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良策

連續兩天,董卓不再見自己,而是由李儒來見,這讓許攸一顆心在不斷往下沉,到了此時,哪還不知自己的計劃恐怕是被對方看破了。

腦海中浮現出李儒那每次見面都是笑眯眯的表情,許攸心中暗罵,看來這董卓身邊亦有能人,自己將事情想得簡單了,如今當思脫身之計才行。

當夜,許攸佯裝醉酒,瞞混出營。

轅門上,看着許攸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徐榮來到李儒身邊,皺眉道:“文憂何故放此人離開?”

“他若不走,諸侯如何內訌?”李儒看着許攸離開的方向,嘴角牽起一抹冷笑,扭頭看向徐榮道:“徐將軍,或許用不了多久,這成皋便要復回我軍之手。”

徐榮點點頭,沒多問,這種事情不歸他管,他現在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將進攻成皋的節奏掌控在自己手中。

而另一邊,虎牢關上,滿心期待許攸能夠給自己帶來轉機的袁紹,等到的卻是許攸落魄歸來,本已焦慮的心態當時就有些剋制不住,一拍桌案怒道:“你當初是如何說的,我費盡心思勸住諸侯在此等待轉機,等來的便是你這句話!?你叫我如何面對諸公!?”

雖然沒罵人,但對許攸來說,這已經跟罵沒什麼區別了,本就不甚好的臉色更難看了。

曹操見狀連忙上前打圓場道:“本初勿怒,子遠雖有失利,但初心亦是爲本初而謀,這勝敗乃兵家常事,天下事哪能事事如人意?雖然敗了,我等再想對策便是。”

“若無這本事,當初便不該誇口!”袁紹一甩袍袖,冷哼一聲道。

許攸面色羞慚,更有些難看,這話就差指着他的鼻子罵廢物了。

是人都是要臉的,更何況名士之間,說話講究個點到爲止,袁紹這般當着曹操的面說,是一絲臉面都沒給許攸留,這讓他情何以堪。

“攸無能,便不在此礙眼了,告辭。”許攸對着兩人抱拳一禮,說完轉身便走。

“子遠……”曹操叫了一聲沒把人叫住,扭頭看了眼一臉沉悶的袁紹,微微嘆了口氣道:“如今生氣又有何用?當務之急,該早思對策。”

“孟德,我等……撤軍吧。”袁紹猶豫了一下,看着曹操道。

早幹嘛去了?

曹操覺得胸口有些堵,前天讓你撤不撤,現在董卓那邊估計已經猜到他們的想法,這個時候想撤反而撤不了了,從這方面來說,曹操突然想回身拎刀去砍了那許攸,沒這本事攬什麼活兒啊?

不過理智讓曹操壓下了這個衝動,看着袁紹道:“本初,此時若退,董卓必不會甘休,此時若退,有呂布在後方襲擾,以那呂布之能,很可能將我等各個擊破。”

“但若不退,諸侯可能答應?”袁紹一臉煩躁道。

“能!”曹操眼珠子一轉,點點頭,來到門外叫一名親衛去將許攸給帶回來,接下來這事兒得靠許攸。

“孟德有何妙計?”許攸進來後,不陰不陽的問了一聲。

曹操卻已經將寫好的一份詔書遞給袁紹和許攸去看,對於許攸的話充耳不聞,而是指了指詔書:“此舉可解燃眉之急,然若想自保,還需另想計策。”

“我等同意退兵,但條件是將各鎮諸侯交由朝廷發落?”袁紹看着詔書片刻後,撫掌道:“妙,如此一來,諸侯必不敢輕易言退!”

曹操這顯然是一道矯詔,不過許攸剛剛從董卓大營回來,這個大家都知道,把這個要諸侯腦袋的詔書一出,就說是董卓答應和解的條件,當然,不能把諸侯名字全寫上,那樣一來,只會讓人懷疑,曹操在這裡寫了孔融、袁術、陶謙、孔岫、劉岱五人名字,這五人除了孔融和袁術都是一州刺史,而且兵馬也是最多的。

孔融是海內大儒,士人中名望極高,至於袁術那自不必說,雖非一州刺史,但若論綜合實力,如今的袁術無疑是最強的一個,這五人被綁在了戰車上,其他諸侯想走都走不掉。

許攸有些嫉妒的看了曹操一眼,自己剛剛丟了人,如今曹操卻是出了這麼一條妙計,怎麼想都覺得曹操在針對自己。

曹操可沒功夫管這麼多,在爭得兩人同意之後,果斷拍板,讓人去通知袁術、孔融、陶謙等五路諸侯,讓他們過來商議事情。

“盟主,非我等不願破敵,只是如今後路斷絕,若再不走,恐怕難走。”孔岫進來之後便直接開口道。

“諸公心情,吾亦知曉,如今之勢,確實已是難挽狂瀾,紹此前請子遠去往董卓大營談判,看是否可以和解,只是……”袁紹舉起手中的詔書,遞給曹操道:“諸位,非紹貪戀這盟主之位,只是紹既爲盟主,諸位信任於我,我等共赴國難,如今勢危,紹卻不願以諸位性命來全我前程!”

曹操看過詔書之後,面色微變,將詔書遞給身旁的袁術。

袁術目光在詔書之上掠過之後,將詔書丟給孔岫,怒道:“董卓狗賊,他是何出身?有何資格定我等之罪?”

孔岫看過之後,面色有些發白,若真是如此,就算退兵成功,董卓恐怕也要跟他秋後算賬,這兵不能退!

“盟主,我等此番共同起兵,乃是爲大義而來,如今董卓咄咄逼人,我等卻也不能弱了自家風骨,只是眼下局勢,不知盟主有何妙計退敵?”陶謙合上詔書,皺眉思忖片刻後,將詔書遞給孔融,同時問道。

“便是因爲無計可施,方纔向那董賊議和,不想那董賊竟然如此跋扈。”袁紹嘆息道,他若有妙計退敵,也不至於落到如今這步田地,扭頭看向曹操:“孟德可有良策?”

“……”正摸索着下巴思索如何抽身的曹操聞言一臉無語,我又沒有良策你心裡沒數?

看着衆人看來的目光,曹操乾笑一聲,思索道:“如今西涼軍強悍,我等不便正面硬碰,可試圖聯絡河東宗族,看是否能助我等一臂之力?”

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紹的怒火第一百七十一章 街頭見聞第二十一章 霸主第二十四章 捷報第九章 晚宴第十七章 化解第二百二十七章 觀禮第四百一十二章 解決第五十八章 平息第七十三章 良策第三百三十章 洛陽爭雄第一百七十八章 夜襲第一百五十九章 獄中龍第三十章 自取其辱第六十八章 驅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烏孫來襲第一百零四章 還家第五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六十二章 變化第十二章 排名第三十章 決定與轉機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中太平第七章 危險預知第二百零七章 找幫手第一百零三章 吸納第一百七十三章 入蜀第八十三章 搶佔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靜第五十六章 紙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終第十一章 惡人先告狀第三百三十章 洛陽爭雄第四百三十八章 定江東第五十八章 平息第四百三十三章 震撼第四百二十四章 徐州第五十一章 民情第七十二章 自作聰明第一百九十五章 良機第十八章 發展第一百七十九章 奪城落幕第二百四十章 來自敵人的招攬第四十章 平淡第三十六章 首功第一百五十七章 豪族政治第十八章 佈署第一百零三章 吸納第九十六章 信第二百五十三章 戰損第二十三章 北關埋骨第三章 生疑第三百零四章 靈光第二百八十六章 家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紹的怒火第三十一章 北軍第二十一章 危中有機第八章 財論第三百三十一章 僵局第三十九章 斬將殺敵第一百七十九章 攻堅營第二百四十八章 暗連第二十九章 使者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紹的怒火第三百四十九章 打起來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策亂敵國第二十五章 夜戰第六十五章 疏忽第三百八十二章 準備第一百五十七章 豪族政治第三十章 高順第一章 錯位時空第一百三十章 著書第三百二十章 棋逢對手第一百九十六章 繼續前進第一百八十九章 求賢令第二百一十一章 戰後第一百零九章 奪城第六十四章第二十章 知與用第一百七十一章 互有算計第三百二十二章 金銀決第一百七十一章 互有算計第三十三章 立威第二十章 華夏來人第四十四章 暗謀第一百九十八章 宿命對決第六十八章 驅兵第八十七章 相里逸第二百三十一章 搶奪第一百二十二章 封王第六章 夜色第四百三十二章 降戰之爭第五十七章 斬將第一百零七章 重三第七十九章 轉機第二章 衝突第三百一十八章 賭運之戰第二十九章 夜潛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度第一百三十五章 萬事俱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