隨着三封招賢令傳遍天下後,身在江東的劉辯可是一臉的憤怒與頹廢,只見身下的白衣文士劉伯溫一臉的憤怒最後只能無奈的嘆氣一聲。
“主公啊,如今我等已是天下皆敵了,怎麼還如此不智,招賢令其中的工匠、醫者可以暫緩,等到主公統一天下或者統御半疆之土後方可啊。”
而劉辯對於眼前的謀士卻是一臉的不甘心,可回想起剛纔劉伯溫的教導說明原因後,雖然心中不甘可也知道他自己做錯事了。
劉辯的奇思妙想不可謂不是天才,可天才與瘋子本就是一線之隔,步子跨的太大了在世人眼中你便是瘋子,若是緩緩圖之那麼你便是天才。
沒想到他纔剛剛去軍營半月之久,他的主公劉辯就搞出了震驚天下的事,可以說一手的好牌怎麼就在他的主公手裡打成了稀巴爛了。
對於劉伯溫的恨其不爭,劉辯心中也是不服氣,可剛纔的教訓還有天下人的反對可謂是令他心灰意冷了。
步子跨的太大了,本來這需要一步一步幾十年才能辦成的事,偏偏劉辯一步就到位了,但是卻容易扯了蛋蛋。
如同歷史上的隋朝楊廣,掘運河、開科舉、徵高麗那個不是利在千秋的偉業,可爲何隋朝亡了,楊廣也落了個身敗名裂的結局,無它皆因步子跨的太大扯了蛋蛋。
此時的劉伯溫一臉的嘆氣望着自己的主公,大好形勢全部葬送了,同時他臉上也有一股深深的愧疚之色。
紙張橫行可以說其中也有他的因素,可誰能想到纔剛剛開始,天下間竟然流傳出了他們手中紙張的製造術。
可以說若無呂布早早便研發出了同樣的造紙術,劉辯與劉伯溫二人的謀劃絕對能成天大之功。
一張紙可以說盡收天下士人之心,同樣也能席捲天下大量的財富,到時候名望財富盡收其中,可以說一統天下指日可待。
可結果這張在他們眼中的絕世好牌卻打成了爛牌,不僅沒有得到名望不說,結局還是令天下士人敵視。
“哎~主公此乃吾之過也,紙張之術已經天下皆敵,吾等已經舉步維艱了,這招賢令下,恐怕到時天下當真無我等存身之地了。”
看着劉伯溫一臉的落寞模樣一旁的劉辯心中也一震,劉伯溫可是他召喚出來智謀滿百的謀士,正所謂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這句老話可以看出其才華。
可以說在歷史上力壓諸葛亮的謀士啊,可在面對如此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在他一方的結局當真是有股深深的無力啊。
此時的劉辯一臉的焦急對着劉伯溫深深的鞠了一躬,一臉的誠懇認錯道:“軍師,吾錯了,還望軍師原諒。”
看着眼前知錯就改,並且態度極其誠懇的劉辯,劉伯溫一時間雙眸含滿了激動的霧水。
要知道劉辯是何等身份啊,他只不過是一介布衣,尤其是劉辯認錯並無任何爲難之色,更是令他心中有些激動。
這是兩個世界人的思維不同因此造就了這驚天的變化,劉辯才來到這個世界多久,可以說對於古代的風土人情體會的太少了,對於前世的他來說道歉根本沒什麼。
可對於劉伯溫來說卻是令他動容了,弘農王的身份可以說顯赫,如此誠懇的道歉他豈能不動容。
對於古人來說,上位者就算錯了麾下臣子也只能避重就輕,絕不能揭,並且古代從未有君主對臣子道歉之說。
“主公快快請起,不說其他主公的知遇之恩劉基沒齒難忘。”在面對劉辯如此大禮之下,劉伯溫趕緊跪下,一臉的堅定雙眸含着激動的霧水誠懇的說道。
世人爲敵又如何,士爲知己者死這句話就是眼前的這一幕,哪怕面對天下爲敵,他劉伯溫心中也升起了一股鬥志。
同樣看着鬥志昂揚的劉伯溫,劉辯雙眸中閃過一絲內疚之色,曾經豪言壯志年輕的劉伯溫,此時髮絲上卻平白多了根根發白。
一時間他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悔恨的神色浮現在雙眸,可惜他明白的太晚了,大好局勢已經葬送了。
他太自以爲是了,他的招賢令可以說在現代社會並無出奇,可在當今東漢末年卻是異類,令天下無人能接受這等異類。
當明白這一切後他已經犯了不可挽回的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