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1935編制(中)

對於這個步兵師的編制,埃德爾也說不出有什麼不同,畢竟在軍事他所知道的也不多。而費列伊特很明顯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在一邊解釋着。

“陛下,這次對步兵師的改動,主要是爲了增強步兵師的攻防能力。隨着各國的軍工企業的發展,未來各國軍隊的新式裝備也將陸續投入使用。就以我們鄰國蘇聯爲例,其在一戰的時候軍隊作戰能力與我國差距非常的大。要不是依託其國內龐大的人口和動員能力,其軍事實力並不會高於我國。

而等到蘇波戰爭的時候,其軍隊能力已經得到顯著的提升。等到幾年前與我國交戰的時候,蘇聯軍隊步兵部隊的作戰能力已經不比我國低多少。要不是當時我國逐漸將作戰體系轉向裝甲化作戰,這場戰爭有陷入持久戰的可能。而在這場戰爭失敗後,蘇聯一口氣組建了三個裝甲軍,這對我國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費列伊特所說的情況埃德爾也知道一些。在局部戰爭失敗後,蘇聯也認識到坦克的作用,一口氣擴編了三個機械化軍的編制。

其每個機械化軍下轄1個T-26機械化旅、1個坦克團(裝備BT坦克)、1個步兵旅以及軍直屬部隊,每個機械化軍總兵力約2.5萬人,裝備各型坦克約1000輛。可謂是展現了蘇聯的強大的工業實力。

而且蘇聯針對羅馬尼亞胡狼坦克,還開發了T-28中型坦克。該坦克戰鬥全重爲25.2噸,裝備一門16.5倍口徑的短身管76.2毫米火炮。主炮的右側有1挺7.62毫米機槍,主熗塔的後部裝l挺7.62毫米機槍。

其車體正面裝甲爲30毫米,側面和後面爲20毫米。炮塔正面裝甲爲50毫米,側面和後面20毫米。動力爲400馬力米-17T汽油機,最高速度爲45千米/小時,最大行程220千米。

而且該坦克受到羅馬尼亞胡狼坦克的影響,沒有像原歷史一樣採用多炮塔設計,也採用單炮塔設計。負責任的說,T28坦克足夠與胡狼坦克相抗衡。

不過與羅馬尼亞新研製的R20中型坦克相比差距是巨大的,甚至連R10輕型坦克也能與之抗衡。

當然這扯得有些遠,不過費列伊特上將的意思卻很明顯,未來面對羅馬尼亞大敵蘇聯軍隊,羅馬尼亞必須具有質量的優勢。

因爲哪怕是合併保加利亞之後,羅馬尼亞人口數量也才四千萬出頭,與蘇聯1億五千多萬的人口相比,相差近四倍。加上其蘇聯超強的動員能力,羅馬尼亞必須保證在軍隊質量的絕對優勢才行。

而對於這一點埃德爾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在仔細看過步兵師的編制之後,他問道。“這樣一個師的編制,其花費應該是多少?”

“如果是目前師改編的話,其花費應該在2100萬列伊左右,主要是採購各式武器還有人員的費用。當然如果是新組建的部隊,那麼其花費應該在6500萬列伊左右,因爲人員和武器裝備都需要新採購。”

從這裡就能看出陸軍和海軍的差距,海軍一艘戰列艦能夠編四個步兵師,不愧是貴族軍種。

至於摩托化步兵師和機械化步兵師還有裝甲師更貴,尤其是裝甲師的價格更是需要上億列伊的費用。

而埃德爾在聽到費列伊特的話後不動聲色,繼續翻閱後面的內容。在後面還有關於摩托化步兵師的編制。

這種能配合裝甲師彌補其步兵不足的摩步師,在羅蘇局部戰爭以應急方式第一次出現在戰場上,而其優異的表現讓戰後的軍方給與了重視。而爲了更好的配合裝甲師的作戰,總參謀部更是針對這種情況,挑選了好幾只部隊進行摩托化實驗。並且根據演習結果,最終對摩托化編制進行了確認。

而在埃德爾看的這份方案中,就有對羅馬尼亞摩托化師編制的詳細介紹。

步兵班:10人。班長,副班長(都是士官),裝備衝鋒槍。機槍小組.3人,輕機槍一挺。射手,副射手,裝彈手。射手帶機槍,裝彈手帶兩根備用槍管,1個250發彈袋。副射手帶4條100發彈鏈。步槍兵5人。

步兵排:3個步兵班。1個火力班:60迫擊炮*2,8人。排長,副排長2人。一個排40人。

步兵連:步兵排*3。武器排:迫擊炮班。60迫擊炮*3,12人。反坦克班,10人,反坦克槍6支。狙擊手小組3人,醫療兵2人。工兵組3人。重機槍班,10人,兩挺重機槍,配重型槍管,三腳架。一個後勤班,12人。連長,副連長,通訊員2人。一個步兵連總共176人。

摩托化步兵營:步兵連*3。營部包括營長,副營長,無線電通訊小組,營屬警衛班等等一共50人。一個供給排50人,一個重迫擊炮排50人,裝備82MM迫擊炮6門。一個工兵班,12人,一個反坦克炮班12人,2門50毫米反坦克炮。一個醫護班12人,一個汽車連104人,裝備各種車輛48輛。一個摩托化步兵營總共820人。

摩托化步兵團:3個步兵營。820*3,2460人。團部連,團屬步兵炮連裝備105mm步兵炮4門,偵查連,團屬軍需連,團屬反坦克炮連,裝備50mm反坦克炮6門加牽引卡車。工兵連,高炮連,團屬小型野戰醫院,憲兵排,後勤保障連,汽車運輸連。全團官兵總共3370人左右。

步兵師除了3個步兵團和1個炮兵團(36門105mm榴彈炮(兩營)一個12門的150mm榴彈炮營)之外,還有一個重迫擊炮營,裝備120mm迫擊炮16門。

師屬裝甲偵查營:625人,輕機槍25挺,重機槍8挺,50毫米反坦克炮3門,20毫米防空炮3門,60毫米迫擊炮3門,81毫米迫擊炮4門,75毫米步兵炮2門,裝甲車36輛,摩托45輛,輪式車輛60輛。

通信營:474人,輕機槍17挺,摩托32輛,輪式車輛103輛。

反坦克營:521人,輕機槍18挺,50毫米反坦克炮36門,摩托46輛,輪式114輛。

師屬防空營:20毫米防空炮12門,40毫米防空炮4門,88毫米防空炮8門,輪式車輛54輛,官兵657人。

加上師屬軍需處、師屬舟橋大隊、師屬汽車運輸營、工兵營、野戰醫院等,全師擁有官兵共計18300人之多。裝備車輛1400輛,完全滿足全師摩托化需求。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目前羅馬尼亞軍方採購的卡車分爲輕中重三型,分別對應2、5、8噸的載重量。這也是羅馬尼亞汽車工業爲之驕傲的成績。

第107章 1911年總結第212章 1915初的歐戰局勢第七十八章 第十二師第770章 美援來了(下)第453章 坦克騎兵會戰(上)第764章 激戰(上)第794章 突尼斯角海戰(上)第737章 奪島(中)第710章 坎寧安的決斷第513章 利比亞石油(上)第768章 在利沃夫(下)第184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中)第534章 羅馬尼亞新政(三)第205章 工會(下)第750章 克里特戰役(六)第九十五章 首相的權力第156章 布加勒斯特談判(二)第275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上)第407章 羅烏合並(上)第510章 米爾恰級戰列艦第762章 奪取機場(上)第489章 德國訪問(下)第三十三章 金融動盪 下第314章 重心調整第280章 丘吉爾的方案(下)第789章 空軍第12維京聯隊第九十一章 奧匈行 下第630章 保加利亞大發展第436章 東加利西亞重工業區(上)第167章 重卡遇冷第678章 意外第267章 八月革命第709章 波蘭戰敗第734章 希臘戰役(下)第155章 布加勒斯特談判(一)第二十九章 自行車第213章 坑英法(二合一5300大章)第221章 軍隊大巡查第226章 國民教育(上)第767章 在利沃夫(上)第786章 插曲第148章 特爾諾沃戰役(三)第180章 埃德爾的野望第545章 赫爾梅克衝突(四)第727章 墨索里尼的決定第十章 軍隊紛爭第687章 歐洲三軸心(三)第120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三第757章 意大利求援第424章 收尾第772章 北非第一戰(中)第368章 鯨吞(七)第132章 塞爾維亞的準備第549章 羅蘇局部戰爭(二)第223章 嬰兒潮(上)第710章 海軍奇襲計劃第七章 軍隊整編 上第497章 美國行(二)第121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四第225章 凡爾登第275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上)第463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下)第525章 後續影響第六十章 危機結束第四十五章 土耳其的應對第214章 巴庫石油(上)第638章 代號H的海軍造艦計劃(下)第五十二章 合成氨第734章 希臘戰役(下)第342章 喀山黃金(六)第115章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爆發(求訂閱)第三十二章 金融動盪中第442章 未來的佈局(下)第五十二章 合成氨第226章 國民教育(上)第322章 保加利亞戰役(三)第十五章 問題延後第403章 工業的缺口第223章 嬰兒潮(上)第207章 米茲克第543章 赫爾梅克衝突(二)第229章 教育改革方案(上)第781章 密謀第534章 羅馬尼亞新政(三)第386章 干預匈牙利 (四)第323章 保加利亞戰役(四)第142章 出擊,王國利劍(二)第197章 國王的逝世第233章 新式坦克(下)第八十七章 索達瓦爾的春天(二合一4500字)第291章 突襲(三)第783章 貝魯特(下)第461章 里加條約第648章 西班牙黃金(三)第214章 巴庫石油(上)第四十七章 石油公司第542章 再起波瀾第458章 蘇軍的崩潰第427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上)第六十四章 投機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