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農業改革(一)

bookmark

“陛下,這是蘇聯發來的情報。”

剛剛回到布加勒斯特的埃德爾,就看到侍衛長霍里亞拿着一份電報急衝衝的走了進來。

埃德爾對於蘇聯這個平生大敵非常重視,所以立刻接過電報看了起來。

這是蘇聯決定進行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消息。此時世界果果都沒有這種編制詳細計劃建設的先例,而蘇聯人則是看了先河。其實埃德爾在羅馬尼亞實施的工業化,多少帶點這種計劃的影子。不過羅馬尼亞可沒有蘇聯那種超高的執行力,做不到那種苛刻的按照計劃表執行的能力。

埃德爾在羅馬尼亞只能進行引導性的發展,最多出臺優惠政策,引誘資本向該行業聚集。

而埃德爾眼前這份蘇聯的五年計劃書,則是分門別類的應對汽車、飛機制造、化學合成、大型機器設備製造等關乎國力的重工業建設。

而在這份五年計劃中,埃德爾還看到關於建設集體農莊的目標。集體農場這個詞埃德爾一點也不陌生,前世自己家就是農村出身,對於其本質可以一清二楚。這不過是利用工農剪刀差收割農民收入,補貼到工業建設的一種快速方法。

而蘇聯的農業改革可不是溫情脈脈,而是建立在吸農民血上的。從機關槍徵糧隊就能看出亞聯對於農民的態度,未來蘇聯的農民可是有的受。

不過儘管行事風格讓人有些不適,不過不得不說蘇聯這種發展工業的速度也是非常快。在短短五年不到時間,就將其半工業半農業國家變成初具規模的工業國家。儘管有着各種問題,不過這種發展速度也是歷史上所沒有過的,這也是蘇聯模式的可怕之處。

想到其可怕的發展速度,埃德爾感到深深的壓力。看來羅馬尼亞也需要做出針對方案。當然不是破壞蘇聯的發展,除非羅馬尼亞抱着與其同歸於盡的想法。和蘇聯爆發大規模戰爭。在其內戰時埃德爾又沒有這樣想過,想在也沒有這個想法。既然蘇聯在快速發展,羅馬尼亞也不能放鬆。不求追上,但求不要落下太多。

埃德爾想到這裡,立刻找來首相卡拉圖裡商議關於羅馬尼亞的經濟發展,有一個問題不能在拖了。

……

“陛下,你想對農業進行改革?”

當卡拉圖裡趕到王宮後,聽到埃德爾的打算後驚歎起來。

由不得卡拉圖裡不驚歎,因爲這次埃德爾打算深化羅馬尼亞的機械化耕作,解放更多勞動力進城,加快羅馬尼亞的工業化。

當然埃德爾沒打算做到像美國那種大農場機械化耕作的模式。反而決定因地制宜用使用產業化農業這條路。

在後世祖國產業化農業時時都出現新聞和報紙中,而埃德爾認爲那不過是東方式精耕細作的昇華版。政要改成產業化,其國內就不需要那麼多農民,有個一兩億就夠了。

不過那樣的話,對於國家而言將是災難,太多的農民入城會讓國家各項設施以及公衆福利機構不堪重負。而太多人涌入城市也會加劇城市負擔,也沒有足夠的工作崗位提供。

當然這些對於後世祖國的問題,在羅馬尼亞完全不存在。近五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平原地形佔據43%,然後是丘陵地形佔據28%、山地佔據29%。廣大平原給了羅馬尼亞足夠的耕地,而目前羅馬尼亞人口剛剛突破到三千萬(1927年初數據)。

完全可以說在羅馬尼亞進行工業化人口還有些不夠,這才使得外來務工人員在羅馬尼亞衆多的問題。當然每個國家都有民族主義,尤其是在國力快速上升的時候,這個問題最嚴重(例子如韓國、日本)。不過還好國內輿論一直在引導這些民族情緒,讓其不要將目光放在這些來打工的外國人身上。

而這次受到蘇聯五年計劃的刺激,埃德爾決定對羅馬尼亞支柱農業下手。

別看羅馬尼亞的農業平日裡不顯山不露水,但是農業在羅馬尼亞的份量並不低。鼎鼎大名歐洲第二糧食出口國(有段時間爬到了第一),光是這個名頭就能說明羅馬尼亞的農業根基。

不過雖然羅馬尼亞頂着這個糧食出口大國的名頭很響亮,但是羅馬尼亞農業到現在也與西歐發達地區有很大的差距,這還是埃德爾在國內推進機械化耕作的前提下。至於西烏克蘭等新進奪取的國土更還是畜耕佔主體,羅馬尼亞農業大而不強的本質依然沒有得到改變。

而現在,埃德爾認爲是時候改變農業的生產結構了。

所以面對首相的詢問,埃德爾堅定的回答道。“沒錯。我打算對農業進行升級。目前羅馬尼亞國內依然有大量的畜耕作業,這將太多人口限制在農村,目前工業方面正是大發展的時機,不能讓這些人口就這樣被土地給牽扯住。”

卡拉圖裡儘管一直都在工業方面打轉,不過不代表他對農業方面不瞭解,尤其是在擔任首相之後,對於全國各行各業的情況多少有需要了解。所以他有些忍不住的說道。“陛下,目前舊領土的農業改革還好說,新領土那邊對農業改革怕是有些不好辦。尤其是前俄國領土,那邊依然還有些俄國農奴的風格。儘管在已經加入我國之後,其農奴風氣淡了不少,但是一旦不能保證該地區不會出現反對的聲音。”

埃德爾聽到首相的擔憂後,淡然的回答道。“他們不滿什麼,難道還想回到俄國不成,沙皇俄國已經成了歷史,只有紅色蘇聯了。難道這些人還敢跑到蘇聯去?”

要知道蘇聯的集體化農場可是一個大坑,能夠坑死那些蘇聯的那些農民。

卡拉圖裡從埃德爾話中聽出了這位君主的決心,這是不惜犧牲原俄國領土那些土地擁有者,也必須要進行農業升級。或許這些受益者在看到羅馬尼亞內陸農業的場景後,會忍受暫時的陣痛吧。不然這些人還能怎麼辦,投俄還是向獨立,投俄就是自尋死路,想獨立,也是一樣。周圍國家沒人願意看到烏克蘭人有獨立的念頭,到時候可就是幾國的打壓。

“陛下,我這就回去與其他大臣商議,儘快拿出可行的方案。”

“去吧。”

看着離開的首相,埃德爾想看看這些原俄國居民是不是一個愛國者。

第642章 1935年編制(下)第361章 奧匈的戰敗(下)第284章 準備(四)第546章 赫爾梅克衝突(完)第519章 農業改革(一)第340章 喀山黃金(四)第342章 喀山黃金(六)第264章 加速進程第十一章 軍隊亂象第469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下)第319章 蘇恰瓦淪陷第723章 厭戰號沉沒第636章 代號H的海軍造艦計劃(上)第300章 德瓦保衛戰(一)第649章 1935年的結束第452章 華沙戰役(三)第627章 無題第386章 干預匈牙利 (四)第332章 多骨米牌第二十四章 柴油機第734章 希臘戰役(下)第十三章 問題第789章 提議第二十七章 鋼鐵廠第161章 新型載重汽車第670章 希臘危機第602章 截胡(上)第636章 代號H的海軍造艦計劃(上)第279章 丘吉爾的方案(上)第三十四章 金融戰 上第685章 歐洲三軸心(一)第七十四章 糧食加工業第256章 列寧回國第735章 希臘戰役(終)第709章 波蘭戰敗第260章 瘋狂的走私第783章 貝魯特(下)第286章 準備(六)第511章 戰列艦帶來的反響第675章 薩洛尼卡(上)第711章 愛琴海大飆車(上)第214章 保加利亞參戰第九十四章 三國借款第432章 風起華沙第506章 歸國第190章 被訂單埋沒的大衆第七十八章 第十二師第454章 坦克騎兵會戰(中)第332章 多骨米牌第635章 海軍假日結束第301章 德瓦保衛戰(二)第523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中)第777章 海中刺客(下)第673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中)第413章 羅蘇衝突(四)第690章 歐洲三軸心(六)第110章 保加利亞的外交準備(求訂閱)第777章 海中刺客(下)第192章 石油爭奪戰(中)第七十七章 揚·安東內斯庫第五十八章 大衆新目標第707章 空襲 (中)第348章 無名英雄第368章 鯨吞(七)第317章 德軍的攻勢(下)第166章 喀山黃金的準備(下)第192章 石油爭奪戰(中)第六十章 危機結束第190章 被訂單埋沒的大衆第652章 交戰(上)第300章 德瓦保衛戰(一)第732章 希臘戰役(上)第169章 合成氨工廠第118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一第176章 1914年的財政預算第786章 插曲第472章 RK公司第156章 布加勒斯特談判(二)第385章 干預匈牙利(三)第488章 德國訪問(上)第105章 軸轉式星型氣冷發動機第149章 特爾諾沃戰役(四)第548章 羅蘇局部戰爭(一)第566章 克虜伯(上)第696章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第778章 霍夫曼上將第477章 局勢的變化第795章 突尼斯角海戰(中)第411章 羅蘇衝突(二)第740章 溫泉關(下)第267章 八月革命第290章 突襲(二)第一章 不一樣的霍亨索倫家族第651章 無題第一百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第220章 裝甲營演練第202章 糧食採購第558章 和談(下)第647章 西班牙黃金(二)第360章 爆發的民族獨立